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53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
现有技术中,潜水式增氧机的结构为在潜水泵的进水口内插入吸气管,管的另一端通大气,泵工作时进水口内建立起水流速,吸气管出口产生真空压,吸气管内有空气流入泵体,水、气混合物经过叶轮由泵出口喷出。这种工作方式存在的问题1、使泵体、叶片受到气蚀冲击,影响泵的使用寿命、降低效率、产生振动。因气、水密度相差700倍,泵工作时高速气、水流打击泵体、叶片,打击力也相差700倍,泵体、叶片这样长期工作使其发生力疲劳、材质变性、变形影响整机性能。泵内只有水流时叶片受到的力是连续的,当气、水混合流存在时叶片受到的力是断续的。2、吸入的空气量受到限制。因泵体在没有水流量时也没有气流量,当泵体启动以后随着水流量的增加气流量也增加,启动前后泵体本身的容量是不变的,气流量的增加占据了泵体的容量,导致了水流量的减少,气流量也会跟着减少,气流量的减少就会影响增氧效果。3、泵体工作时气水混合物从泵体下部单侧喷出,使得泵体受到水的反作用力,泵的出力越大受到的反作用力也越大,为使泵体静止于水面而不得不用绳索固定,当水面很大、水很深时固定泵体很不方便,也使得整个水体增氧不均匀。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克服泵体所受到的气蚀冲击,消除流入泵体的气流量与水流量的相互干扰,提高增氧效率,增强整个水体溶氧的均匀性,泵体工作时的自稳定性,用户使用的方便性,经济性为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结构来实现的。它包括潜水泵,其特征在于由气母管、台阶、气支管、水母管和双流道喷嘴组成。所述气母管是筒形,下部内套于水母管一部分、上部开口、底部封堵、靠底部筒壁开孔与气支管相接、连接后其气支管与气母管相通,中间通过台阶与水母管相接;所述台阶由水母管和气母管所围截面组成;所述气支管是筒形,一端与气母管连接、另一端含在水母管筒壁上对应孔的中间;所述水母管是筒形,上边通过台阶与气母管相接,中间筒壁开孔、其孔中间内含气支管、其孔径大于气支管的筒径;所述双流道喷嘴是由气支管的一端口与水母管筒壁上的孔构成的两个相套的流道口,内流道为气流道,外流道为水流道,它们分布在水母管的外筒壁上。
所述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母管,为圆筒或正多边形筒,其上部开有固定孔把浮筒套在气母管上通过固定孔用压板固定。所述台阶,允许有一定坡度或弧度。所述气支管,为圆筒或正多边形筒。所述水母管,为圆筒或正多边形筒,其筒壁孔的形状与气支管筒的形状相一致,与潜水泵体的连接方式可直接焊接、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法兰连接、可选其一。所述潜水泵,由潜水电机、滤网、泵体组成。所述双流道喷嘴,其布置方式可对称布置、均匀分布、多层布置,允许双流道喷嘴沿着气支管的方向向外延伸、同时以水母管筒壁上的孔为内径加一外套筒与水母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1、使空气、水各走其道、互不干扰。气、水混合在双流道喷嘴出口外形成,提高水流道口水的流速就能增加气流道内空气的流量,溶到水体中的氧量就会增多。2、气母管的设计使原本一根根细的吸气管集中到了一起,整机结构得到改善,还减少了气流道的气阻力。3、双流道喷嘴的均匀分布,使得气、水流向各方的作用合力相互抵消,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不移动,不偏转(不考虑风力、水的自流动时)。4、双流道喷嘴的全方位布置,使得气、水向四面八方扩散,有利于水体的均匀增氧。5、潜水泵在下部、浮筒在上部、水母管、双流道喷嘴在中部的一体化设计,使本实用新型成为水中不倒翁。6、水母管不同长度的取值,可适应不同水深的环境,有利于下层水与上层水的对换。7、采用耐腐蚀材料及耐腐蚀潜水泵,可使本实用新型从淡水养殖扩大到海水养殖。8、潜水泵、浮筒的可拆装结构有利于维修、更换部件。9、本实用新型管道式的组合,结构简单,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气母管、台阶、气支管、水母管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延伸的八个对称布置的双流道喷嘴、用法兰与潜水泵连接组合示意图。
图5为三个均匀布置的双流道喷嘴、水母管为正六边形筒组合示意图。
图6为二个对称布置的双流道喷嘴是正八边形的组合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浮筒示意图。
图中11气母管,12固定孔,21台阶,31气支管,41水母管,42喷嘴孔,43外套筒,51潜水电机,52滤网,53泵体,61浮筒,71法兰,72法兰孔。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如
