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豆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57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磨豆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将豆料磨成粉末状的磨豆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磨豆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2023759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陶瓷磨芯机构,其包括外磨芯和内磨芯;内磨芯上设有外斜齿,在内磨芯上设有沿轴向延伸并用于固定内磨芯的通孔,外磨芯是采用中通的结构,外磨芯套在内磨芯的外部,外磨芯带有内斜齿,通过外斜齿和内斜齿相配合,在外磨芯和内磨芯发生相对转动时,咖啡豆被磨碎。具体地说,该内斜齿分布在外磨芯的内表面上,并且外磨芯上的内斜齿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粗斜齿、下段为细斜齿,二段的连接点的内径为最小,各段从中心交接内径到两端呈锥台状;外斜齿分布在内磨芯的侧面,并且该外斜齿由粗斜齿和细斜齿形成,粗斜齿位于细斜齿上方。在磨豆时,外磨芯上的粗斜齿与内磨芯上的粗斜齿相配合,外磨苡上的细斜齿与磨芯上的细斜齿相配合,使得咖啡豆被磨碎。采用这种结构的磨芯机构工作噪音大、工作效率差、豆料被磨碎后的颗粒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豆轮,其能使豆料被研磨得更细,同使内磨轮转动更轻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豆轮,包括带有外研磨齿及中心孔的内磨轮和带有内研磨齿的外磨轮,所述内磨轮的外研磨齿与外磨轮的内研磨齿由上到下依次对应形成有一级研磨区、二级研磨区、三级研磨区及四级研磨区,内研磨齿与外研磨齿的齿顶均形成有切削研磨用的刀刃。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级研磨区的截面轮廓均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梯形结构,所述二级研磨区及四级研磨区的截面轮廓均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梯形结构或两侧边相互平行 且倾斜设置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三级研磨区的截面轮廓为一个侧边或两个侧边向外凹的结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级研磨区及二级研磨区的外研磨齿与内研磨齿的齿数比均为1: (3 5),所述三级研磨区及四级研磨区的外研磨齿与内研磨齿的齿数比均为1: (I 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级研磨区的外研磨齿为螺旋齿、内研磨齿为倾斜设置的三角形直齿,所述三级研磨区的内研磨齿及外研磨齿均为三角形的弧形齿。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级研磨区的出口宽度>二级研磨区的出口宽度 > 三级研磨区的出口宽度>四级研磨区的出口宽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级研磨区、二级研磨区、三级研磨区及四级研磨区的内研磨齿依次相衔接、外研磨齿依次相衔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研磨齿及外研磨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在不锈钢材料的表面设置有防止金属渗出的金属镀层。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磨豆轮具有一级研磨区、二级研磨区、三级研磨区及四级研磨区,在研磨豆料时,豆料在第一研磨区被破碎成规格较大的颗粒,再依次通过二级研磨区、三级研磨区和四级研磨区被研磨成粉末状,使得工作噪音小;通过这种多级研磨,使豆料逐步被粉碎,使得内磨轮转动所需的力矩小,研磨更省力、不产生卡滞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再者,一级研磨区和三级研磨区之间具有二级研磨区结构,当对受潮的豆料研磨时可有效地防止豆料颗粒发生弹性变形直接被挤入三级研磨区内而增加三级研磨区的工作负荷,豆料颗粒最终在四级研磨区被精磨使得豆料被研磨得更细。2、本实用新型的三级研磨区的截面轮廓为一个侧边或两个侧边向外凹的结构的涡流区,该三级研磨区的中部与内磨轮之间形成的间隙较大、底部与内磨轮之间形成的间隙较小,使得较粗的颗粒可以逐渐地粉碎,使得磨豆轮工作时受阻较小,转动更顺畅;同时,颗粒在该结构位置时,随着内磨轮转动,而使颗粒发生微小跳动,小颗粒能够继续向下移动脱离涡流区下落,而大颗粒仍被滞留在间隙较大的涡流区内被研磨,形成了大颗粒和小颗粒的位置翻转,直至大颗料被进一步磨碎后进入间隙较小的位置,使得内磨轮转动更轻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磨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磨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图3 ;一种磨豆轮,包括带有外研磨齿及中心孔11的内磨轮I和带有内研磨齿的外磨轮2,所述内磨轮I的外研磨齿与外磨轮2的内研磨齿由上到下依次对应形成有一级研磨区31、二级研磨区32、三级研磨区33及四级研磨区34,内研磨齿与外研磨齿的齿顶均形成有切削研磨用的刀刃。