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蒙山区乌天麻与滇龙胆套、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2261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乌蒙山区乌天麻与滇龙胆套、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蒙山区乌天麻与滇龙胆套、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第一年,选地,整地作塘,备材和培养菌床;(2)第二年,定植种麻,打草盖塘,播种滇龙胆,排水防涝和采挖天麻;(3)第三年,间苗补苗,除草施肥和剪秆过冬;(4)第四年,田间管理,滇龙胆采收;(5)第五年~,重复(1)-(4)步骤,重新作塘种植乌天麻和套、轮作滇龙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的、有效的乌天麻与滇龙胆套、轮作生态种植方法,其充分利用荒坡地及稀疏林地,不与农作物争地,可大幅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及药材产、质量和产值,有效缩短乌天麻轮作周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且简单易行。
【专利说明】—种乌蒙山区乌天麻与滇龙胆套、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乌蒙山区乌天麻与滇龙胆套、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天麻(Gastrodia elata B1.)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息风止疫、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其对治疗眩晕、头痛、高血压、老年痴呆等具有较好疗效,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和保健行业。历代本草记载天麻主产西南诸省,以云南东北部昭通、贵州西部毕节、大方及四川南部宜宾等乌蒙山区所产天麻为著名道地药材,质量尤佳。
[0003]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又名坚龙胆、南龙胆,系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功效。滇龙胆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以云南昭通、贵州毕节和大方、四川西昌等地为滇龙胆道地产地。
[0004]乌蒙山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荒坡、森林等生产资料。乌天麻种植、加工是乌蒙山区最重要的特色产业,对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人工栽培乌天麻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种植过天麻的塘需要休闲3~5年后才能再栽培天麻,因此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采挖野生滇龙胆也是当地农民一项重要经济收入。但长期无序采挖,造成滇龙胆资源濒临枯竭。乌天麻喜生于腐殖质较多且湿润的林下,向阳灌丛及草坡,海拔多为700~2800米。滇龙胆喜生于山坡草地、灌丛中、林下及山谷中,海拔多为1100~3000米。可见,两者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较接近。两种药材的人工栽培已具成功经验,云南和贵州已有大面积的栽培。且在云南昭通和贵州毕节、大方人工天麻种植区常见有野生滇龙胆分布。
[0005]因此,本发明根据乌天麻、滇龙胆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并在传统种植习惯基础上,针对乌蒙山区乌天麻传统种植模式下土地利用率低、轮作周期长、产值过低及连作障碍等问题,利用生物多样性、作物组合、生态位和中药材仿野生栽培原理,建立了一套低投入、低风险、高效益的乌天麻与滇龙胆套、轮作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提高乌蒙山区乌天麻种植地的土地利用率,缩短乌天麻轮作周期(间隔2年),增加麻农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0006]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采用“地上滇龙胆+地下乌天麻”的立体生态种植模式,解决了乌蒙山区现有乌天麻种植模式存在连作障碍,轮作周期长,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乌蒙山区乌天麻与滇龙胆套、轮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0008]本发明一种乌蒙山区乌天麻与滇龙胆套、轮作的生态种植的方法如下:
