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5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于联合收割机(combine)等的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脱粒装置在具有脱粒滚筒的滚筒室的下方设置有摆动筛选搁板,该摆动筛 选搁板摆动自由,并具有多个滤筛(sieve)。在这样的脱粒装置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在滚筒室内产生的大量的秸秆屑下落至 摆动筛选搁板上,堵塞了设置于该摆动筛选搁板上的各滤筛间的下漏间隙,降低了筛选效率。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已知设置有用于将附着于 滤筛表面的秸秆屑除去的平板状的清扫部件的装置。即构成为,在沿着摆动筛选搁板的摆 动方向的平板上,形成多个呈倒L字形状的孔,使滤筛贯通于该孔,将该平板设置为能够在 滤筛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100671号公报所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是,欲通过利用平板的孔的缘部推压附着在滤筛表 面的秸秆屑来除去该秸秆屑。S卩,由于该技术不是将附着在滤筛表面的秸秆屑削落,因此,不能够充分除去附着 在该滤筛表面的秸秆屑。因此,从滚筒室落下的秸秆屑附着在滤筛表面而堵塞了各滤筛间的下漏间隙,阻 碍了谷物的下漏,无法消除筛选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作为能够充分除去附着在滤筛表面的秸秆屑等的装置,提高筛 选效率,使脱粒作业的效率提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手段。即,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脱粒装置,在该脱粒装置中,在具有脱粒滚筒 的滚筒室的下方,以能够自由摆动的方式设置有摆动筛选搁板,该摆动筛选搁板具有多个 滤筛,其特征在于,在该脱粒装置中,以沿滤筛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自由的方式设置有刮削 器(scraper),该刮削器具有用于将所述滤筛的表面的附着物削落的缘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前 后的滤筛的多个刮削器与沿摆动筛选搁板的摆动方向的单个板一体化而形成清扫部件,该 清扫部件设置为沿滤筛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自由。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 器的缘部相对于该刮削器的移动方向倾斜,并且向板的左右两侧突出。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合成树脂 材料一体成形所述清扫部件。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在滤筛的 长度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所述清扫部件,并且该多个清扫部件一体地连 结而形成单元,该单元设置为沿滤筛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自由。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驱动 装置,该驱动装置使所述单元沿着滤筛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发明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通过使刮削器沿着滤筛的长度方向移动,能够利用 该刮削器的缘部来削落附着于滤筛表面的秸秆屑等附着物,能够防止在摆动筛选搁板上发 生堵塞,从而能够提高筛选效率,提高脱粒作业的效率。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发挥所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通 过设于前后的滤筛的多个刮削器一体移动,能够将附着于多个滤筛的表面的秸秆屑等附着 物一气地削落,能够防止在摆动筛选搁板上发生堵塞,从而能够提高筛选效率,提高脱粒作 业的效率。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发挥所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在 刮削器的去路和回路这两侧的路径,能够利用相对于该刮削器的移动方向倾斜的缘部高效 地削落附着于各滤筛的表面的秸秆屑等附着物,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脱粒作业的效率。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发挥所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通 过用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包括刮削器和板的清扫部件,能够使该清扫部件轻量化,并且 能够减小该清扫部件与滤筛之间的滑动阻力,能够使清扫部件的往复移动顺畅化。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发挥所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通 过使在滤筛的长度方向上间隔预定间隔而配置的多个清扫部件一体地移动,能够大范围地 在多个滤筛上清扫,能够防止在摆动筛选搁板上发生堵塞,从而能够提高筛选效率,且进一 步提高脱粒作业的效率。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发挥所述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通 过利用驱动装置使单元往复移动,能够容易大范围地在多个滤筛上清扫,能够防止在摆动 筛选搁板上发生堵塞,从而能够提高筛选效率,且进一步提高脱粒作业的效率。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主视图。
