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降解农用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97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然降解农用地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用设施,尤其是指一种可自然降解的农用地膜。
在现有技术中,农用地膜绝大多数用普通塑料膜,少数地区开始采用光降解塑料薄膜。这些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透气、不透湿,尤其是前者留在地里百年以上也不能降解;后者虽能降解,但有低分子量PE,它既不利于苗物发育生长,又可能使作物“中暑”,引起“病虫害”等,如果PVC、PE塑料地膜长期残留在地内,数量太多,严重时会导致寸草不生,良田变成荒滩,甚至可通过植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然降解农用地膜,以降低成本、避免污染,又有利于农业优质高产。
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非织造布层的表面有抗撕裂纱网;所述抗撕裂纱网的形状为斜格状或直格状;所述非织造布层由可自然降解的棉短绒组成;所述抗撕裂纱网由可降解的棉纱铺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所用的非织造布的基材以棉短绒为主,在使用过程中,可自然降解,没有残留物,对农田地力无不良影响;在利用抄纸法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加入了抗撕裂纱网,提高了本地膜的强度,便于操作,又利于出苗破裂。
本地膜可满足稻、麦、棉等主要农作物的早育苗,又利于苗物的发育生长,可提高农作物生长的数量与质量,而且还能在适当时间内完全降解,无残留物,这既有利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又利于治理农业白色污染。
本地膜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利用棉纺织厂、轧花厂的棉短绒下脚,甚至棉型服装厂的边角料加工成的短绒等,原料来源充足,价格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斜格的抗撕裂纱网结构图。
图3为直格的抗撕裂纱网结构图。
如图所示
在非织造布层1的表面有抗撕裂纱网2,抗撕裂纱网2的形状为斜格状或直格状,非织造布层1由可自然降解的棉短绒组成,抗撕裂纱网2由可降解的棉纱铺成。
权利要求1.自然降解农用地膜,其特征是在非织造布层的表面有抗撕裂纱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膜,其特征是抗撕裂纱网的形状为斜格状或直格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膜,其特征是非织造布层由可自然降解的棉短绒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膜,其特征是抗撕裂纱网由可降解的棉纱铺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用设施,尤其是指一种可自然降解的农用地膜。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非织造布层的表面设置抗撕裂纱网,所述抗撕裂纱网的形状为斜格状或直格状,所述非织造布层由可自然降解的棉短绒组成,所述抗撕裂纱网由可降解的棉纱铺成。利用本装置后可以降低成本、避免污染,又有利于农业优质高产。
文档编号A01G13/02GK2471099SQ01237209
公开日2002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4日
发明者吕仕元, 陈鑫耀, 王祖行, 顾国华 申请人:吕仕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