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苗装置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21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育苗装置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育苗装置改进结构,用于种子的发芽、育苗。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蔬菜生产技术上是近几十年来设施农业中一门新兴的生产技术。无土栽培是实现蔬菜由传统庭园生产向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化的新型栽培方式。但是目前的水培植物大都是先通过土培育苗,然后再将育好的苗通过一些基质固定后进行水培。土培育苗温度和湿度不易控制,其发芽率较低。在广大农村,由于交通和经济的限制,农民买不到成品育苗箱,都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自制简单的箱体育苗装置,目前的自制箱体育苗装置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其容量小;在育苗过程中需要打开保温膜人工手动加水,从而破坏了育苗装置的温度环境和湿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现有的出苗率为85~90%,成活率为90~92%;而且人工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发芽率和成活率较高的育苗装置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育苗装置改进结构,包括由架体和多个床体构成的育苗床,在育苗床外设置有通过粘黏贴连接的保温外套、在育苗床下方设置有水盘、在所述水盘下设置有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的加热器、在保温外套外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设有与水盘连接的输水管道,位于蓄水池内的输水管道与水泵相连通,在水盘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位于保温外套内与水盘连接的输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湿度控制器电连接的 360°喷雾喷头。

所述床体为层状结构,其从下至上由网状支撑层、防水层、保水海绵层、无纺布层构成。

所述保温外套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控制系统监测和控制育苗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避免人工手动加水破坏育苗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其自动化程度较高,人工成本较低,而且由于控制的湿度和温度较好,种子出苗率可达95%以上,并且育苗根系发达、强壮,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床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架体1、保温外套2、水盘3、水位传感器4、加热器5、喷雾喷头6、输水管道7、水泵8、蓄水池9、床体10、网状支撑层11、防水层12、保水海绵层13、无纺布层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育苗装置改进结构,包括由架体1和多个床体10构成的育苗床,在育苗床外设置有通过粘黏贴连接的保温外套2、在育苗床下方设置有水盘3、在所述水盘下设置有与温度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加热器5、在保温外套外设置有蓄水池9,所述蓄水池内设有与水盘3连接的输水管道7,位于蓄水池9内的输水管道7与水泵8相连通,在水盘3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4;位于保温外套2内与水盘3连接的输水管道7上设置有与湿度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 360°喷雾喷头6。

所述床体10为层状结构,其从下至上由网状支撑层11、防水层12、保水海绵层13、无纺布层14构成。

为了便于观察育苗状况,所述保温外套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