图4是联合收割机的后视图。
图5是脱粒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6是脱粒装置的其他位置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7是脱粒装置的水平剖视图。
图8是联合收割机的主要部分水平剖视图。
图9是图8中的A-A剖视图。
图10是图8中的B-B剖视图。
图11是图8中的C-C剖视图。
图12是联合收割机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13是联合收割机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14是摆动筛选搁板部分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15是摆动筛选搁板部分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16是清扫部件及其驱动部分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17是清扫部件驱动部分的主要部分左侧视图。图18是清扫部件驱动部分的主要部分仰视图。图19是第一滤筛的俯视图。图20是第一滤筛的主要局部立体图。图21是清扫部件的俯视图。图22是清扫部件的左侧视图。图23是清扫部件的主视图。图24是第一滤筛的分解组装图。图25是滤筛支承部的左侧视图。图26是脱粒装置的纵剖视图。图27是凹板筛的分解状态的主视图。图28是凹板筛的分解状态的内周面的平面展开图。图29是凹板筛主要部分的分解状态的内周面的平面展开图。标号说明10 脱粒滚筒;11 滚筒室;20 摆动筛选搁板;23 滤筛;80 清扫部件;81 板; 82 刮削器(刮削部);82a 缘部;T 单元;V 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详述。此外,为了易于理解,方便起见示 出方向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构成。在图1 图4中,标号1表示联合收割机的机体架,标号2表示具有左右一对履 带的行走装置,标号3表示设置于机体架1上方的脱粒装置,标号4表示设置于脱粒装置 3的前侧以收割栽种禾秆的收割装置,标号5表示设置于脱粒装置3侧部的谷物箱(grain tank),标号6表示设置于谷物箱5前方的操纵部,标号7表示用于排出谷物箱6中的贮存 谷物的排出筒,标号8表示将由收割装置4收割的禾秆向脱粒装置3搬送的供给搬送装置。利用行走装置2使机体行走,并利用收割装置4来收割栽种于农场的禾秆,此时, 由供给搬送装置8将该禾秆向后方搬送,在该过程中,以使植株根侧向侧方抬起的方式进 行姿势变更,并且,调整脱粒装置3中的脱粒深度,然后,将该禾秆转移至脱粒部搬送装置 12。在脱粒部搬送装置12中,将禾秆的植株根侧夹持于送料链13B与夹持杆13A之间,将该 禾秆的穗尖侧插入脱粒装置3的滚筒室11内,在该状态下进行脱粒,同时向后方搬送。将 脱粒好的排出秸秆转移至排出秸秆搬送装置14,并向脱粒装置3的外部排出。(滚筒室)脱粒装置3在上部具有用于对禾秆进行脱粒的滚筒室11。在该滚筒室11内,轴支 承有具有滚筒弓齿IOb的脱粒滚筒10,该脱粒滚筒10以沿前后方向的轴心为中心而旋转,凹板筛(受網)15以主要包围该脱粒滚筒10的下方侧的方式沿脱粒滚筒10的外周张紧设 置。供给至滚筒室11的禾秆被旋转的脱粒滚筒10脱粒,脱粒后的谷物从凹板筛15落下并 供给至筛选室18,由摆动筛选装置21进行筛选。在滚筒室11的下游侧(后侧),形成有由后分隔壁IlL相对于滚筒室11而隔离开 的(刺 >9粒,stuck grain)卡入粒回收室11E。该后分隔壁IlL固定在脱粒装置3的机 架侧。另外,脱粒滚筒10的下游侧端部(后侧端部)贯通中间分隔壁11K,进而贯通后分隔 壁IlL而延伸到卡入粒回收室IlE内,在该卡入粒回收室IlE内,相对于脱粒滚筒10的轴 心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倾斜滚筒弓齿IOc以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于脱粒滚筒10的外 圆周方向上。在经滚筒室11脱粒后的处理物当中,未从凹板筛15漏下的处理物到达滚筒 室U后部的中间分隔壁IlK与后分隔壁IlL之间的排尘室11M,并从该排尘室IlM的里侧 的连通口 35供给至排尘处理室30。在卡入粒回收室IlE内,利用倾斜滚筒弓齿IOc来处理 搬送禾秆,将卡入(刺 >9込。tz )禾秆中的谷物分离出,并下落至摆动筛选装置21。覆盖滚筒室11上方的上部盖IlU构成为相对于滚筒室11,以配置于与设置有脱 粒部搬送装置1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且沿着前后方向的支轴为支点进行摆动开闭。在该上 部盖IlU安装有夹持杆13A,该夹持杆13A与上部盖IlU —起进行摆动开闭。