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1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的炸药装填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工程工业炸药输药软管的送管及退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矿山的爆破作业一般采用两种装药方式,一种为机械化装药,一种为人工装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人力送管,因输药软管长度长,重量大,炮孔深,人工劳动强度大、装药效率低、危险性大、成本高,并且无法保证炮孔内炸药装填的均匀性,容易造成炸药返料,降低了爆破效果,污染了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方便且稳定性好的皮带式输
药软管送/退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在固定壳体(I)的上方设有活动壳体(Γ ),该活动壳体(Γ )与固定壳体(I)之间通过平行四边形夹紧模块连接,在所述活动壳体(Γ)内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第一主动带轮(2)和第一从动带轮
(3),第一主动带轮(2)与第一从动带轮(3)之间通过第一皮带(4)连接;在所述固定壳体
(I)内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第二主动带轮(5)和第二从动带轮¢),第二主动带轮(5)与第二从动带轮(6)之间通过第二皮带(7)连接,并且第二皮带(7)与第一皮带(4)之间形成输药软管的送管通道(8)。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输药软管从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之间的送管通道中通过。两个主动带轮由电机带动旋转,主动带轮通过皮带带动对应的从动带轮转动,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运转的同时,通过摩擦力带动输药软管移动。当主动带轮正转时,皮带带动输药软管向炮孔内输送;当主动带轮反转时,皮带带动输药软管从炮孔中退回。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化作业实现输药软管的送管及退管,操作简便,效率高,机动灵活,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因传动准确能够确保炮孔内炸药装填的均匀性,有效避免了炸药返料。同时,平行四边形夹紧模块起到辅助压紧作用,以增加皮带与输药软管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保证了输药软管的输送稳定性,提高了输药软管的输送质量。
在所述第一主动带轮(2)与第一从动带轮(3)之间设置有压力自调整模块,该压力自调整模块包括定位板(9)、定位销(10)、弹簧(11)、定位座(12)、压紧支架(13)和第一压紧轮(14),定位板(9)安装于活动壳体(Γ)上,在定位板(9)上沿左右方向从上往下穿设有一排定位销(10),各定位销(10)的下端活套有定位座(12),该定位座(12)与压紧支架(13)的上端相铰接,压紧支架(13)的下端装有第一压紧轮(14),该第一压紧轮(14)压迫在第一皮带(4)位于第一主动带轮(2)与第一从动带轮(3)之间的下段带体上,在所述定位销(10)上套装有弹簧(11),该弹簧(11)的上端与定位板(9)抵接,弹簧(11)的下端与定位座(12)抵接。压力自调整模块在输药软管因寿命或其他原因产生的管径大小不一时,通过其自身的压缩弹簧自调整压紧力;且由于定位座与压紧支架相铰接,第一压紧轮随着压紧支架可左右微小摆动,解决了输药软管输送角度不一时产生的受力不均现象;同时,密集的第一压紧轮均匀分布,避免了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无支撑点分布引起的压力不足现象。
所述定位板(9)与调整支架(15)相固定,该调整支架(15)的上端与调整螺杆
(16)螺纹配合,调整螺杆(16)的下端通过压块(17)与活动壳体(Γ)的顶面连接。当第一皮带对输药软管的压紧力需要调整且自调整模块无法满足其压力调整时,旋动调整螺杆,调节调整支架与活动壳体的间距来调节自调整模块的整体上下移动,以满足压紧力要求。
为了方便操作,在所述调整螺杆(16)的上端套装有调整盘(18),该调整盘(18)为圆盘结构。
在所述第二主动带轮(5)与第二从动带轮(6)之间设有固定压轮模块,该固定压轮模块由固定支架(19)和第二压紧轮(20)构成,所述固定支架(19)与固定壳体(I)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19)的上端沿左右方向安装有一排第二压紧轮(20),该第二压紧轮(20)压迫在第二皮带(7)位于第二主动带轮(5)与第二从动带轮(6)之间的上段带体上。固定压轮模块为第二主、从动带轮之间的第二皮带提供足够的支持力,以满足皮带对输药软管的压紧要求。
