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753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脱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能力优异的脱粒装置,即使在大量供给脱粒处理物的场合也不会导致脱粒处理所需的负荷增大,能够对脱粒处理物实施充分的脱粒处理。该脱粒装置具备通过以支轴(15)为支点被驱动旋转而对供给到脱粒室(14)的收割禾秆实施脱粒处理的脱粒筒(16),该脱粒筒(16)包括多个棒状部件(47)、支承部件(44、46)及多个脱粒齿(48),多个棒状部件(47)以沿着支轴(15)的姿势在脱粒筒(16)的周向上隔开既定间隔排列地配备;支承部件(44、46)配备在支轴(15)的前后,以便支承这些棒状部件(47);多个脱粒齿(48)装备在各棒状部件(47)上,以从棒状部件(47)朝向脱粒筒(16)的外方突出的姿势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既定间隔地排列。
【专利说明】脱粒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2007年9月28日、申请号200710161330.9的名称为“脱粒装置”
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具备脱粒筒的脱粒装置,该脱粒筒以支轴为支点被驱动旋转而对供给到脱粒室的收割禾杆进行脱粒处理。

【背景技术】
[0003]作为上述那样的脱粒装置的脱粒筒结构,存在着在形成为圆筒状的直筒部分的外周上装备螺旋状的脱粒齿等而构成脱粒筒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4]另外,存在着在形成为圆筒状的筒主体的外周上配备多个弯曲形成为V字形的脱粒齿等而构成脱粒筒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1-266666号公报(JP-11-266666A)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67910号公报(JP2006-067910A)。
[0006]在上述的构成中,由于脱粒室的大部分用作脱粒筒的配置空间,而仅有残留在脱粒筒周围的狭小空间被用作脱粒处理用的处理空间,因而,在由于高速作业等而将大量的收割禾杆作为脱粒处理物供给到脱粒室的场合,存在其处理空间饱和的危险,而当发生该饱和时,由于脱粒处理物滞留在处理空间中,故容易导致脱粒处理物未进行充分的脱粒处理便从承接网漏下的不良情况、或者脱粒处理所需的负荷增大而使得相对脱粒筒传动的传动系统等损伤的不良情况等。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处理能力优异的脱粒筒结构的脱粒装置,其脱粒筒结构即使在大量供给脱粒处理物的场合也不会导致脱粒处理所需的负荷增大,能够对脱粒处理物实施充分的脱粒处理。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具备通过以支轴为支点被驱动旋转而对供给到脱粒室的收割禾杆实施脱粒处理的脱粒筒,其中,上述脱粒筒包括多个棒状部件、支承部件、和多个脱粒齿,上述多个棒状部件以沿着上述支轴的姿势在上述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既定间隔排列地配备,上述支承部件设置在上述支轴的前后以便支承这些棒状部件,上述多个脱粒齿装备在上述各棒状部件上,以从上述棒状部件朝向上述脱粒筒的外方突出的姿势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既定间隔排列。
[0009]根据该特征构成,脱粒筒在其内部具备与脱粒室连通的空间,允许脱粒处理物进入到该内部空间。因而,在其旋转动作时,一边搅拌其周围的脱粒处理物和进入到内部空间的脱粒处理物,一边由多个棒状部件和脱粒齿对这些脱粒处理物实施打击或梳入等而进行脱粒处理。
[0010]也就是说,即使在大量的收割禾杆作为脱粒处理物被供给到脱粒室的场合,也能够将脱粒筒的内部空间作为脱粒处理用的处理空间加以有效利用,所以,能够避免处理空间中的脱粒处理物的滞留或处理空间的饱和。其结果,能够避免起因于脱粒处理物滞留或处理空间饱和的、脱粒处理物未进行充分脱粒处理就从承接网上漏下的不良情况、和脱粒处理所需的负荷增大而使得相对脱粒筒传动的传动系统损伤的不良情况等的发生。
[0011]而且,通过在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既定间隔排列地配备多个棒状部件,能够防止长杆卷绕到棒状部件上,能够避免因该卷绕而造成的脱粒处理物的滞留。而且,在脱粒筒旋转动作时,不仅仅是多个脱粒齿,而且就连形成脱粒筒的筒体部的多个棒状部件,也都作为对脱粒处理物实施由打击或梳入实现的脱粒处理的脱粒处理部件起作用,因而能够提高脱粒性能。
[0012]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当在上述脱粒筒上装备将其内部空间前后隔开的分隔部件时,在以下方面更为有利。
[0013]根据该特征构成,借助分隔部件,可抑制通过脱粒筒前部侧的脱粒处理而单粒化的谷粒或是在脱粒处理的初期阶段进入到脱粒筒内部空间的未脱粒禾杆等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流动,并且由于该单粒化谷粒或未脱粒禾杆等随脱粒筒的旋转而被导向脱粒筒的周围,所以,能够阻止由于单粒化谷粒或未脱粒禾杆等不停留地通过脱粒筒的内部空间、随脱粒禾杆从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端部排出而引起的三次损失的发生。
[0014]因此,即使在大量供给脱粒处理物的场合,也不会招致脱粒处理所需的负荷的增大,能够对脱粒处理物实施充分的脱粒处理,而且,由于能够阻止三次损失的发生,能够在避免因负荷增大导致的脱粒筒传动系统等的损伤的同时提高脱粒性能或谷粒回收效率,其结果,能够提供耐久性或处理能力优异的脱粒装置的脱粒筒结构。
[0015]此外,若装备产生分选风的风车、且使来自上述风车的分选风朝向上述分隔部件流动的话,在以下方面更为有利。
[0016]根据该特征构成,由分隔部件挡住的脱粒处理物在来自风车的分选风的作用下被向分隔部件的周围(脱粒筒的周围)吹开,随着脱粒筒的旋转而从分隔部件的周围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流动,因而,能够避免脱粒处理物堆积在分隔部件的近前部位。
[0017]因此,能够防止因脱粒处理物的堆积导致处理能力降低。
[0018]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脱粒筒的上部侧由顶板覆盖,在上述顶板上装备多个送尘阀,该多个送尘阀伴随着上述脱粒筒的旋转驱动而将上述收割禾杆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引导。
[0019]根据该特征构成,被供给到脱粒室的收割禾杆随着脱粒筒的旋转,一边受到由多个脱粒齿实施的大量打击和梳入所实现的脱粒作用,一边朝向脱粒室的上部被输送,随着到达脱粒室的上部,在多个送尘阀的作用下被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引导。
[0020]也就是说,在脱粒筒上具备多个脱粒齿,可充分获得由脱粒齿对脱粒处理物的打击或梳入等所实现的适当的脱粒作用,而且能够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输送脱粒处理物。
[0021]并且,若将各脱粒齿形成为,例如具有伴随脱粒筒旋转而将脱粒处理物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引导的引导部等,则能够更加良好地进行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脱粒处理物输送,而且,若形成为仅仅进行针对脱粒处理物的打击或梳入的脱粒专用形状的话,则能够获得对脱粒处理物更为合适的脱粒作用。
