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犊牛肉的颗粒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48阅读:10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犊牛肉的颗粒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犊牛肉的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犊牛肉的颗粒料。
背景技术
I、小牛肉生产的现状小牛肉是指犊牛出生后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代乳品饲喂5飞个月,出栏体重达到150-180公斤,经特殊的屠宰、分割、排酸而生产出来的牛肉。小牛肉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肉色全白或稍带浅粉色,营养价值高,粗蛋白比一般牛肉高63%,脂肪低95%,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高档保健食品。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牛肉,因其脂肪含量低、肉质细腻,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同时,小牛肉 的分割不同于成年牛,有自身的要求,高档部位符合西餐厅标准,是西餐烹饪的首选。小牛肉的发展是随着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世界上奶业发达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小牛肉产业都很发达。欧盟是小牛肉生产的发源地,同时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区域。传统的小牛肉生产国主要是法国(每年160万头)、荷兰(每年130万头)和意大利(每年87万头)。目前,法国是欧盟中最大的消费国,意大利是最大的进口国,荷兰是最大的出口国。1994年美国小白牛的饲养量就已达800万头。加拿大过去的几年中,小牛肉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牛肉消费量逐年增加。2009年中国牛肉进口量由上年的O. 73万吨增加到I. 04万吨,增长I. 4倍。中国小牛肉的总体生产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小牛肉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档宾馆、酒店。与国外进口小牛肉相比,虽然国内小牛肉的价格低,但由于产品良莠不齐,质量无法保证,因此,高档宾馆所需的小牛肉大多依赖高价进口,北京的自给率还不足10%,小牛肉供给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口。用于生产小牛肉的犊牛中,奶公犊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国奶牛存栏数已经达到1400万头,每年生产的奶公犊牛在500万头以上。这些犊牛大部分在出生后几天内屠宰制作血清,或者饲喂后,做普通牛肉使用。因此,利用奶公犊牛育肥生产小牛肉,不仅能很好地利用奶公犊牛资源,为养殖户增收,同时还能增加牛肉的供给,特别是增加高档牛肉的供给。据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对奶公犊牛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约有54%的奶公犊被育肥,其中,18%的奶牛养殖者选择自己育肥,36%的养殖者将奶公犊出售给他人育肥。这意味着奶公犊的归宿仍然是肉用,奶牛业和肉牛业是相辅相成的连带产业。但中国小牛肉生产起步晚且规模小,缺乏小牛肉生产技术体系和相关标准,犊牛肉的总体生产水平较低,目前只有黑龙江、北京、新疆等地进行了小牛肉的生产研究。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现有庞大的奶牛群体所产生的奶公犊资源,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支撑,借鉴国外成熟的产业模式和饲养技术,开发高档犊牛肉产品,构建优势肉牛产业,成为目前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现有小牛肉生产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已开展的犊牛肉生产试验中,大部分使用全乳饲喂犊牛,少数饲喂代乳品,试验表明饲喂全乳的生产性能高于饲喂代乳品的犊牛。然而,当前我国鲜奶资源紧张,鲜奶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使用鲜牛奶饲喂犊牛来生产小牛肉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均有局限。以鲜奶或者代乳品饲喂奶公犊牛生产高档犊牛肉的生产中,还存在动物健康和养殖效益的问题,如何通过调整日粮来合理饲喂奶公犊牛并且产出高档品质的犊牛肉,成为研究的重点。乌日娜等通过饲喂给中国荷斯坦奶公犊以全乳和代乳粉+代乳料,饲养期6个月,探讨两种不同饲喂方式对小牛肉生产性能的影响,发现以代乳粉+代乳料饲喂犊牛,胴体重、屠杂率、净肉率显著低于全乳饲喂组,两组的肉质均满足市场要求;王文奇等用全乳饲喂中国荷斯坦公犊,饲养期120d,发现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60%和45. 