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挤压脱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005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挤压脱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挤压脱液机,属于固液相分离设备。
在制浆造纸行业中,为了实现对纸浆中黑液的提取、浓缩纸浆及纸浆的洗涤等生产工序的机械化,现有技术中已出现了螺旋挤浆机、双辊挤浆机等固液相分离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在应用中存在着体积太大、动力消耗较高、筛网板易堵塞而导致设备不能连续正常工作等缺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及工作原理的,既可用于制浆造纸行业中诸生产工序又可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固液相分离的高效挤压脱液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高效挤压脱液机,具有进料口、脱液出口、出料口、机罩壳,其特征是由两个不同心的圆柱面作为内、外筛板构成挤压脱液腔,内筛板、刮板、驱动轴构成同步转动的转鼓,刮板沿内筛板径向分布等距排列、其首端可穿过内筛板面探入挤压脱液腔,刮板末端通过一个滚轮始终保持与一个固定凸轮缘相接触。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时,可以设计内、外筛板构成的挤压脱液腔呈牛角楔形,靠近出料口处脱液腔为窄段;在出料口处设有出料铲板,其铲锋抵在挤压脱液腔的内筛板面上;在出料口处固定设有一密封清理块,它的上、下端面分别与外、内筛板面相抵,在出料口处将整个挤压脱液腔分隔为两部分。还可令外筛板由三块组成,它们之间靠螺栓联接;设计外筛板上的开孔率与开孔直径小于内筛板上的开孔事及开孔直径。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1、与其它同等效能的脱液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工作占地面积较小,动力消耗较低,可适用于制浆造纸行业、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固液相分离的生产工序。
2、应用于造纸行业中,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将蒸煮后的纸浆料原汁浓度缩至40%左右的干度,黑液提取率一次可达80%以上。
3、国内造纸行业中所用的植物纤维,草类原料占80%以上,对草浆进行高浓度打浆是我国造纸业试图提高草浆强度、生产出高质量纸张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要高浓度打浆,必须保证输入高浓盘磨机的脱液后纸浆量稳定,否则会影响盘磨机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挤浆机从结构上难以满足这种定量输料的要求,因此也就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草浆纸张。而本实用新型在转速不变前提下,其结构可实现定量出料,因而解决了提高造纸质量的关键问题。
4、进行纸浆洗涤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出浆浓度高(达40%左右),所以经过2~3次过程即可达到洗涤要求,而且由于每次浓缩后的干度大,可大大节省洗涤的用水量。
5、目前我国造纸业对纸浆一般都采用低、中浓度漂白,所需容器体积大,投放有效氯漂白剂多,而最后纸浆提取率低,排出的废液中含有较多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而应用了本实用新型能使纸浆在漂白前达到高浓度,高浓度漂白可实现所需容器小、用水少、纸浆提取率高,而且需投放的漂白剂少,因此既可节省漂白药费又能大限度降低漂白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6、普通低浓打浆废纸可回用2~3次,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生产高浓度打浆纸张,这种纸张的废品可回用7~8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叙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进料口1、刮板2、内筛板3、密封清理块5,脱水干度调整器6、出料口7、出料铲板8、刮板回位导轨9、凸轮10、刮板滚轮11、可拆装外筛板12及16、驱动轴13、底座14、外筛板联接螺栓15、机罩壳17、脱液出口18、刮板清洗机构19、内筛板清洗机构20、固定外筛板21、刮板位移补偿弹簧22组成。外筛板12、16、21共同组成一个圆柱曲面的外筛板,内筛板3也是一个圆柱曲面,两个圆柱曲面偏心套在一起安装,在两个曲面之间形成了一个牛角楔形腔体,该腔体即为挤压脱液腔;有若干个刮板2沿内筛板3的径向排布、相互间隔等距,刮板2的首端都可穿出内筛板3的曲面,探入挤压脱液腔;驱动轴13、内筛板3及诸刮板2共同构成转鼓,保持同步转动;每个刮板2末端通过一个滚轮11始终保持与固定凸轮10相接触,在出料口7附近设有刮板回位导轨9可引导刮板从挤压脱液腔中缩回内筛板3内;每个刮板2配有自动移位补偿弹簧22,以适应挤压脱液腔空间的变化和补偿刮板与外筛板接触而产生的磨损。