[0022]因此,通过使送尘阀主要进行将脱粒处理物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输送,能够提供不会损害脱粒处理物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输送性能、可实现脱粒性能及鼓励回收效率的提高的全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脱粒结构。
[0023]上述送尘阀形成为,具有跨上述顶板的左右两侧缘部的长度,此时,能够足够长地获得装备在顶板上的送尘阀的长度,由此,能够更加良好地进行由送尘阀实施的脱粒处理物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输送引导。因此,在实现多个脱粒齿的脱粒性能以及谷粒回收效率的提高的同时,能够实现脱粒处理物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输送性能的提高。
[0024]而且,当将上述顶板形成为,大致沿着随上述脱粒筒的旋转而由上述脱粒齿的末端所描画出的旋转轨迹弯曲时,能够一边使随脱粒筒的旋转而输送至脱粒室上部的脱粒处理物沿着顶板或送尘阀,一边顺畅地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下方进行引导。因此,在实现多个脱粒齿的脱粒性能以及谷粒回收效率的提高的同时,能够实现脱粒处理物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输送性能的提高,此外,还能够避免因与顶板的冲撞而造成的谷粒损伤坐寸ο
[0025]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脱粒筒的前端部装备螺旋叶片,该螺旋叶片随着上述脱粒筒的旋转而朝向后方扒入并输送被朝向该前端部供给输送来的收割禾杆,上述螺旋叶片可装拆地安装。
[0026]根据该特征构成,在螺旋叶片由于长期与收割禾杆等激烈接触而显著磨损的场合,能够仅将磨损的螺旋叶片更换掉。由此,与通过熔接等在脱粒筒前端部不可装拆地装备螺旋叶片的场合相比,能够大幅地削减更换螺旋叶片所需的功夫及成本,其结果,能够使磨损的螺旋叶片的更换容易进行。并且,由于容易更换磨损的螺旋叶片,因而能够容易地避免在放任螺旋叶片磨损时导致的螺旋叶片对收割禾杆的扒入输送作用的降低、伴随该降低而使得脱粒处理能力降低这样的不良情况。
[0027]因此,通过实施可拆装地将螺旋叶片安装在脱粒筒前端部上这样的简单改良,可以简单且廉价地进行针对螺旋叶片磨损的适当处置,其结果,能够容易地避免起因于螺旋叶片磨损的脱粒处理能力的降低。
[0028]在该构成的基础上,在上述脱粒筒的下方设置输送辅助引导件,该输送辅助引导件配置成从下方覆盖上述脱粒筒的前端部,从而承接朝向上述脱粒筒的前端部供给输送来的收割禾杆,并辅助由上述螺旋叶片对收割禾杆进行的扒入输送,所述输送辅助引导件构成为,其至少位于上述脱粒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分能够拆装,此时,在输送辅助引导件由于长期与收割禾杆等激烈接触而显著磨损的场合,能够仅将磨损的输送辅助引导件更换掉。由此,与例如通过熔接等将输送辅助引导件不可装拆地装备在支承构架等上的场合相t匕,能够大幅地削减更换输送辅助引导件所需的功夫及成本,其结果,能够使磨损的输送辅助引导件的更换容易进行。并且,由于容易更换磨损的输送辅助引导件,因而能够容易地避免在放任输送辅助引导件磨损时导致的、由于在螺旋叶片与输送辅助引导件之间形成的间隙变大而使得螺旋叶片对收割禾杆的扒入输送作用降低、伴随该降低而使得脱粒处理能力降低这样的不良情况。
[0029]另外,随着脱粒筒的旋转而被螺旋叶片朝向后方扒入输送的收割禾杆等受到脱粒筒旋转的影响,偏靠集中在输送辅助引导件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部分。因而,在输送辅助引导件中,越是位于该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分,与收割禾杆等的接触越是激烈,越容易发生起因于该接触的磨损。
[0030]因此,若考虑该方面而将输送辅助引导件中的脱粒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部分构成为能够装拆的形式,则在因长期与收割禾杆等激烈接触而使得输送辅助引导件中的脱粒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部分显著磨损的场合,能够仅将该磨损的部分更换掉。由此,与更换整个输送辅助引导件的场合相比较,能够进一步削减更换所需的成本。
[0031]因此,通过实施将输送辅助引导件构成为其至少位于脱粒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分能够装拆这样的简单改良,可以简单且廉价地进行针对输送辅助引导件磨损的适当处置,其结果,能够容易地避免起因于输送辅助引导件的磨损的、脱粒处理能力的降低。
[003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以从下方覆盖上述脱粒筒的方式配备承接网,以从上方覆盖上述脱粒筒的方式配备顶板,在上述承接网与上述顶板之间可装拆地装备有接缝部件,该接缝部件形成为具有将承接网与顶板的内表面串连起来的引导面。
[0033]根据该特征构成,在接缝部件的引导面由于长期与收割禾杆等激烈接触而显著磨损的场合,能够仅将磨损的接缝部件更换掉。由此,与通过熔接等在承接网或顶板上不可装拆地装备接缝部件的场合相比,能够大幅地削减更换磨损的接缝部件所需的功夫及成本,其结果,能够使磨损的接缝部件的更换容易进行。并且,由于容易更换磨损的接缝部件,因而能够容易地避免在放任接缝部件磨损时导致的、由于无法利用接缝部件的引导面将承接网的内表面和顶板的内表面串连起来而使得收割禾杆等不能跨脱粒筒的承接网和顶板顺畅流动从而脱粒处理能力降低这样的不良情况。
[0034]因此,通过实施将接缝部件可装拆地装备在承接网和顶板之间这样的简单改良,可以简单且廉价地进行针对接缝部件磨损的适当处置,其结果,能够容易地避免起因于接缝部件磨损的、脱粒处理能力的降低。
[0035]关于其他的特征构成以及由该特征构成起到的有利效果,通过在参照附图的同时阅读以下说明便会变得清晰明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全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0037]图2是全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
[0038]图3是脱粒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0039]图4是表示脱粒装置的前端部的构成的局部纵剖正视图。
[0040]图5是表示脱粒装置的前后中间部的构成的局部纵剖正视图。
[0041]图6是表示脱粒筒以及输送辅助引导件的构成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0042]图7是表示脱粒筒的构成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0043]图8是表示螺旋叶片的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0044]图9是表示脱粒筒的构成的脱粒筒的纵剖后视图。
[0045]图10是表示脱粒筒的另一构成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0046]图11是表示接缝部件的构成的主要部分的纵剖正视图。
[0047]图12是表示送尘阀的长度及配置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0048]图13是表示输送辅助引导件的构成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0049]图14是表示输送辅助引导件的构成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侧视图。
