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水稻褐穗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6466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水稻褐穗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褐穗,习惯称为黑穗,是由几种不同病菌感染而成。褐变穗病属链格孢真菌和附球霉真菌复合感染所致,其中链格孢真菌为优势种。水稻抽穗后不久,突出特点颖壳内颖变褐,外颖正常,并伴随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叶鞘往往不感病,对籽粒灌浆影响比较小,但受害籽粒出现茶色米和黑米概率较高,严重影响米质,产量下降较为严重。

目前,在水稻生产中,最为头痛的病害要数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稻瘟病,被人们视为水稻“癌症”级病害。可是最让农民发晕的还是水稻褐穗病,田间既表现部分颖壳呈现褐色即褐穗的相同点,又有症状和部位的不同之处,往往几种病菌相伴发生,不仔细观察,肉眼很难确定病害种类,如果在显症后进行防治,则会贻误预防的最佳时期,褐穗无法恢复正常,往往只能控制蔓延和再侵染。

针对水稻褐穗的预防,多集中在农药的喷施防治上,但这种方法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会带来土壤污染的副作用,同时解决方案过于单一,没有从水稻种植的立体化措施中寻求帮助。鉴于此,急需一种科学的、有效的、低成本的水稻种植管理办法,来综合预防防治水稻褐穗现象的发生,以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治水稻褐穗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治水稻褐穗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品种选择及播种:选用抗病、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利用气象预报进行播种,根据水稻品种的生长周期,令水稻的抽穗期避开大风暴雨天气;

(2)肥料管理:调节用肥比例,增施磷钾肥,前期基肥和后期追肥控制在6-6.5:4,每亩用氮量在18-22千克,同时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补施磷肥,于穗期补施钾肥,且最后一次追肥控制在倒1.5叶之前;

(3)水分管理:种植期间采用浅水灌溉,保持3-5厘米浅水层,防止田水串流,于抽穗、扬花期时控制水层在4-6厘米,灌浆期使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法,使田面保持水气交换状态;

(4)切除传染源:发现已受害稻草以及禾本科杂草枯死后立即将其割断并移出田外,将其用作肥料发酵时需充分腐熟再使用;

(5)药物防治:在水稻孕穗期、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分别喷施自制配方药a、自制配方药b和自制配方药c,每种配方药均连续使用2-3次,每次间隔1-2天。

所述步骤2中磷肥包括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亩用磷量在8-10千克。

所述步骤2中钾肥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亩用钾量在14-15千克。

所述自制配方药a由以下方法配制:将大蒜捣碎后与25-30倍于其质量的水混合,浸泡2-3小时后过滤,得药液,使用时以每亩40-50千克喷雾即可。

所述自制配方药b由以下方法配制:将烟草秆切碎后与2-3倍质量水混合,用小火熬制,浓缩为原质量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原液,冷却过滤后加入等质量新鲜人畜尿液,装入容器中密封48-60小时后兑水稀释15-20倍,使用时以每亩40-50千克喷雾即可。

所述自制配方药c由以下方法配制:将臭椿树叶捣碎后与10-12倍质量水混合,煮沸3-4小时,之后冷却过滤得药液,使用时以每亩30-40千克喷雾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水稻种植方法通过选播种、肥料、水分等多方面的田间管理来预防水稻褐穗的发生,通过研究褐穗产生的条件,避开不良天气易造成的水稻机械摩擦,并精确施肥,控制了氮肥的施用量,增施了磷钾肥,以促使水稻内部糖的运输,加速灌浆结实,增强植株后期的抗逆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水分和病死残体的管理有效控制了病原菌的传染,最后通过自制配方药的阶段性喷施,有效预防水稻鞘腐病、褐斑病、褐变穗病以及纹枯病、稻曲病、胡麻斑等多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从而根绝了水稻褐穗的发生条件,大幅提高水稻的生产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治水稻褐穗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品种选择及播种:选用抗病、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利用气象预报进行播种,根据水稻品种的生长周期,令水稻的抽穗期避开大风暴雨天气;

(2)肥料管理:调节用肥比例,增施磷钾肥,前期基肥和后期追肥控制在6:4,每亩用氮量在18-22千克,同时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补施钙镁磷肥,每亩用磷量在8-10千克,于穗期补施硝酸钾,每亩用钾量在14-15千克,且最后一次追肥控制在倒1.5叶之前;

(3)水分管理:种植期间采用浅水灌溉,保持4厘米浅水层,防止田水串流,于抽穗、扬花期时控制水层在6厘米,灌浆期使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法,使田面保持水气交换状态;

(4)切除传染源:发现已受害稻草以及禾本科杂草枯死后立即将其割断并移出田外,将其用作肥料发酵时需充分腐熟再使用;

(5)药物防治:在水稻孕穗期、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分别喷施自制配方药a、自制配方药b和自制配方药c,每种配方药均连续使用2次,每次间隔2天。

自制配方药a由以下方法配制:将大蒜捣碎后与25倍于其质量的水混合,浸泡3小时后过滤,得药液,使用时以每亩45千克喷雾即可。

自制配方药b由以下方法配制:将烟草秆切碎后与2倍质量水混合,用小火熬制,浓缩为原质量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原液,冷却过滤后加入等质量新鲜人畜尿液,装入容器中密封48小时后兑水稀释20倍,使用时以每亩45千克喷雾即可。

自制配方药c由以下方法配制:将臭椿树叶捣碎后与10倍质量水混合,煮沸4小时,之后冷却过滤得药液,使用时以每亩35千克喷雾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稻褐穗的种植方法,包括了品种选择及播种、肥料管理、水分管理、切除传染源、药物防治等过程,本发明水稻种植方法通过选播种、肥料、水分等多方面的田间管理来预防水稻褐穗的发生,通过研究褐穗产生的条件,避开不良天气易造成的水稻机械摩擦,并精确施肥,控制了氮肥的施用量,增施了磷钾肥,以促使水稻内部糖的运输,加速灌浆结实,增强植株后期的抗逆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水分和病死残体的管理有效控制了病原菌的传染,最后通过自制配方药的阶段性喷施,有效预防水稻鞘腐病、褐斑病、褐变穗病以及纹枯病、稻曲病、胡麻斑等多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从而根绝了水稻褐穗的发生条件,大幅提高水稻的生产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葛义学;武立权;曹成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舒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2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