在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刮板2起到清理外筛板表面和对物料实施牵引挤压的双重作用,为防止转鼓的内筛板3和外筛板被固体物料堵塞,设备上还附有高压水清理机构19、20,每次设备工作毕都可对筛板及刮板进行冲洗。
本机对多种固液相体系(如纸桨和水体系)兼有过滤和挤压作用,物料由设备入口1进入,在固液相对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前几个刮板之间的空间内,脱水主要依靠由进入高位箱的物料产生一定压差起过滤作用,当达到一定的干度形成稳定的过滤层后,则依靠刮板2提供的挤压力实施强制脱水,以纸浆为例浓度在10%以上时,主要是挤压作用。如果进浆浓度较高,则在设备内完全依靠挤压脱水,浆料在楔形通道中,通过转鼓上的筛板3和外筛板实施双面脱水。由于在工作中筛板只与浆料和非金属刮板接触,故筛板的机械磨损较小,在浆料形成稳定的过滤层进行挤压脱水时,贴近转鼓表面的浆液层与内筛板可同步移动,实现静态脱水,而贴近外筛板表面的浆层与筛板有相对运动,实施的是动态脱水。由于两者之间的脱水机理有所差异,外筛板脱水时的纤维流失较转鼓筛板大,针对这一问题,外筛板上的开孔率和开孔直径略小于转鼓筛板,为增大出料口17附近的挤压力,出料口处装有橡胶清理密封块5,该块将整个挤压脱液腔分隔成两部分,将待脱液处理的料与已处理毕的料隔离开,同时该垫块还起到摩擦清理转鼓筛板的作用。由于该机实现了浆料在内筛板和外筛板上双面脱水,使得设备的脱水效率大大提高。
当被处理料经挤压脱液后,随转鼓转到出料口7附近时,铲板8将随内筛板3同步移动的被处理料铲起、进入出料口7;在出料口7与挤压脱液腔之间还设有一脱液干度调整机构7的挡板,若要提高脱液干度,可调紧挡板,反之则调松挡板;外筛板中的可拆装板12、16,通过卸下螺栓15即可打开(如图1所示),以便维修、保养。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多种领域的固液相分离工序,具体应用时,可根据被处理物质的纤维长短、颗粒大小设计不同网孔目数及直径尺寸的筛板。
权利要求1.高效挤压脱液机,具有进料口、脱液出口、出料口、机罩壳,其特征是由两个不同心的圆柱面作为内、外筛板构成挤压脱液腔,内筛板、刮板、驱动轴构成同步转动的转鼓,刮板沿内筛板径向分布等距排列、其首端可穿过内筛板面探入挤压脱液腔,刮板末端通过一个滚轮始终保持与一个固定凸轮缘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液机,其特征是内、外筛板构成的挤压脱液腔呈牛角楔形,靠近出料口处脱液腔为窄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液机,其特征是在出料口处设有出料铲板,其铲锋抵在挤压脱液腔的内筛板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液机,其特征是外筛板由三块组成,它们之间靠螺栓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液机,其特征是外筛板上的开孔率与开孔直径小于内筛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液机,其特征是在出料口处固定设有一密封清理块,它的上、下端面分别与外、内筛板面相抵,在出料口处将整个挤压脱液腔分隔为两部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高效挤压脱液机,其特征是:由两个不同心的圆柱面作为内、外筛板构成挤压脱液腔,内筛板、刮板、驱动轴构成同步转动的转鼓,刮板沿内筛板径向分布等距排列、其首端可穿过内筛板面探入挤压脱液腔,刮板末端通过一个滚轮始终保持与一个固定凸轮缘相接触。其优点是:与其它同等效能的脱液设备相比,体积较小、工作占地面积较小,动力消耗较低,可适用于制浆造纸行业、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固液相分离的生产工序。
文档编号B30B9/02GK2328509SQ9823794
公开日1999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3日
发明者陈书公, 乔丹文 申请人:陈书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