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

文档序号:841370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层平铺的方法将燃料组件放置在火车车厢底板上进行运输。随着燃料组件运数量的增加,由于现有方法占用空间大、装卸时间长、工作量较大,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运输过程中燃料组件固定方法,占用空间大、装卸时间长、工作量较大,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每个燃料组件放置在一个空腔容器内,所述容器呈多层叠放,处于同一层的容器并排放置在同一个放置支架内:上下相邻的两个容器通过贯穿二者之间放置支架的螺栓相固定;左右相邻的同层容器之间设置减震块;通过若干根强力带将容器上下、左右、前后捆绑固定在集装箱内,容器与集装箱之间设置减震块;将集装箱与运输工具底板相固定。
[0006]作为优选方案:四个燃料组件放置个四个空腔容器内,分上下两层叠放,上层容器放置在下层容器的放置支架上,上下相邻的两个容器通过螺栓固定,左右相邻的容器之间设置被螺栓固定的木块实现减震;采用6根强力尼龙带将容器捆绑在集装箱内;通过集装箱角件将集装箱与运输工具底板上的栓固设备连接在一起。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强力尼龙带的布局如下所述:
[0008]所述6根强力尼龙带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下层容器左右两侧的集装箱底板上,6根强力尼龙带呈两两前后对称分布;
[0009]较高的两根强力尼龙带分别沿经上层容器前、后端面上方,并在两层容器的左、右侧面形成“X”形交叉,用于固定上层容器;
[0010]较低的四根强力尼龙带中:两根沿经下层容器前、后端面上方,并分别固定在集装箱底板靠近容器前、后端面的位置;另外两根强力尼龙带也沿经下层容器前、后端面上方,其固定点分别位于容器前端面靠后的位置和容器后端面靠前的位置。
[0011]作为优选方案:较高的两根强力尼龙带,在容器左、右侧面与竖直方向呈62°角;固定点分别位于容器前端面靠后位置和容器后端面靠前位置的两根较低强力尼龙带,在容器左、右侧面与竖直方向呈48.5°角。
[0012]作为优选方案:每根强力尼龙带的拉力为3000kg。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强力尼龙带的布局如下所述:集装箱底板上两个下层容器的前、后端面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一块定位木块,其支撑在两块垫木上方,实现容器与集装箱的进一步固定。
[0014]作为优选方案:集装箱上方覆盖有防水布。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6](I)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减小了燃料组件运输所用空间,提高了单次运输运量;
[0017](2)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提高了燃料组件装卸作业效率;
[0018](3)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设施使用维护成本;
[0019](4)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保证了燃料组件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目前已通过此种方式成功运输燃料组件6000余组,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合格率达到100%。
【附图说明】
[0020]图1 (a)为同层容器减震示意图;
[0021]图1 (b)为图1 (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2为容器与集装箱定位示意图;
[0023]图3、图4均为强力带分布示意图。
[0024]图中,1-容器,2-集装箱,3-运输工具,4-容器间减震块,5-容器与集装箱减震间定位块,6-木档,7-强力带,8-垫木,9-上下相邻两个容器间的固定螺栓,10-强力带锁紧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26]将每个燃料组件放置在一个空腔容器内,所述容器呈多层叠放,处于同一层的容器并排放置在同一个放置支架内:上下相邻的两个容器通过贯穿二者之间放置支架的螺栓相固定,以防止相对移动;左右相邻的同层容器之间设置减震块。通过若干根强力带将容器上下、左右、前后捆绑固定在集装箱内,容器与集装箱之间设置减震块。将集装箱与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底板以现有技术的固定方法相固定。
[0027]实施例1
