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芦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

文档序号:33790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从芦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芦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中因氮磷等营养物质超标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 因。藻类极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暴发性生长,形成水华或赤潮,严重危害水生生态环境、危 及饮用水源、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等。现有的藻类控制方法,主要有遮光、打捞、混凝、投加杀 藻剂、投放滤食鱼类等。投加杀藻剂,如铜离子(Cu2+)杀藻剂仍是最常用也是见效最快的方 法,但是该方法具有广谱毒性,破坏生态,造成二次污染。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由于获取来 源广、生态安全性好、抑制效果佳等特点,可以作为藻类抑制剂使用。但目前报道的从植物 中提取分离藻类抑制剂的方法普遍存在提取、分离工艺复杂,试剂和设施昂贵,获取成本高 的问题,因此开发简便、廉价的植物源藻类抑制剂的提取分离方法十分必要。
"利用芦竹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ZL200510136308)已报道芦竹具有显著的抑藻 活性,但该专利仅简单浸泡植物体获得藻类抑制剂,未对其进一步纯化,其中含有多种物 质,后期可能影响其抑藻效果;而植物体简单捆绑或切碎装袋投入水体抑藻的方法,需要在 实施过程中辅以人为控制,才可防止因投放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水体二次污染。"不同溶剂 提取芦竹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发表于环境科学,2008,29(11) :152-156) 指出芦竹的甲醇、乙酸乙酯及正己烷提取液均有明显的抑藻活性,但是文中未对各提取物 (包括甲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进行进一步分离。"芦竹抑藻化感物质的初步分离及抑制铜 绿微囊藻的效果"(发表于环境化学,2008,27(6) :751-755)针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初 步的分离纯化研究,但是考虑到乙酸乙酯极性较弱,通过其提取芦竹获得的藻类抑制剂投 入水体后,水溶性较差,可能会影响其实际应用的效果。针对上述不足,进一步开发从芦竹 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杀藻剂存在二次污染或制备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芦
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从芦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芦竹材料粉碎至颗粒大小为10 50目后,用甲醇浸润,每升甲醇中投加 0. 1 0. 2kg芦竹颗粒;待芦竹颗粒在甲醇中完全混匀后,于15 25t:条件下避光静置提 取3 4天,得到芦竹甲醇提取液; 2)去除芦竹甲醇提取液中的颗粒物残渣,并在50 7(TC条件下于旋转蒸发仪中 减压蒸馏得到芦竹植物浸膏A ; 3)将芦竹植物浸膏A溶于乙醚,控制每升乙醚中浸膏为4 10g,经NaOH溶液萃 取,控制乙醚相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1 4 : 2,分离得到乙醚相B与碱水相C ;
4)乙醚相B经HC1或H2S04溶液调至中性,采用无水Na2S04处理脱除水份后,蒸馏 除去乙醚得到固体;后溶于乙醇,每升乙醇中溶解5 20g所述固体,即得到抑藻中碱性组 分D; 5)将碱水相C经HCl或H^04调节pH值至l 2;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控制调节 pH值后的碱水相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 3 : 3,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相E与水相F ;
6)将乙酸乙酯相E经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后经无水Na2S04处理脱水蒸馏除 去溶剂得到固体,将固体溶于乙醇,每升乙醇中溶解5 20g所述固体,即得到抑藻酸性组 分G。 在步骤1)中的干燥芦竹材料采用下述方法得到选取芦竹植物地上部分、茎或叶 片,经煮沸冷却的自来水或去离子水洗净后于50 7(TC条件下烘干处理2 4天,获得干 燥芦竹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提取液采用过滤或离心方法去除颗粒物残渣。在 步骤3)和步骤6)中所述的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为1 2M。在步骤4)和步骤5)中所述 的HC1或H2S04的摩尔浓度为1 2M。 本发明所述从芦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具有过程简单,试剂价格低廉,材料 来源广泛,可同时获得两种极性较强、纯度较高的藻类抑制剂等优点。


