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配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042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配杀菌剂。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栽培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锈病和叶枯病是威胁小麦生产的重要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由镰孢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不仅能够造成毁灭性的产量损失,而且在感染的谷粒中还会产生大量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可由多种镰刀菌或称镰孢菌引起的芽腐、苗枯和穗腐/穗枯的子囊菌病害。其病原包括禾谷镰刀菌、亚洲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燕麦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近20个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和亚洲镰刀菌混合种群引起的,其中南方麦区以亚洲镰刀菌为主,北方麦区以禾谷镰刀菌为主。

由于抗病育种受到对镰刀菌具有免疫或高抗基因资源的限制,目前使用杀菌剂仍是有效防控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措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多菌灵为主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主要用于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和使用剂量的增大,小麦赤霉病菌早已对以多菌灵为主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且抗性频率不断增加,抗性范围逐年扩大,常导致小麦赤霉病防治失败,造成病害流行加剧。发明人通过近30年的抗药性监测,发现中国华东地区对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镰刀菌已经形成优势群体,常用的多菌灵、硫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基本丧失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价值。尤为严重的是,小麦赤霉病菌产生抗药性会导致don毒素合成显著增加,加重了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和食品安全的风险。而目前,小麦赤霉病仍是以多菌灵单剂或含有多菌灵的复配剂为主进行防治,由于抗药性群体的增加,农民为了减少产量损失,往往加倍使用多菌灵等杀菌剂,生产中实际使用剂量往往是制剂推荐剂量的2-3倍,且施药次数也有所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是当今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大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配杀菌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配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毒素降解混合物10-20份、高效拮抗微生物5-10份、氰基丙烯酸酯10-20份、增抗灵水剂3-6份、浓度为7.8-8.3mg·l-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8-16份、纳米水性粘合剂14-20份、碳酶3-5份。

优选地,所述毒素降解混合物由蜡状芽胞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黏膜乳酸杆菌、β-复合解毒酶按质量:5:2:1:1:2混合所得。

优选地,所述高效拮抗微生物由解淀粉芽孢杆菌、萎缩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绛红褐链霉菌按质量比3:2:2:1混合所得。

优选地,所述增抗灵水剂为15%消病灵水剂。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毒素降解混合物10份、高效拮抗微生物5份、氰基丙烯酸酯10份、增抗灵水剂3份、浓度为7.8-8.3mg·l-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8份、纳米水性粘合剂14份、碳酶3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毒素降解混合物20份、高效拮抗微生物10份、氰基丙烯酸酯20份、增抗灵水剂6份、浓度为7.8-8.3mg·l-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16份、纳米水性粘合剂20份、碳酶5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毒素降解混合物15份、高效拮抗微生物7.5份、氰基丙烯酸酯15份、增抗灵水剂4.5份、浓度为7.8-8.3mg·l-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12份、纳米水性粘合剂17份、碳酶5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杀菌剂、高效拮抗微生物以及多种毒素降解菌复合形成,协同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使用,不仅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而且对小麦灌浆后期镰刀菌毒素的滋生具有抑制和降解效果,与常规防治相比,小麦中镰刀菌毒素含量可降低50%-70%,添加毒素降解吸附制剂,通过微生物降解和生物吸附,可以显著减轻毒素对作物以及动物的伤害。本发明的杀菌剂能够降低病原菌对化学药剂的抗药性风险水平,有利于病原菌敏感度的保持,同时能延缓病菌对配方中单剂出现抗药性,同时杀菌效果显著,能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并兼治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叶枯病,治理病原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减少了病害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为害,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纳米水性粘合剂富含大量羟基和羧基功能基团,施加到土壤中后其功能基团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能团聚和土壤微粒,形成具有团粒结构的大粒径土颗粒,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调节基质水热和营养条件;碳酶的添加,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碳元素,促根壮苗,另一方面,其具有极小分子有机酸,可结合营养迅速渗透到作物根部,提高营养利用率,同时可以活化基质,抑制病害,平衡ph值,提升作物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均为市售,其中,所使用的毒素降解混合物由蜡状芽胞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黏膜乳酸杆菌、β-复合解毒酶按质量:5:2:1:1:2混合所得。所使用的高效拮抗微生物由解淀粉芽孢杆菌、萎缩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绛红褐链霉菌按质量比3:2:2:1混合所得。所述增抗灵水剂为15%消病灵水剂。

实施例1

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配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毒素降解混合物10份、高效拮抗微生物5份、氰基丙烯酸酯10份、增抗灵水剂3份、浓度为7.8-8.3mg·l-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8份、纳米水性粘合剂14份、碳酶3份。

实施例2

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配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毒素降解混合物20份、高效拮抗微生物10份、氰基丙烯酸酯20份、增抗灵水剂6份、浓度为7.8-8.3mg·l-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16份、纳米水性粘合剂20份、碳酶5份。

实施例3

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配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毒素降解混合物15份、高效拮抗微生物7.5份、氰基丙烯酸酯15份、增抗灵水剂4.5份、浓度为7.8-8.3mg·l-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12份、纳米水性粘合剂17份、碳酶5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