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574阅读:2517来源:国知局
旋转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锁定装置,具体来说是用于多功能折叠铲配件的旋转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折叠铲大都是通过操控件上丝固定工具件,这种结构的多功能折叠铲其缺点在于,当工具件打开至可使用状态需要通过操控件上丝锁定工具件方可以使用,反之不需要使用将工具件折叠需要通过操控件上丝锁定工具件方可以携带,反反复复旋转操控件使用时间长,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操作方便的旋转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锁定装置,包括旋转件、连接件以及固定销,旋转件通过螺丝钉活动连接在连接件上可以旋转一百八十度,所述的连接件外围设有操控件,连接件内中空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有带凹孔的锁扣件以及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支顶在通孔内壁上,另一端支顶在锁扣件的尾端,通过操控件的操控使锁扣件可以在通孔内伸出或缩入,固定销穿过连接件设有的导向槽孔将操控件、锁扣件连接。

所述的旋转件上设有凹槽、第一凸头、第二凸头、第三凸头以及螺丝钉孔,上述凹槽用于连接工具件,第一凸头、第二凸头、第三凸头与锁扣件上设有的凹孔对应相扣合,螺丝钉孔用于供螺丝钉穿过将旋转件活动连接在连接件上。

所述的连接件前端设有用于连接旋转件的叉头,叉头对应设有供螺丝钉穿过的螺丝钉孔,连接件尾端连接用于驳接延长柄的手柄,该手柄内设有丝牙与延长柄上设有的丝牙对应连接。

所述的弹簧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隐藏设在通孔内支顶锁扣件和操控件所需要的弹力。

所述的操控件呈管状设在弹簧和连接件的外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有效缩短了打开或折叠工具件的时间,加快了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了使用工作量。本实用新型具有多个角度锁定工具件的功能,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实用性强。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旋转锁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旋转锁定装置的旋转件处于直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旋转锁定装置的旋转件处于折叠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旋转锁定装置的另一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旋转锁定装置的旋转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旋转锁定装置的锁扣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旋转锁定装置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旋转锁定装置的连接件的另一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附图7附图、附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旋转锁定装置,包括旋转件3、连接件9以及固定销18,旋转件通过螺丝钉6活动连接在连接件上可以旋转一百八十度,所述的连接件外围设有操控件8,连接件内中空设有通孔1,该通孔内设有带凹孔33的锁扣件10以及弹簧5,该弹簧的一端支顶在通孔内壁上,另一端支顶在锁扣件的尾端,通过操控件的操控使锁扣件10可以在通孔内伸出或缩入,上述固定销18穿过连接件设有的导向槽孔7将操控件、锁扣件连接。

所述的旋转件上设有凹槽20、第一凸头56、第二凸头35、第三凸头13以及螺丝钉孔90,上述凹槽用于连接工具件,第一凸头、第二凸头、第三凸头与锁扣件10上设有的凹孔33对应相扣合,螺丝钉孔用于供螺丝钉穿过将旋转件活动连接在连接件上。

所述的连接件前端设有用于连接旋转件的叉头66,叉头对应设有供螺丝钉穿过的螺丝钉孔90,连接件尾端连接用于驳接延长柄的手柄39,该手柄内设有丝牙22与延长柄上设有的丝牙对应连接。

所述的弹簧5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隐藏设在通孔1内支顶锁扣件和操控件所需要的弹力。

所述的操控件8呈管状设在弹簧和连接件的外围。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延长柄连接在手柄39上加长手柄的长度,然后将工具件固定连接在旋转件3设有的凹槽20上,即实现附图1所示的铲功能,附图2所示的锄功能,附图3所示的工具件折叠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