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池预防病毒性流行病的纱网型防蟹围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8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虾池预防病毒性流行病的纱网型防蟹围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虾防病围栏,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虾池预防病毒性流行病的纱网型防蟹围栏。
背景技术
在申请号为99112369.7的专利申请中,披露了一种用围栏预防对虾白斑病毒病的方法,该围栏由聚乙烯膜和支架构成。已证明在滩涂虾池预防该种对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该围栏以不透水的聚乙烯膜为围慢,而且并未明确其设置位置,因而还存在一些缺点。后来的实践证明围栏还须设置于池塘内坡的水位线上,否则就不能防止栖居于池坡上的蟹类浸入池水中;而要设在池坡上,用不透水膜做围幔,在大雨时很容易发生池堤径流冲垮围栏的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虾池预防病毒性流行病的纱网型防蟹围栏,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一种对虾池预防病毒性流行病的纱网型防蟹围栏,有一围幔由多根支柱支撑,其特征是该围幔为纱网,该纱网上部缝合一条薄膜。
本实用新型用于防止作为对虾病毒病主要媒介的滩涂蟹类从陆地浸入虾池内,以预防虾池爆发该病。使用时将其设置于池塘内坡水位线上,下部埋入地下,上部在地上直立竖起,将整个池塘封闭起来。本围栏不仅具有防蟹类从陆地浸入虾池内的基本功能,而且又不会在大雨时被堤坡径流冲倒。与池塘和用水防病处理,以及放养无病毒虾苗等措施结合一起,更能达到安全防病的目的。成本低廉,设置方便,使用安全,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其侧视图。
本对虾池预防病毒性流行病的纱网型防蟹围栏有一围幔由多根支柱3支撑,其特征是该围幔为纱网4,纱网4上部缝合一条聚乙烯薄膜2。本实施例的围幔由聚乙烯纱网(网目边长约为1mm)4和聚乙烯薄膜2缝合而成,使用时将围栏垂直地埋置于池塘内坡的水位线上。纱网4总高1m,下半部份5埋入池水6旁边的池坡7中,上半部竖立地面上,由支柱3撑起。聚乙烯薄膜2即一般塑料大棚用薄膜,宽20cm,缝在纱网4的上部,朝和向水池的一面。支柱3为直径4cm的木棒或相应的竹竿,高约55cm;一半打入地下,一半竖立地上,撑起围幔。如果纱网4的上边缘为剪开的破碴,则要另包缝上一条直经3mm的聚乙烯绳,作为力纲,以便固定在支柱3的顶端。
本围栏外露的纱网4部分,用于拦蟹和过水,以防大雨时径流冲倒围栏。而其上部所缝合的聚乙烯薄膜2,则是用于防止蟹类爬越围栏的。
本围栏于2002年经山东、江苏、浙江三省7个试验点58口虾池的推广使用,证明效果优越,防病成功率达到了96%。
权利要求1.一种对虾池预防病毒性流行病的纱网型防蟹围栏,有一围幔由多根支柱(3)支撑,其特征是该围幔为纱网(4),该纱网(4)上部缝合一条薄膜(2)。
专利摘要一种对虾池预防病毒性流行病的纱网型防蟹围栏,有一围幔由多根支柱支撑,其特征是该围幔为纱网,该纱网上部缝合一条薄膜。本实用新型用于防止作为对虾病毒病主要媒介的滩涂蟹类从陆地浸入虾池内,以预防虾池爆发该病。使用时将其设置于池塘内坡水位线上,下部埋入地下,上部在地上直立竖起,将整个池塘封闭起来。本围栏不仅具有防蟹类从陆地浸入虾池内的基本功能,而且又不会在大雨时被堤坡径流冲倒。与池塘和用水防病处理,以及放养无病毒虾苗等措施结合一起,更能达到安全防病的目的。成本低廉,设置方便,使用安全,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A01K67/00GK2607019SQ03214998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7日
发明者李德尚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