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6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生产中的包衣技术领域,尤其是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随着动物饲养中,功能饲料的不断应用,多种技术应用的饲料产品进入饲喂实践,例如,引种造粒后自然发酵或熟化的饲料,或许会为提高动物食用偏好,改善肉质提供新思路,而相关技术方案公开较少。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该装置能够生产出包衣型自然熟化颗粒饲料,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动物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利用效率。[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措施在于:主料罐与菌种室共同接入混合罐,混合罐接入造粒装置,造粒装置和包衣料罐均接入包衣塔,包衣塔底部有排气口,包衣塔内顶部安装喷头与包衣料罐连接。[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引种后的饲料进行包衣,以维持菌种活性,控制熟化过程,设计巧妙独特,结构简明,提高饲料的稳定性、适口性,促进动物消化,适于推广应用。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07]附图标记包括:[0008]主料罐I,混合罐2,搅拌装置3,输送泵4,包衣料罐5,造粒装置6,排气口 7,喷头8,包衣塔9,风机10,蒸汽装置11,菌种室12,排料口 13。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说明。[0010]如图1所示,主料罐I与菌种室12共同接入混合罐2,混合罐2接入造粒装置6,造粒装置6和包衣料罐5均接入包衣塔9,包衣塔9底部有排气口 7,包衣塔9内顶部安装喷头8与包衣料罐5连接。[0011]前述中,混合罐2中安装搅拌装置3。[0012]如述中,王料iip 1、混合iip 2、包衣料iip 5、造粒装直6、包衣i合9以及囷种室12之间安装输送泵4。[0013]前述中,风机10从底部切向接入包衣塔9。[0014]前述中,风机10与蒸汽装置11连接。[0015]本实用新型中,菌种室12中储存益生菌。[00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饲料引入益生菌造粒后包衣处理,与外界环境隔绝,保持菌种和营养物质的有效稳定,使饲料后期可控自然发酵,而且,由于包衣的存在,饲料内菌种不被外界污染,改进动物的采食;由于熟化过程模拟自然发酵,是饲料风味更以促进动物采食和消化,提闻词料的适口性。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设备设计巧妙独特,结构简单,安装、操作和维护方便,工作安全稳定。在以上实施例中,未及叙述的涉及实施的其他必要技术等采用现有技术,不再依次列举详述。
权利要求1.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其特征是:主料罐(I)与菌种室(12)共同接入混合罐(2),混合罐(2)接入造粒装置¢),造粒装置(6)和包衣料罐(5)均接入包衣塔(9),包衣塔(9)底部有排气口(7),包衣塔(9)内顶部安装喷头(8)与包衣料罐(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罐(2)中安装搅拌装置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料罐(I)、混合罐(2)、包衣料罐(5)、造粒装置¢)、包衣塔(9)以及菌种室(12)之间安装输送泵(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机(10)从底部切向接入包衣塔(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机(10)与蒸汽装置(11)连接 。
专利摘要自然熟化颗粒饲料包衣装置,主料罐(1)与菌种室(12)共同接入混合罐(2),混合罐(2)接入造粒装置(6),造粒装置(6)和包衣料罐(5)均接入包衣塔(9),包衣塔(9)底部有排气口(7),包衣塔(9)内顶部安装喷头(8)与包衣料罐(5)连接。对引种后的饲料进行包衣,以维持菌种活性,控制熟化过程,设计巧妙独特,结构简明,提高饲料的稳定性、适口性,促进动物消化,适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23N17/00GK202949962SQ20122067314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朱登高, 钟诚 申请人:上海高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