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渣料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1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豆渣料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豆渣料提升机。
背景技术
目前,豆制品加工结构形式都是以人力或半机械形式进行,多以一磨式磨浆、抽浆,再磨浆、再抽浆等反复三次完成。在进行上述工作时,再磨浆需要以人力的方式把豆渣料重新送入磨浆工序中,送入之前人工加入水,所以把豆渣料再重新送入磨浆工序之前来不及得到均勻搅拌,不仅加长了作业时间,而且出浆率也较低,无法满足现代机械生产加工的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能够充分均勻搅拌豆渣、出浆率高,且工序简单、作业时间短、省时省力的豆渣料提升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上设电机防水罩的电机、进料筒和上水管,电机设在进料筒的上侧,电机在进料筒内设有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螺旋叶片,动力输出轴的下端与进料筒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的进料筒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上设有进水装置,进水装置上设有的弧形引水导板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上水管之间设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另一端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和进料筒之间设有固位环,所述的进料筒上还设有连接片。所述的进水装置包括弧形引水导板,弧形引水导板两侧设有挡板,两个挡板之间设有夹水板。所述的连接片上设有固定螺丝。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豆渣料提升机具有如下优点豆渣能够得到均勻搅拌、出浆率高,且工序简单、作业时间短、省时省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电机,2、进料筒,3、上水管,4、动力输出轴,5、螺旋叶片,6、轴承,7、进料口,8、出料口,9、弧形引水导板,10、进水管,11、三通接头,12、出水管,13、固位环,14、连接片,15、挡板,16、夹水板,17、固定螺丝,18、电机防水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豆渣料提升机包括上设电机防水罩18的电机1、 进料筒2和上水管3,电机1设在进料筒2的上侧,电机1在进料筒2内设有动力输出轴 4,动力输出轴4上设有螺旋叶片5,动力输出轴4的下端与进料筒2之间设有轴承6,所述的进料筒2上设有进料口 7和出料口 8,进料口 7上设有进水装置,进水装置上设有的弧形引水导板9上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与上水管3之间设有三通接头11,三通接头11 的另一端上设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和进料筒2之间设有固位环13,所述的进料筒2上还设有连接片14,所述的进水装置包括弧形引水导板9,弧形引水导板9两侧设有挡板15,两个挡板15之间设有夹水板16,所述的连接片14上设有固定螺丝17。 具体使用时,把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料口 7对在磨浆机的出渣口上,用固定螺丝17 把连接片14固定在磨浆机上,然后打开电机1电源开关和上水管3开关,上水管3中的水依次经过三通接头11、进水管10,再经过弧形引水导板9和夹水板16之间形成的条形缝隙和从磨浆机上的出渣口排出的豆渣一同从进料口 7进入进料筒2,豆渣和水在进料筒2内被螺旋叶片5均勻搅拌后从出料口 8排出进料筒2外,排出的豆渣再研磨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豆渣料提升机,其特征是,它包括上设电机防水罩(18)的电机(1)、进料筒(2) 和上水管(3),电机(1)设在进料筒O)的上侧,电机(1)在进料筒O)内设有动力输出轴G),动力输出轴(4)上设有螺旋叶片(5),动力输出轴(4)的下端与进料筒(2)之间设有轴承(6),所述的进料筒( 上设有进料口(7)和出料口(8),进料口(7)上设有进水装置,进水装置上设有的弧形引水导板(9)上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与上水管(3)之间设有三通接头(11),三通接头(11)的另一端上设有出水管(12),出水管(1 和进料筒 ⑵之间设有固位环(13),所述的进料筒⑵上还设有连接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渣料提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装置包括弧形引水导板(9),弧形引水导板(9)两侧设有挡板(15),两个挡板(15)之间设有夹水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渣料提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片(14)上设有固定螺丝(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豆渣料提升机,它包括上设电机防水罩的电机、进料筒和上水管,电机设在进料筒的上侧,电机在进料筒内设有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螺旋叶片,动力输出轴的下端与进料筒之间设有轴承,进料筒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上设有进水装置,进水装置上设有的弧形引水导板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上水管之间设有的三通接头的另一端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和进料筒之间设有固位环,进料筒上还设有连接片,进水装置包括弧形引水导板,弧形引水导板两侧设有的挡板之间设有夹水板,连接片上设有固定螺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豆渣料提升机能够使豆渣得到充分均匀的搅拌,有利于下一步的研磨提浆,具有出浆率高,工序简单、作业时间短、省时省力的优点。
文档编号B02C23/00GK202028451SQ20112008689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谯安培 申请人:谯安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