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竹笋高效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391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食用竹笋高效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世界对木材和木制品的需求不断上升。然而,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对森林采伐的限制,木材和木制品供应日趋紧张。竹材以其生长快、分布广、材性良好的特点,在世界多竹国家中理所当然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竹子一是竹竿通直、坚韧,可直接用于建筑业。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竹笋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热消痰、利隔爽胃、消渴益气等功效。竹笋还含大量纤维素,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去积食、防便秘,而且也是肥胖者减肥的好食品。

鲜竹笋含水量高,毛竹春笋含水量为90%,冬笋为85%,属鲜嫩食品,不耐贮藏和长途运输。作为蔬菜,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味清香鲜美,而被视为菜中珍品。

目前,竹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也给竹笋的培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现有的培育技术培训竹笋的速度较慢,而且竹笋的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栽种方便快速且存活率高的食用竹笋高效培育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食用竹笋高效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将栽种地草锄开,挖规格为60cm*60cm*50cm大穴进行整地,再把土锄平,放置一个月;

2)造林:在春、梅雨期、秋、冬中任一时期选取鞭和须完整的母竹,栽前再适当整穴和垫土,将母竹放入穴内,使母竹的鞭根自然舒展,使母竹的竹蔸下部与垫土密接,竹蔸的深度比原入土深度深3-5cm,然后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回填穴土,踏实竹蔸,使覆土堆成馒头形,最后浇水;

3)笋园管理:栽植1个月后及时松土和除杂草,以后每年至少在7、9月各松土除草一次;种植当年,对于枯死的母竹及时进行补植;

4)科学施肥:每年对笋园施肥4次;

5)增温保湿:在竹林投产后的每年11月底至12月用杂草、稻草或谷壳覆盖笋园10-20cm厚,利于提早笋期;

6)病虫害防治:对病害进行喷涂农药;

7)挖笋:造林后的第二年即可挖笋,挖笋时依据疏出弱笋,留远挖近、留稀挖密的方式。

具体的,所述步骤4)中施肥的具体步骤如下:

A)第一次在2-3月施催笋肥,促竹笋生长、长肥,每亩施复合肥10kg或每丛竹施粪尿5-10kg,施肥方法:竹林郁闭前化肥采用穴施;郁闭后,化肥采用沟施,沟间距0.5m,深10cm,施后覆土,人粪尿用水稀释2-4倍,浇蔸施肥;

B)第二次在6月,施长鞭肥,促母竹多发鞭、发状芽,每亩施复合肥15kg或每丛竹施人粪尿5-10kg,施肥方法同第一次;

C)第三次在9月,施催芽肥,促竹鞭多发笋芽、发状芽,施肥量与施肥方法同第二次;

D)第四次在11-12月,施孕笋肥,每亩施菜枯饼200kg或农家肥 1000-2000k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步骤6)中针对蚜虫喷施40-50%乐果乳剂0.05-0.1%溶液或灭蚜质量分数0.2%溶液;针对蚧壳虫用氧化乐果或甲胺磷兑水1-2倍注入竹腔,每株1-2ml;针对竹蝗用25%杀虫双0.125-0.167%溶液及时喷杀幼虫;针对煤污病要及时将竹林内患有煤污病竹的病枝剪下,收集起来并集中烧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培育方法操作简便,竹子的患病率低,存活率高,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栽种的竹子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而且产笋量大,竹笋质量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次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整地:将栽种地草锄开,挖规格为60cm*60cm*50cm大穴进行整地,再把土锄平,放置一个月;

造林:在春、梅雨期、秋、冬中任一时期选取鞭和须完整的母竹,栽前再适当整穴和垫土,将母竹放入穴内,使母竹的鞭根自然舒展,使母竹的竹蔸下部与垫土密接,竹蔸的深度比原入土深度深4cm,然后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回填穴土,踏实竹蔸,使覆土堆成馒头形,最后浇水;

笋园管理:栽植1个月后及时松土和除杂草,以后每年至少在9月各松土除草一次;种植当年,对于枯死的母竹及时进行补植;

科学施肥:每年对笋园施肥4次,第一次在3月施催笋肥,促竹笋生长、长肥,每亩施复合肥10kg或每丛竹施粪尿8kg,施肥方法:竹林郁闭前化肥采 用穴施;郁闭后,化肥采用沟施,沟间距0.5m,深10cm,施后覆土,人粪尿用水稀释3倍,浇蔸施肥;第二次在6月,施长鞭肥,促母竹多发鞭、发状芽,每亩施复合肥15kg或每丛竹施人粪尿8kg,施肥方法同第一次;第三次在9月,施催芽肥,促竹鞭多发笋芽、发状芽,施肥量与施肥方法同第二次;第四次在11月,施孕笋肥,每亩施菜枯饼200kg或农家肥1500kg;

增温保湿:在竹林投产后的每年11月底至12月用杂草、稻草或谷壳覆盖笋园15cm厚,利于提早笋期;