68%。在我国畜禽饲料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是玉米-豆柏型日粮,其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大豆类产品,另外还有杂柏类,例如棉柏、菜柏等等。杂柏类含有棉酚等抗营养物质,在 生产高档小牛肉日粮中不宜使用。而大豆类产品,也存在有抗营养因子,犊牛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下,极易产生过敏反应,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而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同时由于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国内资源早已不能满足饲料工业的需求,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约50%的豆柏等产品。近年来,豆柏等大豆类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影响了我国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以我国产量较多的作物产品来替代豆柏,减少大豆类原料的用量,将开辟新型饲料资源,开阔我国养殖业饲料配制的思路。国内犊牛肉颗粒料的研究和生产利用相对于发达国家较晚,且目前发表的文献及专利中,蛋白质饲料皆使用大豆柏、大豆浓缩蛋白、膨化大豆等大豆制品,以及棉柏等杂柏。有关饲喂奶公犊的相关文献如下CN02128844. 5公开了一种犊牛羔羊代乳粉,由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组成全脂豆乳粉60. 48%、全脂大豆粉65. 48%、奶粉5. 00%、乳清粉,10. 00%、糊化淀粉14. 00%、维生素预混料O. 02%、微量元素预混料O. 10%、碳酸钙2. 40%、磷酸氢钙I. 00%、氯化钠O. 30%、瘤胃促进剂
O.10%、瘤胃微生物调节剂O. 10%、赖氨酸3. 50%、蛋氨酸I. 00%、色氨酸O. 50%、苏氨酸I. 50%。CN200710097789. 7公开了犊牛两阶段代乳品,分为犊牛前期代乳品和犊牛后期代乳品,犊牛前期代乳品的配制以重量计大豆浓缩蛋白5-20份,全脂大豆粉10-50份,乳清粉10-40份,乳糖3-10份,水溶性脂肪2-10份,矿物质预混料3-10份,维生素复合剂
O.1-0. 5份,幼畜消化助剂O. 2-1份,赖氨酸O. 2-1份。犊牛后期代乳品的配制以重量计大豆浓缩蛋白1-10份,全脂大豆粉10-40份,乳清粉10-30份,乳糖1-5份,水溶性脂肪1_5份,矿物质预混料1-5份,维生素复合剂O. 1-0. 5份,幼畜消化助剂O. 1-1份,赖氨酸O. 1-1份。符运勤等(符运勤等,不同组合益生菌对0-8周龄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动物营养学报,2012,24(4) :753-761)公开了基础饲料+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和植物乳酸杆菌(各菌菌数比例为I: I: I)的复合菌提高了犊牛8周龄的体躯指数。国春艳等(国春艳等,添加复合酶对玉米-豆柏-青干草型底物短期静态人工瘤胃发酵的影响,动物营养学报,2009,21 (2) :251-257)公开了采用短期静态人工瘤胃发酵的体外培养法,研究了 8种复合酶对玉米-豆柏-青干草型底物短期静态瘤胃发酵的影响,最佳复合酶是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果胶酶和稻壳粉按照20:5:5:2:2:66 配制。尚未见到所述由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和由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组成的复合酶合用于犊牛颗粒料的报道。3、本发明拟解决的问题在饲喂生产高档小牛肉的犊牛时,最常见的是只用鲜奶或者代乳品饲喂,辅以少量粉料或干草。由于犊牛生长速度较快,尤其是2月龄之后,仅仅依靠代乳品液体饲喂犊牛,一是营养物质提供上会显不足,犊牛生长速度减慢;二是犊牛瘤胃发育缓慢,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善,犊牛易发病,增加了养殖费用。犊牛瘤胃的发育,很大程度上依赖精料。因此,在犊牛适当日龄增加颗粒料的饲喂,促进瘤胃发育和消化系统的完善,增进犊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减少疾病的发生。代乳品在冲泡前是粉剂,直接饲喂犊牛会造成呼吸疾病;代乳品的配方中更加注重水溶性和稳定性,对原料要求较高,因此生产成本较高。在0-6月龄期间使用颗粒料替代40%以下的代乳品饲喂犊牛,会大大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小牛肉生产的 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生产实际和已有专利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合理使用有效原料,配制出更适合生产犊牛肉的颗粒料。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犊牛肉的复合微生物酶制剂,由活性成分和载体组成,其活性成分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复合微生物25-75份和复合酶15-45份。