[0009](1)第一年:a.选地;b.整地作塘;c.备材;d.培养菌床;
[0010](2)第二年:a.定植种麻;b.打草盖塘;c.播种滇龙胆;d.排水防?劳;e.采收天麻;[0011](3)第三年:a.除草施肥;b.间苗补苗;c.剪杆过冬;
[0012](4)第四年:a.田间管理;b.滇龙胆采收;
[0013](5)第五年及以后:重复⑴~⑷步骤。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⑴中第一年的具体操作为:
[0015]a.选地
[0016]选择常年平均温度为12~14°C,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海拔为1000~2500m,山体坡度5~30度,富含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的混交林地或灌木林地,土壤PH5.5~6.5。冷凉高寒山区,选择在阳坡种植天麻,以利吸热,增加积温;低海拔高温地区,选择在阴坡或林下种植天麻,以利遮阴蔽日,降低地温,并保证土壤湿度;半山区,选择半荫半阳坡;天麻忌连作,种植地要选生荒地; [0017]b.整地作塘
[0018]在4~6月进行整地作塘,整地时先清除草皮、树根、石块,然后根据场地的地形,顺坡向挖培养塘,培养塘的长沿着等高线,宽沿着坡向,培养塘长60~70cm,宽40~50cm,深20~25cm ;培养塘底部顺坡向做成5~10°斜面,以利排水,每亩根据地形打200~250塘,培养塘间距为50~80cm ;
[0019]c.备材
[0020]培养菌床时,选用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种。常用树种有青杠、槲栎、栓皮栎、毛栗、野樱桃、牛奶子、旱冬瓜、桑树等,以树皮厚、本质坚硬、耐腐性强的阔叶树为佳。菌材以直径6~IOcm的树干、树枝为宜,且要保证为鲜材,一般在培养菌床的前3~5天砍伐木材。鲜材除去细枝,锯成长12~15cm木段,每塘所用木段长度应尽量一致,以便于培养和栽种麻。在各木段上砍间距为3~4cm的鱼鳞口 2~3个,深度以达木质部为宜。同时将细枝、树叶用铡刀切成3~5cm小段备用。
[0021]d.培养菌床
[0022]培养菌床的时间为6~8月。将培养塘坑底3~5cm的土壤挖松,铺放准备好的木段,使之与培养床底土壤压紧不留间隙。木段摆放方向平行于等高线,根据木段粗细摆满塘。顺坡向放木段比横坡放易于排水;相邻两木段,断面间距离2~3cm,相邻两木段间距离为4~5cm。在木段断面及鱼鳞口处均匀地接上优质蜜环菌栽培种500mL /塘。然后将准备好的细枝和树叶均匀撒在木段表面,厚度以0.5~1.5cm为宜,然后用新土填实空隙,以防杂菌污染,并覆土 8~12cm厚(表土呈龟背型),稍压,浇透水,并在菌塘表面覆盖枯枝落叶或杂草,进行菌床培养,菌床培养期间要做好菌床保湿排涝,防止人畜践踏和杂菌感染。菌床要培养5个月以上。
[002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第二年的具体操作为:
[0024]a.定植种麻
[0025]天麻种麻定植时间为2月上旬~3月中旬(春栽)。选用有性繁殖O~2代的白头麻做种麻。种麻重量以10~30g /个最佳,挑选新鲜饱满、黄白色、无失水、无病虫害、无创伤、无冻害、无腐烂,体形呈纺锤形,芽眼明显的白头麻做种麻。
[0026]栽培种麻时,先挖开第一年已培养好的菌床表土,将菌材之间的土取出一半;在蜜环菌长势良好的菌材上摆放种麻;种麻应摆放于菌索多处,通常于两相邻菌材断面处放I个种麻,菌材靠塘边断面处放I个种麻,每排菌材共放置4个种麻,总计每塘放置16~20个种麻(约300~500g)。种麻摆放时,茎芽朝上,脐眼靠近菌材断端和菌材两边。并在种麻脐眼部放2~3根长、粗约2~3cm的新树枝引菌。摆放好种麻后,用土填满空隙,把表土复位,覆土厚度以10~15cm为宜。若种植时土壤湿度过低,应在菌床上烧一遍透水。
[0027]b.打草盖塘
[0028]4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及时割除天麻种植地蕨草、小灌木等杂草,并将其覆盖于菌床上,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土壤板结,冬季还可防冻。
