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农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宁南霉素与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黄瓜白粉病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采用宁南霉素与己唑醇进行复配,起到协同增效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同时对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有较好的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宁南霉素与己唑醇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黄瓜白粉病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宁南霉素链霉菌16A-6菌株是诺尔斯链霉菌的一个新变种,定名为诺尔斯链霉菌西昌变种,其产生的抗生素16A-6I为首次发现的胞嘧啶核苷肽型新抗生素,定名为宁南霉素。该抗生素是一种低毒、低残留、无“三致”和蓄积问题,不污染环境的新农药,对水稻白叶枯病相对防效为70%左右,高的可达90%,增产效果为10-20%,高的可达35%,另外它对小麦、蔬菜、花卉等白粉病的防病、增产效果都很显著,对水稻小球菌核病、油橄榄孔雀斑病、疮痂病及烟草花叶病防效也很好。
[0003]己唑醇(PR0CHL0RAZ)属唑类杀菌剂,留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留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果树如苹果、葡萄、香蕉,蔬菜(瓜果、辣椒等),花生,咖啡,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
[0004]上述两种药剂由于长期单独使用,容易导致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造成药效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用药量大大上升,喷洒周期缩短,并且使用效果差,增加了成本,大量农药的使用,使得病菌抗性更加严重,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产品的药物残留也增大,影响到人类、动物等的健康和正常生存 ,将宁南霉素与己唑醇进行复配使用防治黄瓜白粉病,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由宁南霉素与己唑醇进行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通过复配起到增效作用,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有较好的作用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宁南霉素与己唑醇的重量、有效成分的重量等,均指的是折百后的重量,即有效物质的重量。
[0006]本发明的含宁南霉素与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组成为宁南霉素与己唑醇,所述的宁南霉素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宁南霉素:己唑醇=0.1-2:25~50。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宁南霉素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宁南霉素:己唑醇=0.1-0.5:25-40。
[0008]该杀菌组合物的水乳剂,包括按重量计的下述组分:宁南霉素0.1_2%,己唑醇25-50%,乳化剂5-15%,助溶剂5-20%,防冻剂3-7%,消泡剂0.3-3%,增稠剂0-2.5%,水余量。[0009]所述助溶剂为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丙酮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0]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011]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钙、烷基苯磺酸钠或C8-C20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油或异辛醇。
[0014]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该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宁南霉素与己唑醇两种杀菌剂进行复配,由于二者之间作用机理不同,宁南霉素具有预防治疗活性,阻止病菌侵入和扩展,己唑醇属于留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使复配制剂兼具保护、治疗功能,扩大了杀菌谱,从而适用范围广,复配的组合物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具有增效作用,不仅防治效果好,减少了用药量和用药成本,降低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且大大延缓了病菌抗药性的产生。该杀菌组合物,可用来防治瓜类和大田白粉病等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0017]在室内采用幼苗盆栽法测定宁南霉素和己唑醇杀菌剂单、混剂对黄瓜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即在温室盆栽黄瓜幼苗至2-3叶期,按设计药剂剂量进行叶面喷雾处理,24小时后接种黄瓜白粉病菌,并于培养箱中保湿培养,在不施药的空白对照充分发病时调查结果,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当CTC值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小于80时是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时有相加作用。
[0018]毒力指数ΤΙ (B) =标准剂A的EC50/B剂的EC50*100实际毒力指数ATI (AB) =A的EC50/AB的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 (AB) =TI (A) *A在混剂中的百分数+TI (B) 在混剂中的百分数共毒系数 CTC=ATI (AB) /TTI (AB) *100
表1宁南霉素与己唑醇单混剂对黄瓜白粉病病菌的毒力测定表
供试药剂|有效成分重量比IEC50 (mg/L) |共毒系数(CTC)
宁南霉素—~1-5——
己唑醇___450___
宁南霉素:己唑醇 0.1:25245.12153.60一
宁南霉素:己唑醇 0.5:4062.21154.19—
宁南霉素:己唑醇 |2:50|28.10丨128.11
由表1可见,宁南霉素和己唑醇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病菌具有较好的室内毒力,三个个
配比的CTC值均超过120,表明这两个杀菌剂在此配比下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同时也
可以看出在组合物中随着宁南霉素和己唑醇复配比例的不同其增效作用也是不同的,混配
比例在0.1-0.5:25-40之间增效较为显著。【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中的剂型制备方法均为常规方法。
[0020]实施例1: 25.1%宁南霉素.己唑醇水乳剂,包括按重量计的下述组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组成为宁南霉素与己唑醇,所述的宁南霉素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宁南霉素:己唑醇=0.1-2:25-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宁南霉素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宁南霉素:己唑醇=0.1-0.5:25-40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水乳剂包括按重量计的下述组分:宁南霉素0.1-2%,己唑醇25-50%,乳化剂5-15%,助溶剂5_20%,防冻剂3-7%,消泡剂0.3-3%,增稠剂0-2.5%,水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剂为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丙酮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钙、烷基苯磺酸钠或C8-C20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或 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油或异辛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文档编号】A01P3/00GK103651391SQ20121033250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范迎春 申请人: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