所述第一从动带轮(3)和第二从动带轮(6)各配备有一个皮带张紧模块,该皮带张紧模块由调节螺栓(21)和张紧支架(22)构成,所述张紧支架(22)的一端与对应从动带轮的轮轴相连接,张紧支架(22)的另一端与调节螺栓(21)螺纹配合,该调节螺栓(21)与对应的壳体(I或Γ)相抵接。以上结构通过皮带张紧模块可以调节皮带的张紧度,使皮带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果。
所述平行四边形夹紧模块由液压缸(23)、驱动杆(24)、从动杆(25)和连接杆(26)组成,在活动壳体(Γ)的前侧及后侧沿左右方向均并排设置有驱动杆(24)和从动杆(25),同一侧的驱动杆(24)与从动杆(25)相平行,所述驱动杆(24)和从动杆(25)的上端均与活动壳体(Γ )相铰接,驱动杆(24)和从动杆(25)的下端均与固定壳体(I)铰接,并且前后两侧从动杆(25)的下端与连接杆(26)的上端相固定,连接杆(26)的下端与液压缸(23)的活塞杆铰接。以上结构通过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可快速实现上下壳体的分离与压紧,且液压缸锁死后,能限制活动壳体与固定壳体的相对运动,避免了因结构不稳带来的输药软管打滑现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输药软管的自动送管及退管,一方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能够确保炮孔内炸药装填的均匀性,并能保证输药软管的输送稳定性,提高了输药软管的输送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不,固定壳体I和活动壳体I’均为方形,活动壳体I’位于固定壳体I的上方,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并且固定壳体I与活动壳体I’之间通过平行四边形夹紧模块连接。所述平行四边形夹紧模块由液压缸23、驱动杆24、从动杆25和连接杆26组成,在活动壳体I’的前侧及后侧沿左右方向均并排设置有驱动杆24和从动杆25,同一侧的驱动杆24与从动杆25相平行,同一侧的驱动杆24和从动杆25在同一高度上,所述驱动杆24和从动杆25的上端均与活动壳体I’相铰接,驱动杆24和从动杆25的下端均与固定壳体I铰接,并且前后两侧从动杆25的下端与连接杆26的上端相固定,连接杆26的下端与液压缸23的活塞杆铰接,液压缸23沿水平方向布置。
如图1、图2所示,在活动壳体I ’内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第一主动带轮2和第一从动带轮3,第一主动带轮2位于第一从动带轮3的左侧,该第一主动带轮2由电机驱动,并且第一主动带轮2与第一从动带轮3之间通过第一皮带4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动带轮2与第一从动带轮3之间设置有压力自调整模块,该压力自调整模块包括定位板9、定位销10、弹簧11、定位座12、压紧支架13和第一压紧轮14。在定位板9上沿左右方向从上往下穿设有一排定位销10,各定位销10的下端活套有定位座12,该定位座12通过铰接轴与压紧支架13的上端相铰接,压紧支架13的下端装有第一压紧轮14,该第一压紧轮14压迫在第一皮带4位于第一主动带轮2与第一从动带轮3之间的下段带体上。在所述定位销10上套装有弹簧11,该弹簧11的上端与定位板9抵接,弹簧11的下端与定位座12抵接。所述定位板9与调整支架15相固定,该调整支架15的上端与调整螺杆16螺纹配合,调整螺杆16的下端通过压块17与活动壳体I’的顶面连接,调整螺杆16能够相对活动壳体I’原地转动。在所述调整螺杆16的上端套装有调整盘18,该调整盘18为圆盘结构。
如图1、图2所示,在第一皮带4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第二主动带轮5和第二从动带轮6,第二主动带轮5及第二从动带轮6位于固定壳体I内,所述第二主动带轮5在第二从动带轮6的左侧,且第二主动带轮5基本位于第一主动带轮2的正下方,而第二从动带轮6基本位于第一从动带轮3的正下方。所述第二主动带轮5由电机驱动,该第二主动带轮5与第二从动带轮6之间通过第二皮带7连接,并且第二皮带7与第一皮带4之间形成输药软管的送管通道8。
如图1、图2所示,在第二主动带轮5与第二从动带轮6之间设有固定压轮模块,该固定压轮模块由固定支架19和第二压紧轮20构成,所述固定支架19与固定壳体I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19的上端沿左右方向安装有一排第二压紧轮20,该第二压紧轮20压迫在第二皮带7位于第二主动带轮5与第二从动带轮6之间的上段带体上。所述第一从动带轮3和第二从动带轮6各配备有一个皮带张紧模块,该皮带张紧模块由调节螺栓21和张紧支架22构成,所述张紧支架22的一端与对应从动带轮的轮轴相连接,张紧支架22的另一端与调节螺栓21螺纹配合,该调节螺栓21与对应的壳体I或I’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3并结合图1、图2所示,将输药软管27从第一皮带4与第二皮带7之间的送管通道8中通过,驱动液压缸23,使液压缸23通过连接杆26带动从动杆25,实现从动杆25和驱动杆24的同向偏摆,这样活动壳体I’向下运动,使输药软管27在第一皮带4与第二皮带7之间夹紧。液压缸23锁死后,两个主动带轮2、5由电机带动旋转,主动带轮2、5通过皮带4、7分别带动对应的从动带轮3、6转动,第一皮带4和第二皮带7运转的同时,通过摩擦力带动输药软管27移动。