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秆捡拾打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743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秆捡拾打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秆捡拾打捆机,它包括秸秆捡拾输送系统、秸秆压缩打捆系统、动力行走系统。秸秆捡拾装置、斜置秸秆输送装置、滚筒式秸秆输送装置、预压填料装置、压缩打捆装置依次首尾相连,位于行驶底盘装置左上侧。板齿式输草滚筒共设置两个,每个板齿式输草滚筒上沿其轴向对称的设有六个排草板,在两个滚筒下侧分别装有光滑凹板。秸秆捡拾机构侧面安装仿形轮和拉簧。水稻秸秆由秸秆捡拾装置喂入,由斜置秸秆输送装置输送到滚筒式秸秆输送装置,再经滚筒式输送装置输送到预压填料装置和压缩打捆装置,打捆装置完成秸秆的压缩、打捆及出捆作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水稻秸秆的捡拾、秸秆压缩、打捆等一体化作业。为减少秸秆的燃烧、资源的节约提供可行的新的技术设备。
【专利说明】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秆捡拾打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具,特别是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

【背景技术】
[0002]联合收割机作业后,稻麦秸杆作为一种资源散铺在田间,农民经常在田间焚烧秸杆,这样既污染环境,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保证其利用价值,应采用有效的秸杆收集方法和机械设备进行收集。为此,国内开始出现秸杆捡拾打捆机械,将秸杆捡拾压缩成捆,农民将压缩成型的秸杆卖给发电厂,这样保护环境的同时节约资源、缓解能源危机。
[0003]中国专利201020553144.7公开的稻麦秸杆联合收获打捆成套设备,将打捆机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与收割机的底盘铰接相连,打捆机挂接在联合收割机出草口的下部,经脱粒滚筒脱粒后的茎杆直接排到打捆机的进草口,实现了稻麦收获和秸杆打捆一体化作业。中国专利200620074426.2公开的稻麦联合收获打捆机,在联合收割机出草口与打捆机进草口之间设有秸杆输送机构,实现了稻麦收获和秸杆打捆一体化作业。以上机械器具实现了稻麦联合收获打捆一体化作业,但水稻秸杆相对于小麦秸杆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水稻秸杆在压缩成捆后,容易发热、发黑进而腐烂霉变,导致热量大大减少,无法正常发挥作为发电资源的功能,所以该类机型不适合含水率高的水稻秸杆的捡拾打捆。
[0004]中国专利200820080044.X公开了一种自动捡拾大方捆打捆机,将打捆机安装在机架上,用拖拉机牵引在田间对割倒铺条后晾干的农作物秸杆自动捡拾、预压、压捆、自动打结、自动出捆的联合作业。该类机型是挂接在拖拉机上,将铺放在田间的秸杆进行压缩打捆。但该类机型运输困难、灵活性差、拐弯不灵活、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影响后续农业生产。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稻麦联合收获打捆机在完成稻麦收获及秸杆打捆一体化作业,水稻秸杆容易发热、霉变的问题,克服挂接在拖拉机上的牵引式打捆机的灵活性差、拐弯不灵活、作业效率低等难题,提供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能在田间对收获后晾干的水稻秸杆捡拾、压捆、自动打结、自动出捆的高效联合作业。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包括秸杆检拾输送系统、稻杆压缩打拥系统、动力打走系统。
[0007]秸杆捡拾输送系统包括秸杆捡拾装置、斜置秸杆输送装置和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所述的秸杆捡拾装置包括滑动滚轮、弹齿、管轴、驱动盘、喂入绞龙装置、仿形轮、捡拾装置主轴、外壳、滚筒护板;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由板齿式输送滚筒、光滑凹板和滚筒顶盖组成,板齿式输送滚筒位于光滑凹板的上侧、滚筒顶盖的下侧;喂入绞龙装置位于秸杆捡拾装置的尾部,斜置秸杆输送装置与秸杆捡拾装置尾部的喂入绞龙装置喂入口相连,斜置秸杆输送装置上侧与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喂入口相连;
[0008]稻杆压缩打捆系统包括预压填料装置、压缩打捆装置和方形草捆出口机构,预压填料装置位于压缩打捆装置的上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位于压缩打捆装置的上侧后方;
[0009]动力行走系统包括行驶底盘装置、驾驶室、发动机和蓄电池,驾驶室位于斜置秸杆输送装置右上侧,驾驶室后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前端面齐平,发动机通过传动链和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斜置秸杆输送装置,斜置秸杆输送装置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秸杆捡拾装置;
[0010]秸杆捡拾装置、斜置秸杆输送装置、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预压填料装置依次首尾相连,位于行驶底盘装置左上侧。斜置秸杆输送装置与秸杆捡拾装置尾部的喂入绞龙装置喂入口相连,斜置秸杆输送装置上侧与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喂入口相连,预压填料装置位于压缩打捆装置的上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位于压缩打捆装置的上侧后方;