[0050]图15是表示承接网的构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51]图16是表示初筛的构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52]图17是变速箱的纵剖正视图。
[0053]图18是变速箱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0054]图19是通气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0055]图20是表示通气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图1中示出了将稻子或小麦等作为收割对象的全喂入型联合收割机(whole culm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的整体侧面。图2中不出了其整体顶面。如这些图所示那样,全喂入型联合收割机在由方管钢材等形成的机体构架I的右前部搭载有发动机2和变速装置(未图示)。在机体构架I的下部,配备有由经变速装置等传递的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驱动的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装置3。在机体构架I的前部,可升降摆动地连接有收割作为收割对象的植立禾杆并将其向后方输送的收割输送装置4。在机体构架I的左半部,搭载有脱粒装置5,该脱粒装置5对来自收割输送装置4的收割禾杆实施脱粒处理,同时,还对通过该脱粒处理所得到的处理物进行分选处理。在机体构架I的右半部搭载有装袋装置6,该装袋装置6贮存来自脱粒装置5的谷粒,并且能够将该贮存的谷粒装袋。在机体构架I的右前部形成有搭乘驾驶部7。
[0057]左右的履带式行驶装置3如此构成,即,基于搭乘驾驶部7所具备的十字摆动式的中立回复型操纵杆8向左右方向的摆动操作,转向系统(未图示)动作,由此,切换并显现出左右的履带式行驶装置3被等速驱动的直行状态和它们差动的转向状态。
[0058]在收割输送装置4的前端的左右两侧端部上,配备有随着机体行驶而将植立禾杆梳分成收割对象的植立禾杆和收割对象以外的植立禾杆的分禾器9。在收割输送装置4的前部上方,装备有将由左右的分禾器9梳分出来的收割对象的植立禾杆的穗尖侧朝向后方扒入的旋转卷筒10。在收割输送装置4的底部,配备有切断收割对象的植立禾杆的株根侧的切断机构11。在切断机构11的后方配备有螺旋输送器12,该螺旋输送器12将由切断机构11切断后的植立禾杆(收割禾杆)偏向收集到左右方向的既定部位,并且,从该既定部位朝向后方送出。在螺旋输送器12的既定部位上,装备有由将从该既定部位送出的收割禾杆朝向脱粒装置5供给输送的输送机构成的进给器13。
[0059]收割输送装置4通过跨机体构架I和进给器13架设的液压式的升降缸(未图示)的动作,以机体构架I和进给器13的连接点为支点进行升降摆动。升降缸的动作,通过基于操纵杆8向前后方向的摆动操作切换控制阀(未图示)的动作状态而被控制,该控制阀控制工作油相对升降缸的流动。也就是说,通过向前后方向摆动操作操纵杆8,能够使收割输送装置4升降,可进行改变切断机构11相对植立禾杆的高度位置的收割高度调节等。
[0060]如图3至图5所示那样,在脱粒装置5的上部形成有脱粒室14。在脱粒室14中,配备有以沿收割禾杆的输送方向架设的前后向支轴15为支点进行旋转的脱粒筒16。在脱粒筒16的下方装备有承接网17,该承接网17形成为从下方覆盖脱粒筒16的下部侧的、正面观看呈U字形的形状,承接随脱粒筒16的旋转而被脱粒处理的收割禾杆,并使由脱粒处理得到的处理物漏下。在脱粒装置5中,在其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端部的承接网17的后方,形成有用于将脱粒处理后的禾杆排出到机外的排杆口 18。在承接网17的下方,配备有对从承接网17漏下的处理物实施筛动分选处理的摆动分选机构19。在摆动分选机构19的前下方,配备有朝向从承接网17漏下来的处理物和筛动分选处理中的处理物供给分选风而对这些处理物实施风力分选处理的风车20。在风车20的后方,形成有对从摆动分选机构19的前部侧漏下的处理物进行回收的一次回收部21。在一次回收部21的后方,形成有对从摆动分选机构19的后部侧漏下的处理物进行回收的二次回收部22。在摆动分选机构19的后方,形成有将未从摆动分选机构19漏下而被输送到摆动分选机构19的后端部的处理物排出到机外的排出口 23。在脱粒筒16的上方,可开闭地装备着从上方覆盖脱粒筒16的上部侧的顶板24,将随着脱粒筒16的旋转而被朝着脱粒筒16的上部输送来的收割禾杆及脱粒处理物朝向承接网17引导。
[0061]脱粒室14由覆盖脱粒筒16的承接网17和顶板24等区划形成。在脱粒室14的前端下方部位,形成有将由进给器13输送来的收割禾杆整体作为处理物供给的供给口 25。
[0062]脱粒筒16的支轴15能够旋转地跨脱粒装置5的前壁26和后壁27架设。并且,脱粒筒16利用经由风车20等传递的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以支轴15为支点被向正面观看的右方驱动旋转,通过该旋转驱动,对供给至脱粒室14的收割禾杆实施脱粒处理,促进谷粒的单粒化,同时,将该收割禾杆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机体后方输送。
[0063]承接网17是形成为格子状的凹形承接网,接住供给至脱粒室14的收割禾杆,辅助脱粒筒16对收割禾杆进行的脱粒处理。具体来讲,承接网17 —边接住随脱粒筒16的旋转动作而被脱粒处理的收割禾杆,一边使通过该脱粒处理所得到的单粒化谷粒或带枝梗的谷粒、或者由脱粒处理产生的杆屑等处理物朝向下方的摆动分选机构19漏下,另一方面,防止脱粒禾杆等朝摆动分选机构19漏下。
[0064]摆动分选机构19具备由凸轮式的驱动机构28驱动而朝前后方向摆动的俯视观看呈框状的筛箱29。在筛箱29的上部,从筛箱29的前侧起,按顺序配备有粗分选用的谷粒盘30、初筛31、逐杆器32。在筛箱29的下部,从筛箱29的前侧起,按顺序配备有精分选用的谷粒盘33和谷粒筛34。在摆动分选机构19的上部,由上部的谷粒盘30或初筛31或者逐杆器32接住在单粒化禾杆或杆屑等混杂的状态下从承接网17漏下的分选处理物,进行筛动分选的粗分选处理。在摆动分选机构19的下部,由下部的谷粒盘33或谷粒筛34接住在单粒化禾杆或带枝梗的谷粒等混杂的状态下从初筛31漏下的分选处理物,进行筛动分选的精分选处理。其结果,将分选处理物分选成为作为一次物的单粒化谷粒、作为二次物的带枝梗的谷粒或杆屑等混杂物、作为三次物的杆屑等尘埃。
[0065]风车20利用经由带式的传动机构35传递的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以其支轴20A为支点被驱动旋转,从而生成分选风。分选风通过三个风路Rf R3而朝向从承接网17漏下的分选处理物或由摆动分选机构19分选的分选处理物等供给,由此从分选处理物中吹分出比重小的杆屑等,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排出口 23输送。
[0066]一次回收部21按照由来自风车20的分选风除去了稻草屑等尘埃的状态,将从摆动分选机构19的谷粒筛34漏下的单粒化谷粒作为一次物进行回收。在一次回收部21的底部,左右向地配备有利用经由风车20等传递的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得到驱动的一次螺旋体36。一次螺旋体36将由一次回收部21回收到的一次物朝向连设在其右端的扬送螺旋体37 (参照图2)输送。
[0067]二次回收部22将未从摆动分选机构19的谷粒筛34漏下而从谷粒筛34的后端流下的带枝梗的谷粒或杆屑等混杂物、以及从摆动分选机构19的逐杆器32漏下的带枝梗的谷粒或杆屑等混杂物作为二次物进行回收。在二次回收部22的底部,左右向地配备有利用经由风车20等传递的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得到驱动的二次螺旋体38。二次螺旋体38将由二次回收部22回收到的二次物朝向连设在其右端的二次返送机构39 (参照图2)输送。