[0029]c.播种滇龙胆
[0030]滇龙胆种子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5月中旬。播种前I天将滇龙胆种子放入200mg / L浓度的赤霉素和0.5%多菌灵可湿粉剂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20倍湿细沙混合均匀后备用。播种前先清除天麻种植地菌塘间空地的杂物,并将表层土壤浅锄松土,然后将拌好细沙的滇龙胆种子均匀撒播在菌塘间空地,不覆土,播种量100g /亩。
[0031]d.排水防涝
[0032]7-9月雨季,及时挖好田间排水沟,排除多余雨水,防止积水导致天麻块茎和滇龙
胆苗腐烂。
[0033]e.采收天麻
[0034]12月至翌年2月下旬采挖天麻(采收的箭麻一般称之为冬麻,品质较好)。选择晴天采收,采收时,先除栽培塘上的表土,再用手从天麻种植塘侧边的菌材向里挖,翻开栽培塘,收集天麻。采挖完毕后,将挖出的菌材集中,带出种植地,并将挖开的表土回填。挖出的天麻按商品麻和种麻分别放置,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商品麻分级堆放,及时洗净泥土,进行加工销售。每塘可采收鲜天麻4~5kg,每亩可采收鲜天麻800~1000kg。
[003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第三年的具体步骤为:
[0036]a.间苗补苗
[0037]4月中上旬,雨天将田间过密的滇龙胆幼苗间除,并将间拔的滇龙胆苗补种到采挖过天麻后的菌塘上。
[0038]b.除草施肥
[0039]5月中上旬和8月中下旬,将种植地的田间杂草及时拔除。并结合除草,叶面喷施2~3遍磷酸二氢钾或多元养分叶面肥,浓度为800~1200倍,以促进滇龙胆根系生长。
[0040]c.剪杆过冬
[0041]11月底至12月,待滇龙胆冬季地上部枯萎倒苗后,用打草机或镰刀,将其地上茎杆在离地面4~5cm处割除,以利地下部分过冬。在割除茎杆时,要注意不要伤到植株基部的幼芽,以利来年植株生长。
[004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⑷中第四年的具体步骤为:
[0043]a.田间管理
[0044]夏、秋季勤除草、挖好排水沟,防涝;并结合除草,叶面喷施2~3遍磷酸二氢钾或多元养分叶面肥,浓度为800~1200倍,以促进滇龙胆根系生长。
[0045]b.滇龙胆采收
[0046]12月至翌年I月,及时采收滇龙胆种子及药材,采挖后剪除地上部,根茎晾至半干时用手搓揉掉表皮及泥土,整形后晾干。一般每亩可收获滇龙胆干品100~150kg。
[004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0048]1、本发明根据乌天麻、滇龙胆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以及传统种植习惯的基础上,利用乌天麻和滇龙胆生态位空间互补原理,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作物组合和中药材仿野生栽培的优势,采用“地上滇龙胆+地下乌天麻”的立体生态种植模式,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且解决乌天麻连作问题,将乌天麻轮作间隔周期缩短I年,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麻农经济收入。
[0049]2、本发明包括整地作塘技术、固定菌床培养技术、乌天麻无性繁殖技术、滇龙胆直播栽培技术及田间综合管理和科学采收技术,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促进乌蒙山区乌天麻种植地的综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药材产量、品质和产值,缩短轮作周期,增加麻农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0050]3、利用本发明方法种植,每亩可以收获鲜乌天麻800~1000kg,干品天麻素含量在0.3~0.4% (超过药典标准),按80元/ kg价格计算,乌天麻收益在64,000~80,000元/亩;同时每亩可以收获滇龙胆干药材100~150kg,干品龙胆苦苷含量在6.23~
6.74% (超过药典标准),按45元/ kg价格计算,滇龙胆收益在4,500~6,750元/亩;每亩天麻和滇龙胆总收入在68,500~86,750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1]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流程图。