[0028]四个燃料组件放置个四个空腔容器内,分上下两层叠放,上层容器放置在下层容器的放置支架上,上下相邻的两个容器通过螺栓固定,左右相邻的容器之间设置被螺栓固定的木块实现减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6根强力尼龙带将容器捆绑在集装箱内,每根强力尼龙带的拉力为3000kg。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集装箱底板上两个下层容器的前、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还分别设置一块定位木块,其支撑在两块垫木上方,用于实现容器与集装箱的进一步固定。将防水布覆盖在集装箱上方,通过标准集装箱的4个角件将集装箱与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底板上的栓固设备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运输工具与集装箱前、后端面的空隙处还设有木档,防止集装箱前后移动。
[0029]如图3、图4所示,所述强力尼龙带的布局如下所述:
[0030]6根强力尼龙带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下层容器左右两侧的集装箱底板上,6根强力尼龙带呈两两前后对称分布;
[0031]较高的两根强力尼龙带分别沿经上层容器前、后端面上方,并在两层容器的左、右侧面形成“X”形交叉,用于固定上层容器;本实施例中,上述两根强力尼龙带在容器左、右侧面与竖直方向呈62°角;
[0032]较低的四根强力尼龙带中:两根沿经下层容器前、后端面上方,并分别固定在集装箱底板靠近容器前、后端面的位置;另外两根强力尼龙带也沿经下层容器前、后端面上方,其固定点分别位于容器前端面靠后的位置和容器后端面靠前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上述两根强力尼龙带在容器左、右侧面与竖直方向呈48.5°角。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每个燃料组件放置在一个空腔容器内,所述容器呈多层叠放,处于同一层的容器并排放置在同一个放置支架内:上下相邻的两个容器通过贯穿二者之间放置支架的螺栓相固定;左右相邻的同层容器之间设置减震块;通过若干根强力带将容器上下、左右、前后捆绑固定在集装箱内,容器与集装箱之间设置减震块;将集装箱与运输工具底板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其特征在于:四个燃料组件放置个四个空腔容器内,分上下两层叠放,上层容器放置在下层容器的放置支架上,上下相邻的两个容器通过螺栓固定,左右相邻的容器之间设置被螺栓固定的木块实现减震;采用6根强力尼龙带将容器捆绑在集装箱内;通过集装箱角件将集装箱与运输工具底板上的栓固设备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尼龙带的布局如下所述: 所述6根强力尼龙带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下层容器左右两侧的集装箱底板上,6根强力尼龙带呈两两前后对称分布; 较高的两根强力尼龙带分别沿经上层容器前、后端面上方,并在两层容器的左、右侧面形成“X”形交叉,用于固定上层容器; 较低的四根强力尼龙带中:两根沿经下层容器前、后端面上方,并分别固定在集装箱底板靠近容器前、后端面的位置;另外两根强力尼龙带也沿经下层容器前、后端面上方,其固定点分别位于容器前端面靠后的位置和容器后端面靠前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其特征在于:较高的两根强力尼龙带,在容器左、右侧面与竖直方向呈62°角;固定点分别位于容器前端面靠后位置和容器后端面靠前位置的两根较低强力尼龙带,在容器左、右侧面与竖直方向M 48.5° 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强力尼龙带的拉力为3000kg。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尼龙带的布局如下所述:集装箱底板上两个下层容器的前、后端面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一块定位木块,其支撑在两块垫木上方,实现容器与集装箱的进一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其特征在于:集装箱上方覆盖有防水布。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元件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每个燃料组件放置在一个空腔容器内,所述容器呈多层叠放,处于同一层的容器并排放置在同一个放置支架内:上下相邻的两个容器通过贯穿二者之间放置支架的螺栓相固定;左右相邻的同层容器之间设置减震块。通过若干根强力带将容器上下、左右、前后捆绑固定在集装箱内,容器与集装箱之间设置减震块。将集装箱与运输工具的底板以现有技术的固定方法相固定。本发明的方法减小了燃料组件运输所用空间,提高了单次运输运量,提高了燃料组件装卸作业效率,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设施使用维护成本,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合格率达到100%。
【IPC分类】G21F5-06
【公开号】CN104733066
【申请号】CN201310714469
【发明人】蒲小兵, 李朝端, 冯曦, 杨科
【申请人】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