[0068]扬送螺旋体37对由一次螺旋体36输送来的一次物进行扬送,并将其供给至装袋装置6的上部所具备的谷粒箱40 (参照图1及图2)。二次返送机构39具备对由二次螺旋体38输送来的二次物再次进行脱粒处理的再处理部(未图示),扬送由该再处理部脱粒处理后的二次物而将其返送到摆动分选机构19 (参照图2及图3)。
[0069]排出口 23将未从承接网17漏下而从排杆口 18流下的脱粒禾杆、或通过筛动分选处理和风力分选处理而被分选输送到摆动分选机构19的后方的杆屑等排放到机外。
[0070]如图3至图9所示那样,脱粒筒16具备形成其前端部的圆锥台状的扒入部41、和与该扒入部41的后端连接的脱粒处理部42。在扒入部41的外周面上装备有两个螺旋叶片43,该两个螺旋叶片43将由进给器13供给输送至供给口 25的收割禾杆随脱粒筒16的旋转而朝向后方的脱粒处理部42扒入输送。
[0071]脱粒处理部42由如下构件等构成:第一板(支承部件的一例)44,其一体装备在支轴15的前部;第二板(分隔部件的一例)45,其一体地装备在支轴15的前后中间部;第三板(支承部件的一例)46,其一体装备在支轴15的后端部;由圆管钢材等构成的六根脱粒筒构架(棒状部件的一例)47,它们以沿着支轴15的前后向姿势在脱粒筒16的周向上隔开一定间隔排列地被支承;以及多个脱粒齿48,它们以从脱粒筒构架47朝向脱粒筒16的外方突出的姿势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既定间隔排列地装备在各个脱粒筒构架47上。
[0072]也就是说,在脱粒筒16上,按照在脱粒处理部42的周向和前后方向上隔开既定间隔排列的方式,排列配备有朝向脱粒筒16的外方突出的多个脱粒齿48。另外,作为脱粒筒16,脱粒处理部42的内部空间S与脱粒室14连通,容许处理物进入到其内部空间S。其结果,在脱粒筒16旋转动作时,一边搅拌其周围的处理物和进入到内部空间S的处理物,一边对这些处理物实施通过脱粒筒构架47和脱粒齿48的打击或梳入等而进行的脱粒处理。
[0073]而且,由于脱粒处理部42的内部空间S与脱粒室14连通,即使在将大量的收割禾杆作为处理物供给到脱粒室14的场合,也能够将脱粒处理部42的内部空间S作为脱粒处理用的处理空间加以有效利用。由此,能够避免处理空间中的处理物的滞留及处理空间的饱和。其结果,能够避免起因于处理物滞留或处理空间饱和的、处理物未进行充分脱粒处理就从凹形部3漏下、或者脱粒处理所需负荷增大而使得相对脱粒筒16传送的传动系统破损等不良状况的发生。
[0074]并且,在脱粒筒16的旋转动作时,不仅多个脱粒齿48,就连形成脱粒筒16的脱粒处理部42的六根脱粒筒构架47也作为作用于处理物的脱粒处理部件起作用,因而,能够实现脱粒性能及脱粒效率的提闻。
[0075]而且,由于大量谷粒受到脱粒筒16前部侧的脱粒处理而单粒化后从承接网17漏下,使得脱粒筒16的前后中间部的处理物量减小,在该前后中间部,将脱粒筒16的内部空间S前后隔开的第二板45阻止脱粒筒16的内部空间S中的处理物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流动,随同脱粒筒16的旋转将处理物导向脱粒筒16的周围,从而促进了通过脱粒齿48等对处理物的打击或梳入等而进行的脱粒、以及单粒化谷粒从承接网17的漏下。由此,能够阻止三次损失的发生,该三次损失起因于处理物中所含的单粒化谷粒或未脱粒禾杆等不停留地通过脱粒筒16的内部空间S、随同脱粒禾杆一同被从形成于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端部的排杆口 18排出。
[0076]进而,在脱粒筒16的旋转动作时,连同在扒入部41的作用下被扒入输送的收割禾杆一起伴随螺旋叶片43的旋转从供给口 25吸引来的外部气体,在脱粒筒16的周围或脱粒处理部42的内部空间S中顺畅地流动。由此,能够防止由脱粒处理产生的杆屑等从供给口25向进给器13流出,并且能够更加快速地进行处理物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输送。
[0077]此外,从供给口 25吸引的外部气体通过与供给口 25连接的进给器13的内部,而且,该进给器13将形成在装备有切断机构11和螺旋输送器12等的收割输送装置4的收割回收部上的回收禾杆输出用的输出口(未图示)和供给口 25连通,因而,在脱粒筒16旋转动作时,在螺旋叶片43旋转产生的吸引作用下,在收割回收部中通过收割处理或回收处理而产生的杆屑等尘埃也随同外部气体一起,从收割回收部的输出口经由进给器13的内部空间及供给口 25流入到脱粒筒16的周围或脱粒处理部42的内部空间S。其结果,能够抑制收割回收部中杆屑等的附着堆积或飞扬,能够抑制因该附着堆积引起的收割禾杆的输送不良、以及因该飞扬引起的作业环境及能见度的降低等。
[0078]各板4Γ46呈以支轴15为中心的圆形,在其外周侧的距支轴15等距离的位置上螺栓连接有脱粒筒构架47。也就是说,在各板4Γ46的外周侧,按照在其周向上隔开一定间隔排列的状态配备六根脱粒筒构架47,脱粒筒16的筒直径增大。由此,能够防止收割禾杆相对脱粒筒16的卷绕。
[0079]各脱粒筒构架47螺栓连接在各板4Γ46上,能够变更朝向而成为其前后方向与脱粒筒16的前后方向一致的通常姿势和其前后方向与脱粒筒16的前后方向相反的翻转姿势,而且相邻的脱粒筒47彼此的前后朝向相反。
[0080]在各脱粒筒构架47上,穿设有能够安装脱粒齿48的多个安装孔47A、47B,它们呈在其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距P排列的状态,且呈从脱粒筒构架47的前端到最前方的安装孔47A的中心的距离LI和从脱粒筒构架47的后端到最后方的安装孔47A的中心的距离L2有半个间距(=1/2P)的差异的状态。
[0081]并且,各脱粒筒构架47以相邻的构架彼此的前后朝向相反的状态连接支承在各板4Γ46上。由此,在作为六个脱粒筒构架47采用相同构成的构架的同时,能够以相邻脱粒筒构架47的脱粒齿48在前后方向错位半个间距的状态来定位这些脱粒筒构架47上所装备的脱粒齿48。其结果,不用减小相邻的脱粒齿48的间隔,便能够减小脱粒齿48对处理物的打击间隔。
[0082]也就是说,通过将各脱粒筒构架47设为相同构成而实现了成本削减,而且,有效地防止了相邻脱粒齿48的间隔越小就越容易发生的、起因于处理物中的禾杆相对脱粒齿48的缠绕的处理物堵塞,同时,能够通过增多脱粒齿48对处理物的打击次数而提高脱粒性倉泛。
[0083]而且,通过将各脱粒筒构架47装备成能够将朝向改变成为通常姿势和翻转姿势,在位于因处理物量多而较易磨损的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的脱粒齿48的磨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愈变显著的场合,通过改变各脱粒筒构架47的朝向,能够一举将各脱粒筒构架47所具备的多个脱粒齿48的位置改变成较易磨损的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的脱粒齿48和不易磨损的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脱粒齿48交换的状态。由此,能够将磨损少的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脱粒齿48作为处理物量多的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的脱粒齿48加以有效利用。
[0084]多个安装孔47A、47B中的位于各脱粒筒构架47的前后两端部的四个(前后各两个)安装孔47A形成为比位于中间部的安装孔47B小的直径。
[0085]各脱粒齿48中的利用小直径的安装孔47A安装的脱粒齿48A由具备插通于安装孔47A的小直径部48a的带台阶的圆棒钢材构成,以其中心位于通过支轴15的中心以及脱粒筒构架47的中心的线上的方式,可装拆地螺母固定在脱粒筒构架47上。
[0086]利用中间部的安装孔47B安装的脱粒齿48B由无台阶的圆棒钢材构成,以其中心位于通过支轴15的中心和脱粒筒构架47的中心的线上的方式,不可装拆地熔接在脱粒筒构架47上。
