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辅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62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滴灌辅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农业滴灌系统,尤其是农业滴灌系统的辅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滴灌管网系统主要包括地下干管、阀门、地面支管、毛管和连接件,支管通过五通、七通等连接毛管,其缺点是七通带的毛管过多,致使局部水损大,耗能大,灌水均匀性差,导致运行成本过高;其次,施工安装不方便,易产生漏水,脱落等问题,而且至少有四个毛管与七通为非直线连接,易打折,毛管圆形过流断面变小甚至卡死不过流,运行故障率高,故障后不易维护。为解决灌水均匀的问题,中国专利CN2440318Y公开的“一种滴灌支管装置”,包括干管、阀门和支管,在于支管上设有若干旁通,旁通沿远离干管的方向上等距排列,并且其外周壁的直径相同而内孔的孔径依次变大,因上述的支管装置的旁通在支管上要等距排列,内孔孔径依次变大,增加了零部件种类,相应的增大了加工和施工安装的难度,适用地块范围小,系统造价高。上述已有技术的共同缺点是以支管来划分灌水区,不能灵活方便地细分,对灌水均匀度的控制较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造价低、运行成本低、灌水均匀、划分灌水小区方便、适用地块范围广、便于维护的滴灌辅管装置。
一种滴灌辅管装置,包括干管、支管、毛管和支管控制阀,支管与毛管通过辅管连接,辅管与支管平行铺设,毛管与辅管垂直连接,辅管上设有辅管控制阀。
上述的辅管装置,其辅管通过二个三通、辅管控制阀与支管相连接,便于安装。
上述的辅管装置,其辅管通过鞍座、辅管控制阀、三通与支管相连接,便于安装。
上述的辅管装置,其毛管通过三通与辅管连接,简化安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毛管与三通为直线连接,毛管不易打折,故障少,且便于维护。
上述的辅管装置,其支管控制阀设于干管的出地管上。
上述的辅管装置,其支管控制阀设于干管的出地管两侧的支管上。
因本实用新型的支管与毛管通过辅管连接,辅管上设有辅管控制阀的辅管装置。这样在一条支管上可灵活方便地按实际需要划分出若干个灌水区,保证了灌水的均匀性,减少水损和能耗,降低运行成本,而且使系统结构紧凑、简化,便于控制、铺设和回收,特别是在发生故障时,可灵活方便地维护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其次,它分散了支管流量,相应增加了支管铺设的长度,有效减少了地下干管的用量,适当的减小了地下干管的管径,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而且支管可采用软质输水软管,方便了铺设与回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它特别适用于地块范围广的滴灌。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述。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实施例1包括干管7、支管6、辅管1、毛管4、支管控制阀9和辅管控制阀5;辅管通过二个三通3和位于二个三通之间的辅管控制阀与支管相连接,辅管与支管平行铺设,毛管通过三通2与辅管呈垂直状连接,支管控制阀设于干管的出地管8两侧的支管上。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辅管通过已有鞍座、辅管控制阀、三通与支管相连接。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支管控制阀设于干管的出地管8上。
在实际应用中,干管布置在条田中间,支管垂直于种植方向,与干管呈鱼骨式布置,辅管与支管平行布置,毛管垂直于辅管并呈鱼骨式布置,毛管与作物种植方向一致。
权利要求1.一种滴灌辅管装置,包括干管、支管、毛管和支管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支管与毛管通过辅管连接,辅管与支管平行铺设,毛管与辅管垂直连接,辅管上设有辅管控制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管装置,其征在于辅管通过二个三通、辅管控制阀与支管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辅管通过鞍座、辅管控制阀、三通与支管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辅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毛管通过三通与辅管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支管控制阀设于干管的出地管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支管控制阀设于干管的出地管两侧的支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辅管装置,包括干管、支管、毛管和支管控制阀,支管与毛管通过辅管连接,辅管与支管平行铺设,毛管与辅管垂直连接,辅管上设有辅管控制阀。它解决了已有技术灌水均匀差、成本高的问题,而具有系统造价低、运行成本低、灌水均匀、划分灌水小区方便、便于维护、铺管与收管方便、适用地块范围广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G25/02GK2737142SQ2004200498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6日
发明者李双全, 何林望, 王新坤, 陈明珠, 牟红军, 李宝珠, 李文, 王成, 王小莉 申请人: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