(夹持杆和送料链部)如图5、图9等所示,设置于滚筒室11的一侧(机体行走方向的左侧)的脱粒部搬 送装置12由位于下侧送料链13B和位于上侧的夹持杆13A构成,该夹持杆13A被弹簧等施 力单元13c相对于上部盖IlU向送料链13B侧施力。如图8以及图12等所示,送料链13B 是,卷绕于前后设置的张紧轮13d、13d和设置于张紧轮13d、13d之间的传动链轮13e而被 驱动的无端链。在该送料链13B的上侧的卷绕部分向后方移动的过程中,会在该送料链13B 与夹持杆13A之间夹持禾秆的植株根侧而进行搬送。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这些送料链13B、张紧轮13d、传动链轮13e、用于支承它们的 框9f、以及外侧的盖9c构成送料链部9。送料链部9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以位于前端部 且沿着上下方向的支轴9x为中心进行摆动开闭。但是,只要是在将禾秆夹持于送料链13B 与夹持杆13A之间来搬送的关闭位置、与该滚筒室11的侧壁露出的打开位置开闭变化自由 的结构,则也可以使支轴9x的位置为后端部,而且还可以移动形态不是开动而是滑动移动等。(检查口)如图8 图13所示,在滚筒室11的送料链部9侧的侧壁,在包含送料链部9背侧 的范围内,形成有卸下的第一滤筛23(权利要求中的滤筛23)能够通过的检查口 11S,并且 设置有用于开闭该检查口 IlS的盖体11Z,该盖体IlZ与送料链部9 一体化连结。当打开送 链部9(摆动开放)时,如图8所示,盖体IlZ也随着送料链部9而移动,从而使检查口 IlS 开放,且如图13所示,脱粒滚筒10的下端部和脱粒滚筒10的下侧空间从检查口 IlS露出。 因此,能够经由检查口 IlS和脱粒滚筒10的下侧空间对后述的摆动筛选搁板20的上游侧、 部件体而言移送搁板22以及第一滤筛23进行清扫及维护。(筛选室)在滚筒室11的凹板筛15的下方,形成有用于从自凹板筛15漏下的脱粒处理物中 筛选出谷物的筛选室18。在该筛选室18的上部,设置有由沿前后方向往复摆动的摆动筛选搁板20构成的摆动筛选装置21 ;在筛选室18的下部,沿摆动筛选搁板20的移送方向(从 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扇车16、流槽(樋)状的一次搁板19A( —次物回收部)和流槽状的 二次搁板19B( 二次物回收部)。摆动筛选搁板20的始端部(前端部)形成为位于扇车风洞17上方的移送搁板 22。移送搁板22的结构任意,使移送方向下游侧向低位倾斜,或者在移送搁板22的上表面 设置突起或凹凸部,只要是能够将来自凹板筛15的下漏物向摆动筛选装置21的移送方向 下游侧的第一滤筛23移送即可。第一滤筛23是用于对从凹板筛15漏下的谷物和异物进行筛选的筛,在图示例中, 在摆动方向上以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平行、并列地设置有多个滤筛部件23b,该滤筛部件 23b由薄的板状体构成,并以移送方向下游侧(后侧)变高的方式倾斜。在第一滤筛23的 移送方向下游侧(后侧),设置有用于筛选谷物和谷壳(chaff)(秸秆屑)的第二滤筛24。 图示例的第二滤筛24设置有多个倾斜角调节自由且由薄板状体构成的滤筛部件24b,该多 个滤筛部件24b以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平行、并列地设置在摆动方向上。进而,在第二滤筛 24的下游侧,设置有逐稿器(straw rack) 25,以从未自第一滤筛23和第二滤筛24漏下的较 大的秸秆屑中筛选出枝梗附着粒等,并使这些枝梗附着粒下漏至后述的二次搁板19B上。扇车16具有面对着摆动筛选搁板20与一次搁板19A之间的送风口。在一次搁板 19A的流槽部内,配置有连通至谷物箱5的螺旋传送带式的一次传送带26,在二次搁板19B 的流槽部内,配置有连通至二次处理室40的螺旋传送带式的二次传送带27。另外,在摆动 筛选搁板20与一次搁板19A之间,以遍及从第一滤筛23和第二滤筛24的边界近旁到一次 搁板19A的搁板尖19C近旁的范围的方式设置有筛选网28。摆动筛选搁板20利用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向上下前后方向往复摆动,因此,被处理 物向后方侧移动的同时受到来自扇车16的送风而进行风力筛选,比重重的谷物从第一滤 筛23以及第二滤筛24漏下并被供给至筛选网28上。筛选网28上的被处理物还从下侧受 到来自扇车16的筛选风而将细小的秸秆屑吹跑,同时被移送向后方,该移送中,从筛选网 28漏下的被处理物由一次搁板19A回收,并被一次传送带26搬送而投入向谷物箱5。贮存 于谷物箱5中的谷物经由排出筒7向联合收割机的外部搬运出。这样,从筛选网28漏下而 由一次搁板19A回收的处理物主要为枝梗附着少的谷物(清粒)。另一方面,未从筛选网28漏下的被处理物在该筛选网28上移送向后方,并从筛选 网28的后端部到达二次搁板19B并被回收。未从筛选网28漏下而被供给至二次搁板19B 的被处理物主要为枝梗附着粒、小的秸秆屑等。摆动筛选搁板20上的被处理物中,轻量的被处理物未从第一滤筛23以及第二滤 筛24漏下,而因摆动筛选搁板20的摆动作用和扇车16的送风被吹跑,从而在第一滤筛23 以及第二滤筛24上向后方移动;在逐稿器25上,大小度小的二次物漏下并由二次搁板19B 回收,从第一滤筛23以及第二滤筛24的后部、逐稿器25漏下后,由二次传送带27供给至 二次处理室40。获取至二次传送带27的被处理物是枝梗附着粒、秸秆屑和混杂在秸秆屑 中的谷物等的混合物。这些枝梗附着粒、秸秆屑作为二次还原物进行再处理。另外,未从第 一滤筛23、第二滤筛24以及逐稿器25漏下的被处理物(主要为秸秆屑)进一步向后方移 送,并从三次排尘口 56排出。有时其中含有极少的谷物,根据该谷物的量(比率)来评价 脱粒装置的筛选精度。
