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迎红杜鹃组培快繁和移栽方法

文档序号:17348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迎红杜鹃组培快繁和移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迎红杜鹃组培快繁和驯化移栽技术。具体讲涉及以迎红杜鹃无菌实生苗上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获得丛生芽,并大量增殖、生根、驯化与移栽的完整生产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杜鹃花属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oendron)植物,全世界共有900多个种,集中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从喜马拉雅山西北延伸至西藏东部、缅甸和中国西部,并且向南一直延伸到泰国和菲律宾半岛,在这一地域分布着杜鹃属植物90%的种。我国是杜鹃的起源中心,拥有世界杜鹃花原种的59%。早在五世纪(南北朝)已有杜鹃花的记载,此后又经历代文人的咏唱和劳动人民的引种栽培,极大地提高了杜鹃花的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并享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誉,但遗憾的是我国没能成为杜鹃花栽培大国,许多杜鹃花种质资源有待开发,生产技术需要解决。
杜鹃花在欧州园林中的应用始见于1629年Parkinso的记载。之后,外国列强大肆掠夺我国资源,杜鹃花品种选育和栽培得以迅速发展。现在英国爱丁堡植物园仍有350多种来自中国的杜鹃花盛开如初。杜鹃花在欧美园林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其所占的地位也十分重要。正如有人所惊叹的那样,“没有中国杜鹃花,就没有英国园林”。现在全世界已登录的杜鹃花品种有万余个。
迎红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和东北的山区、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于1837年首次被发现。迎红杜鹃开紫红色花,自然花期早,早春与迎春、连翘一起开放,而且花期长,耐寒性强,病虫害少,耐修剪,如能快繁后应用于北方园林,将对改变北方园林中早春花色单一的现状起到很好的作用。
目前,组培快繁技术已成为花卉种苗生产的重要手段,绝大多数观赏植物都可以通过组培方法进行繁殖。Anderson(Amer.Soc.Hort.Sci.1984.109(3)343-347)找出了一种适合杜鹃花的培养基,后又对其进一步改良,形成了普遍采用的杜鹃花组培培养基。但由于杜鹃花种间差异较大,应用时还应结合不同杜鹃花进行调整。
Douglas(Sci.Hort.1984,24337-347)曾就8种栽培杜鹃花对琼脂固体培养及液体培养的反应以及试管外生根进行过比较,表明每个品种在琼脂上分化芽的数目不尽相同。这可能是每个品种对培养基中激素含量要求不同所致。某些品种在液体培养基上芽分化数目较多。试管苗在泥炭基质中5周内生根率达50%—70%。Ettinger(.Hort.Sci.1985,60(2)269-274)在用组培微繁方法繁殖西洋杜鹃,证明茎尖是较好的外植体。而且无论增殖阶段(Stage II)的Zip水平如何,生根都较好。Athanasios(HortScience 1986,21(1)137-139)在用三种落叶杜鹃花茎尖培养中发现,第一次培养时侧芽形成的试管苗通常比较厚且多叶,并不具有幼龄特征,一般生根能力较差。试验结果表明继代3-5次的试管苗生根能力最高。在杜鹃快繁研究中组培苗移栽生根率低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迎红杜鹃组培快繁在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迎红杜鹃组培快繁和驯化移栽技术体系。
本发明的内容包括以迎红杜鹃无菌实生苗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初代培养基,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丛生芽生根诱导培养基,水培移栽驯化技术及营养液配方。
本发明建立迎红杜鹃快繁体系,增殖率高,增殖稳定,移栽成活率高,是适于商业扩繁迎红杜鹃苗生产的成熟技术。
(1)诱导迎红杜鹃丛生芽的初代培养基为以下配方选其一A.杜鹃花培养基(见表1)附加吲哚丁酸IBA 0.5-1mg/L,玉米素ZT 2-5mg/L。B.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吲哚丁酸IBA 0.5-1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5-10mg/L。C改良.B5培养基(见表2)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1-5mg/L,奈乙酸NAA0.1-0.5mg/L。
(2)迎红杜鹃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以下配方选其一A.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奈乙酸NAA0.1-0.2mg/L,玉米素ZT 5-10mg/L。B.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吲哚丁酸IBA 1-2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5-10mg/L。C改良B5培养基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0.5-1mg/L,奈乙酸0.05-0.5mg/L。
(3)迎红杜鹃丛生芽生根诱导培养基为以下配方选其一A.杜鹃花培养基附加IBA 0.5-1mg/L+0.2-0.5mg/L ZT。B.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奈乙酸1-2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0.1-0.5。C改良.B5培养基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0.1-0.5mg/L,IBA1-2mg/L。
(4)迎红杜鹃组培苗移栽驯化水培营养液的营养元素组成见表3,调pH为5.5。
本发明提到的改良B5培养基及其与激素配比为首次报道,丛生芽诱发、增殖和生根能达到商业快繁迎红杜鹃的目的。
杜鹃组培苗移栽过程中的死亡率高的问题,一直是科研和生产的难题,本发明所提的移栽前水培驯化技术为首次在杜鹃花上应用与报道,成活率达100%,并成功地解决杜鹃移栽的技术难题。对其它花卉快繁也有借鉴意义。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分以下五个步骤完成(1)外植体选择迎红杜鹃种子进行无菌条件下发芽,切取其茎尖的上胚轴作为外植体。
(2)初代培养外植体切段后在初代培养基上,经过二个月的初代诱导,获得丛生芽。培养条件为25±1℃,每天光照12小时,光强为2000~3000Lux.。
(3)丛生芽增殖培养所获得丛生芽在继代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增殖,45天继代一次,增殖系数为5-6。培养条件为25±1℃,每天光照14小时,光强为2200Lux.。
(4)生根诱导丛生芽在生根诱导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培养1月左右,生根率达90%。培养条件为25±1℃,每天光照14小时,光强为2000~3000Lux.。
(5)组培苗水培驯化及移栽水培条件为移栽苗种植于自制的容量为2.5L的水培培养盘中,每盘80~100株,温度25±1℃,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营养液用电动气泵连续通气,每隔7天更换一次营养液,培养1月左右。
组培苗经水培后转入花盆,置阴处,培养温度不超过25℃,经一个月的培养,成活率100%,生长情况较好。