[0011]板齿式输送滚筒共设置两个,每个板齿式输送滚筒上沿其轴向对称的设有六个排草板,板齿式输送滚筒位于光滑凹板的上侧、滚筒顶盖的下侧;
[0012]秸杆捡拾装置由滑动滚轮、弹齿、管轴、驱动盘、喂入绞龙装置、仿形轮、捡拾装置主轴、外壳、滚筒护板组成,捡拾装置主轴通过连杆及液压装置与机架连接,液压装置可通过连杆实现捡拾装置主轴的升降。捡拾弹齿固连在管轴上,管轴由管轴销铰链在驱动盘上,管轴可相对于驱动盘转动,管轴与滚轮相连,捡拾打捆机工作时,机器前进的同时,捡拾装置主轴逆前进方向回转,通过两侧的驱动盘带动管轴转动。由于管轴的一端有滑动滚轮并沿定向滑道滚动,弹齿在滑动滚轮的控制下按规定的轨迹运行;当弹齿运动到捡拾滚筒下方时,其端部从滚筒护板的缝隙间伸出,将地面上的作物捡拾起来,随着弹齿的转动将作物逐渐提升到捡拾滚筒上方,并将其推向绞龙喂入口,同时弹齿垂直向下方运动,并回缩到滚筒护板内侧,与被捡拾的作物脱离。一个运动周期要完成放齿、捡拾、升运、向后输送和收齿几个动作。捡拾装置外壳固定在导轨上,导轨通过法兰与捡拾装置主轴相连。秸杆捡拾装置两侧各安装一个仿形轮和拉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对秸杆捡拾装置、斜置秸杆输送装置、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预压填料装置、压缩打捆装置、方形捆出草口机构、驾驶室、发动机、蓄电池在行驶底盘装置上的合理布置,使得整机的结构设计紧凑。
[0015]2、本实用新型实现自走轮式水稻秸杆自动捡拾打捆一体作业,有效解决了联合收获打捆出现的水稻发热、霉变的问题,牵引式打捆机拐弯不灵活、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0016]3、本实用新型将水稻秸杆自动捡拾打捆,减少人力投入和能源消耗,实现了提高效率、效益和节约能源的目的,为水稻秸杆的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的主视图
[0018]图2为秸杆捡拾装置、输送装置、压缩打捆装置的相对位置主视图
[0019]图3为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的俯视图
[0020]图4为秸杆捡拾装置主视图
[0021]图5为板齿式滚筒主视图
[0022]图6为板齿式滚筒俯视图
[0023]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秸杆捡拾装置,101、滑动滚轮,102、弹齿,103、管轴,104、驱动盘,105、喂入绞龙装置,106、仿形轮,107、绞龙喂入口,108、捡拾器主轴,109、外壳,1010、液压装置,1011、连杆,1012、滚筒护板,2、斜置秸杆输送装置,3、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01、齿杆式输送滚筒,302、光滑凹板,303、滚筒顶盖,3001、排草板,4、预压填料装置,5、压缩打捆装置,6、方形草捆出口机构,7、行走底盘装置,8、驾驶室,9、发动机,10、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包括秸杆捡拾输送系统、秸杆压缩打捆系统、动力行走系统。秸杆捡拾输送系统包括秸杆捡拾装置1、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和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秸杆捡拾装置I由滑动滚轮101、弹齿102、管轴103、驱动盘104、喂入绞龙装置105、仿形轮106、捡拾装置主轴108、外壳109、滚筒护板1012组成;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由齿杆式输送滚筒301、光滑凹板302和滚筒顶盖303组成,齿杆式输送滚筒301位于光滑凹板302的上侧、滚筒顶盖303的下侧;喂入绞龙装置105位于秸杆捡拾装置I的尾部,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与秸杆捡拾装置I尾部的喂入绞龙装置105喂入口相连,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上侧与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喂入口相连;
[0026]稻杆压缩打捆系统包括预压填料装置4、压缩打捆装置5和方形草捆出口机构6,预压填料装置4位于压缩打捆装置5的上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6位于压缩打捆装置5的上侧后方。
[0027]秸杆捡拾装置1、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预压填料装置4依次首尾相连,位于行驶底盘装置左上侧。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与秸杆捡拾装置I尾部的喂入绞龙装置106喂入口相连,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上侧与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喂入口相连,预压填料装置4位于压缩打捆装置5的上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6位于压缩打捆装置5的上侧后方。
[0028]动力行走系统包括行驶底盘装置7、驾驶室8、发动机9和蓄电池10,驾驶室8位于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右上侧,驾驶室8后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7前端面齐平,发动机9通过传动链和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秸杆捡拾装置I。