图1,其中气母管11、水母管41、气支管31均采用圆筒结构,喷嘴孔42为圆孔。气支管31出口与喷嘴孔42构成双流道喷嘴。气母管11与气支管31相通构成气流道。气支管31的外壁与喷嘴孔42所围空间构成水流道。6个双流道喷嘴的几何尺寸相等,其之间的夹角各为60度。工作时气母管上口露出水面,整机垂直于水面浮在水体中,6个双流道喷嘴在水面以下。下层水进入滤网52,在泵体53的作用下使得这部分水体具有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流速,这部分水体从泵的出口进入水母管41,再均匀分给6个双流道喷嘴的水流道,由双流道喷嘴口喷出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流。当双流道喷嘴出口外层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流动时在其中间产生真空压,此真空压与空气在气流道的流速成正比,水流道出口的水流速越大,气流道出口的气流速也越大,但其真空压绝对值小于大气压绝对值。由于双流道喷嘴在水面以下,存在静水压,需要水流速有一个门槛流速来克服静水压和气流道设计下限流速下的气阻力,在此门槛流速以上流入水体的空气量全由水流道出口水的流速来决定。进入水体的空气量越多增氧效果就越好。6个水流道出口的高速水流还把气流拉成小水泡并把小水泡推向远方,增加了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完成高质量的溶氧过程。浮筒61是中空的圆柱体,它在水中的浮力大于整机的重量,把它套在气母管11上通过固定孔12用压板固定。本实施例材质与泵体53材质相同,泵体53与水母管41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构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有双流道喷嘴的各种布置方式。当养殖池水体为长方体且本实用新型靠边放置时,双流道喷嘴可布置一个。当池塘水面为长条形时可对称布置二个双流道喷嘴、可多层布置。当池塘水面为方形、长方形时双流道喷嘴可对称布置、也可均匀分布,如对称布置四个双流道喷嘴、八个、十八个双流道喷嘴、均匀分布五个双流道喷嘴、必要时也可布置两层或多层。为了保证整机在水中稳定每组双流道喷嘴的几何尺寸应相等。双流道喷嘴布置的总数取决于潜水泵的额定流量及双流道喷嘴的自身几何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有双流道喷嘴的形状,可以是相套的同心圆、也可以是相套的同心正多边形。双流道喷嘴通过增加外套筒403和延长气支管使水流的方向性得到改善。水母管、气母管、气支管可以是圆筒、也可以是正多边形筒。水母管与潜水泵体出口的连接方式当材质相同时可以直接焊接,也可以通过螺纹、法兰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它包括潜水泵,其特征在于由气母管、台阶、气支管、水母管和双流道喷嘴组成;所述气母管是筒形,下部内套于水母管一部分、上部开口、底部封堵、靠底部筒壁开孔与气支管相接、连接后其气支管与气母管相通,中间通过台阶与水母管相接;所述台阶由水母管和气母管所围截面组成;所述气支管是筒形,一端与气母管连接、另一端含在水母管筒壁上对应孔的中间;所述水母管是筒形,上边通过台阶与气母管相接,中间筒壁开孔、其孔中间内含气支管、其孔径大于气支管的筒径;所述双流道喷嘴是由气支管的一端口与水母管筒壁上的孔构成的两个相套的流道口,内流道为气流道,外流道为水流道,它们分布在水母管的外筒壁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母管,为圆筒或正多边形筒,其上部开有固定孔把浮筒套在气母管上通过固定孔用压板固定。
3.按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允许有一定坡度或弧度。
4.按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支管,为圆筒或正多边形筒。
5.按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母管,为圆筒或正多边形筒,其筒壁孔的形状与气支管筒的形状相一致,与潜水泵体出口的连接方式可直接焊接、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法兰连接、可选其一。
6.按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由潜水电机、滤网、泵体组成。
7.按权利要求1所述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流道喷嘴,其布置方式可对称布置、均匀分布、多层布置,允许双流道喷嘴沿着气支管的方向向外延伸、同时以水母管筒壁上的孔为内径加一外套筒与水母管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双流道喷嘴式增氧机,它包括潜水泵,水母管,双流道喷嘴,气母管,气支管、台阶,浮筒。它解决了潜水式增氧机空气和水共用一个通道相互干扰,气流量不能有效增加,水体溶氧不均匀,泵体在水中工作时移动、偏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淡水和海水养殖。
文档编号A01K61/00GK2473904SQ01222738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2日
发明者吴勇 申请人:吴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