具体的,所述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其活性成分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复合微生物33-67份和复合酶20-40份。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其活性成分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复合微生物40-60份和复合酶24-36份。进一步优选,所述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其活性成分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复合微生物50份和复合酶30份。所述复合微生物是由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组成,其重量比为5-15:5-15:10-30:5-15,优选重量比为10:10:20:10,其总活性为1010CFU/g ;所述复合酶是由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组成,二者的重量比为10-35:1-10,优选二者的重量比为25:5,所述纤维素酶,其酶活在2. 2万-20万U/g ;所述木聚糖酶,其酶活在9. 5 万-24 万 U/g ;其载体为麸皮、米糠、玉米蛋白粉、小麦蛋白粉或花生蛋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从成本和产品性能考虑,优选为玉米蛋白粉,其重量份为60-180份,优选为80-160份,进一步优选为96-144份,更进一步优选为12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颗粒料的制备方法I)复合微生物的制备按照配比称取地衣芽孢杆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混合均匀后,加入与复合微生物等量的载体,混合均匀后,备用;2)复合酶的制备按照配比称取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与剩余配比的载体混合后,备用;3)将复合微生物与复合酶混合,即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上述复合微生物酶制剂的生产犊牛肉用的颗粒料,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玉米40%-70%、麸皮3%-15%、乳清粉1%_10%、小麦蛋白粉2%_20%、花生蛋白粉5%-20%、赖氨酸O. 02%-2%、蛋氨酸O. 02%-2%、苏氨酸O. 02%_2%、色氨酸O. 01%-0. 5%、复合微生物酶制剂O. 55%-5. 5%、维生素复合物O. 01%-0. 2%、矿物质复合物I. 01%_5%。优选地,所述颗粒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玉米49%_65%、麸皮3%_15%、乳清粉2%-10%、小麦蛋白粉7%-15%、花生蛋白粉5%-14%、赖氨酸O. 09%-1. 3%、蛋氨酸
O.05%-1%、苏氨酸O. 1%-1. 1%、色氨酸O. 02%-0. 3%、复合微生物酶制剂O. 9%_4. 5%、维生素复合物O. 02%-0. 1%、矿物质复合物I. 5%-4. 5%。
进一步优选,所述颗粒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玉米59. 6%、麸皮8%、乳清粉5%、小麦蛋白粉7%、花生蛋白粉14%、赖氨酸O. 7%、蛋氨酸O. 3%、苏氨酸O. 5%、色氨酸
O.05%、复合微生物酶制剂2. 1%、维生素复合物O. 05%、矿物质复合物2. 7%。所述维生素复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维生素配成维生素A5%_9%、维生素 D 1%-2. 5%、维生素 E 5%-25%、维生素 K O. 1%-1. 8%、维生素 B12. 1%-4. 0%、维生素 B22. 0%-4. 8%、维生素 B62. 1%-4. 0%、维生素 B 120. 1%_1· 9%、烟酸 10%_24%、泛酸钙5. 2%-7. 5%、生物素 O. 002%-0. 03%、抗氧化剂 O. 66%-3. 3%,载体 20%_45%。优选地,所述维生素复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维生素配成维生素A7%;维生素D2% ;维生素E 18% ;维生素K I. 5% ;维生素B13. 0% ;维生素B24. 5% ;维生素B63. 0% ;维生素B121. 5% ;烟酸18% ;泛酸钙6. 0% ;生物素O. 02% ;抗氧化剂I. 65%,载体33. 83%。所述抗氧化剂为乙氧基喹啉。其载体为麸皮、米糠、玉米蛋白粉、小麦蛋白粉、花生蛋白粉或玉米蛋白粉,优选为玉米蛋白粉。所述矿物质复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五水硫酸铜O. 01%-0. 05%、一水硫酸锰O. 2%-1. 0%、一水硫酸锌O. 3%-1. 2%、氯化钴O. 05%-0. 3%、碘化钾O. 1%-0. 7%、亚硒酸钠O. 05%-0. 4%、七水硫酸镁I. 0%-5. 0%、碳酸钙30%-50%、磷酸二氢钙10%_25%,食盐3%-10%,载体 6. 35%-55. 29%。优选地,所述矿物质复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五水硫酸铜O. 