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

文档序号:248370阅读:1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其步骤包括发菌简易棚搭建、菌棒叠放、发菌管理,发菌简易棚采用中柱、边柱作支撑,边柱低于中柱,发菌棚为长方形,菌棚斜面上铺上一层遮蔽度高的遮阳网和一层大棚膜,接好菌种的菌棒移至大棚内墙式叠放,每墙高8层—10层,菌棒墙长4米—6米,菌棒墙之间留40厘米—50厘米空隙,堆放后菌棒墙顶上铺一层反光膜;发菌若干天后把大棚膜掀掉,留下遮阳网,形成露天式发菌,直到菌丝发好为止,本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黑木耳生产,具有空间利用率高,菌丝活力好,出菇产量高,提前制菌棒,节省成本,减少病害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黑木耳栽培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黑木耳菌棒生产是黑木耳栽培中的关键环节,与其它食用菌一样,要实现食用菌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首先要有高质量的菌棒做基础;黑木耳菌棒最佳的下田栽培时间一般为9月上中旬,据此推算菌棒生产的适宜时间为7月下旬一8月上旬,而此时正是酷夏时节,自然温度较高,对黑木耳菌棒发菌不利,因此对黑木耳菌棒的发菌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黑木耳菌棒发菌方法主要采用室内墙式发菌技术,室内墙式发菌技术的工艺是:将接好菌种的菌棒搬至室内墙式叠放8层一 10层,菌棒墙长4米一6米,菌棒墙之间留40厘米一50厘米宽空隙,堆放12天左右后,为防止菌棒温度过高,需重新采取三段交叉式堆放,直到菌丝发好为止;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现有的房屋发菌,不需单独搭建发菌棚,但是,其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因发菌一段时间后需疏散菌棒重新堆放,三段交叉式堆放空间放置量不大;二是因发菌过程疏散菌棒,必然增加劳动力成本;三是菌棒疏散后,菌丝发菌速度加快,通风管理不当易引起烧菌,或者出现黄水及烂棒现象,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黑木耳菌棒发菌方法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
[0004]本发明的 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包括发菌简易棚搭建、菌棒叠放、发菌管理:
步骤1:发菌简易棚搭建: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块,平整后搭建发菌棚,采用中柱、边柱作支撑,边柱低于中柱,中柱与边柱之间采用铁丝相连,形成菌棚斜面,发菌棚为长方形,菌棚斜面上铺上一层大棚膜,在大棚膜上方再加一层遮蔽度高的遮阳网;
步骤2:菌棒叠放:将接好菌种的菌棒移至大棚内墙式叠放,每墙高8层一 10层,菌棒墙长4米一6米,菌棒墙之间留40厘米一50厘米空隙,堆放后菌棒墙顶上铺一层反光膜;步骤3:发菌管理:发菌若干天后把大棚膜掀掉,留下遮阳网,形成露天式发菌,在此后的发菌过程不动它,发菌期间每隔几天用消毒剂将棚内喷雾消毒,直到菌丝发好为止。
[0005]本发明一种黑木耳菌棒的野外发菌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黑木耳生产,其具有以下优点:
1、菌棒密度高,空间利用率高。因发菌期间不需疏散菌棒,而菌棒采取墙式叠放,菌棒密度高,单位空间放置量较大,空间利用率高;
2、节省成本,因发菌过程不需疏散菌棒,节省劳动力成本;
3、菌丝活力好,出菇产量高,大棚膜掀掉后留下一层遮阳网,透气性好,整个发菌期氧气充足,菌丝活力好,不会出现黄水及烂棒,出菇产量高,较室内墙式发菌产量高约20% ;
4、一棚两用,节省投资,发菌棚发菌结束后稍作改动,即棚顶去掉遮阳网,改作透明棚膜,可用作黑木耳晾晒场;
5、可以提前制菌棒,原有发菌法为避免高温发菌烧菌,一般在7月下旬一8月上旬开始制菌棒,而本发菌法因发菌期供氧充足,抗高温性强,可将制菌棒时间提前至6月下旬一7月中旬份,有充足的的时间扩大生产规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0007]步骤1:发菌简易棚搭建: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块,地面平整后搭建发菌棚,用水泥柱作中柱和边柱,中柱高3.0米一4.5米,边柱高不小于1.6米,发菌棚宽6米一 10米,长20米一40米,中柱与边柱之间采用粗铁丝相连,粗铁丝之间每60厘米拉细铁丝形成菌棚斜面,菌棚斜面上铺上一层大棚膜,在大棚膜上方再加一层遮蔽度高的遮阳网;实际使用中,也可以用木杆或者竹杆或者铁管作中柱和边柱,中柱与边柱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如塑料管、木条、竹条相连;
步骤2:菌棒叠放:将接好菌种的菌棒移至大棚内墙式叠放,墙高8层一 10层,菌棒墙长4米一6米,菌棒墙之间留40厘米一50厘米空隙,堆放后,菌棒墙顶上铺一层宽60厘米一70厘米反光膜;
步骤3:发菌管理:发菌3天一5天后把菌棚斜面上大棚膜掀掉,遮阳网留下,形成露天式发菌,在此后的发菌过程不动它,发菌期间每隔7天一 10天用消毒剂将棚内喷雾消毒,直到菌丝发好为止,发菌时间4`0天一55天。
【权利要求】
1.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包括发菌简易棚搭建、菌棒叠放、发菌管理: 步骤1:发菌简易棚搭建: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块,平整后搭建发菌棚,采用中柱、边柱作支撑,边柱低于中柱,中柱与边柱之间采用铁丝相连,形成菌棚斜面,发菌棚为长方形,菌棚斜面上铺上一层大棚膜,在大棚膜上方再加一层遮蔽度高的遮阳网; 步骤2:菌棒叠放:将接好菌种的菌棒移至大棚内墙式叠放,每墙高8层一 10层,菌棒墙长4米一6米,菌棒墙之间留40厘米一50厘米空隙,堆放后菌棒墙顶上铺一层反光膜; 步骤3:发菌管理:发菌若干天后把大棚膜掀掉,留下遮阳网,形成露天式发菌,在此后的发菌过程不动它,发菌期间每隔几天用消毒剂将棚内喷雾消毒,直到菌丝发好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中柱高3.0米一4.5米,边柱高不小于1.6米,发菌棚宽6米一10米,长米20—4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中柱和边柱可以采用木杆或者竹杆或者铁管,中柱与边柱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如塑料管、木条、竹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黑木耳菌棒野外发菌方法,其特征是:发菌3天一5天后把菌棚斜面上大棚膜掀掉,发菌期间`每隔7天一 10天用消毒剂将棚内喷雾消毒。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843584SQ201410087863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黄良水, 张志龙, 张昌俊, 洪金良, 陈向阳, 江小成 申请人:常山县天乐食用菌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