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23阅读:1806来源:国知局
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包括红外感应电路和超声波电路,时间继电器SJ1,其线圈为SJ1.1,其常开触点为SJ1.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力部门。
【专利说明】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数量和其活动范围不断加大,鸟类在线杆、线塔周围活动频繁,筑巢、停留的事时有发生,其筑巢材料多为导体,可能引起跳闸,其停留在瓷瓶上,排泄物因腐蚀等降低瓷瓶绝缘强度,引起跳闸,所以随时驱赶鸟类离开有供电设备的地方是十分有必要的。
[0003]近年来,根据各种原理研发了多种驱鸟器,如可反光的风车、光闪LED、超声波、防鸟刺等,然而其仍存在一些不足:一、只能按预定的频率不断的执行驱鸟操作,不能有效规避鸟类的适应性;二、只采用一种工作模式,工作耗能大,免维护状态下寿命短;三、不能非接触式修改参数和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控制的超声波驱动电路。
[000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包括红外感应电路和超声波电路。
[0007]所述红外感应电路的电路结构为: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电源端正极并接电阻Rl的一端后与电源正极VCC相连,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l的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信号输出端并接电阻R3的一端后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电源端负极并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NPN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后接地。
[0008]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4后与运算放大器IC2的正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2的负输入端并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后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串接电容C4后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6的另一端后与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串接时间继电器SJl的线圈SJl.1后接地。
[0009]所述超声波电路的电路结构为:超声波换能器SI的一端并接二极管Dl的负极后与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超声波换能器SI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8的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并接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后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后与时间继电器SJl的常开触点SJl.2的一端相连,所述时间继电器SJl的常开触点SJl.2另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并接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容C5的另一端后与电源负极相连。
[0010]工作时,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探测到前方鸟类或者其他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信号输出端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NPN型三极管Ql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l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运算放大器IC2输出的信号已经足够强,时间继电器SJl的线圈SJl.1得电吸合,时间继电器SJl的常开触点SJl.2闭合,接通超声波电路发出超声波信号驱离鸟类等物体。
[0011]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采用型号为Q74的红外线传感器;所述运算放大器IC2采用型号为LM358的运算放大器芯片。
[0012]所述超声波换能器SI采用型号为T-40-16的超声波换能器。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红外传感器自动检测鸟类的靠近,通过超声波电路发出超声波信号,利用超声波能够有效地将鸟类驱离,整个电路装置仅仅采用纯电路,没有控制芯片等成本较低,整个装置不受光照等天气因素的影响,能够全天候工作,具有伺服功能,功耗低,使用寿命长,整个装置结构简洁,安装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红外感应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超声波驱鸟器电路,包括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电源端正极并接电阻Rl的一端后与电源正极VCC相连,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l的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信号输出端并接电阻R3的一端后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电源端负极并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NPN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后接地。
[0018]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4后与运算放大器IC2的正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2的负输入端并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后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串接电容C4后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6的另一端后与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串接时间继电器SJl的线圈SJl.1后接地。
[0019]如图2所示,所述超声波电路的电路结构为:超声波换能器SI的一端并接二极管Dl的负极后与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超声波换能器SI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8的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并接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后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后与时间继电器SJl的常开触点SJl.2的一端相连,所述时间继电器SJl的常开触点SJl.2另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并接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容C5的另一端后与电源负极相连。
[0020]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采用型号为Q74的红外线传感器;所述运算放大器IC2采用型号为LM358的运算放大器芯片,所述超声波换能器SI采用型号为T-40-16的超声波换能器;上述二极管Dl采用型号为1N4148的二极管,NPN型三极管Q2采用型号为9013的三极管,C4采用10uF的电容,电阻R7采用5ΚΩ的电阻,电阻R8采用500 Ω的电阻,超声波电路可以发射出40KHZ的超声波信号。
[002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红外传感器自动检测鸟类的靠近,通过超声波电路发出超声波信号,利用超声波能够有效地将鸟类驱离,整个电路装置仅仅采用纯电路,没有控制芯片等成本较低,整个装置不受光照等天气因素的影响,能够全天候工作,具有伺服功能,功耗低,使用寿命长,整个装置结构简洁,安装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
1.一种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感应电路和超声波电路; 所述红外感应电路的电路结构为:包括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电源端正极并接电阻Rl的一端后与电源正极VCC相连,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l的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信号输出端并接电阻R3的一端后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的电源端负极并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NPN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后接地;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串接电阻R4后与运算放大器IC2的正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2的负输入端并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后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串接电容C4后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6的另一端后与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串接时间继电器SJl的线圈SJl.1后接地; 所述超声波电路的电路结构为:包括超声波换能器SI,所述超声波换能器SI的一端并接二极管Dl的负极后与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超声波换能器SI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8的一端后与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并接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后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后与时间继电器SJl的常开触点SJl.2的一端相连,所述时间继电器SJl的常开触点SJl.2另一端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并接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容C5的另一端后与电源负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l采用型号为Q74的红外线传感器;所述运算放大器IC2采用型号为LM358的运算放大器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超声波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SI采用型号为T-40-16的超声波换能器。
【文档编号】A01M29/18GK203985763SQ20142026797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发明者】闫广华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