03%、一水硫酸锰O. 5%、一水硫酸锌O. 7%、氯化钴O. 1%、碘化钾O. 3%、亚硒酸钠O. 1%、七水硫酸镁2. 5%、碳酸钙45%、磷酸二氢钙20%,食盐7%,载体23. 77%。其载体为麸皮、米糠、玉米蛋白粉、小麦蛋白粉、花生蛋白粉或玉米蛋白粉,优选为玉米蛋白粉。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颗粒料的制备方法按照配比称取各组分,然后分别制备犊牛复合微生物酶制剂、维生素复合物、矿物质复合物,然后再按照等量递加法混合颗粒料中的所有成分,即可。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颗粒料在制备生产犊牛肉的饲料中的应用,具体为饲喂用于生产高档小牛肉的0-6月龄犊牛,使用时与专用的代乳品共同饲喂。犊牛出生后,第一周采食鲜乳,第二周开始逐渐过渡到犊牛肉专用的代乳品饲喂,到第六周龄时开始饲喂犊牛肉专用的颗粒料,逐步适应并替代部分代乳品,到第十一周龄时每日饲喂量中颗粒料的添加比例占到40%,保持此比例一直到育肥结束。每日饲喂颗粒料和代乳品的总干物质量按犊牛体重的I. 25%计算,每周调整一次用量。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犊牛肉用的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及含其的颗粒料具有以下优
占-
^ \\\ ·I、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犊牛肉用的复合微生物酶制剂中采用由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与由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组成的复合酶配比而成。现有技术中有符运勤等公开了采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国春艳等采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 果胶酶配比的复合酶。本发明提供的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的复合微生物由四种益生菌组成,特别增加了酵母菌,更加快速消耗氧气,并产酸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降低腹泻发生,改善犊牛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最终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微生物,其总活性为101(lCFU/g,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的比例是1: 1:2:1,改善犊牛消化道微生物组成,提高健康状况。复合酶采用了两种。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中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小麦蛋白粉和花生蛋白粉,其蛋白质消化率较高,犊牛应激反应较低,而国春艳报道的试验采用的是玉米-豆柏日粮,本专利为玉米-小麦蛋白粉-花生蛋白粉型日粮。因此本专利仅针对颗粒料中的纤维物质添加了纤维降解复合酶,提高犊牛对植物性饲料的消化率,减少营养性腹泻发生。2、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现有技术如02128844. 5中公开了一种犊牛羔羊代乳粉,由以下重量比的成分组成全脂豆乳粉60. 48%、全脂大豆粉65. 48%、奶粉5. 00%、乳清粉,10. 00%、糊化淀粉14. 00%、维生素预混料O. 02%、微量元素预混料O. 10%、碳酸钙2. 40%、磷酸氢钙I. 00%、氯化钠O. 30%、瘤胃促进剂O. 10%、瘤胃微生物调节剂O. 10%、赖氨酸3. 50%、蛋氨酸I. 00%、色氨酸O. 50%、苏氨酸I. 50%O与该文件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具有以下区别I)饲喂方法不同。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为颗粒形状,可直接饲喂给犊牛;02128844. 5专利产品为代乳品,必须要用晾凉的开水冲泡成乳液后方可饲喂犊牛。2)以小麦蛋白粉和花生蛋白粉替代了全脂豆乳粉和全脂大豆粉、奶粉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中以小麦蛋白粉、花生蛋白粉替代目前犊牛代乳品、颗粒料、精料、开食料中的全脂豆乳粉、全脂大豆粉、大豆浓缩蛋白、膨化大豆、大豆柏等大豆制品。犊牛消化道发育尚不健全,采食过多的大豆蛋白时,大豆中的大豆球蛋白等抗原物质刺激犊牛胃肠道发生免疫反应,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抗原过敏后肠绒毛大量剥落,降低了消化吸收面积,导致腹泻。避免或减少大豆制品在犊牛日粮中的使用,以减少犊牛应激,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腹泻率。小麦蛋白粉是小麦深加工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饲料营养成分,对畜禽有助长抗病的功能,对促进畜禽增长发育有很强的诱食和开食作用;花生蛋白粉完整保留了花生中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质高,营养价值可与动物蛋白相比拟,有效利用率高,且易被消化吸收,并含有比大豆更少的抗营养因子。