图1为迎红杜鹃组织培养过程A无菌实生苗;B愈伤组织;C芽诱导培养;D增殖后的丛生芽;E生根诱导的组培苗;F移栽后的组培苗;G组培苗的根系;H不同光强下培养的嫩茎(由左至右光强为420Lux;1500Lux;2200Lux)图2为组培苗水培移栽过程A生根组培苗经锻炼后的水培试验;B移栽入土的生根组培苗;C移栽成活组培苗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了本发明,这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北京云蒙山区采集的迎红杜鹃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迎红杜鹃种子用无菌水浸种30~60分钟,取下沉种子,然后转入0.1% HgCl2溶液消毒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 HgCl2消毒5分钟,无菌水冲洗4次,接种在含3%蔗糖和0.7%琼脂无菌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为25±1℃,黑暗,2周左右发芽后转入每天光照12小时条件培养,2月左右,取茎尖的上胚轴切段初代培养。
初代培养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IBA 1mg/L,ZT 5mg/L,培养条件为25±1℃,每天光照12小时,光强为2000~3000Lux.。60天左右诱导出大量丛生芽,每丛芽丛数30个左右。
丛生芽按3~4芽切割分离后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改良B5培养基附加6-BA 1mg/L,NAA 0.1mg/L,培养条件为25±1℃,每天光照14小时,光强为2200Lux.。增殖50天左右,每丛芽数可达20左右。继代10次仍能保持较高的增殖系数5-6左右。
丛生芽接诱导生根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IBA 0.5mg/L+ZT 0.2mg/L,培养条件为25±1℃,每天光照12小时,光强为2000~3000Lux.。40天左右生根率为88%。
生根的组培表转到水培条件种植于自制的容量为2.5L的水培培养盘中,每盘80~100株,温度25±1℃,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营养液用电动气泵连续通气,每隔7天更换一次营养液,培养1月左右。
组培苗转入苗床,遮荫60%,控制温度不超过25℃,经一个月左右,成活率100%,生长情况较好。
实施例2培养程序均按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之处在于采种种源地为山东云蒙山,初代培养外植体为无菌苗茎尖,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改良.B5培养基附加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1mg/L,奈乙酸NAA0.1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吲哚丁酸IBA 1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5mg/L。生根诱导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奈乙酸2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0.2mg/L。
实施例3
培养程序均按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之处在于采种种源地为河北雾灵山,初代培养培养基为改良.B5培养基附加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1.5mg/L,奈乙酸NAA0.2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吲哚丁酸IBA 1.5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10mg/L。生根诱导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奈乙酸1.5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0.1mg/L。
实施例4培养程序均按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之处采种种源地为丹东山区,初代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1.2mg/L,奈乙酸NAA0.2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吲哚丁酸IBA 1.2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6mg/L。生根诱导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奈乙酸2.5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0.3mg/L。
实施例5培养程序均按实施例1进行,所不同之处初代培养基为改良.B5培养基附加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1.8mg/L,奈乙酸NAA0.3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吲哚丁酸IBA 0.8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4mg/L。生根诱导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奈乙酸1.8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0.3mg/L。
表一杜鹃花培养基(Anderson W.C,1984)成分


