一种安全壳地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6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全壳地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坑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全壳地坑装置。
技术背景
安全壳地坑滤网堵塞问题得到了国际核电业界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近 年来纷纷发布安全规定或指令,要求对沿用早期设计概念的安全壳地坑滤网 进行失效风险评价或实施改进。国际核电业界的广泛研究及多起运行事件证
明:核电站早期设计中对LOCA等事故条件下的地坑滤网的堵塞情况估计不足, 存在重大核安全风险。美国NRC (核管会)与其它核电业界针对地坑滤网堵塞 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地坑滤网堵塞对核电站堆芯损坏频率的贡 献较大。
我国核安全监管当局对地坑滤网堵塞问题也非常重视,对国外相关研究 状况进行了近10年的技术跟踪。在国外研究结论越来越明朗的背景下,我国 核安全监管当局已经并将继续推动国内核电业主单位积极考虑地坑滤网堵塞 问题,对地坑滤网堵塞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在技术必要的情况下实 施硬件改进或改造。
目前核电站正在实施安全壳地坑滤网改进,并将安全壳地坑滤网过滤面 积增加了10多倍。然而,根据实施安全壳地坑滤网改进过程中的经验反馈, 安全壳地坑的设计方案仍需进一步优化,以便减轻地坑滤网的碎片负载,降 低地坑滤网压降,提高地坑滤网设计裕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地坑滤网的碎片负 载过重,地坑滤网压降较高,地坑滤网容易堵塞等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壳地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安全壳地坑 装置,包括地坑主体,在所述地坑主体的边沿形成环形廊道,在所述环形廊 道中设置有地坑滤网,在所述地坑滤网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拦截碎片的拦截板, 所述拦截板的高度小于地坑中的最低水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装置中,在所述环形廊道的侧壁上的空 洞处且对应所述地坑滤网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拦截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装置中,所述地坑中的最低水位为 1~1. 2m,所述拦截板的高度为0. 7~0. 9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装置中,所述地坑中的最低水位为1. lm, 所述拦截板的髙度为0. 8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装置中,所述拦截板为矩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装置中,在所述拦截板上设置有过滤小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壳地坑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安全壳地坑 滤网的上游适当位置,特别在湍流密集区域, 一般在墙体上的门或空洞处附 近增设中间拦截器,以减轻地坑滤网的碎片负载,降低地坑滤网压降,提高 地坑滤网设计裕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壳地坑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拦截板的拦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针对核电厂安全壳地坑装置的滤网进行设计。 核电站安全壳地坑滤网承担了重要的安全功能,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应急堆芯
4冷却系统(ECCS)"再循环"阶段的取水可靠性,并影响核电站的长期安全性。 在安全壳地坑滤网的上游适当位置增设中间拦截器,以减轻地坑滤网的碎片 负载,降低地坑滤网压降,提高地坑滤网设计裕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壳地坑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其包括地 坑主体l,在该实施例中,地坑主体l的外形为圆形,在地坑主体l的边沿形 成环形廊道11,该环形廊道11具有内侧臂和外侧臂,但是在内侧臂上设置有 空洞和门,在环形廊道11中设置有地坑滤网111,该地坑滤网111沿安全壳 地坑环廊11,占据一段,其镶嵌在集流通道上,进行杂质拦截,水通过滤网 进入集流通道,集流通道将水收集到一起供泵的取水口取用。安全壳中碎片 随流体沿楼板中的空隙向下流至地坑,最终汇集在地坑环形廊道ll中,泵的 取水口以及地坑滤网111都设置在环形廊道11之中。沿楼板中各空隙向下流 至地坑的水流,在地坑主体1中形成9个流量源14,每个流量源14均有一定 流量的水流出,流经地坑环形廊道ll后,经过滤网lll与集流通道,从位于 地坑底部的四个出口流出。
在具体设计时,根据安全壳地坑结构特点和流场分布特点,设置一些中
间拦截板112,使部分碎片在到达地坑滤网111前沉降到池底,从而有效降低 地坑滤网112负载,提高地坑滤网设计裕量。通过分析碎片随流体传输至地 坑滤网112的过程,在合适的位置增加中间拦截板112,并计算再循环工况下 反应堆厂房-3. 5m标高安全壳地坑内的流体流场分布情况,根据流场分布计算 保温碎片在地坑内的沉积及传输情况。结合计算结果,设置保温碎片中间拦 截措施。因此,首先,在地坑滤网111的两端设置该用于拦截碎片的拦截板 112,然后,在环形廊道11的侧壁上的空洞处或门处且对应地坑滤网111的 位置设置该拦截板112。在实施中,拦截板可以设计为矩形结构,并在该拦截 板上设置有过滤小孔。
流动过程中,在流道上湍流集中处设置中间拦截板112,拦截板112的髙 度约为0. 7 0. 9m,而再循环工况下地坑中的最低水位约为1~1. 2m,增设拦截 板112不会阻碍流体汇集到地坑环廊中,但可以有效降低流动湍流度,使碎 片在拦截板前积聚,尽量减少流至滤网的碎片数量,防止滤网堵塞。拦截板碎片拦截效果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地坑中的最低水位为1. lm时, 拦截板112的高度为可以是0. 8m。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 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 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 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 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
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壳地坑装置,包括地坑主体,在所述地坑主体的边沿形成环形廊道,在所述环形廊道中设置有地坑滤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坑滤网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拦截碎片的拦截板,所述拦截板的高度小于地坑中的最低水位。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廊 道的侧壁上的空洞处且对应所述地坑滤网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拦截板。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 中的最低水位为1 1. 2m,所述拦截板的髙度为0. 7~0. 9m。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中的 最低水位为1. lm,所述拦截板的髙度为0. 8m。
5、 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 板为矩形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安全壳地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拦 截板上设置有过滤小孔。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壳地坑装置,包括地坑主体,在所述地坑主体的边沿形成环形廊道,在所述环形廊道中设置有地坑滤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坑滤网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拦截碎片的拦截板,所述拦截板的高度小于地坑中的最低水位。在安全壳地坑滤网的上游适当位置,特别在湍流密集区域,一般在墙体上的门或空洞处附近增设中间拦截器,以减轻地坑滤网的碎片负载,降低地坑滤网压降,提高地坑滤网设计裕量。
文档编号G21D1/02GKCN201387731SQ200920131054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2日
发明者辉 唐 申请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