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窝钻孔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4105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生姜窝钻孔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农用具,尤其涉及到一种生姜窝钻孔机,包括动力源和螺旋钻具,螺旋钻具包括螺旋叶和动力轴,动力轴固定连接在动力源的输出轴上,螺旋叶固定绕设在动力轴上,其特征在于,动力源两侧对应设有把手,所述动力轴上交错绕设有两片螺旋叶,且该螺旋叶的螺旋半径从上至下逐渐递减;螺旋钻具与动力源之间设有压土板,该压土板固定连接在动力源上,螺旋钻具上端设有定型条,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姜窝打孔技术中,人工钻孔费时费力,产量不高,易将泥土抛洒到其他姜窝里,还需人为将拔钳出来的土块压平,且姜窝易塌陷的问题。
【专利说明】生姜窝钻孔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农用具,尤其涉及到一种生姜窝钻孔机。

【背景技术】
[0002]生姜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是具有很好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并深受人们喜爱的农作物。种植良好的生姜通常生长深及土壤下30-50cm,我国近年的生姜种植方式试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打孔栽培措施后,生产的生姜商品性较好且产量高,比常规种植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成为各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手段之一。
[0003]目前窝子姜深种密植技术采用的专用打窝机是靠人力作为动力进行工作,该打窝机为钳子式结构,把钢棒锻打成L型短手把长支臂,长支臂下端锻打成相互铰链结构,成对配合连接成钳式,再把两个半锥圆形切土刀筒焊接在已铰接支臂下端构成一体。作业时操作者双手分开左右手把,让两个半锥圆形切土刀筒分开成柱状满圆形,通过人力下压左右手把将切土刀筒压切入土中,再用力合拉左右手把并上拔钳出切下的土块,如此数次循环操作直至孔深达到农艺深度要求,完成一窝孔作业。这种挖孔方式打得不好容易塌窝,还会将泥土抛到其他打好的姜窝里。影响产量,熟练的工人I人I天工作10个小时,一般可以打1200个左右的姜窝,且还需要用脚把拔钳出来的土块压平。打一天姜窝后,会累得抬不起双臂,双手很疼。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姜窝打孔技术中,人工钻孔费时费力,产量不高,易将泥土抛洒到其他姜窝里,还需人为将拔钳出来的土块压平,且姜窝易塌陷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姜窝钻孔机,包括动力源和螺旋钻具,螺旋钻具包括螺旋叶和动力轴,动力轴固定连接在动力源的输出轴上,螺旋叶固定绕设在动力轴上,其特征在于,动力源两侧对应设有把手,所述动力轴上交错绕设有两片螺旋叶,且该螺旋叶的螺旋半径从上至下逐渐递减;螺旋钻具与动力源之间设有压土板,该压土板固定连接在动力源上,螺旋钻具上端设有定型条。为描述方便,所述螺旋钻具上端为连接动力源的一端。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电之后,动力源的输出轴带动螺旋钻具旋转,只需扶住动力源两端的把手,本实用新型就会自动往土里钻土,由于螺旋钻具采用双叶螺旋钻具,不仅携土能力强,而且被钻起的泥土会随着螺旋叶的路径被带到窝边,随着螺旋钻具的深入,直到螺旋钻具上端的定型条深入到姜窝中,定位条随着螺旋钻具的旋转,将姜窝定型为光滑的圆孔,然后定型条之上的压土板再把带到窝边的泥土压平。如此便完成了一个姜窝的打孔。此外,螺旋钻具设计为上大下小的结构,所以钻出来的姜窝便也是上大下小的窝形,增强姜窝的稳固性。这样,钻出来的窝形既美观又牢固不易塌陷,且钻出来的泥土不会抛洒到其他姜窝里去,直接被压土板压平,方便简单。经过反复试验证明,每天工作10小时可钻高质量姜窝近4000个,是人工打姜窝的3倍以上,省时省力,适用于大规模推广。本装置不仅用于生姜窝的打孔,还适用于种植树苗、山药、芋头等农作物孔的操作。
[0007]进一步,将定型条设计为圆柱或方柱,其高度为2cm-4cm,其目的是为了使打出来的姜窝更加美观。
[0008]进一步,为了防止塌陷,所述螺旋叶上端的螺旋半径设计为7cm,下端螺旋半径为
6.5cm,这样的设计使打出来的姜窝为上大下小的形状,增强姜窝的稳固性。
[0009]进一步,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转速为300r/min-330r/min。经多次试验证明,这样的转速,刚好将钻起来的泥土抛洒在姜窝边1cm以内的距离。如果转速太快,会将钻起来的泥土甩到其他姜孔中,转速太慢会影响工作效率。