(排尘处理室)在滚筒室11的后方设置有卡入粒回收室11E,该卡入粒回收室IlE的前侧的排尘 室IlM经由连通口 35与排尘处理室30相连通。在排尘处理室30内,轴安装有与脱粒滚 筒10的轴线大致平行的排尘处理筒31。排尘处理筒31的与摆动筛选搁板20相反的一侧 (朝向正面时为右侧)被侧板32包围,排尘处理筒31的摆动筛选搁板20侧(朝向正面时 为左侧)设置有处理物排出口 33。在排尘处理筒31的外周面中的处理物移送方向的终端 部(后端部),设置有叶片体34,在比该叶片体34靠始端的一侧设置有排尘处理齿36。供给至排尘处理室30的被处理物在被旋转的排尘处理筒31打碎、处理的同时向 终端侧移动,在该过程中,从处理物排出口 33排出到摆动筛选搁板20上,另外,排尘处理室 30的终端被封闭,到达终端的处理物被叶片体34排出至摆动筛选搁板20的逐稿器25上, 这些排出处理物由摆动筛选搁板20进行筛选,回收谷物,将秸秆屑等排出机体外。在供给 至排尘处理室30的被处理物中,少量含有附着于枝梗上的谷物,该枝梗附着粒以及小的秸 秆屑从处理物排出口 33中下落至摆动筛选搁板20。( 二次处理室)在排尘处理室30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处理由二次传送带27回收的二次物的二次 处理室40。在二次处理室40内,以与排尘处理筒31同心且串联的方式轴安装二次处理滚 筒41,二次处理滚筒41在外周面上具有断续的螺旋叶片。二次处理室40中的二次处理滚 筒41的下方,除了其终端部以外被流槽状的托板42所包围,其侧部上方开口,其开口部位 于凹板筛15的侧部下方,从凹板筛15的侧部漏出的脱粒处理物被供给至二次处理室40。 另外,二次处理室40中的二次处理滚筒41的终端部(前端部)的下方作为二次处理物还 原口 43而开口于摆动筛选搁板20的上游侧中的二次处理室40侧的侧部的上方。另外,在 二次处理滚筒41的始端侧(后端侧)上方,开设有从二次传送带27供给的二次物的供给 Π 44。在二次处理室40中,在二次物由二次处理滚筒41进行搬送的期间,进行谷物的分 离和除去来自枝梗附着粒的枝梗,然后,二次物从二次处理物还原口 43下落至摆动筛选搁 板20,与来自滚筒室11的被处理物汇合以进行再筛选。(吸引排尘风扇)在摆动筛选搁板20的终端部(后端部)的上方,开设吸引排尘风扇47的吸尘口 44。吸引排尘风扇47被具有排风口 46的壳体45包覆。在图示例中,在摆动筛选搁板20 的上方空间的两侧壁中的与排尘处理室30相反一侧的侧壁,以与排尘处理室30对峙的方 式安装有吸引排尘风扇47,在其安装部位开设有吸尘口 44,但这些安装位置并不受限于图 示例。(排出秸秆处理装置)在脱粒装置3的后侧,通过滚筒室结束脱粒后的禾秆、即排出秸秆被转移至排出 秸秆搬送装置14,并从排出秸秆搬送装置14的终端部排出到作为排出秸秆处理装置的切 割装置48。切割装置48为使从上方落下而供给的排出秸秆通过一对旋转切割刃49之间而 进行切割的结构。旋转切割刃49的外部侧由罩(hood)包覆,另外,在旋转切割刃49的前 侧,设置有用于引导切割后的排出秸秆的切割秸秆屑向后方落下的切割秸秆引导板50。切 割秸秆引导板50的上部位于与上侧切割刃49的下部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上,切割秸秆引导板50以随着越到下方则越位于后侧的方式向向后下方倾斜,切割秸秆引导板50的下部 位于比下侧切割刃49下部靠下方的位置。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来代替切 割装置48。(三次排尘口)在脱粒装置3的后侧壁55开设有三次排尘口 56,摆动筛选搁板20的后部面对着 该三次排尘口 56。另外,设置有开闭三次排尘口 56的三次排尘口开闭器(shutter)57,例 如在收割完农场的一侧而转向下一侧时,如果关闭该三次排尘口开闭器57,则能够将自排 尘处理室30的处理物排出口 33排出的排尘处理物中所含的谷物供给至摆动筛选搁板20 的第二滤筛24或逐稿器25,而不使其从三次排尘口 56排出,并通过筛选进行回收。因此, 能够防止发生三次损失(loss)而提高脱粒效率。另外,排尘处理室30与吸引排尘风扇47 的吸尘口 44被配置为隔着摆动筛选搁板20而对峙,当关闭三次排尘口开闭器57时,则自 排尘处理室30排出的排尘处理物会大范围地向吸引排尘风扇47的吸尘口 44侧扩散,因而 能够进一步提高谷物的回收效率。(扇车送风调节)扇车风洞17的送风口 65开设于位于上方的顶面部67和位于下方的底面部68之 间,在上述的顶面部67与底面部68之间的上下中间设置有送风分配件(風割)66。由此, 送风口 65被区划为送风分配件66与顶面部67之间的上侧风路74和送风分配件66与底 面部68之间的下侧风路75。送风分配件66构成为,以与送风方向直交的水平的转动轴66x(参照图8)作为转 动中心,并且在使上表面69和下表面71、72朝向送风方向下游侧而成为斜向上的角度范围 内自由转动,此外,送风分配件66的转动轴66x位于送风分配件的送风方向中间,使得转动 轴66x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下地转动。送风分配件66的转动轴66x的两端部被轴支承于 筛选室18的两侧壁18S。此外,还构成为,当通过送风分配件66的转动而使送风分配件66 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以下也仅称为倾斜角)增大到最大时,送风分配件66的扇车16 侧的端部与送风口 65的底面部68接近或接触(参照图5以及图6)。另外,顶面部67也构成为,以与送风方向直交的水平的转动轴67x作为转动中心, 并且在下表面朝向送风方向下游侧而成为斜向上的角度范围内,向与送风分配件66相同 的方向转动。在图示例中,顶面部67的转动轴67x位于顶面部67的扇车16侧的端部,但 也可以位于送风方向中间或送风方向下游侧端部,反正只要顶面部67的下游侧上下地转 动即可。顶面部67的转动轴67x也是其两端部轴支承在筛选室18的两侧壁18S上。在这样的结构中,从扇车16供给的一定量的风对上侧风路74与下侧风路75的分 配比率,取决于上侧风路74与下侧风路75的开口度的比率。因此,在下侧风路75的开口 度减小的方向上,当顶面部67与送风分配件66向相同的方向联动地转动时,则下侧风路75 的风量减少,相反,上侧风路74的风量增加,并且,下侧风路75的风向随着送风分配件66 的下表面的角度变化而变化,上侧风路74的风向随着顶面部67的角度变化以及送风分配 件66的下表面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在下侧风路75的开口度增大的方向上,当顶 面部67与送风分配件66向相同的方向联动地转动时,则下侧风路75的风量增加,相反,上 侧风路74的风量减少。下侧风路75的风向随着送风分配件66的下表面的角度变化而变 化,上侧风路74的风向随着顶面部67的角度变化和送风分配件66的下表面的角度变化而