图1是从芦竹植物体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制备过程。 如图l所示,首先,选取芦竹植物地上部分、茎或叶片,经煮沸冷却的自来水或去 离子水洗净后于50 7(TC条件下烘干处理2 4天,获得芦竹干燥材料。将干燥芦竹材料 粉碎至颗粒大小为10 50目后,用甲醇浸润,每升甲醇中投加0. 1 0. 2kg芦竹颗粒;待 芦竹颗粒在甲醇中完全混匀后,于15 25t:条件下避光静置提取3 4天,得到芦竹甲醇 提取液; 其次,采用过滤或离心方法,去除芦竹甲醇提取液中的颗粒物残渣,并在50 7(TC条件下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蒸馏得到芦竹植物浸膏A ;将芦竹植物浸膏A溶于乙醚,控 制每升乙醚中浸膏为4 10g,经1 2MNaOH溶液萃取,控制乙醚相与NaOH溶液体积比为 1 4 : 2,分离得到乙醚相B与碱水相C; 然后,乙醚相B经1 2M HC1或H2S04溶液调至中性,采用无水Na2S04处理脱除水 份后,蒸馏除去乙醚得到固体;后溶于乙醇,每升乙醇中溶解5 20g所述固体,即得到抑藻 中碱性组分D; 再次,将碱水相C经1 2M HC1或H2S04调节pH值至1 2 ;然后用乙酸乙酯萃 取,控制调节pH值后的碱水相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 3 : 3,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相E与水 相F ;将乙酸乙酯相E经1 2M 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后经无水Na2S04处理脱水蒸馏除 去溶剂得到固体,将固体溶于乙醇,每升乙醇中溶解5 20g所述固体,即得到抑藻酸性组 分G。
4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取lkg芦竹地上部分,用煮沸冷却的自来水洗净后于5(TC条件下烘干处理2天,获 得干燥芦竹材料。取150g干燥芦竹材料粉碎至颗粒大小为10目后,用750mL甲醇浸润;待 芦竹颗粒完全混匀后,于2(TC下避光静置提取3天,得到芦竹甲醇提取液;过滤去除提取液 中的残渣,并在5(TC条件下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蒸馏得到浸膏A ;取lg浸膏A溶于250mL 乙醚,经250mL 1M NaOH溶液萃取,分离得到乙醚相B与碱水相C ;后将乙醚相B经1M HC1 溶液调至中性,采用无水化2504处理脱除水份后,蒸馏除去乙醚得到固体;取该固体O. 5g溶 于100mL乙醇,得到抑藻中碱性组分D ;而碱水相C经1M HC1调节pH值至2 ;后用等体积乙 酸乙酯萃取,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相E与水相F ;将乙酸乙酯相E经1M NaOH溶液调节pH值 至7,后经无水Na2S04处理脱水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固体;取该固体0. 25g溶于50mL乙醇,得 到抑藻酸性组分G。将10mL抑藻中碱性组分D与抑藻酸性组分G,分别加入10L待处理的 水体中,第十一天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分别为96. 6%和80. 5%。
实施例2 取lkg芦竹茎,用去离子水洗净后于6(TC条件下烘干处理3天,获得干燥芦竹材 料。取150g干燥芦竹材料粉碎至颗粒大小为30目后,用1L甲醇浸润;待芦竹颗粒完全混 匀后,于25t:条件下避光静置提取3. 5天,得到芦竹甲醇提取液;离心去除提取液中的残 渣,并在6(TC条件下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蒸馏得到浸膏A ;取lg浸膏A溶于140mL乙醚,经 70mL 2丽aOH溶液萃取,分离得到乙醚相B与碱水相C ;后将乙醚相B经2M H2S04溶液调至 中性,采用无水化2504处理脱除水份后,蒸馏除去乙醚得到固体;取该固体O. 5g溶于100mL 乙醇,得到抑藻中碱性组分D ;而碱水相C经2M H2S04调节pH值至1 ;后用210mL乙酸乙酯 萃取,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相E与水相F ;将乙酸乙酯相E经2丽aOH溶液调节pH值至7,后经 无水Na2S04处理脱水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固体;取该固体0. 25g溶于50mL乙醇,得到抑藻酸 性组分G。将lOmL抑藻中碱性组分D与抑藻酸性组分G,分别加入IOL待处理的水体中,第 i^一天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分别为98. 4%和84. 7%。
实施例3 取lkg芦竹叶片,用煮沸冷却的自来水洗净后于70°C条件下烘干处理4天,获得干 燥芦竹材料。取150g干燥芦竹材料粉碎至颗粒大小为50目后,用1. 5L甲醇浸润;待芦竹颗 粒完全混匀后,于15t:条件下避光静置提取4天,得到芦竹甲醇提取液;过滤去除提取液中 的残渣,并在7(TC条件下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蒸馏得到浸膏A ;取lg浸膏A溶于lOOmL乙 醚,经200mL 1. 5M NaOH溶液萃取,分离得到乙醚相B与碱水相C ;后将乙醚相B经2M HC1 溶液调至中性,采用无水N S04处理脱除水份后,蒸馏除去乙醚得到固体;取该固体O. 2g溶 于10mL乙醇,得到抑藻中碱性组分D ;而碱水相C经2M HC1调节pH值至1. 5 ;后用300mL 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相E与水相F ;将乙酸乙酯相E经1. 5M NaOH溶液调节pH 值至7,后经无水Na2S04处理脱水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固体;取该固体0. 4g溶于20mL乙醇, 得到抑藻酸性组分G。将10mL抑藻中碱性组分D与抑藻酸性组分G,分别加入10L待处理 的水体中,第七天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6. 2%。
