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置式四滚筒水稻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4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置式四滚筒水稻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脱粒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顶置式四滚筒水稻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水稻脱粒装置一般都采用单脱粒滚筒或双脱粒滚筒结构,也有采用三滚筒结构的,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的实用新型专利ZL01276914.2“夹持式三滚桶水稻脱粒机”是在该机上按三角形位置关系配装着下、上、后三个脱粒滚筒,用扇板拨草轮将下、上、后三个脱粒滚筒连接。这几种水稻脱粒机均采用水平方向喂入方式,普遍存在脱净率较低、清洁率不高、回收率较差、破碎率高等问题,影响脱粒质量,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顶置式四滚筒水稻脱粒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在机架底部的主传动轴通过主传动皮带轮、主脱粒滚筒皮带轮与设在机架中部同向转动的两个主脱粒滚筒传动连接,主脱粒滚筒通过初脱粒滚筒皮带轮和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与对向转动的两个初脱粒滚筒传动连接,主传动轴通过设在机架底部圆锥齿轮箱、清选筛曲拐轴、推杆、吊杆与设在机架底部的清选筛传动连接,机架前顶部设有喂入箱,机架后顶部设有横筛。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提高脱净率、清洁率和回收率,降低稻粒破碎率,提高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2可知,设在机架1底部的主传动轴2通过主传动皮带轮3、主脱粒滚筒皮带轮4与设在机架1中部同向转动的两个主脱粒滚筒5传动连接,主脱粒滚筒5通过初脱粒滚筒皮带轮6和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7与对向转动的两个初脱粒滚筒8传动连接,主传动轴2通过设在机架1底部圆锥齿轮箱9、清选筛曲拐轴10、推杆11、吊杆12与设在机架1底部的清选筛14传动连接,机架1前顶部设有喂入箱19,机架1后顶部设有横筛18。喂入箱19内安装传动链轮20和传动链条21。
作业时,将整捆水稻从顶部喂入箱19喂入,通过传动链轮20和传动链条21传送到向内对向转动的两个初脱粒滚筒8之间,将整捆水稻破腰均匀摊开,完成初脱粒后抛到同向转动的两个主脱粒滚筒5之间进行复脱。稻粒从稻草中分离后抛向栅条式凹板13,落在设有三层筛片的清选筛14前后摆动进行筛选,前风机16将清选筛14上未脱净小穗吸吹到二次回收筒15进行复脱,后风机17将清选筛14后部的杂余吸入后吹向机外。提升机22将已清选的稻粒送到横筛18再次筛选,将稻粒送到粮仓23,未脱净小穗送到前风机16,吸吹到二次回收筒15进行复脱。
权利要求1.一种顶置式四滚筒水稻脱粒装置,包括机架(1)、主脱粒滚筒(5)、初脱粒滚筒(8)、喂入箱(19)、清选筛(14)、横筛(18),其特征在于设在机架(1)底部的主传动轴(2)通过主传动皮带轮(3)、主脱粒滚筒皮带轮(4)与设在机架(1)中部同向转动的两个主脱粒滚筒(5)传动连接,主脱粒滚筒(5)通过初脱粒滚筒皮带轮(6)和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7)与对向转动的两个初脱粒滚筒(8)传动连接,主传动轴(2)通过设在机架(1)底部圆锥齿轮箱(9)、清选筛曲拐轴(10)、推杆(11)、吊杆(12)与设在机架(1)底部的清选筛(14)传动连接,机架(1)前顶部设有喂入箱(19),机架(1)后顶部设有横筛(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式四滚筒水稻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机架(1)前顶部的喂入箱(19)内安装传动链轮(20)和传动链条(21)。
专利摘要一种顶置式四滚筒水稻脱粒装置,包括两个同向旋转的主脱粒滚筒、两个对向旋转的初脱粒滚筒、清选筛、设在机架顶部的喂入箱和横筛。主传动轴通过皮带轮与设在机架中部两个同向转动的主脱粒滚筒传动连接,主脱粒滚筒通过初脱粒滚筒皮带轮和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与对向转动的两个初脱粒滚筒传动连接。主传动轴通过设在机架底部圆锥齿轮箱、清选筛曲拐轴、推杆、吊杆与设在机架底部的清选筛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提高脱净率、清洁率和回收率,降低稻粒破碎率,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01F12/52GK2664372SQ200320111559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3日
发明者孟宪春 申请人:孟宪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