[0010]进一步,为了便于本装置快速定位,螺旋钻具的下部设有定位销。
[0011]进一步,为了能完整的将姜窝边上的泥土压平,将压土板设计为直径为30cm-32cm的圆板,如压土板直径小于30cm时会压不完姜窝边的泥土,如直径大于32cm时会徒增装置重力。
[0012]进一步,为了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减轻装置的重力,使操作者更加省力,将所述压土板的中间开有一个圆孔,该圆孔直径9cm。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姜窝钻孔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生姜窝钻孔机,包括动力源I和螺旋钻具2,螺旋钻具I包括螺旋叶7和动力轴8,动力轴8固定连接在动力源I的输出轴上,螺旋叶7固定绕设在动力轴8上,所述动力源I采用功率为lkw、转速300r/min-330r/min齿轮变速电机作为动力输出。所述动力轴8上交错绕设有两片螺旋叶7,且该螺旋叶7的螺旋半径从上到下逐渐递减;上端直径设计为14cm,下端直径为13cm,螺旋钻具2与动力源I之间安装有压土板4,该压土板4由3根钢条将其固定在动力源I上。该压土板4是直径为30cm-32cm的圆板,其中部开有9cm的孔。螺旋钻具2上端边缘对应固接有两定型条5,两定型条至压土板的距离相等,定型条采用高度为2cm-4cm长的圆柱或方柱,该螺旋钻具2下端还设有定位销6。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电之后,动力源I的输出轴带动螺旋钻具2旋转,只需扶住动力源两端的把手3,本装置就会自动往土里钻土,由于,螺旋钻具2采用双叶螺旋钻具,在往下钻土的时候,上方的螺旋叶7对下方螺旋叶7上的泥土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以免泥土被抛洒到很远的地方甚至抛洒到其他姜窝里。随着螺旋钻具2的深入,直到螺旋钻具2上端的定型条5深入到姜窝中,定型条5随着螺旋钻具2的旋转,将姜窝上端口定型为光滑的圆孔,定型条5之上的压土板4再把带到窝边的泥土压平,如此便完成了一个姜窝的打孔。螺旋钻具2设计为上大下小的结构,所以钻出来的姜窝便也是上大下小的窝形,增强姜窝的稳固性。此外,所述动力源I采用功率为lkw、转速300r/min-330r/min齿轮变速电机作为动力输出,试验证明,钻起来的泥土刚好被抛洒在姜窝边1cm以内的距离。且耗电量低,平均一天工作10小时仅消耗3度电。
[001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生姜窝钻孔机,包括动力源和螺旋钻具,螺旋钻具包括螺旋叶和动力轴,动力轴固定连接在动力源的输出轴上,螺旋叶固定绕设在动力轴上,其特征在于,动力源两侧对应设有把手,所述动力轴上交错绕设有两片螺旋叶,且该螺旋叶的螺旋半径从上至下逐渐递减;螺旋钻具与动力源之间设有压土板,该压土板固定连接在动力源上,螺旋钻具上端设有定型条。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窝钻孔机,其特征在于,定型条为圆柱或方柱,其高度为2cm_4cm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窝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上端的螺旋半径为7cm,下端的螺旋半径为6.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窝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转速为300r/min_330r/min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窝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钻具的下部设有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窝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土板是直径为30cm-32cm的圆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姜窝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土板中间开有圆孔,该圆孔直径为9cm。
【文档编号】A01C5/04GK203951770SQ20142037990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0日
【发明者】陈克昌, 陈帮英 申请人:陈克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