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型深潜导弹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040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型深潜导弹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潜艇用导弹发射技术。通过气囊产生的浮力,将装有导弹的发射器缓缓升离潜艇后发射,使潜艇避免导弹发射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的冲击的技术。
背景技术
当前中外潜艇发射导弹的技术,都需要潜艇本身承受导弹发射时的反作用力。发射的导弹越大,潜艇深度越深,这种反作用力就越大。不管潜艇承受这种反作用力的能力有多强,这种反作用力都成为潜艇的一种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当发射深度要求过深,发射重量足够大时,超过了潜艇对发射反作用力的承受力,就成为了深潜发射的技术瓶颈。
本技术是借助气体所产生的浮力,将发射装置离开潜艇后再在适当的时机点火发射,这样,不管发射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有多大,对潜艇都没有景响。其结果就是任何潜艇都可能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发明内容
伞型气囊、中段备份气囊、末端备份气囊、伞型气囊固定索、充气管及充气阀、中端气压开关、末端气压开关、底部气压排气阀门、导弹发射筒。
1、伞型气囊充气展开时,就象展开的圆型降落伞,也象蘑菇的顶部同时也象水母的顶部,故名思意称之为伞型气囊。伞型气囊的中心是导弹发射筒,伞型气囊顶不得高于导弹发射孔。伞型气囊充气后,处于导弹发射筒的顶部至三分之一左右的部位,体积以充气后能独立承载整个装置开始上浮为准。
2、伞型气囊固定索按力学平衡原理确定实际使用数量,每根固定索一端固定在伞型气囊上,另一端固定在导弹发射架的底部,固定索要求受力对称平衡。
3、充气管及充气阀按装在伞型气囊上,用以向伞型气囊充气。
4、中段备份气囊和末端备份气囊,分别处于导弹发身筒的中部和末端。各自相对独立(也可以是内部以隔层分开而外部是一个整体气囊状态),相互以气压开关连接。两部分气囊都应受伞型气囊固定索展开时的空间限制。如果三个气囊全部充气展开后,在固定索的限制空间内,应当是一个近乎水滴型的充气囊,上大下小,高度等于或略小于导弹发射筒的高度,并将导弹发射筒包裹在这个水滴气囊体的中心。
5、底部排气阀门处须处在导弹发射筒的力学重心点,开口向下,就是说当整个装置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升起时,排气口方向必须与上升方向与重心方向处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装置全部展开后,是水滴型的气囊体,为什么要强调其伞型体这一部分展开时的型状呢?这是因为部分展开时的伞型状态对整个装置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一、意在强调其上大下小的结构状态;第二、整个装置要靠伞型气囊的充气达到带动导弹发射筒脱离潜艇的要求;第三、仅告伞型气囊完全展开,就可以满足导弹发射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潜艇施放伞型气囊导弹发射装置时,将整个装置上部垂直缓缓顶出潜艇,顶出的部分以伞型气囊可以充分展开为宜。通过充气管向伞型气囊内充气,充气阀门确保气体只进不出。伞型气囊充气到一定程度后,就带动整个装置缓缓升起,这时就断开充气管。当导弹发射装置在伞型气囊的带动下,完全脱离潜艇时,固定索也充分展开了。整个装置在浮力的作用下,垂直向上升起。垂直向上的浮力与导弹及发射装置向下的重力,处于一条直线上。
越向上升,海水对气囊的压力越小,伞型气囊中的气体就开始膨胀,囊内气压快速提高。气囊内的气压增大到一个预定值时,中段气压开关被打开,膨胀的气体由伞型气囊开始进入中段备份气囊。整个装置继续上升,气体不断膨胀,其压力又会适时打开末段气压开关,膨胀的气体就会装末段气囊充分展开。随着中段和末段气囊充气展开,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上升的速度和力度越来越快。只要在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平衡,这时整个装置在全力上升的状态下,就使导弹发射筒及导弹处于了最佳的垂直状态。
整个装置继续上升,膨胀的气体已全面超过上浮所需时,底部气压阀门打开,多余的气体垂直向下排出,为整个装置的上升再添动力。
整个装置的升力越来越大,整度越来越快,但不管升力多大,速度多快,它都处于最佳的垂直状态。这种状态下为导弹的发射提供了三种可能;
1、在水平面以下,在强有力的上升过程中,适时发射。这时导弹借着强大的垂直上升力量,可以稳定地弹出发射筒。
2、整个装置冲到水面的瞬间,浮力急速降低,导弹受到了一个强大的向上的惯性力。这个惯性力可以用以启动导弹的发射装置。
3、整个装置被浮力送到水面停稳后,可以在任何时间点上从容发射。
气囊是软体,并且体积较大,所以在导弹发射时,必须考虑后座力使导弹发射筒突然向下时,伞型气囊可能会向上猛力收缩,对导弹弹体造成击打,伞型气囊固定索的最大作用正是在于此。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将导弹发射筒的底座做成活动的,强大的后坐力可以使发射筒底座向下弹出,带动固定索向下猛拉伞型气囊的边缘,以此防止其向上打击发射中的导弹。
最后还可以考虑,气囊上的中端气压开关、末端气压开关、底部气压排气阀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可以自动打开,使使用过的装置自行泄气沉海。
权利要求
1.使导弹或导弹发射装置缓慢离开潜艇,进入发射状态的技术。
2.用气囊上升的浮力带动导弹或导弹发射装置无后座力离开潜艇,进入发射状态的技术。
3.用气压排气阀借气体自动膨胀所产生的压力作动力的技术。
专利摘要
本发明专为解决潜艇发射导弹时,导弹发射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对导弹的冲击。使得潜艇在任意深度可以发射潜射导弹,任何潜艇发射潜射导弹时,都不必考虑发射时的反作用力的影响,使潜艇发射导弹的手段大大增加。核心技术是以伞型气囊充气后所产生的浮力,垂直将导弹浮离潜艇,并在上浮后的某以时间点上发射。
文档编号F41F5/00GKCN102486358SQ201010591458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6日
发明者葛泓杉 申请人:葛泓杉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