[0052]图2为本发明菌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4]实施例1: [0055]本实例在云南昭通市彝良县钟鸣乡内实施。选择了海拔2000米的荒山地林内实施,坡地,坡度均为5~30度。为山顶阳坡地。试验所选试验地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气候环境湿润,远离城市及工业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均达国家一级标准。
[0056](I)第一年
[0057]a.整地作塘
[0058]在4月进行整地作塘,培养塘长70cm,宽50cm,深25cm ;菌塘底部做成5°斜面。每亩根据地形打200塘,菌塘间距在80cm。
[0059]b.备材
[0060]选用青杠、野樱桃做菌材。新鲜菌材直径6~10cm,锯成长15cm的木段(带树皮)。在各木段上砍距离3~4cm的鱼鳞口 2~3个。同时将细枝、树叶用铡刀切成3~5cm小段备用。
[0061]c.培养菌床
[0062]培养菌床的时间在6月。将培养塘坑底3~5cm的土壤挖松,铺放准备好的木段。木段顺着坡向摆放3根,沿着等高线摆放4~5根(根据木段粗细而定)。相邻两木段,断面间距理2~3cm,相邻两木段间距离4~5cm。在木段断面及鱼鳞口处均匀地接上优质蜜环菌栽培种I瓶(500mL)。然后将准备好的细枝和树叶均匀的撒于木段上,厚度0.5~
1.5cm,然后用新土填实空隙,并覆土 8~12cm厚(表土呈龟背型),稍压,浇透水,并在菌塘表面盖上枯枝落叶或杂草,进行菌床培养。菌床培养期间要做好菌床保湿排涝,防止人畜践踏和杂菌感染。
[0063](2)第二年
[0064]a.定植种麻
[0065]天麻种麻定植时间在3月中上旬。选用有性繁殖O~I代的白头麻做种麻。种麻重量10~30g /个,挑选新鲜饱满、黄白色、无失水、无病虫害、无创伤、无冻害、无腐烂,体形呈纺锤形,芽眼明显的白头麻做种麻。
[0066]栽培种麻时,先挖开第一年已培养好的菌床表土,将菌材之间的土取出一半。在蜜环菌长势良好的菌材上摆放种麻,总计每塘放置20个种麻(约500g)。种麻摆放时,茎芽朝上,脐眼靠近菌材断端和菌材两边。并在种麻脐眼部放2~3根长、粗约2~3cm的新树枝引菌。摆放好种麻后,用土填满空隙,把表土复回原位,厚度在15cm。
[0067]b.打草盖塘
[0068]4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及时割除天麻种植地蕨草、小灌木等杂草,并将其覆盖于菌床上,保持土壤湿润,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土壤板结。
[0069]c.播种滇龙胆
[0070]滇龙胆种子播种时间在5月中旬。播种前I天将滇龙胆种子放入200mg/L浓度的赤霉素和0.5%多菌灵可湿粉剂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20倍湿细沙混合均匀后备用。播种前先清除天麻种植地菌塘间空地的杂物,并将表层土壤浅锄松土,然后将拌好细沙的滇龙胆种子均匀撒播于菌塘间空地,不覆土,播种量100g /亩。
[0071]d.排水防涝
[0072]7~9月雨季,及时挖好田间排水沟,排除多余雨水,防止积水导致天麻块茎和滇龙胆苗腐烂。
[0073]e.天麻采挖
[0074]12月采挖天麻。每塘采收鲜天麻5kg,每亩采收鲜天麻1000kg。
[0075](3)第三年
[0076]a.间苗补苗
[0077]4月中上旬,雨天将田间过密的滇龙胆幼苗间除,并将间拔的滇龙胆苗补种到采挖过天麻后的菌塘上。
[0078]b.除草施肥
[0079]5月中上旬和8月中下旬,将种植地的田间杂草及时拔除。并结合除草,叶面喷施2~3遍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浓度为800~1200倍。
[0080]c.剪杆过冬
[0081]11月底,用打草机将滇龙胆地上茎杆在离地面4~5cm处割除。
[0082](4)第四年
[0083]a.田间管理
[0084]夏、秋季勤除草、挖好排水沟,防涝。并结合除草,叶面喷施2~3遍磷酸二氢钾,浓度为800~1200倍。
[0085]b.滇龙胆采收
[0086]12月,及时采 收滇龙胆种子和药材。每亩可收获滇龙胆干药材150kg。[0087](5)第五年:重复(I)~(4)步骤。