[0087]也就是说,位于脱粒处理部42的前后两端部的各脱粒齿48A能够装拆,所以,在这些脱粒齿48A即便经过了脱粒筒构架47的朝向改变仍然在长期使用下显著磨损的场合,能够简单地更换为新的脱粒齿48A。
[0088]另外,在脱粒禾杆量多的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如图10所示那样,若以间拔位于脱粒筒16后端部的脱粒齿48A的状态进行配备的话,则脱粒筒后端部的脱粒齿48A的间隔变大,能够有效地抑制起因于相对脱粒筒后端部的脱粒齿48A的钩挂的脱粒禾杆的滞留。其结果,能够促进脱粒禾杆从排杆口 18的排出。
[0089]如图:Γ5、图11 (a)、(b)以及图12所示那样,顶板24—体装备有大致沿着脱粒齿末端的旋转轨迹K弯曲的弯曲部24A、位于该弯曲部24A的前后两端的半圆状的纵壁部24B、以及位于弯曲部24A左右的一直线状的侧缘部24C等。顶板24构成为,以其左侧的侧缘部24C所具备的多个铰链24D为支点,能够在从上方覆盖脱粒筒16的上部侧的关闭位置和敞开脱粒筒16的上部侧的打开位置之间进行开闭摆动操作。在右侧的侧缘部24C上,设置有以关闭状态固定顶板24的多个螺栓24E。
[0090]弯曲部24A弯曲形成,以便借助其内表面朝向下方的承接网17顺畅地对伴随脱粒筒16的旋转而朝向脱粒筒16上部输送来的处理物进行引导。在弯曲部24A的内表面上,按照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既定间隔排列的状态可装拆地固定装备着多个送尘阀49,该送尘阀49伴随脱粒筒16的旋转动作而将被输送至脱粒室14的上部的处理物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引导。多个送尘阀49中最前方的送尘阀49A形成为从前侧的纵壁部24B至左侧的侧缘部24C的圆弧状,其它的送尘阀49B形成为跨左右的侧缘部24C的圆弧状。
[0091]也就是说,通过在顶板24上配备弯曲部24A,能够一边使随脱粒筒16的旋转由多个脱粒齿48等扒起输送至脱粒室14的上部的处理物顺沿于弯曲部24A的内表面或送尘阀49,一边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下方的承接网17顺畅地进行引导。另外,通过将各送尘阀49形成为到达左侧的侧缘部24C或左右的侧缘部24C的长尺寸的圆弧状,能够有效地提高各送尘阀49A对随脱粒筒16旋转而被输送至脱粒室14上部的处理物的引导作用。由此,不仅能够将各脱粒齿48形成为具备对处理物进行输送的作用的形状,而且能够形成为适合进行对处理物的打击或梳入的脱粒专用形状,同时,可良好地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输送并引导处理物,其结果,能够实现对处理物的脱粒性能以及输送性能的提高。
[0092]在左右的侧缘部24C上,可装拆地螺栓连接有钢板制的接缝部件50,该接缝部件50弯曲形成为具有串连弯曲部24A的内表面和承接网17的内表面的引导面50a。这样,由于位于承接网17和顶板24之间的接缝处从而与处理物的接触激烈的接缝部件50可装拆地构成,所以,在该接缝部件50因与处理物的接触而显著磨损的场合,能够简单地仅更换接缝部件50。也就是说,不会导致例如像将该接缝部件50不可装拆地熔接在顶板24上的场合那样要连同磨损的接缝部件50 —起更换掉整个顶板24这样的麻烦和经济方面的不利,能够适当地进行针对接缝部件50的磨损的处置。
[0093]另外,在各脱粒齿48的末端和各送尘阀49的下缘之间,为了使送尘阀49对处理物的引导良好而设定有小的间隙。而且,在各脱粒齿48的末端和承接网17的内表面之间,为了促进单粒化谷粒从承接网17漏下,设定有比设定在各脱粒齿48的末端与各送尘阀49的下缘之间的间隙大的间隙。
[0094]如图3、图4、图6?8以及图10所示那样,在脱粒筒16中,在其扒入部41的外周面上,呈螺旋状地熔接有两张支承板41A。并且,在这些支承板41A的背面上,可装拆地螺栓连接有对应的螺旋叶片43,呈现它们的外缘侧比对应的支承板41A的外缘还要向外方侧突出的状态。
[0095]也就是说,在该脱粒筒16中,由进给器13供给输送至供给口 25的收割禾杆随着脱粒筒的旋转而被朝向后方扒入输送,从而两个螺旋叶片43与收割禾杆激烈接触并容易发生起因于该接触的磨损,该两个螺旋叶片43可装拆地装备在脱粒筒16的扒入部41上,由此,在经长期使用而使得各螺旋叶片43显著磨损的场合,能够简单地仅仅对螺旋叶片43进行更换。其结果,不会导致例如像将该螺旋叶片43不可装拆地熔接在扒入部41上的场合那样要连同磨损的螺旋叶片43 —起更换掉扒入部41这样的麻烦或经济方面的不利,能够适当地进行针对螺旋叶片43的磨损的处置。
[0096]另外,各支承板41A利用跨它们的前表面和扒入部41的外周面地熔接的多个加强肋41B得到加强。
[0097]如图3、图4、图6、图13以及图14所示那样,在脱粒装置5中,在其前壁26和承接网17之间配备有输送辅助引导件51,该输送辅助引导件51承接由进给器13供给输送至供给口 25的收割禾杆,辅助由两个螺旋叶片43进行的收割禾杆的扒入输送。输送辅助引导件51由从下方覆盖扒入部41的下部侧的、螺栓连接成正视观看时呈大致U字形的左右一对引导部件51A、5IB构成。左右的引导部件51A、5IB通过下述方式构成,S卩,在可装拆地螺栓连接在前后向配备于脱粒装置5的前壁26以及脱粒装置5的上部的左右一对支承构架52上的不锈钢制的第一板51a上,熔接形成从脱粒装置5的前壁26至承接网17的引导面的不锈钢制的第二板51b。
[0098]也就是说,在该脱粒装置5中,由于对由两个螺旋叶片43进行的收割禾杆的扒入输送进行辅助,输送辅助引导件51与收割禾杆激烈接触、进而容易发生因该接触产生的磨损,将输送辅助引导件51装备成能够装拆的形式,并且,将其构成为能够左右分割的左右两分割结构,即,位于脱粒筒16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左侧的引导部件51A和位于脱粒筒16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右侧的引导部件51B,由此,在因长期使用使得输送辅助引导件51整体显著磨损的场合,能够简单地仅更换输送辅助引导件53。另外,在因长期使用使得输送辅助引导件51中的左右任意一个引导部件51A、51B显著磨损的场合,能够仅将磨损显著的引导部件51A、51B更换掉。其结果,不会导致例如像将输送辅助引导件51不可装拆地熔接在承接网17和左右的支承构架52等上的场合那样要连同输送辅助引导件51更换掉承接网17或左右支承构架52、或者像不可分割地构成输送辅助引导件51的场合那样即便是输送辅助引导件51的左右任意一侧显著磨损时也要更换整个输送辅助引导件51这样的麻烦或经济方面的不利,能够适当地进行针对输送辅助引导件51的磨损的处置。
[0099]而且,由于输送辅助引导件51是耐腐蚀性强的高强度不锈钢制部件,所以能够降低因磨损造成的更换频度。
[0100]如图3、图5、图6以及图15所示那样,承接网17由形成为相同形状的四个承接网部件53构成,可装拆地螺栓连接于左右的支承构架52。在各承接网部件53上,配备有骨架构造成矩形的基框53A。在基框53A的框内,按照在脱粒筒16的周向上隔开一定间隔的状态,前后向地排列配备着由带状钢板构成的多个纵条53B。而且,按照在作为脱粒筒16支轴方向的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的状态,左右向地排列配备着由弯曲形成为圆弧状的带状钢板构成的多个第一横条53C。进而,在邻接的第一横条53C之间,按照在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的状态,左右向地排列配备着由弯曲形成为圆弧状的钢琴线材构成的多个第二横条53D。并且,设定各条53B?53D的配置间隔,使得形成于基框53A的框内的网眼呈现沿脱粒筒16周向的方向上的长度比沿前后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长的横长的矩形。