小麦蛋白粉常用于鱼、猫、鸟类的饲料;花生蛋白粉常用于饮料、食品和奶粉使用,也有做猫的饲料用的报道。但在犊牛饲料中是否能使用、如何使用、添加量如何尚无研究报道。3)减少了铁添加剂的使用现有专利技术在其微量元素预混料中添加了硫酸亚铁添加剂。生产小牛肉时,因要求肉色较浅(白色或浅粉色)而必须降低饲料中铁的含量。为了同时达到犊牛的健康生长,美国NRC提出生产小牛肉的日粮的铁含量应在50mg/kg,而一般铁含量推荐值是120mg/kg,这会使小牛肉呈现颜色较红,不符合肉品的要求。本发明即遵循NRC要求,没有在颗粒料中添加硫酸亚铁等铁添加剂。4)采用复合微生物酶制剂替代了原专利中的幼畜瘤胃促进剂中和瘤胃微生物调节剂。现有专利技术的瘤胃促进剂为柠檬酸、延胡索酸、双乙酸钠、吡啶甲酸铬、维生素C、氧化镁和酵母蛋白粉,主要功能是通过降低胃肠道pH值来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这对于出生不久的小犊牛具有较明显的作用,但对于3月龄以上犊牛,其瘤胃发酵功能逐渐成 熟、肠道消化液分泌功能发育完全后,作用就有所减弱,需要通过完善犊牛自身消化道系统来提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而现有专利技术中瘤胃微生物调节剂为市售多效肠菌平,主要成分是芽孢杆菌。成分较为单一。芽孢杆菌不是瘤胃中固有菌群,需要不断从日粮中补饲方能保证其数量和功能。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复合微生物酶制剂,以复合微生物(地衣芽孢杆菌菌齐U、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来替代单一芽孢杆菌,并配以适宜的比例,增加菌种间相互作用,提高瘤胃微生物区系的改善;以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来提高植物性日粮在犊牛胃肠道中消化率。从机体自身调控的角度来调节犊牛胃肠道内环境。可适用于0-6月龄犊牛。而CN200710097789. 7公开了犊牛两阶段代乳品,分为犊牛前期代乳品和犊牛后期代乳品,犊牛前期代乳品的配制以重量计大豆浓缩蛋白5-20份,全脂大豆粉10-50份,乳清粉10-40份,乳糖3-10份,水溶性脂肪2-10份,矿物质预混料3-10份,维生素复合剂
O.1-0. 5份,幼畜消化助剂O. 2-1份,赖氨酸O. 2-1份。犊牛后期代乳品的配制以重量计大豆浓缩蛋白1-10份,全脂大豆粉10-40份,乳清粉10-30份,乳糖1-5份,水溶性脂肪1_5份,矿物质复合物1-5份,维生素复合剂O. 1-0. 5份,幼畜消化助剂O. 1-1份,赖氨酸O. 1-1份。与该文件相比,本发明的区别及优势在于I)饲喂时使用方法不同。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为颗粒形状,可直接饲喂给犊牛;02128844. 5专利产品为代乳品,需要用晾凉的开水冲泡成乳液后方可饲喂犊牛。2)以小麦蛋白粉和花生蛋白粉替代了全脂豆乳粉和全脂大豆粉、奶粉本发明中以小麦蛋白粉、花生蛋白粉替代目前犊牛代乳品、颗粒料、精料、开食料中的全脂豆乳粉、全脂大豆粉、大豆浓缩蛋白、膨化大豆、大豆柏等大豆制品。犊牛消化道发育尚不健全,采食过多的大豆蛋白时,大豆中的大豆球蛋白等抗原物质刺激犊牛胃肠道发生免疫反应,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抗原过敏后肠绒毛大量剥落,降低了消化吸收面积,导致腹泻。避免或减少大豆制品在犊牛日粮中的使用,以减少犊牛应激,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腹泻率。小麦蛋白粉是小麦深加工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饲料营养成分,对畜禽有助长抗病的功能,对促进畜禽增长发育有很强的诱食和开食作用;花生蛋白粉完整保留了花生中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质高,营养价值可与动物蛋白相比拟,有效利用率高,且易被消化吸收,并含有比大豆更少的抗营养因子。小麦蛋白粉常用于鱼、猫、鸟类的饲料;花生蛋白粉常用于饮料、食品和奶粉使用,也有做猫的饲料用的报道。但在犊牛饲料中是否能使用、如何使用、添加量如何尚无研究报道。3)减少了铁添加剂的使用现有专利技术在其微量元素预混料中添加了硫酸亚铁添加剂。生产小牛肉时,因要求肉色较浅(白色或浅粉色)而必须降低饲料中铁的含量。为了同时达到犊牛的健康生长,美国NRC提出生产小牛肉的日粮的铁含量应在50mg/kg,而一般铁含量推荐值是120mg/kg,这会使小牛肉呈现颜色较红,不符合肉品的要求。本发明即遵循NRC要求,没有在颗粒料中添加硫酸亚铁等铁添加剂。
4)采用复合微生物和复合酶组成的犊牛复合微生物酶制剂替代了幼畜消化助剂。幼畜消化助剂为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与木聚糖酶合用的复方,而本发明使用的复合微生物和复合酶。犊牛出生时消化系统中酶分泌不足,尤其是淀粉酶和蛋白酶。随着犊牛的成长,逐步具有了消化植物性原料中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功能,其蛋白酶和淀粉酶逐步健全。而且酶本身亦是蛋白质,随饲料进入瘤胃后,也会因瘤胃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部分降解,降低了酶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采用外源微生物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的手段,达到提到瘤胃微生物对饲料成分的有效分解。