[0029]如图4所示,秸杆捡拾装置I由滑动滚轮101、弹齿102、管轴103、驱动盘104、喂入绞龙装置105、仿形轮106、捡拾装置主轴108、外壳109、滚筒护板1012组成,捡拾装置主轴108通过连杆1011及液压装置1010与机架连接,液压装置1010可通过连杆1011实现捡拾装置主轴108的升降。捡拾弹齿102固连在管轴103上,管轴103由管轴销铰链在驱动盘104上,管轴103可相对于驱动盘104转动,管轴103与滚轮101相连,捡拾打捆机工作时,机器前进的同时,捡拾装置主轴108逆前进方向回转,通过两侧的驱动盘104带动管轴103转动。由于管轴103的一端有滑动滚轮101并沿定向滑道滚动,弹齿102在滑动滚轮101的控制下按规定的轨迹运行;当弹齿102运动到捡拾滚筒下方时,其端部从滚筒护板1012的缝隙间伸出,将地面上的作物捡拾起来,随着弹齿102的转动将作物逐渐提升到捡拾滚筒上方,并将其推向绞龙喂入口 107,同时弹齿102垂直向下方运动,并回缩到滚筒护板1012内侧,与被捡拾的作物脱离。一个运动周期要完成放齿、捡拾、升运、向后输送和收齿几个动作。捡拾装置外壳109固定在导轨上,导轨通过法兰与捡拾装置主轴108相连。秸杆捡拾装置I两侧各安装一个仿形轮106和拉簧。
[0030]如图5和图6所不,滚筒式稻杆输送装置3由齿杆式输送滚筒301、光滑凹板302和滚筒顶盖303组成,齿杆式输送滚筒301共设置两个,每个齿杆式输送滚筒301上沿其轴向对称的设有六个排草板3001,齿杆式输送滚筒301位于光滑凹板302的上侧、滚筒顶盖303的下侧。
[0031]该型号的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通过对秸杆捡拾装置、斜置秸杆输送装置、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压缩打捆装置、驾驶室、发动机、蓄电池在行驶底盘装置上的合理布置,使得整机的结构设计紧凑。本实用新型实现自走轮式水稻秸杆自动捡拾打捆一体作业,有效解决了联合收获打捆出现的水稻发热、霉变的问题及牵引式打捆机拐弯不灵活、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减少了人力投入和能源消耗,实现了提高效率、效益和节约能源的目的,为水稻秸杆的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秸杆捡拾输送系统、秸杆压缩打捆系统、动力行走系统; 秸杆捡拾输送系统包括秸杆捡拾装置(I)、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和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所述的秸杆捡拾装置(I)包括滑动滚轮(101)、弹齿(102)、管轴(103)、驱动盘(104)、喂入绞龙装置(105)、仿形轮(106)、捡拾装置主轴(108)、外壳(109)、滚筒护板(1012);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由板齿式输送滚筒(301)、光滑凹板(302)和滚筒顶盖(303)组成,板齿式输送滚筒(301)位于光滑凹板(302)的上侧、滚筒顶盖(303)的下侧;喂入绞龙装置(105)位于秸杆捡拾装置(I)的尾部,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与秸杆捡拾装置(I)尾部的喂入绞龙装置(105)喂入口相连,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上侧与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喂入口相连; 秸杆压缩打捆系统包括预压填料装置(4)、压缩打捆装置(5)和方形草捆出口机构(6),预压填料装置(4)位于压缩打捆装置(5)的上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6)位于压缩打捆装置(5)的上侧后方; 动力行走系统包括行驶底盘装置(7)、驾驶室(8)、发动机(9)和蓄电池(10),驾驶室(8)位于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右上侧,驾驶室(8)后端面与行驶底盘装置(7)前端面齐平,发动机(9)通过传动链和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秸杆捡拾装置(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其特征在于:秸杆捡拾装置(I)、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预压填料装置(4)依次首尾相连,所述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位于所述行驶底盘装置左上侧,所述喂入绞龙装置(106)与秸杆捡拾装置(I)的尾部相连,所述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与所述喂入绞龙装置(106)喂入口相连,斜置秸杆输送装置(2)上侧与滚筒式秸杆输送装置(3)喂入口相连,预压填料装置(4)位于压缩打捆装置(5)的上侧,方形草捆出口机构(6)位于压缩打捆装置(5)的上侧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齿式输送滚筒(301)共设置两个,每个板齿式输送滚筒(301)上沿其轴向对称的设有六个排草板(3001),板齿式输送滚筒(301)位于光滑凹板(302)的上侧、滚筒顶盖(303)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轮式水稻秸杆捡拾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杆捡拾装置(I)包括滑动滚轮(101)、弹齿(102)、管轴(103)、驱动盘(104)、喂入绞龙装置(105)、仿形轮(106)、捡拾装置主轴(108)、外壳(109)、滚筒护板(1012),捡拾装置主轴(108)通过连杆(1011)及液压装置(1010)与机架连接,捡拾弹齿(102)固连在管轴(103)上,管轴(103)由管轴销铰链在驱动盘(104)上,管轴(103)与滚轮(101)相连,秸杆捡拾装置(I)两侧各安装一个仿形轮(106)和拉簧。
【文档编号】A01F15/07GK204031876SQ20142021714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李耀明, 徐立章, 唐忠, 王瑞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