所述一级研磨区31的截面轮廓均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梯形结构,所述二级研磨区32及四级研磨区34的截面轮廓均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梯形结构或两侧边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三级研磨区33的截面轮廓为一个侧边或两个侧边向外凹的结构。所述一级研磨区31的外研磨齿311与内研磨齿312的齿数比均为1:(3 5),所述二级研磨区32的外研磨齿321与内研磨齿322的齿数比均为1: (3 5);所述三级研磨区33的外研磨齿331与内研磨齿332的齿数比均为1: (I 1.5),所述四级研磨区34的外研磨齿341与内研磨齿342的齿数比均为1: (I 1.5)。所述一级研磨区31的外研磨齿311为螺旋齿、内研磨齿312为倾斜设置的三角形直齿,所述三级研磨区33的外研磨齿331及内研磨齿332均为三角形的弧形齿。[0022]所述一级研磨区31的出口宽度>二级研磨区32的出口宽度>三级研磨区33的出口宽度>四级研磨区34的出口宽度。所述一级研磨区31、二级研磨区32、三级研磨区33及四级研磨区34的内研磨齿依次相衔接、外研磨齿依次相衔接。所述内研磨齿及外研磨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在不锈钢材料的表面设置有防止金属渗出的金属镀层。该磨豆轮不仅适用于研磨咖啡豆,也适于其它豆类,例如大豆、绿豆、黑豆等。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 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磨豆轮,包括带有外研磨齿及中心孔的内磨轮和带有内研磨齿的外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磨轮的外研磨齿与外磨轮的内研磨齿由上到下依次对应形成有一级研磨区、二级研磨区、三级研磨区及四级研磨区,内研磨齿与外研磨齿的齿顶均形成有切削研磨用的刀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豆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研磨区的截面轮廓均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梯形结构,所述二级研磨区及四级研磨区的截面轮廓均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梯形结构或两侧边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三级研磨区的截面轮廓为一个侧边或两个侧边向外凹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豆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研磨区及二级研磨区的外研磨齿与内研磨齿的齿数比均为1: (3 5),所述三级研磨区及四级研磨区的外研磨齿与内研磨齿的齿数比均为1: (I 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豆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研磨区的外研磨齿为螺旋齿、内研磨齿为倾斜设置的三角形直齿,所述三级研磨区的内研磨齿及外研磨齿均为三角形的弧形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豆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研磨区的出口宽度>二级研磨区的出口宽度>三级研磨区的出口宽度>四级研磨区的出口宽度。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豆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研磨区、二级研磨区、三级研磨区及四级研磨区的内研磨齿依次相衔接、外研磨齿依次相衔接。
7.据权利要求1一6任一项所述的磨豆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研磨齿及外研磨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在不锈钢·材料的表面设置有防止金属渗出的金属镀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将豆料磨成粉末状的磨豆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磨豆轮。该磨豆轮解决了能使豆料被研磨得更细、同使内磨轮转动更轻巧。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带有外研磨齿及中心孔的内磨轮和带有内研磨齿的外磨轮,所述内磨轮的外研磨齿与外磨轮的内研磨齿由上到下依次对应形成有一级研磨区、二级研磨区、三级研磨区及四级研磨区,内研磨齿与外研磨齿的齿顶均形成有切削研磨用的刀刃。
文档编号B02C9/00GK203090985SQ2013200531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叶建军 申请人:叶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