同时针对产品植物源性饲料比例较高的特点,添加促进纤维素分解的纤维素酶。以微生物和酶制剂的复合作用达到促进犊牛消化功能的效果,要优于单一添加酶制剂。5)增加了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原专利中只添加了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也同样是必需氨基酸,并且已经工业化生产。苏氨酸和色氨酸在饲料原料中含量较低,配制动物日粮时,需要考虑补充苏氨酸和色氨酸,尤其对于犊牛等幼龄动物。补充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可调整饲料中氨基酸平衡,促进生长,改善肉质,氨基酸平衡的日粮可适当降低粗蛋白质含量,降低饲料成本。采用现有技术饲喂0-6月龄犊牛,其肉色偏红,不能满足生产小牛肉的要求;而仅仅降低现有技术中铁的含量,犊牛长期饲喂会出现发病率高、犊牛精神状态不佳的现象。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饲喂犊牛后,平均日增重达到O. 7kg/d以上,6月龄平均日增重超过lkg/d。初生重40kg的公牛犊经180天育肥,增重按140kg计,可得到净肉69kg左右。3、现有技术中生产小牛肉,以往是只喂代乳品的,饲喂后的牛肉鲜嫩,水分高,但是犊牛处于非正常状态,容易生病,牛肉只适合西式煎烤等烹饪方法。而常规采用固体饲料饲喂牛肉的颜色变红、肉质变老,不再细嫩。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配合代乳品一起饲喂,比起只用代乳品饲喂,犊牛腹泻降低,而本发明给犊牛适当添加颗粒料,比例不高于代乳品的40%,既能得到相似肉品质的小牛肉,又能减少疾病,提高经济效益。4、经过试验显示,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饲喂犊牛后,可制备质优的小牛肉,且在不影响产肉性能的前提下,可降低犊牛的疾病发生率,减少腹泻,提高犊牛健康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所述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购自北京华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活菌购自北京华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述酵母菌购自北京华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述植物乳杆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畜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筛选并制备;所述纤维素酶,酶活在2. 2万-20万U/g,所述木聚糖酶,酶活在9. 5万-24万U/g,均购自江苏锐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饲料添加剂及饲料原料皆从饲料市场购买获得。实施例I :生产犊牛肉的颗粒料I、犊牛复合微生物酶制剂组成及其制备方法I)组成复合微生物(由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按照重量比为1:1:2:1配制)50kg和复合酶(由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按照重量比为25:5组成)30kg,玉米蛋白粉120kg。2)犊牛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制备方法复合微生物的制备按照配比称取地衣芽孢杆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混合均匀后,加入与50kg的玉米蛋白粉,混合均匀后,备用;复合酶的制备按照配比称取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与剩余的玉米蛋白粉70kg混合后,备用;将复合微生物与复合酶混合,即得犊牛复合微生物酶制剂。2、含复合微生物酶制剂的生产犊牛肉的颗粒料的组成及制备方法2. I组成见表I表I :颗粒料的组成
组成重量(kg)重量百分比(%)
玉米5965976
麸皮80870
乳清粉50δΓθ
小麦蛋白粉70TA)
花生蛋白粉14014
赖氨酸7O. 7
蛋氨酸3573
苏氨酸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犊牛肉的复合微生物酶制剂,由活性成分和载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复合微生物25-75份和复合酶15-4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复合微生物33-67份和复合酶20-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复合微生物40-60份和复合酶24-3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是由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组成,其重量比为5-15:5-15:10-30:5-15,优选重量比为 10:10:20:10。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由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组成,二者的重量比为10-35:1-10,优选二者的重量比为25: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生物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麸皮、米糠、玉米蛋白粉、小麦蛋白粉或花生蛋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玉米蛋白粉,其重量份为60-180份,优选为80-160份,进一步优选为96-144份,更进一步优选为120份。