病虫害防治:对病害进行喷涂农药,针对蚜虫喷施45%乐果乳剂0.08%溶液或灭蚜质量分数0.2%溶液;针对蚧壳虫用氧化乐果或甲胺磷兑水2倍注入竹腔,每株2ml;针对竹蝗用25%杀虫双0.15%溶液及时喷杀幼虫;针对煤污病要及时将竹林内患有煤污病竹的病枝剪下,收集起来并集中烧毁;

挖笋:造林后的第二年即可挖笋,挖笋时依据疏出弱笋,留远挖近、留稀挖密的方式。

实施例2

整地:将栽种地草锄开,挖规格为60cm*60cm*50cm大穴进行整地,再把土锄平,放置一个月;

造林:在春、梅雨期、秋、冬中任一时期选取鞭和须完整的母竹,栽前再适当整穴和垫土,将母竹放入穴内,使母竹的鞭根自然舒展,使母竹的竹蔸下部与垫土密接,竹蔸的深度比原入土深度深3cm,然后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回填穴土,踏实竹蔸,使覆土堆成馒头形,最后浇水;

笋园管理:栽植1个月后及时松土和除杂草,以后每年在7月各松土除草一次;种植当年,对于枯死的母竹及时进行补植;

科学施肥:每年对笋园施肥4次,第一次在2月施催笋肥,促竹笋生长、 长肥,每亩施复合肥10kg或每丛竹施粪尿5kg,施肥方法:竹林郁闭前化肥采用穴施;郁闭后,化肥采用沟施,沟间距0.5m,深10cm,施后覆土,人粪尿用水稀释2倍,浇蔸施肥;第二次在6月,施长鞭肥,促母竹多发鞭、发状芽,每亩施复合肥15kg或每丛竹施人粪尿5kg,施肥方法同第一次;第三次在9月,施催芽肥,促竹鞭多发笋芽、发状芽,施肥量与施肥方法同第二次;第四次在11月,施孕笋肥,每亩施菜枯饼200kg或农家肥1000kg;

增温保湿:在竹林投产后的每年11月底至12月用杂草、稻草或谷壳覆盖笋园10cm厚,利于提早笋期;

病虫害防治:对病害进行喷涂农药,针对蚜虫喷施40%乐果乳剂0.05%溶液或灭蚜质量分数0.2%溶液;针对蚧壳虫用氧化乐果或甲胺磷兑水1倍注入竹腔,每株1ml;针对竹蝗用25%杀虫双0.125%溶液及时喷杀幼虫;针对煤污病要及时将竹林内患有煤污病竹的病枝剪下,收集起来并集中烧毁;

挖笋:造林后的第二年即可挖笋,挖笋时依据疏出弱笋,留远挖近、留稀挖密的方式。

实施例3

整地:将栽种地草锄开,挖规格为60cm*60cm*50cm大穴进行整地,再把土锄平,放置一个月;

造林:在春、梅雨期、秋、冬中任一时期选取鞭和须完整的母竹,栽前再适当整穴和垫土,将母竹放入穴内,使母竹的鞭根自然舒展,使母竹的竹蔸下部与垫土密接,竹蔸的深度比原入土深度深5cm,然后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回填穴土,踏实竹蔸,使覆土堆成馒头形,最后浇水;

笋园管理:栽植1个月后及时松土和除杂草,以后每年9月各松土除草一次;种植当年,对于枯死的母竹及时进行补植;

科学施肥:每年对笋园施肥4次,第一次在3月施催笋肥,促竹笋生长、长肥,每亩施复合肥10kg或每丛竹施粪尿10kg,施肥方法:竹林郁闭前化肥采用穴施;郁闭后,化肥采用沟施,沟间距0.5m,深10cm,施后覆土,人粪尿用水稀释4倍,浇蔸施肥;第二次在6月,施长鞭肥,促母竹多发鞭、发状芽,每亩施复合肥15kg或每丛竹施人粪尿10kg,施肥方法同第一次;第三次在9月,施催芽肥,促竹鞭多发笋芽、发状芽,施肥量与施肥方法同第二次;第四次在12月,施孕笋肥,每亩施菜枯饼200kg或农家肥2000kg;

增温保湿:在竹林投产后的每年11月底至12月用杂草、稻草或谷壳覆盖笋园20cm厚,利于提早笋期;

病虫害防治:对病害进行喷涂农药,针对蚜虫喷施50%乐果乳剂0.1%溶液或灭蚜质量分数0.2%溶液;针对蚧壳虫用氧化乐果或甲胺磷兑水2倍注入竹腔,每株2ml;针对竹蝗用25%杀虫双0.167%溶液及时喷杀幼虫;针对煤污病要及时将竹林内患有煤污病竹的病枝剪下,收集起来并集中烧毁;

挖笋:造林后的第二年即可挖笋,挖笋时依据疏出弱笋,留远挖近、留稀挖密的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