实施例4 取lkg芦竹地上部分,用去离子水洗净后于7(TC条件下烘干处理4天,获得干燥芦竹材料。取150g干燥芦竹材料粉碎至颗粒大小为50目后,用1. 5L甲醇浸润;待芦竹颗粒完全混匀后,于2(TC条件下避光静置提取4天,得到芦竹甲醇提取液;过滤去除提取液中的残渣,并在7(TC条件下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蒸馏得到浸膏A ;取lg浸膏A溶于250mL乙醚,经500mL 2M NaOH溶液萃取,分离得到乙醚相B与碱水相C ;后将乙醚相B经1. 5M HC1溶液调至中性,采用无水N S04处理脱除水份后,蒸馏除去乙醚得到固体;取该固体O. 2g溶于16mL乙醇,即得到抑藻中碱性组分D ;而碱水相C经1. 5M H2S04调节pH值至1 ;后用1. 5L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相E与水相F ;将乙酸乙酯相E经2丽aOH溶液调节pH值至7,后经无水Na2S04处理脱水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固体;取该固体0. 4g溶于32mL乙醇,得到抑藻酸性组分G。将10mL抑藻中碱性组分D与抑藻酸性组分G,分别加入10L待处理的水体中,第七天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分别为99. 2%和90. 7%。
权利要求
一种从芦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芦竹材料粉碎至颗粒大小为10~50目后,用甲醇浸润,每升甲醇中投加0.1~0.2kg芦竹颗粒;待芦竹颗粒在甲醇中完全混匀后,于15~25℃条件下避光静置提取3~4天,得到芦竹甲醇提取液;2)去除芦竹甲醇提取液中的颗粒物残渣,并在50~70℃条件下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蒸馏得到芦竹植物浸膏A;3)将芦竹植物浸膏A溶于乙醚,控制每升乙醚中浸膏为4~10g,后经NaOH溶液萃取,控制乙醚相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1~4∶2,分离得到乙醚相B与碱水相C;4)乙醚相B经HCl或H2SO4溶液调至中性,采用无水Na2SO4处理脱除水份后,蒸馏除去乙醚得到固体;后溶于乙醇,每升乙醇中溶解5~20g所述固体,即得到抑藻中碱性组分D;5)将碱水相C经HCl或H2SO4调节pH值至1~2;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控制调节pH值后的碱水相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3∶3,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相E与水相F;6)将乙酸乙酯相E经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后经无水Na2SO4处理脱水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固体,将固体溶于乙醇,每升乙醇中溶解5~20g所述固体,即得到抑藻酸性组分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芦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的干燥芦竹材料采用下述方法得到选取芦竹植物地上部分、茎或叶片,经煮沸冷却的自 来水或去离子水洗净后于50 7(TC条件下烘干处理2 4天,获得干燥芦竹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芦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所述提取液采用过滤或离心方法去除颗粒物残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芦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3)和步骤6)中所述的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为1 2M ;在步骤4)和步骤5)中所述的HC1 或H2S04的摩尔浓度为1 2M。
全文摘要
一种从芦竹中制备藻类抑制剂的方法,属于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芦竹洗净烘干粉碎,经甲醇提取得到提取液;滤去残渣并蒸馏得到浸膏A;浸膏A溶于乙醚,经NaOH溶液萃取得到乙醚相B与碱水相C。乙醚相B调节pH值至7,脱水蒸馏后溶于乙醇,得到抑藻中碱性组分D;碱水相C调节pH值至1~2,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相E与水相F。乙酸乙酯相E调节pH值至7,脱水蒸馏后溶于乙醇,得到抑藻酸性组分G。本发明具有过程简单,试剂价格低廉,材料来源广泛,可同时获得两种极性强、纯度高的藻类抑制剂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杀藻剂存在二次污染及成本高等问题。
文档编号A01N65/44GK101695312SQ200910177988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洪喻 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