当主动带轮正转时,皮带带动输药软管27向炮孔内输送;当主动带轮反转时,皮带带动输药软管27从炮孔中退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壳体(I)的上方设有活动壳体(Γ ),该活动壳体(Γ )与固定壳体(I)之间通过平行四边形夹紧模块连接,在所述活动壳体(Γ)内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第一主动带轮(2)和第一从动带轮(3),第一主动带轮(2)与第一从动带轮(3)之间通过第一皮带(4)连接;在所述固定壳体(I)内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第二主动带轮(5)和第二从动带轮(6),第二主动带轮(5)与第二从动带轮(6)之间通过第二皮带(7)连接,并且第二皮带(7)与第一皮带(4)之间形成输药软管的送管通道⑶。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主动带轮(2)与第一从动带轮(3)之间设置有压力自调整模块,该压力自调整模块包括定位板(9)、定位销(10)、弹簧(11)、定位座(12)、压紧支架(13)和第一压紧轮(14),定位板(9)安装于活动壳体(Γ)上,在定位板(9)上沿左右方向从上往下穿设有一排定位销(10),各定位销(10)的下端活套有定位座(12),该定位座(12)与压紧支架(13)的上端相铰接,压紧支架(13)的下端装有第一压紧轮(14),该第一压紧轮(14)压迫在第一皮带(4)位于第一主动带轮(2)与第一从动带轮(3)之间的下段带体上,在所述定位销(10)上套装有弹簧(11),该弹簧(11)的上端与定位板(9)抵接,弹簧(11)的下端与定位座(1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9)与调整支架(15)相固定,该调整支架(15)的上端与调整螺杆(16)螺纹配合,调整螺杆(16)的下端通过压块(17)与活动壳体(Γ )的顶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整螺杆(16)的上端套装有调整盘(18),该调整盘(18)为圆盘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或3或4所述的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主动带轮(5)与第二从动带轮(6)之间设有固定压轮模块,该固定压轮模块由固定支架(19)和第二压紧轮(20)构成,所述固定支架(19)与固定壳体(I)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19)的上端沿左右方向安装有一排第二压紧轮(20),该第二压紧轮(20)压迫在第二皮带(7)位于第二主动带轮(5)与第二从动带轮(6)之间的上段带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带轮(3)和第二从动带轮(6)各配备有一个皮带张紧模块,该皮带张紧模块由调节螺栓(21)和张紧支架(22)构成,所述张紧支架(22)的一端与对应从动带轮的轮轴相连接,张紧支架(22)的另一端与调节螺栓(21)螺纹配合,该调节螺栓(21)与对应的壳体(I或I’)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
1或6所述的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边形夹紧模块由液压缸(23)、驱动杆(24)、从动杆(25)和连接杆(26)组成,在活动壳体(Γ )的前侧及后侧沿左右方向均并排设置有驱动杆(24)和从动杆(25),同一侧的驱动杆(24)与从动杆(25)相平行,所述驱动杆(24)和从动杆(25)的上端均与活动壳体(Γ)相铰接,驱动杆(24)和从动杆(25)的下端均与固定壳体(I)铰接,并且前后两侧从动杆(25)的下端与连接杆(26)的上端相固定,连接杆(26)的下端与液压缸(23)的活塞杆铰接。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式输药软管送/退管装置,在活动壳体(1’)内并排设置有第一主动带轮(2)和第一从动带轮(3),第一主动带轮(2)与第一从动带轮(3)之间通过第一皮带(4)连接;在固定壳体(1)内并排设置有第二主动带轮(5)和第二从动带轮(6),第二主动带轮(5)与第二从动带轮(6)之间通过第二皮带(7)连接,并且第二皮带(7)与第一皮带(4)之间形成输药软管的送管通道(8)。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输药软管的自动送管及退管,一方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能够确保炮孔内炸药装填的均匀性,并能保证输药软管的输送稳定性,提高了输药软管的输送质量。
文档编号F42D1/10GKCN203069071SQ20132006349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张小勇, 安振伟, 陈曦, 周桂松, 杜华善 申请人:葛洲坝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