9变化。也就是说,能够同时调整上侧风路74和下侧风路75的风向以及风量。(处理量检测传感器)也可以使送风分配件66和顶面部67的倾斜角保持固定而不管处理物的量如何, 但也优选为设置有用于检测摆动筛选搁板20的搁板上处理物的量的处理量检测传感器 95,且设置有如下这样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即,该控制装置根据该处理量检测传感器 95的检测结果,在搁板上处理物的量增加时减少送风分配件66以及顶面部67的相对于水 平面的倾斜角,而在搁板上处理物的量减少时增大送风分配件66以及顶面部67的相对于 水平面的倾斜角。由此,即使处理物量有增减,也能够根据摆动筛选搁板20上的处理物量 检测结果,适当地自动调整送风分配件66以及顶面部67的倾斜角,从而获得最合适的谷物 损失和筛选状态。处理量检测传感器95能够通过使用公知的接触或非接触式的传感器来构成。在 图示例中,二次处理室40的托板42的终端侧(二次处理物还原口侧或前端侧)部分与该 卡入粒回收室IlE的中间分隔壁IlK的下端部由传感器支撑件(stay)95S连结,在该传感 器支撑件95S安装有电位计(potentiometer)等旋转量检测装置96,并且在该旋转量检测 传感器96的检测轴96x以悬挂的状态安装有浮动件(float) 97,该浮动件97与在摆动筛选 搁板20的移送搁板22上移动的被处理物接触,在向被处理物的移动方向旋转的同时上升, 其旋转量作为在移送搁板22上移动的被处理物的层厚由旋转量检测装置96检测出。另外,如图示例所示,在浮动件97为转动的类型的情况下,优选构成为浮动件97 的转动中心(即,图示例中的检测轴96x)与二次还原物的流动或搁板上处理物整体的流动 大致呈直角,且俯视时相对于摆动筛选搁板20的摆动方向倾斜。由此,由于与搁板上处理 物接触的浮动件97的转动方向与搁板上处理物的流动方向一致或接近,因而浮动件97能 够顺畅地动作,并对处理物量的变化准确、敏感地反应。在该情况下,为了使浮动件97的动作更加顺畅,也优选如下的实施方式在浮动 件97的转动中心方向一侧,特别是如图示例所示移送搁板22的移送方向下游侧,立着设置 在与浮动件97的转动中心大致直交的方向(与传感器浮动件97的转动方向大致平行)上 延伸的嵌板(寄#板)98。由此,即使因移送搁板22的摆动作用搁板上处理物的移动方向 发生偏移,在该浮动件97近旁其移动方向也受到嵌板98的限制,因而与搁板上处理物接触 的浮动件97的转动方向与搁板上处理物的流动方向大致一致,使浮动件97更顺畅地进行 动作。另外,浮动件97的形状优选为如图示例所示,至少与搁板上处理物接触的部分 (图示例中搁板上无处理物的非接触状态下,搁板上处理物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的面)为,越 是搁板上处理物的滑动方向的中间部则越凸出的弧状曲面。另一方面,一般在移送搁板22上处理物量不均勻,特别是二次处理物还原口 43的 下方近旁的处理物量最多。因此,优选处理量检测传感器95构成为检测二次处理物还原 口 43近旁的摆动筛选搁板20的搁板上处理物的量。因此,图示例中将浮动件97配置于二 次处理物还原口 43的近旁。(滤筛清扫装置)如图5 图7、图10、图14以及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通过在第一滤 筛23上往复移动来进行清扫的清扫部件80。更详细地说,第一滤筛23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而配置的多个清扫部件80、80、80…,具体如图19 图22所示,该清扫部件 80具有沿着前后方向的板部81 (权利要求中的板81);和通过与该第一滤筛23的各滤筛 部件23b的上表面接触来除去附着物的刮削部82 (权利要求中的刮削器82)。具体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这些清扫部件80、80、80…由前后的连结部件83、83 和左右的加固板84、84连结成一体而形成单元T,将该单元T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滤筛 23沿左右横向(滤筛部件23b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另外,如图22所示构成为板部81 以沿着上下方向的垂直姿势立着设置,并且,在各板81贯通设置有与滤筛部件23b的剖面 形状相配合的导向孔81h,在各导向孔81h中插通有各滤筛部件23b而引导滑动。刮削部82与沿上下方向倾斜的滤筛部件23b的倾斜上表面接触而通过滑接移动 来除去附着物。本实施方式的刮削部82具有相对于移动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缘部82a,该 缘部82a夹持着板部81并左右对称,该刮削部82形成为具有俯视时大致呈日语“)、,,字型 的缘部82a、82a的形状,利用这样的形状能够通过左右往复运动自然、可靠地除去附着物。 另外,该刮削部82设置有保持从正面观察时呈山型的倾斜角的上升倾斜面82s、82s(参照 图19 图21),随着横向移动,由其上升倾斜面82s、82s将各滤筛部件23b面上的附着物向 上方掬起。