[0088]实施例1每亩可以收获鲜乌天麻1000kg,干品天麻素含量在0.4% (超过药典标准),按80元/ kg价格计算,乌天麻收益在80,000元/亩;同时每亩可以收获滇龙胆干药材150kg,干品龙胆苦苷含量在6.74% (超过药典标准),按45元/ kg价格计算,滇龙胆收益在6,750元/亩;每亩乌天麻和滇龙胆总收入在86,750元。并通过滇龙胆套、轮作,将乌天麻轮作间隔周期缩短I年。从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且解决乌天麻连作问题,缩短轮作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麻农经济收入,且方法简单易行。
[0089]实施例2
[0090]本实例在云南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乡头道河林场内实施。选择了海拔1800米的3-4年生花楸林地内实施,山坡台地,坡度为5度。所选种植地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气候环境湿润,远离城市及工业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均达国家一级标准。
[0091]⑴第一年
[0092]a.整地作塘
[0093]在5月进行整地作塘,培养塘长60cm,宽40cm,深20cm ;菌塘底部做成10°斜面。每亩根据地形打250塘,菌塘间距在60cm。
[0094]b.备材
[0095]选用花楸、野樱桃做 菌材。新鲜菌材直径8~10cm,锯成长12cm的木段(带树皮)。在各木段上砍距离3~4cm的鱼鳞口 2~3个。同时将细枝、树叶用铡刀切成3~5cm小段备用。
[0096]c.培养菌床
[0097]培养菌床的时间在7月。将培养塘坑底3~5cm的土壤挖松,铺放准备好的木段。在木段断面及鱼鳞口处均匀地接上优质蜜环菌栽培种I瓶(500mL)。然后将准备好的细枝和树叶均匀的撒在木段上,厚度0.5~1.5cm,然后用新土填实空隙,并覆土 8~12cm厚(表土呈龟背型),稍压,浇透水,并在菌塘表面盖上枯枝落叶或杂草,进行菌床培养。菌床培养期间要做好菌床保湿排涝,防止人畜践踏和杂菌感染。
[0098](2)第二年
[0099]a.定植种麻
[0100]天麻种麻定植时间在2月中上旬。选用有性繁殖I~2代的白头麻做种麻。种麻重量10~30g /个,挑选新鲜饱满、黄白色、无失水、无病虫害、无创伤、无冻害、无腐烂,体形呈纺锤形,芽眼明显的白头麻做种麻。
[0101]栽培天麻时,先挖开第一年已培养好的菌床表土,将菌材之间的土取出一半。在蜜环菌长势良好的菌材上摆种种麻,总计每塘放置16个种麻(约400g)。种麻摆放时,茎芽朝上,脐眼靠近菌材断端和菌材两边。并在种麻脐眼部放2~3根长、粗约2~3cm的新树枝引菌。摆放好白头麻后,用土填满空隙,把表土复回原位,厚度在10cm。
[0102]b.打草盖塘
[0103]4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及时割除天麻种植地蕨草、小灌木等杂草,并将其覆盖于菌床上,保持土壤湿润,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土壤板结。
[0104]c.播种滇龙胆
[0105]滇龙胆种子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播种前I天将滇龙胆种子放入200mg/L浓度的赤霉素和0.5%多菌灵可湿粉剂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20倍湿细沙混合均匀后备用。播种前先清除天麻种植地菌塘间空地的杂物,并将表层土壤浅锄松土,然后将拌好细沙的滇龙胆种子均匀撒播于菌塘间空地,不覆土,播种量100g/亩。[0106]d.排水防涝[0107]7~9月雨季,及时挖好田间排水沟,排除多余雨水,防止积水导致天麻块茎和滇龙胆苗腐烂。[0108]e.采收天麻[0109]12月采挖天麻。每塘采收鲜天麻4kg,每亩采收鲜天麻1000kg。[0110]⑶第三年[0111]a.间苗补苗[0112]5月中上旬,雨天将田间过密的滇龙胆幼苗间除,并将间拔的滇龙胆苗补种到采挖过天麻后的菌塘上。[0113]b.除草施肥[0114]5月中上旬和8月中下旬,将种植地的田间杂草及时拔除。并结合除草,叶面喷施2~3遍多元养分叶面肥,浓度为800~1200倍。[0115]c.剪杆过冬[0116]11月底,用镰刀将滇龙胆地上茎杆在离地面4~5cm处割除。[0117](4)第四年[0118]a.田间管理[0119]夏、秋季勤除草、挖好排水沟,防涝。并结合除草,叶面喷施2~3遍多元养分叶面肥,浓度为800~1200倍。[0120]b.滇龙胆采收[0121]12月,及时采收滇龙胆种子和药材。每亩可收获滇龙胆干药材100kg。[0122](5)第五年:重复(1)~(4)步骤。[0123]实施例2每亩可以收获鲜乌天麻1000kg,干品天麻素含量在0.35% (超过药典标准),按80元/ kg价格计算,乌天麻收益在80,000元/亩;同时每亩可以收获滇龙胆干药材100kg,干品龙胆苦苷含量在6.23% (超过药典标准),按45元/ kg价格计算,滇龙胆收益在4,500元/亩;每亩天麻和滇龙胆总收入在84,500元。