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946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其中培养基料以棉籽壳、废棉、酒糟、羊茅干草为主料,以牛粪、草木灰、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为辅料,并加入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2)预混;(3)混合;(4)一次发酵;(5)装袋制成。本发明提供的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培养基料营养丰富,极大的满足草菇生长所需,且培养基料各个组分经混合发酵之后栽培草菇,不仅能够延长出菇期,且草菇子实体发育健壮旺盛,产量较高,草菇中各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草菇。
【专利说明】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和该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草菇起源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中,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于20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草菇因常常生长在潮湿腐烂的稻草中而得名,多产于两广、福建、江西、台湾地区。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兰花菇”、“美味包脚菇”之称。
[0003]正因草燕的营养价值高和悠久的历史,我国对于草燕的种植研究颇多。传统的草菇栽培技术以稻草为主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利用多种农副产品作为主料栽培草菇,但在高产量地区,栽培草菇依然以稻草、麦草和玉米秸杆等为主,一方面推高了这些农副产品的价格,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草菇的营养价值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0004]草菇是以丰富的营养价值闻名于世,而现今人们对于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要求,推动了健康和绿色的发展,营养价值更高的草菇受到人们青睐。既要满足营养价值更好的目的,也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是草菇栽培的一大趋势。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目的:针对上述不足,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和该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
[0006]一种栽培草菇的 培养基料,以棉籽壳、废棉、酒糟、羊茅干草为主料,以牛粪、草木灰、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为辅料,并加入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其中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棉籽壳200-400份、废棉40-80份、酒糟20-45份、羊茅干草40-75份、牛粪30-90份、草木灰10-25份、过磷酸钙8-20份、尿素5_10份、石膏粉12-30份、生石灰50-200份、萘乙酸制剂0.5-2份和氯吡脲1-3份。
[0007]作为优选,酒糟为玉米酒糟,经干燥处理,含水量位于15%_35%之间。
[0008]作为优选,萘乙酸制剂为含有70%萘乙酸钠盐的粉末颗粒。
[0009]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棉籽壳200-400份、废棉40-80份、酒糟20-45份、羊茅干草40-75份、牛粪30-90份、草木灰10-25份、过磷酸钙8-20份、尿素5_10份、石膏粉12-30份、生石灰50-200份、萘乙酸制剂0.5-2份和氯吡脲1-3份;
(2)预混:将称取的上述主料和辅料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制成预混料,将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添加到水中,搅拌均匀;
(3)混合:将添加有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的水加入到预混料中,并搅拌均匀,制成混合
料;(4)一次发酵:混合均匀以后,在温度为20-35°C,空气相对湿度70-85%的环境下发
酵;
(5)装袋制成:将上述一次发酵后的混合料装入菌袋中,制成圆柱形,培养基料制成。
[0010]作为优选,添加的水的质量份数为400-600份。
[0011]作为优选,一次发酵阶段的时间为5-15日。
[0012]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主料和辅料各个组分独特的营养价值和配比关系,使得培养基料营养丰富,极大的满足草菇生长所需,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能够帮助草菇更好更快的生长,且无副作用,另一方面培养基料各个组分经混合发酵之后栽培草菇,不仅能够延长出菇期,且草菇子实体发育健壮旺盛,产量较高,草菇中各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草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0014]实施例1
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以棉籽壳、废棉、玉米酒糟、羊茅干草为主料,以牛粪、草木灰、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为辅料,并加入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其中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棉籽壳200份、废棉40份、玉米酒糟20份、羊茅干草40份、牛粪30份、草木灰10份、过磷酸钙8份、尿素5份、石膏粉12份、生石灰50份、萘乙酸制剂0.5份和氯吡脲I份。其中,萘乙酸制剂为含有70%萘乙酸钠盐的粉末颗粒。
`[0015]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称取质量份数的上述各个组分;
(2)预混:将称取的上述主料和辅料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制成预混料,将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添加到水中,搅拌均匀;
(3)混合:将添加有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的400质量份数的水加入到预混料中,并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
(4)一次发酵:混合均匀以后,在温度为25°C,空气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下发酵,发酵时间 10 H ;
(5)装袋制成:将上述一次发酵后的混合料装入菌袋中,制成圆柱形,培养基料制成。制成的培养基料的PH值为7.4。
[0016]实施例2