[0101]也就是说,考虑到在脱粒筒16受到驱动而旋转的脱粒处理时、由针对收割禾杆的脱粒处理所得的单粒化谷粒等随脱粒筒16的旋转而在其旋转方向上流动这一情况,将承接网17构成为其网眼呈在脱粒筒16的旋转方向上较长的横长的矩形。由此,与将承接网17构成为其网眼呈现在脱粒筒16的脱粒处理方向(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纵长的矩形的场合相比,单粒化谷粒等更容易从承接网17的前部侧漏下。其结果,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单粒化谷粒从承接网17的前部侧的漏下受到抑制而引起的脱皮粒的产生。而且,通过将各承接网部件53形成为相同的形状,能够使承接网17的生产性或组装性提高。
[0102]如图3以及图16所示那样,粗分选用的初筛31由单一的分选板54构成,该分选板54以越靠其分选方向下游侧越位于上方的向后上升的倾斜姿势螺栓连接在筛箱29上。
[0103]在分选板54的前部侧(相对整个分选板54来说的、前侧的约1/3的区域),俯视观看呈矩形的多个漏下孔54A排列形成为后列的漏下孔54A位于前列的漏下孔54A之间的交错状。在分选板54的后部侧(相对整个分选板54来讲的、后侧的约2/3的区域),具有分选片54a、54b的俯视观看呈矩形的多个漏下孔54B、54C排列形成为后列的漏下孔54B、54C位于前列的漏下孔54B、54C之间的交错状。
[0104]各分选片54a、54b中的位于分选板54的左右中央侧的分选片54a,被冲压形成为越靠其分选方向下游侧宽度越窄且越靠上方的鳞状。而位于分选板54的左右两端的分选片54b,被冲压形成为尺寸比左右中央侧的分选片54a短的矩形,越靠其分选方向下游侧越靠上方。
[0105]也就是说,由于以单一的分选板54构成粗分选用的初筛31,与例如将由带状钢板构成的多个筛唇^ 7 '>一 7°)排列配备成在前后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的形式而构成初筛31的场合等相比,能够实现构成的简化以及成本的削减。
[0106]并且,通过在供给单粒化谷粒含有率高的分选处理物的初筛31的前部侧形成不具备分选片54a、54b的漏下孔54A,从初筛31的前部侧向下方的谷粒盘33或谷粒筛34漏下的单粒化谷粒变多。其结果,能够提高位于谷粒盘33或谷粒筛34下方的一次回收部21的单粒化谷粒的回收率。
[0107]而且,通过在初筛31的后部侧呈交错状地前后左右排列形成具备分选片54a、54b的漏下孔54B、54C,在筛动分选处理中,初筛31上的分选处理物在左右方向上不会偏置而是得到均匀的分配。由此,能够促进单粒化谷粒从各漏下孔54B、54C的漏下。
[0108]进而,通过以向后升高的倾斜姿势装备初筛31,与以水平姿势装备初筛31的场合相比较,在筛动分选处理中,初筛31将分选处理物朝向分选处理方向上游测的上方推出的力变大。因而,在筛动分选处理之际,分选处理物朝向分选方向下游侧的输送得到抑制,同时,分选处理物的上下运动变得激烈,可更有效地进行分选处理物的比重差分选,从而,促进了比重大的谷粒从各漏下孔54B、54C的漏下,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单粒化谷粒从排出口 23排出到机外的三次损失的发生,其结果,能够实现谷粒回收效率的提高。
[0109]此外,通过将初筛31的左右两端的分选片54b形成为尺寸比左右中央侧的分选片54a短,能够促进谷粒等从初筛31中容易堆积分选处理物的左右两端部的漏下孔54C漏下。其结果,能够避免起因于分选处理物在初筛31左右两端部的堆积的、分选效率的降低。
[0110]另外,形成于初筛31的不具备分选片54a、54b的漏下孔54A和具备分选片54a、54b的漏下孔54B、54C的比例,可根据所分选的谷粒的种类等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0111]另外,还可在分选板54的前部侧以后列的漏下孔54C位于前列的漏下孔54C之间的交错状排列形成多个漏下孔54C,该漏下孔54C形成为俯视观看时呈矩形,具有短尺寸的矩形分选片54b。
[0112]如图3所示那样设定成,来自风车20的分选风中的通过上段风路Rl的分选风,经过形成在筛箱29中的风路R4而朝向脱粒筒16的第二板45流动。由此,能够朝向脱粒筒16周围风力输送被第二板45阻止了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的流动的处理物。其结果,能够避免处理物在第二板45的近前部位堆积而给脱粒处理带来障碍。
[0113]如图3以及图6所示那样,脱粒筒16中位于其后端的脱粒齿48A位于承接网17后端的后方而面对排杆口 18。也就是说,在脱粒筒16的后端,由于不存在承接网17,所以成为在其周围形成了较大空间的状态。由此,即使脱粒禾杆缠绕在脱粒筒后端的脱粒齿48A上,该脱粒禾杆也会在伴随脱粒筒16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而从该脱粒齿48A的末端脱出。其结果,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脱粒禾杆在脱粒筒16后端相对脱粒齿48A钩挂而引起的脱粒禾杆的滞留,能够促进脱粒禾杆从排杆口 18的排出。
[0114]下面,参照图17至图20来说明变速箱的分割箱以及设于其上的通气(breather)
>J-U ρ?α装直。
[0115][分割箱的整体构成]
图17示出了作为适用本发明的通气装置的分割箱的一例的、在全喂入型联合收割机中使用的变速箱101。
[0116]上述变速箱101由左右一对的分割箱单位体102、102的组合构成,在图中的分割线I所示的分割部位的对合面120上夹装密封件103地螺栓连接在一起。
[0117]该变速箱101在其上部侧连接并支承由另外的箱构成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HST) 105,下部侧由车轴106支承。
[0118]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05,在向左右分割箱单位体102、102中的一个分割箱单位体102的上方延伸出的轴支承部121上,插通与泵驱动轴一体的输入轴150,从而将变速箱101支承在变速箱101的上端部。相对设在上述输入轴150上的输入用带轮151,以带传动方式从发动机(图外)传递与作业系统的动力分支开的行驶系统的动力。
[0119]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05的与马达轴一体的输出轴152被插入在变速箱101的上部,相对变速箱101内的变速机构输入由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05变速过的动力。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05传递来的动力由变速箱101内装备的作为变速机构的副变速机构113以高低两档齿轮变速,之后,经由左右的侧部离合器114分支传递至左右的车轴106,向左右的履带行驶装置输出。
[0120]变速箱101内所装备的变速机构的概要情况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那样。
[0121]S卩,在变速箱101中横架支承有第一轴161、中间轴162、第二轴163以及左右一对的上述车轴106,跨第一轴161和中间轴162地装备有能够通过齿轮换档操作进行高低两档变速的副变速机构113。
[0122]在中间轴162的左右中央部上,松动嵌合支承有中心齿轮CG,该中心齿轮CG通过将能够啮合于上述小直径齿轮G3的大直径变速齿轮G5和能够啮合于上述大直径齿轮G4的小直径变速齿轮G6 —体化而成。
[0123]通过将换档齿轮SG向图中右方移动而使小直径齿轮G3与大直径变速齿轮G5选择啮合,而呈现“低速”,通过将换档齿轮SG向图中左方移动而使大直径齿轮G4与小直径变速齿轮G6选择啮合,而呈现“高速”,通过将档齿轮SG移动到不与中心齿轮CG啮合的中间位置,而呈现“中立”。
[0124]在装备有换档齿轮SG的第一轴161的一个轴支承部位上,装备有停车制动器PB。该停车制动器PB阻止换档齿轮SG的转动而将传动下游侧固定。
