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噻虫嗪和印楝素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23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噻虫嗪和印楝素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含噻虫嗪和印楝素的农药组合物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含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_恶二嗪_4_基叉(硝基)胺〔以下称噻虫嗪(Thiamethoxam)〕和印楝素,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填充剂或水等助剂制成的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组合物。同时,本发明涉及应用噻虫嗪和印楝素组合物防治韭菜根蛆(韭蛆)的方法。本发明不仅用于韭菜根蛆的防治,该组合物还可广泛用于蔬菜、茶叶和小麦,用于防治蚜虫、蓟马、小绿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应用价值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二)技术背景:噻虫嗪是一种新型新烟碱类杀虫剂,因其化学结构中用噻唑环替代了第一代新烟碱类结构中的吡啶环,又称为第二代新烟碱类。噻虫嗪对大白鼠急性经口毒性为低毒,内吸输导性强,对蚜虫、梨木虱、粉虱等小型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效果好。同时,发明者前期研究发现,害虫对第一代新烟碱类如吡虫啉、啶虫脒和烯啶虫胺产生抗性后,对第二代新烟碱类未发现明显的交互抗性。 印楝素是从印楝树的种子、树叶及树皮中提取的一种物质,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且害虫对之不易抗药性,可用于防治农林、仓储和卫生害虫,特别是对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有特效,而对人畜和周围环境无任何污染。印楝素类化合物与昆虫体内的类固醇和留类化合物等激素类物质非常相似,因而害虫不易区分它们是体内固有的还是外界强加的,所以它们既能够进入害虫体内干扰害虫的个生命过程,使昆虫的脑、咽侧体、心侧体、前胸腺、脂肪体等发生病变,影响昆虫体内激素平衡,从而杀死害虫,又不易引起害虫对产生抗药性。这类化合物与脊椎动物的激素类质的结构差异很大,所以它们对人畜几乎是无毒的。韭菜迟眼蕈蚊又名韭蛆(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是我国北方特色蔬菜韭菜生产中的大敌,属双翅目,眼蕈蚊科(Sciaridae),迟眼蕈蚊属(Bradysia)。该属中的多数种类,为世界性分布,主要以腐食、食菌为主,部分为植食性害虫,危害各种观赏植物、瓜类、豆类、萝卜等多种寄主,是食用菌生产和温室蔬菜、花卉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在我国以危害韭菜最为严重。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印楝素来提高噻虫嗪杀虫毒力和克服低温效应的方法。本发明发现,噻虫嗪和印楝素对韭蛆幼虫毒力高,印楝素能显著提高噻虫嗪对韭蛆的杀虫毒力,克服噻虫嗪杀虫的低温效应更为突出。噻虫嗪和印楝素1:1 1:8混用,对韭蛆I龄和4龄幼虫均增效显著,尤其在15 20°C较低温度下,增效更为显著。提高了噻虫嗪的毒力,不仅可大大节省化学农药噻虫嗪的使用量,降低噻虫嗪在韭菜产品中的残留量,还克服了噻虫嗪防治韭蛆存在的低温药效发挥慢的难题。本组合物中可含噻虫嗪2 40%,印楝素2 40%。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组合物防治害虫的作用范围和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噻虫嗪和印楝素对韭蛆I龄幼虫的增效毒力测定结果见表
I。表I结果证明,噻虫嗪对韭蛆I龄幼虫的LC5tl为0.8270mg/L,印楝素对韭蛆I龄幼虫的LC50为3.8743mg/L,噻虫嗪与印楝素1: 1、1: 2、1:4和1:8混用,LC50分别为0.9548mg/LU.1725mg/L 和 1.4120mg/L 和 2.1634mg/L,其共毒系数分别达 158.1,161.7,168.7 和132.8,增效十分显著,其中噻虫嗪与印楝素1:1-1:4之间的共毒系数最大,为最佳配比范围。表I噻虫嗪与印楝素混用对韭蛆I龄幼虫的联合毒力
权利要求
1.一种含噻虫嗪和印楝素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按重量计为噻虫嗪2 ·40%、印楝素为2 40% ;另加有助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和填充剂,加工成的可湿性粉齐U、水分散粒剂或含有水的悬浮剂组合物;各组分百分比之和为1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噻虫嗪和印楝素农药组合物,由噻虫嗪和印楝素与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填充剂等助剂制成的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组合物。以及应用噻虫嗪和印楝素组合物防治韭菜根蛆的方法。噻虫嗪和印楝素11~18混用,对韭菜根蛆毒力高,增效显著。本发明不仅用于韭菜根蛆的防治,该组合物还可广泛用于蔬菜、小麦和茶树,用于防治蚜虫、蓟马、灰飞虱和小绿叶蝉,应用价值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文档编号A01P7/04GK103120175SQ20121051921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薛明, 王开运 申请人:山东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