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组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77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组培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新品种的组培选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组培架。



背景技术:

组培架,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存放接种完的组培苗的钢架。在利用组培技术选育植物新品种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组培架,传统的组培架大多为由螺栓固定的一体式结构,转运与搬运时需将螺栓全部拆下,待到达目的地时再行组装,其分装与组装的操作十分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将部分组件先行组装,而组装后占用的空间又不会过大、便于转运与搬运的组培架,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组培架,每个组培架均由3个A类组件与1个B类组件组装而成;所述A类组件与B类组件均包括固定杆与隔板,所述隔板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板,所述固定杆分别与隔板的两底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与隔板相互垂直;所述A类组件的隔板的其中一条腰上还设置有凸块、另一条腰向内开设有与凸块形状匹配的凹槽一;所述B类组件的隔板自顶角至与A类隔板的凸块位置对应处开设有比凸块长度长、高度高的凹槽二、另一条腰上开设有凹槽三,所述凹槽三的底部与一弹簧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一凸块;所述凹槽三的深度为凸块长度与弹簧最小长度之和;所述3个A类组件的隔板与B类组件的隔板拼装成完整的正方形板;相邻组培架之间通过卡箍连接。先拼装3个A类组件,使其隔板形成一个缺角的正方形,最后按住B类组件的凸块,将其推入缺角的位置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平行设置3-5层,各层均与固定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延周向等距离压制有浅槽,更有利于卡箍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与凹槽一均为长方体状,且所述凸块嵌入凹槽的一端为圆角,便于凸块的插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将部分组件先行组装,而组装后占用的空间又不会过大、便于转运与搬运,待到达目的地后只需简单的组装即可;结构简单、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培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1、固定杆,12、隔板,13、凸块,14、凹槽一,21、凹槽二,22、凹槽三,23、弹簧,3、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分体式组培架,每个组培架均由3个A类组件与1个B类组件组装而成;所述A类组件与B类组件均包括固定杆11与隔板12,所述隔板1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板,所述固定杆11分别与隔板12的两底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1与隔板12相互垂直;所述A类组件的隔板12的其中一条腰上还设置有凸块13、另一条腰向内开设有与凸块13形状匹配的凹槽一14;所述B类组件的隔板12自顶角至与A类隔板12的凸块13位置对应处开设有比凸块13长度长、高度高的凹槽二21、另一条腰上开设有凹槽三22,所述凹槽三22的底部与一弹簧23连接,所述弹簧23另一端连接一凸块13;所述凹槽三22的深度为凸块13长度与弹簧23最小长度之和;所述3个A类组件的隔板12与B类组件的隔板12拼装成完整的正方形板;相邻组培架之间通过卡箍3连接。先拼装3个A类组件,使其隔板12形成一个缺角的正方形,最后按住B类组件的凸块13,将其推入缺角的位置即可。

所述隔板12平行设置3层,各层均与固定杆11连接。

所述固定杆11延周向等距离压制有浅槽,更有利于卡箍3的固定。

所述凸块13与凹槽一14均为长方体状,且所述凸块13嵌入凹槽的一端为圆角,便于凸块13的插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