[0125]在中间轴162的左右,可在轴心方向上滑动地松动嵌合支承有构成侧部离合器114的离合器齿轮G7,同时,在第二轴163上松动嵌合支承有与各离合器齿轮G7哨合的一对输出齿轮G8。
[0126]通过使离合器齿轮G7向内滑动,与形成在上述中心齿轮CG中心的内齿齿轮G9啮合而成为“离合器接合”状态,通过使离合器齿轮G7向外滑动,则成为从上述内齿齿轮G9脱离的“离合器断开”状态。始终借助外嵌安装在中间轴162上的弹簧168对各离合器齿轮G7朝“离合器接合”方向滑动施力。离合器齿轮G7构成为大宽度的形式,处于“离合器接合”以及“离合器断开”的任意一种状态都始终与输出齿轮G8啮合。
[0127]各输出齿轮G8与松动嵌合支承于第二轴163的中间小直径齿轮GlO —体连接,而且,各中间小直径齿轮GlO分别与固定安装于各车轴106内侧端部的大直径的减速齿轮Gll啮合,从各输出齿轮G8取出的动力减速传递至左右的车轴106。
[0128]在中间轴162的左右端部附近,设置有作用于上述离合器齿轮G7的侧部制动器SB。该侧部制动器SB由多板摩擦制动器构成,该多板摩擦制动器通过使与轴毂部169外周卡合的摩擦板175和与固定轴承箱176内周卡合的摩擦板177在轴心方向上交替重合而成,通过使离合器齿轮G7超过“离合器断开”位置而进一步向外滑动,操作板171压接重合的摩擦板175、177而对离合器齿轮G7实施摩擦制动。
[0129][通气装置的构成]
在内装上述变速机构的变速箱101的上部部位,如图19以及图20的说明图所示那样,装备了本发明的通气装置104。
[0130]设有左右各分割箱单位体102的上部侧的外壁122、和隔壁123,该隔壁123用于利用外壁122与配置在其附近的传动部件(B卩,上述输出轴152以及第一轴161、还有绕这些轴配设的齿轮类等)之间产生的空置空间、而与上述外壁122 —同构成扩张室140。
[0131]设于各分割箱单位体102的上述扩张室140在变速箱101的对合面120侧敞开,在其它部位由上述隔壁123围绕,以便构成被区划成相对于变速箱101内的油贮存空间110、即供上述各种变速机构等以浸溃在润滑油中的状态内装的空间呈密闭状的小室。
[0132]设在左右的各分割箱单位体102上的上述扩张室140由设在变速箱101的对合面120上的密封件103左右分隔,在位于其中一侧的第一扩张室140a的底部侧,在面对对合面120的部分上由切口部形成通气用的小连通口 141。在设于隔着上述密封件103的相反侧的分割箱单位体102的另一第二扩张室140b中,作为允许与外部气体连通的通气口 142设有横向的排出筒。
[0133]并且,在位于上述两扩张室140a、140b之间的密封件103上,在变速箱101的外壁120附近形成有连通孔130,该连通孔130允许从与上述油贮存空间110连通的第一扩张室140a向具备上述通气口 142的第二扩张室140b侧通气。
[0134]S卩,本发明的通气装置104利用分别设置在左右各分割箱单位体102上的上述扩张室140a、140b、和定位在两扩张室140a、140b之间的密封件103而构成。
[0135]这样构成的通气装置104如图19中箭头所示那样构成以进行空气的给排。
[0136]也就是说,在由于油温的上升或机体的倾斜等而使得下方的油贮存空间110侧的气体的压力增大时,气体通过小连通口 141被压入至其上方的第一扩张室140a。
[0137]此时,在上方的第一扩张室140a中,以比小连通口 141容量大的空间进行减压,从而能够从流入气体中去除某种程度的油分而使其从上述小连通口 141返回至油贮存空间110。
[0138]并且,当上述第一扩张室140a的内压增高时,气体经由密封件103的连通孔130流入到相反侧的第二扩张室140b,再通过大的空间得到减压,进一步降低油分后,从上述通气口 142流出到外部。
[0139]在上述第二扩张室140b上虽没有形成用于使在其内部因气液分离而产生的油返回到油贮存空间110的通路,但由于大部分的油分先前在第一扩张室140a侧被去除,所以,在第二扩张室140b侧贮存大量油的可能性非常小。
[0140]在贮存有大量油的场合,只要将上述通气口 142打开而从外部进行吸引排出,或者在进行变速箱101整体维护的同时将箱分解来排出即可。
[0141]在构成上述通气口 142的排出筒上,连通连接有向上方侧突出弯曲成半圆状的通气管143。之所以连接这样突出弯曲的通气管143,是为了在机体的清洗时阻止水从外部向变速箱101侧侵入。
[0142]如上述那样,上述通气装置104配备在通过由对合面120接合多个分割箱单位体102、102彼此而形成的分割式的变速箱101上,在对合面120两侧的各分割箱单位体102、102上分别一体形成由对合面120侧敞开的小室构成的扩张室140 (140a、140b),在一方的扩张室140a中形成与分割箱内的油贮存空间110连通的小连通口 141,同时,在另一方的扩张室140b配备通气口 142。并且在上述对合面120上夹设密封件103而在对合面120处分隔两侧的扩张室140a、140b,同时,在该密封件103上形成连通孔130,以允许从与上述油贮存空间110连通的扩张室140a朝向具备上述通气口 142的扩张室140b侧通气。
[0143]根据上述构成,在构成分割式的变速箱101时,仅通过在内部一体形成扩张室140(140a、140b),便能够利用必须安装在箱对合面120处的密封件103来构成通气装置104。
[0144]因此,作为通气装置无需添加特别的部件,便能够构成具有迷宫结构或扩张室的通气装置,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实现成本降低。
[0145]另外,上述扩张室140 (140a、140b)设置在形成于各分割箱单位体102上部侧的外壁122和配设在其附近的传动部件(B卩,上述输出轴152以及第一轴161、还有绕这些轴配设的齿轮类等)之间的空间中。
[0146]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利用各分割箱单位体102上部侧的外壁122和配设在其附近的传动部件之间的、所谓的空置空间来形成扩张室140 (140a、140b),无需变速箱101整体的形状变更或尺寸变更等,便能够紧凑地构成高功能性的通气装置104。
[0147][其他实施方式]
上面虽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脱粒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的构成。例如可以进行以下所列举的各种变更。
[0148](I)作为脱粒装置,也可以替代图示的全喂入型联合收割机(whole culm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而搭载于仅向脱粒室14供给收割禾杆的穗尖侧的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culm head 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的脱粒装置。
[0149](2)作为脱粒筒16,既可以不具备扒入部41,也可以在扒入部41配备整梳齿或脱粒齿48而非螺旋齿43。
[0150](3)作为脱粒筒16,各脱粒筒构架(棒状部件)47可采用圆棒钢材、方棒钢材、方管钢材、角材、或者槽材等。
[0151](4)在脱粒筒16中,脱粒筒构架(棒状部件)47的装备数量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可装备八根脱粒筒构架47。
[0152](5)在脱粒筒16中,还可以以不能改变朝向的方式将多个脱粒筒构架(棒状部件)47固定安装在各板44?46上。
[0153](6)可以将棒状部件47所装备的所有的脱粒齿48熔接固定在棒状部件47上,或者能够装拆地螺栓连接于棒状部件47。
[0154](7)可以将棒状部件47所装备的所有的脱粒齿48或一部分的脱粒齿48形成为具有随着脱粒筒16的旋转将脱粒处理物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引导的引导面的叶片状,或者弯曲形成为L字形,以便具有作为引导部的功能,即,随着脱粒筒16的旋转将脱粒处理物朝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引导。