刮削部82的最突出端部82e构成为与滤筛部件23b的弯曲棱线吻合,由此能够 容易地除去积存于滤筛部件23b的弯曲部的秸秆屑及尘埃。此外,在各滤筛部件23b的导 向孔81h的内表面与滤筛部件23的外表面之间,设置供谷物的枝梗进入那样大小的间隙即 可。此外,上述缘部82a可作为呈锐角的剖面形状的缘部形成为刃状。板部81与刮削部82也能够分体设置,但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为一体,特别是形 成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形的结构,则在制造容易性、成本和维护性方面优异。另外,减小 了与滤筛23之间的滑动阻力,能够使该板部81和刮削部82的往复移动顺畅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图17、图18所示,用于驱动各清扫部件80的清扫部件 驱动装置V(权利要求中的驱动装置V)由驱动电动机85、相互不同地进行牵引操作的一对 操作缆线86b、86b、进行往复转动的天平臂87、天平臂轴87a、以及进行往复转动的摆动臂 88等联动机构构成。即构成为通过驱动电动机85的旋转驱动,经由操作缆线86b、86b、 天平臂87、天平臂轴87a和摆动臂88等联动机构,使各清扫部件80左右横向地往复运动。 即,当驱动驱动电动机85时,通过曲轴臂(crankarm) 86的旋转,相对于曲轴销86p而连结 的一对操作缆线86b、86b进行相互不同的牵引操作,通过天平臂87的往复转动,摆动臂88 以天平臂轴87a为转动中心而向左右往复摆动,具有突出部89的清扫部件80被强制向左 右横向往复运动,该突出部89插入该摆动臂88的长孔88h且移动自由。当该左右横向的 往复移动范围(移动行程)大于各清扫部件80、80、80…间的配置间距P时,则刮削部82在 滤筛部件23b的整个区域发生作用,因此优选。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扫部件80、80、80…的摆动是连续性的,但也可以是间歇性的。 另外,虽然优选为使清扫部件80、80、80…的驱动电动机85与脱粒操作、例如脱粒离合器 的进入操作联动而自动开始驱动,但也可以构成为作为非联动的方式由任意的开关开始驱 动。进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当曲轴销86p和操作缆线86b经由弹簧86s和板86t保持连 结时,则不对操作缆线86b施加强制性的载荷,因而优选。虽然摆动臂88的配置能够进行适当设计,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该摆动 臂88是配置在与来自摆动筛选搁板20上方的处理物大量落下的一侧相反一侧的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向摆动筛选搁板20上落下的处理物落下量在送料链13B侧少,而在二次处 理滚筒41侧多,因而,通过在摆动筛选搁板20的送料链13B侧配置摆动臂88,能够使摆动 筛选搁板20的左右平衡均等化。另外,通过将摆动臂88设置在移送搁板22的下方且扇车 风洞17的上方后方部的空间部,能够有效利用摆动筛选搁板20部的死角部,能够小型化地 配置、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天平臂87及操作缆线86b,也为配置于移送搁板22与扇 车风洞17之间的结构。如图14所示,在构成摆动筛选搁板20的摆动筛选箱的前壁20a设置有用于引导 摆动臂88摆动的导向孔20d,在该导向孔20d设置有用于将该导向孔20d弹性封闭且具有 缝隙的弹性密封部件(刷体)20g。摆动臂88沿着导向孔20d推开密封部件20g的缝隙并 进行摆动运动,因此,导向孔20d总是被密封部件20g封闭,防止了来自导向孔20d的稻壳、 秸秆屑、尘埃的流出。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曲轴臂86的旋转运动来驱动清扫部件80、80、80…摆动 的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清扫部件80、80、80…的动作(移动)速度在动作范围的中央部快,而 在动作范围的两端侧慢。据此,增大在中央部的扩散效果,通过刮削部82将靠近的秸秆屑 及尘埃迅速除去。另外,使刮削部82在动作范围的两端侧的动作扭矩大于在动作范围的中 央部的动作扭矩,由此,由于在由刮削部82将靠近的残余秸秆屑及尘埃向反方向驱动时所 需的扭矩大,因而,刮削部82的动作顺畅地进行。在清扫部件80因磨损需要更换、将堵塞于清扫部件80与滤筛部件23b之间的秸 秆屑除去等情况下,需要将清扫部件80从第一滤筛23中卸下以进行维护。因此,在本实施 例的第一滤筛23中,板状的滤筛支承部23s用于支承由滤筛部件23b构成的滤筛主体部的 两端部,在该板状的滤筛支承部23s中的任一个滤筛支承部23s,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地 设置用于能够拔插地插入各滤筛部件23b的端部的滤筛部件插入孔23h,并且在另一个滤 筛支承部23s通过焊接等而固定有各滤筛部件23b,在一个滤筛支承部23s的滤筛部件插 入孔23h插入有从另一个滤筛支承部23s以梳状突出的各滤筛部件23b的端部,在该状态 下,将遍及两个滤筛支承部23s之间的棒状等的连结部件23f介设于滤筛部件23b的下方, 通过未图示的螺栓装卸自由地对连结部件23f与两个滤筛支承部23s进行连结。通过卸下 该螺栓,将一个滤筛支承部23s相对于固定于另一个滤筛支承部23s的滤筛部件23b卸下, 使滤筛部件23b的一端开放,在该状态下,能够从该开放端相对于滤筛部件23b进行清扫部 件80的插入和拔出。因此,能够容易地相对于第一滤筛23进行清扫部件80的装卸,能够 可靠地将堵塞于清扫部件80与滤筛23之间的秸秆屑除去等,并且能够充分地进行滤筛23 的清扫,而且清扫部件80的更换也变得容易。另外,在该结构中,利用连结部件23f还充分 确保了滤筛单元的刚性。