表二改良B5培养基成分

表3组培苗移栽驯化水培营养液的营养元素配比

权利要求
1.一种迎红杜鹃组培快繁和驯化移栽方法,该方法包括(1)外植体选择(2)初代培养外植体切段后,经过二个月的初代诱导,获得丛生芽。(3)丛生芽增殖培养所获得丛生芽在继代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增殖,45天继代一次,增殖系数为5-6。(4)生根诱导丛生芽在生根诱导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培养1月左右,生根率达90%。(5)组培苗水培驯化及移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植体为迎红杜鹃无菌实生苗茎尖的上胚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诱导基本培养基为杜鹃花培养基与改良B5培养基选其一,附加激素为细胞分裂素为6-BA,ZT选一,生长素为IBA,NAA选一。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培苗移栽驯化水培营养液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比见表3,调pH为5.5。移栽苗种植于自制的容量为2.5L的水培培养盘中,温度25±1℃,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营养液用电动气泵连续通气,每隔7天更换一次营养液,培养1月左右。组培苗经水培后转入花盆,置阴处,培养温度不超过25℃。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诱导迎红杜鹃丛生芽的初代培养基为以下配方选其一A.杜鹃花培养基(见表1)附加吲哚丁酸IBA 0.5-1mg/L,玉米素ZT2-5mg/L。B.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吲哚丁酸IBA 0.5-1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5-10mg/L。C改良.B5培养基(见表2)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1-5mg/L,奈乙酸NAA 0.1-0.5mg/L。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迎红杜鹃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以下配方选其一A.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奈乙酸NAA 0.1-0.2mg/L,玉米素ZT 5-10mg/L。B.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吲哚丁酸IBA 1-2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5-10mg/L。C改良B5培养基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0.5-1mg/L,奈乙酸0.05-0.5mg/L。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迎红杜鹃丛生芽生根诱导培养基为以下配方选其一A.杜鹃花培养基附加IBA 0.5-1mg/L+0.2-0.5mg/L ZT。B.杜鹃花培养基附加奈乙酸1-2mg/L,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0.1-0.5。C改良.B5培养基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0.1-0.5mg/L,IBA 1-2mg/L。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迎红杜鹃组培快繁和驯化移栽技术。该技术包括以迎红杜鹃无菌实生苗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丛生芽生根诱导,组培苗移栽前水培驯化,最后移到花盆,获得迎红杜鹃再生植株的过程。本方法适用于不同地理种源的迎红杜鹃,组培苗丛生芽增殖系数高,生根整齐,移栽经水培驯化后,成活率较高,适用于迎红杜鹃苗木商业生产。
文档编号A01G7/00GK1732759SQ20051009049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7日
发明者孙振元, 徐文忠, 赵梁军, 巨关升, 韩蕾, 杨学军 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