[0155](8)作为脱粒齿48,可以采用方棒钢材或圆管材等,或者可采用弯曲形成为U字形或V字形的材料。
[0156](9)作为脱粒齿48的配置间隔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将脱粒筒构架(棒状部件)47的装备数量设为3的倍数的场合,进行配置设定,使得各脱粒齿48定位成在前后方向上与相邻的脱粒筒构架(棒状部件)47所装备的脱粒齿48错开1/3间距的状态,或者,在将脱粒筒构架(棒状部件)47的装备数量设为4的倍数的场合,进行配置设定,使得各脱粒齿48定位成在前后方向上与相邻的脱粒筒构架(棒状部件)47所装备的脱粒齿48错开1/4间距的状态。或者,例如也可在前部侧和后部侧将脱粒齿48的配置间隔设定得不同,以便使后部侧的脱粒齿48的前后间隔比前部侧的脱粒齿48的前后间隔大。
[0157](10)分隔部件45能够在其构成、形状或者装备数量等方面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可以用圆形的多孔板构成分隔部件45,或者,可以用从支轴15延伸至各棒状部件47的多个棒状的延伸部件、和连接各延伸部件的延伸端侧的环状的连接部件构成分隔部件45。而且,也可将分隔部件45形成为越靠其外周侧越靠脱粒处理后方下游侧的圆锥状等形状,构成为具有将脱粒处理物引导至脱粒筒16周围的功能,或者可在脱粒筒16上具备多个分隔部件45。
[0158](11)还可装备专用的起风装置(例如风车),用以产生从相对分隔部件45来说的脱粒处理方向上游侧朝向分隔部件45流动的风。
[0159](12)可以将顶板24所装备的所有的送尘阀49或者一部分的送尘阀49形成为未到达顶板24的左右任一方的侧缘部24C或者左右双方的侧缘部24C的较短长度。
[0160](13)可将送尘阀49构成为能够对应于脱粒室14内的脱粒处理物量进行开度调节的可动方式,以进一步提闻脱粒性能合脱粒效率。
[0161](14)作为顶板24,可形成为其弯曲部24A沿着脱粒齿48末端所描画的旋转轨迹K弯曲。另外,可替代弯曲部24A,构成为具有以从上方覆盖脱粒筒16的上部侧的方式弯曲形成的弯曲部。
[0162](15)作为脱粒筒16,其脱粒处理部42可由以下部件构成为圆筒式:形成为圆筒状的筒部;以与扒入部41所具备的两个螺旋叶片43相连的方式装备在筒部外周的两个螺旋体;以及,以朝向外方突出的状态隔开既定间隔可装拆地装备在各螺旋体的外周部的多个脱粒齿等。
[0163](16)作为脱粒筒16,可以在其前端部41的外周面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单一的螺旋叶片43,或者,可以在其前端部41的外周面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三个以上的螺旋叶片43。
[0164](17)作为脱粒筒16,可以在其前端部41的外周面上,呈螺旋状地排列配备可拆装地安装螺旋叶片43的多个支承金属件。
[0165](18)作为螺旋叶片43,可以在脱粒筒前端部41的外周面上呈螺旋状地排列配备多个叶片状部件而构成。
[0166](19)作为输送辅助引导件51,既可以构成为不能左右分割,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分割成三部分以上。
[0167](20)作为输送辅助引导件51,可以构成为仅位于脱粒筒16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分5IB能够进行拆装。
[0168](21)作为输送辅助引导件51的原材料,可以采用不锈钢以外的碳素钢等钢材。
[0169](22)作为接缝部件50,可以采用能够装拆地安装在承接网17上的方式。
[0170](2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扩张室40设置在形成于各分割箱单位体2上部侧的外壁和配设在其附近的传动部件之间的空间中,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比油贮存空间10中的预定的油面高度高的位置,则能够选择适当的部位进行配设。
[0171](24)形成于第一扩张室40a的小连通口 41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的一端敞开的切口,也可以是圆孔等适当形状的口,对于其开设部位,只要是能够将贮存在室内的油向下方的油贮存空间10排出的位置就可自由地进行设定。
[0172](25)在分割箱为比二分割多的例如三分割以上的场合,可以在与各分割部位的对合面20相向的部位分别形成扩张室40,且夹装带有连通孔30的密封件3,构成具有三段以上的迷宫结构的通气装置4。
【权利要求】
1.一种脱粒装置,具备通过以支轴(15)为支点被驱动旋转而对供给到脱粒室(14)的收割禾杆实施脱粒处理的脱粒筒(16),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粒筒(16)包括多个棒状部件(47)、支承部件(44、46)以及多个脱粒齿(48),上述多个棒状部件(47)以沿着上述支轴的姿势在上述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既定间隔排列地配备;上述支承部件(44、46)配备在上述支轴的前后,以便支承这些棒状部件;上述多个脱粒齿(48)装备在上述各棒状部件上,以从上述棒状部件朝向上述脱粒筒的外方突出的姿势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既定间隔地排列; 在上述脱粒筒(16)上,装备有将其内部空间前后隔开的分隔部件(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装备有产生分选风的风车(20),而且,使来自上述风车的分选风朝向上述分隔部件(45)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粒筒(16)的上部侧由顶板(24)覆盖,在上述顶板上装备有多个送尘阀(49),该多个送尘阀(49)伴随着上述脱粒筒的旋转驱动而将上述收割禾杆向脱粒处理方向下游侧引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尘阀(49)形成为,具有跨上述顶板(24)的左右两侧缘部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顶板(24)形成为,大致沿着随上述脱粒筒(16)的旋转而由上述脱粒齿(48)的末端描画出的旋转轨迹(K)弯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脱粒筒(16)的前端部装备有螺旋叶片(43),该螺旋叶片(43)随着上述脱粒筒的旋转而朝向后方扒入并输送被朝向该前端部供给输送来的收割禾杆; 上述螺旋叶片(43)可装拆地安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脱粒筒(16)的下方设置有输送辅助引导件(51),该输送辅助引导件(51)配置成从下方覆盖上述脱粒筒的前端部,从而承接朝向上述脱粒筒的前端部供给输送来的收割禾杆,并辅助由上述螺旋叶片对收割禾杆进行的扒入输送; 上述输送辅助引导件(51)构成为,其至少位于上述脱粒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分能够拆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从下方覆盖上述脱粒筒(16)的方式配备承接网(17); 以从上方覆盖上述脱粒筒(16)的方式配备顶板(24); 在上述承接网(17 )与上述顶板(24 )之间,可装拆地装备有接缝部件(50 ),该接缝部件(50)形成为具有将上述承接网与顶板的内表面串连起来的引导面(50a)。
【文档编号】A01F12/10GK104365291SQ201410500584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1日
【发明者】福冈义刚, 文野裕一, 田中祐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