并通过滇龙胆套、轮作,将乌天麻轮作间隔周期缩短I年。从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且解决乌天麻连作问题,缩短轮作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麻农经济收入,且方法简单易行。[01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乌蒙山区乌天麻与滇龙胆套、轮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上滇龙胆+地下乌天麻”立体生态种植,方法如下: (1)第一年:a.选地;b.整地作塘;c.备材;d.培养菌床; (2)第二年:a.定植种麻;b.打草盖塘;c.播种滇龙胆;d.排水防?劳;e.采收天麻; (3)第三年:a.除草施肥;b.间苗补苗;c.剪杆过冬; (4)第四年:a.田间管理;b.滇龙胆采收; (5)第五年:重复⑴~⑷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 a.选地,是指,选择常年平均温度为12~14°C,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海拔1000~2500m,山体坡度5~30度,壤土或砂壤土的混交林地或灌木林地,生荒地; b.整地作塘,是指,顺坡向挖培养塘,培养塘的长沿着等高线,宽沿着坡向,培养塘长60~70cm,宽40~50cm,深20~25cm ;培养塘底部顺坡向做成5~10°斜面,每亩打200~250塘,培养塘间距在50~80cm ; c.备材,是指,选树皮厚、本质坚硬、耐腐性强的阔叶树做菌材,菌材直径6~10cm,且要保持新鲜,锯成长12~15cm的木段,木段上砍距离3~4cm的鱼鳞口 2~3个,鱼鳞口深度达木质部; d.培养菌床,是指,6~8月培养菌床,木段摆放方向平行于等高线,顺坡向放木段,相邻两木段,断面间距离2~3cm,相邻两木段间距离为4~5cm ;在木段断面及鱼鳞口处均匀地接上优质蜜环菌栽培种500mL /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 a.定植种麻,是指,2~3月定植种麻,种麻选用有性繁殖O~2代、大小为10~30g/个的白头麻,每塘放置16~20个种麻,并在种麻脐眼部放2~3根长、粗约2~3cm的新树枝引囷; b.打草盖塘,是指,4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割除天麻种植地的蕨草、小灌木等田间杂草盖在菌床上面; c.播种滇龙胆,是指,4月下旬~5月中旬播种,滇龙胆种子播种前用200mg/ L浓度的赤霉素和0.5%的多菌灵可湿粉剂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20的倍湿细沙混合拌播,播种量100g /亩; d.排水防涝,是指,7-9月雨季,及时挖好田间排水沟,排除多余雨水; e.采收天麻,是指,先除栽培塘上的表土,再用手从天麻种植塘侧边的菌材向里挖,翻开栽培塘,收集天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 a.间苗补苗,是指,4月中上旬,雨天将田间过密的滇龙胆幼苗间除,并将间拔的滇龙胆苗补种到采挖过天麻后的菌塘上; b.除草施肥,是指,5月中上旬和8月中下旬,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并叶面喷施2~3遍磷酸二氢钾或多元养分叶面肥,浓度为800~1200倍; c.剪杆过冬,是指,11月底至12月,用打草机或镰刀,将滇龙胆地上茎杆在离地面4~5 cm处割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a.田间管理,是指,夏、秋季叶面喷施2~3遍磷酸二氢钾或多元养分叶面肥,浓度为·800 ~1200 倍; b.滇龙胆采收,是指,12月至翌年I月,及时采收滇龙胆种子及药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滇龙胆采挖根茎晾干方法为,根茎晾至半干时用手搓揉掉表皮·及泥土,整形后晾干。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583206SQ20131054835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刘大会, 王丽, 季鹏章, 杨野, 戴超, 张立宪, 方艳, 石亚娜, 朱新焰, 左智天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