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以棉籽壳、废棉、玉米酒糟、羊茅干草为主料,以牛粪、草木灰、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为辅料,并加入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其中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棉籽壳400份、废棉80份、玉米酒糟45份、羊茅干草75份、牛粪90份、草木灰25份、过磷酸钙20份、尿素10份、石膏粉30份、生石灰200份、萘乙酸制剂2份和氯吡脲3份。其中,萘乙酸制剂为含有70%萘乙酸钠盐的粉末颗粒。
[0017]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备料:称取质量份数的上述各个组分;(2)预混:将称取的上述主料和辅料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制成预混料,将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添加到水中,搅拌均匀;
(3)混合:将添加有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的600质量份数的水加入到预混料中,并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
(4)一次发酵:混合均匀以后,在温度为25°C,空气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下发酵,发酵时间 10 H ;
(5)装袋制成:将上述一次发酵后的混合料装入菌袋中,制成圆柱形,培养基料制成。制成的培养基料的PH值为7.3。
[0018]实施例3 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以棉籽壳、废棉、玉米酒糟、羊茅干草为主料,以牛粪、草木灰、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为辅料,并加入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其中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棉籽壳350份、废棉55份、玉米酒糟35份、羊茅干草65份、牛粪50份、草木灰15份、过磷酸钙14份、尿素6份、石膏粉22份、生石灰140份、萘乙酸制剂1份和氯吡脲2份。其中,萘乙酸制剂为含有70%萘乙酸钠盐的粉末颗粒。
[0019]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称取质量份数的上述各个组分;
(2)预混:将称取的上述主料和辅料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制成预混料,将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添加到水中,搅拌均匀;
(3)混合:将添加有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的550质量份数的水加入到预混料中,并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
(4)一次发酵:混合均匀以后,在温度为25°C,空气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下发酵,发酵时间 10 H ;
(5)装袋制成:将上述一次发酵后的混合料装入菌袋中,制成圆柱形,培养基料制成。制成的培养基料的PH值为7.4。
[0020]利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草菇栽培的培养基料为对照组,制成对照组I。对实施例1-3和对照组I进行草菇栽培试验。试验中,实施例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草菇V35品种,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管理工作及覆土条件相同,栽培试验采用现有的栽培方法,观测出菇时间、出菇期和产量。之后对实施例组和对照组栽培出的草菇进行营养成分分析试验,对比不同培养基栽培的草燕在矿物质含量和其他营养成分上的区别。
[0021]试验结果如下:
(I)出燕时间、出燕期和产量的对比分析。
[0022]本培养基料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培养基料在,在现蕾出菇时间、出菇期间以及产量都有一定的差异,实施例1-3使得现蕾出菇时间提早2-5天;停止出菇时间上,实施例组晚于对照组3-7天,整个出菇期5-12天;在草菇子实体重量方面,相比之下,鲜重:实施例组平均比对照组重12%,干重:实施例组略重于对照组;产量上,实施例1-3比对照组I产量多出 13-19%。
[0023](2)不同培养基栽培的草燕在维生素含量和其他营养成分上的区别,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培养基料栽培草燕对草燕营养成分的影响(单位:/kg)
【权利要求】
1.一种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以棉籽壳、废棉、酒糟、羊茅干草为主料,以牛粪、草木灰、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为辅料,并加入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其中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棉籽壳200-400份、废棉40-80份、酒糟20-45份、羊茅干草40-75份、牛粪30-90份、草木灰10-25份、过磷酸|丐8-20份、尿素5_10份、石骨粉12-30份、生石灰50-200份、萘乙酸制剂0.5-2份和氯吡脲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酒糟为玉米酒糟,经干燥处理,含水量位于15%-3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萘乙酸制剂为含有70%萘乙酸钠盐的粉末颗粒。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棉籽壳200-400份、废棉40-80份、酒糟20-45份、羊茅干草40-75份、牛粪30-90份、草木灰10-25份、过磷酸钙8-20份、尿素5_10份、石膏粉12-30份、生石灰50-200份、萘乙酸制剂0.5-2份和氯吡脲1-3份; (2)预混:将称取的上述主料和辅料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制成预混料,将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添加到水中,搅拌均匀; (3)混合:将添加有萘乙酸制剂和氯吡脲的水加入到预混料中,并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料; (4)一次发酵:混合均 匀以后,在温度为20-35°C,空气相对湿度70-85%的环境下发酵; (5)装袋制成:将上述一次发酵后的混合料装入菌袋中,制成圆柱形,培养基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草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的水的质量份数为400-600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 草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发酵阶段的时间为5-15日。
【文档编号】C05G3/00GK103880543SQ201410115226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葛静波, 陈春化, 王浩东, 沈业庭, 季林章, 孙晓亮 申请人:泗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