滤筛部件插入孔23h的尺寸和形状可以与滤筛部件23b的尺寸和形状相配合,但 当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尺寸上具有某种程度的游隙(滤筛部件插入孔23h与滤筛部件23b 之间的间隙、松动)时,则能够利用该游隙吸收滤筛部件23b相对于滤筛支承部23s的固定 精度以及驱动装置时的滤筛部件23b的变形,能够使清扫部件80的动作顺畅化。(滤筛装卸机构)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滤筛装卸机构的特征在于,第一滤筛23以能够向摆动筛 选搁板20的上方拆下以及从摆动筛选搁板20的上方来安装的方式进行安装。由此,如图8以及图13所示,通过打开送料链部9和盖体11Z,将手经由检查口 IlS伸入到滚筒室11 内,将第一滤筛23向上方拆下并从检查口 IlS向机外取出,而且相反地能够放入机内进行 组装,因而,无需分解摆动筛选搁板20就能够极为容易地进行将堵塞于第一滤筛23中的秸 秆屑除去等维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下,筛选网的上游侧部分位于第一滤筛23的 正下方,通过将第一滤筛23向机外拆下,则位于其下方的筛选网28在检查口 IlS侧露出, 因此,不拆下摆动筛选搁板20,也能够经由检查口 IlS从摆动筛选搁板20上方对安装于机 内的筛选网28进行清扫等维护。虽然可适当地确定第一滤筛23能够从上方装卸的结构,但是在将如上所述的清 扫部件80安装于第一滤筛23的情况下,需要为如下结构能够使对清扫部件80的传动随 着第一滤筛23向上方移动而分离,并随着第一滤筛23向下方移动而连结。因此在本实施 方式中,如图14 图16所示,使连结销89p从清扫部件80的适当部位、例如如图所示位于 送料链13B侧一端的清扫部件80的板部81的侧面,向第一滤筛23的下方突出,在该连结 销89p安装有套环(collar) 89c以构成上述的突出部89。在安装第一滤筛23时,将安装有 清扫部件80的第一滤筛23载置于摆动筛选搁板20,且将突出部89插入上述的摆动臂88 的长孔(相当于本发明的卡合部)88h中,由此来连结传动。第一滤筛23在两侧部的滤筛 支承部23s中由螺栓23v等装卸固定单元固定于摆动筛选搁板20。在卸下第一滤筛23时, 解除第一滤筛23相对于摆动筛选搁板20的固定,其后,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将安装有 清扫部件80的状态下的第一滤筛23向摆动筛选搁板20的上方升起,将突出部89从摆动 臂88拉拔出,由此能够进行传动的分离并将第一滤筛23卸下。此外,也包括摆动臂88的 长孔88h如图示例那样孔部分到达末端成为叉(fork)状的形态。此外,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从移送搁板22之上安装遍及于第一滤筛23上的嵌板 98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嵌板98,且能够将卸下的嵌板98从检查 口 IlS取出,由此,能够先卸下嵌板98,使得能够在没有嵌板98的妨碍的情况下将第一滤筛 23向上方卸下。另外,张紧设置于滚筒室11的下侧的凹板筛15中的位于送料链部9侧的端部,为 在凹板筛15的下侧相对于沿着前后方向架设的棒状等的凹板筛固定部件15U自由卡合和 离开的结构,在打开送料链13B的状态下,凹板筛固定部件15U横切检查口 11S,在该情况 下,该凹板筛固定部件15U会妨碍对第一滤筛23的装卸等作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 图5以及图13所示,优选的是,使凹板筛固定部件15U的形状为如下形状在比检查口 IlS 靠前侧以及后侧的部位并且与检查口 IlS重叠的上下方向范围,具有与凹板筛15的送料链 部9侧的端部相卡合的卡合部15f ;并且在与检查口 IlS重叠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具有弯曲 部15w,该弯曲部15w未与凹板筛15的送料链部9侧的端部相卡合,且向下方弯曲形成为侧 视时呈绕过检查口 IlS的U字状。能够将第一滤筛23经由形成于该弯曲部15w与凹板筛 15的送料链部9侧的端部之间的空间,从检查口 IlS向外部取出,因此,扩大了第一滤筛23 从检查口 IlS的装卸等作业空间,提高了作业性。(其他)(A)为了提高脱粒滚筒10后方侧的处理效率,如图26所示,已知的是将脱粒滚 筒10划分为前脱粒滚筒101和后脱粒滚筒102,且使后脱粒滚筒102的速度或转速比前脱 粒滚筒101快,但在该情况下,不仅秸秆屑或尘埃容易附着于第一滤筛23的位于后脱粒滚筒102下方的部位,而且还可能因强烈的脱粒滚筒起风而使第一滤筛23上的处理物靠近左 右方向一方侧,导致筛选能力的下降。因此,优选的是在第一滤筛23的前后方向范围中的 至少后脱粒滚筒102下方的部位设置清扫部件,提高附着于第一滤筛23上的秸秆屑等的除 去效率,此外,优选通过清扫部件80的往复移动使第一滤筛23上的处理物变平整、均勻。(B)如图29所示,当凹板筛15的位于凹板筛15后侧的孔151b 151d、152b 152d的孔眼(大小)大于位于前侧的孔151a、152a的孔眼时,脱粒处理物通过凹板筛15的 通过效率上升,谷物的回收效率提高,但由于也促进秸秆屑等通过凹板筛15,因而使秸秆屑 秸秆屑等容易附着于第一滤筛23上。因此,优选的是设置上述清扫部件80,并且仅仅使凹 板筛15的位于清扫部件80上方部位的孔眼大于其他部位的孔眼,也就是说,在图示形态的 情况下,关于凹板筛15的孔眼,使位于凹板筛15后侧的孔151b 151d、152b 152d的孔 眼大小大于位于凹板筛15前侧的孔151a、152a的孔眼。因此,虽然不仅仅谷物容易从凹板 筛15的孔眼大的部分通过,秸秆屑等也容易从凹板筛15的孔眼大的部分通过,但是,因为 在其通过位置下方设置有清扫部件80,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秸秆屑等附着于第一滤筛23。