7.含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生物酶制剂的颗粒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玉米40%-70%、麸皮3%-15%、乳清粉1%-10%、花生蛋白粉5%-20%、小麦蛋白粉2%-20%、赖氨酸O. 02%-2%、蛋氨酸O. 02%_2%、苏氨酸O. 02%_2%、色氨酸O. 01%-0. 5%、复合微生物酶制剂O. 55%-5. 5%、维生素复合物O. 01%-0. 2%、矿物质复合物I.0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颗粒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玉米49%-65%、麸皮3%-15%、乳清粉2%-10%、小麦蛋白粉7%_15%、花生蛋白粉5%_14%、赖氨酸O. 09%-1. 3%、蛋氨酸O. 05%-1%、苏氨酸O. 1%-1. 1%、色氨酸O. 02%-0. 3%、复合微生物酶制剂O. 9%-4. 5%、维生素复合物O. 02%-0. 1%、矿物质复合物I. 5%_4. 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颗粒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玉米59. 6%、麸皮8%、乳清粉5%、小麦蛋白粉7%、花生蛋白粉14%、赖氨酸O. 7%、蛋氨酸.O. 3%、苏氨酸O. 5%、色氨酸O. 05%、复合微生物酶制剂2. 1%、维生素复合物O. 05%、矿物质复合物2. 7%。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颗粒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复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维生素配成 维生素A 5%-9%、维生素D 1%-2. 5%、维生素E 5%_25%、维生素K O. 1%-1. 8%、维生素 B12. 1%-4. 0%、维生素 B22. 0%-4. 8%、维生素 B62. 1%-4. 0%、维生素 B120. 1%_1· 9%、烟酸10%-24%、泛酸钙 5. 2%-7. 5%、生物素 O. 002%-0. 03%、抗氧化剂 O. 66%-3. 3%,载体 20%_45% ; 优选地,所述维生素复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维生素配成维生素A7%;维生素D 2% ;维生素E 18% ;维生素K I. 5% ;维生素B13. 0% ;维生素B24. 5% ;维生素B63. 0% ;维生素B121. 5% ;烟酸18% ;泛酸钙6. 0% ;生物素O. 02% ;抗氧化剂I. 65%,载体33. 83%。
11.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颗粒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复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五水硫酸铜O. 01%-0. 05%、一水硫酸锰O. 2%-1. 0%、一水硫酸锌O. 3%-1. 2%、氯化钴.O. 05%-0. 3%、碘化钾O. 1%-0. 7%、亚硒酸钠O. 05%-0. 4%、七水硫酸镁I. 0%-5. 0%、碳酸钙30%-50%、磷酸二氢钙 10%-25%,食盐 3%-10%,载体 6. 35%-55. 29% ; 优选地,所述矿物质复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五水硫酸铜O. 03%、一水硫酸锰O. 5%、一水硫酸锌O. 7%、氯化钴O. 1%、碘化钾O. 3%、亚硒酸钠O. 1%、七水硫酸镁2. 5%、碳酸钙45%、磷酸二氢钙20%,食盐7%,载体23. 77%。
12.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颗粒料在制备生产犊牛肉的饲料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产犊牛肉的颗粒料,所述颗粒料由玉米、麸皮、乳清粉、小麦蛋白粉、花生蛋白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复合微生物酶制剂、维生素复合物、矿物质复合物组成。经过试验显示,本发明提供的颗粒料饲喂犊牛后,可与代乳品配合使用制备质优的小牛肉,且在不影响产肉性能的前提下,可降低犊牛的疾病发生率,减少腹泻,提高犊牛健康状况。
文档编号A23K1/16GK102894217SQ20121036586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刁其玉, 屠焰, 姜成钢, 王永超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刁其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