此外,即使增大凹板筛15的孔眼,在如本实施方式的凹板筛15那样在内周面上立 着设置沿着周向的分隔金属件15d的情况下,优选使分隔金属件15d正前部的孔151c、152c 的孔眼相对地小而不大。由于分隔金属件15d的正前部容易受滚筒弓齿IOb的压力,脱粒 率高,因此,当使该部分的凹板筛15的孔151c、152c的孔眼大时,则可能不仅降低脱粒率而 且使秸秆屑等通过凹板筛15的通过量集中于局部。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二次处理室40的脱粒滚筒10侧的侧部上方开口,其开 口部位于凹板筛15的侧部下方,将从凹板筛15侧部通过的脱粒处理物供给至二次处理室 40,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其详细情况如图27 图29所示,使凹板筛15为由对位于二次处 理室40的脱粒滚筒侧的侧部上方的上部152与位于比上部152靠下侧的下部151进行连 结而构成的分割结构,且仅将下部151中的分隔金属件15d正前部的孔151c的孔眼设得相 对地小而不大,在上部152中无论是否为分隔金属件15d正前部的孔152c,只要仅使清扫 部件80的上方部位的孔152b 152d的孔眼大于其他部位的孔152a的孔眼即可。也就 是说,在图示形态的情况下优选为,使位于凹板筛15后侧的孔152b 152d的孔眼大于位 于前侧的孔152a的孔眼。由于将来自下部151的过滤物直接供给至第一滤筛23,因此,通 过不使该下部151的分隔金属件15d正前部的孔151c的孔眼大,由此能够减少一次物的枝 梗比例,并良好确保筛选精度。另外,由于将来自上部152的过滤物引导到二次处理室40, 并返回到摆动筛选搁板20前侧,因而不易发生秸秆屑等向分隔金属件15d正前部下方集中 供给。并且,在该情况下,对于上部152的孔眼,位于二次处理室40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的孔 152a的孔眼大于位于下游侧的孔152b 152d的孔眼,对于从上部152供给至二次处理室 40的脱粒处理物的供给量,搬送方向上游流侧的供给量比下游侧多,因此,能够大范围利用 二次处理室40的处理路径来进行处理,能够提高二次处理室40的处理效率。(C)在上述例子中,仅第一滤筛是设置有清扫部件、或者在上方装卸自由,但只要 是滤筛,其他滤筛也能够适用同样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脱粒装置,在该脱粒装置中,在具有脱粒滚筒(10)的滚筒室(11)的下方,以摆 动自由的方式设置有摆动筛选搁板(20),该摆动筛选搁板(20)具有多个滤筛(23),其特征 在于,以沿滤筛(2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自由的方式设置有刮削器(82),该刮削器(82)具 有用于将所述滤筛(23)的表面的附着物削落的缘部(8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前后的滤筛(23)的多个刮削 器(82)与沿摆动筛选搁板(20)的摆动方向的单个板(81) —体化而形成清扫部件(80),该 清扫部件(80)设置为沿滤筛(2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自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器(82)的缘部(82a)相对 于该刮削器(82)的移动方向倾斜,并且向板(81)的左右两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形所述清扫 部件(8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在滤筛(23)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预 定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所述清扫部件(80),并且该多个清扫部件(80) —体地连结而形 成单元(T),该单元(T)设置为沿滤筛(2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自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脱粒装置设置有驱动装置(V),该 驱动装置(V)使所述单元(T)沿着滤筛(2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脱粒装置,通过将附着在滤筛表面的秸秆屑等附着物削落,防止摆动筛选搁板上出现堵塞,从而提高筛选效率,提高脱粒作业的效率。将具有用于将滤筛(23)的表面的附着物削落的缘部(82a)的刮削器(82)设置为沿着滤筛(2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自由。另外,使设置在前后滤筛(23)的多个刮削器(82)与沿着摆动筛选搁板(20)摆动方向的单个板(81)一体化,从而形成清扫部件(80),将该清扫部件(80)设置为沿着滤筛(2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自由。另外,使刮削器(82)的缘部(82a)相对于刮削器(82)的移动方向倾斜,并且向板(81)的左右两侧突出。
文档编号A01F12/32GK102106220SQ20101051902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冈崎秀范, 土居原纯二, 里路久幸, 钉宫启 申请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