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方规模化养殖猪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429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北方规模化养殖猪舍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养殖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北方规模化养殖猪舍。



背景技术:

农业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为实现生猪生产协调发展,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将全国的区域布局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属于潜力增长区。

尽管该区域发展环境好,政策支持力度大,但因该区域冬季漫长,供暖所造成的成本极高,并且舍内通风不均匀,舍内局部氨气浓度高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制约养猪业生产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遗传和环境。遗传决定猪只生长发育的潜在可能性,而环境决定生物的遗传潜力能多大程度上实现。在目前良好的育种和科学的管理条件下,要想进一步挖掘猪业的生产潜力,环境条件成为最主要的环节,尤其是在国家大的宏观调控下,东北、内蒙等北方地区开始大规模养猪,猪舍环境控制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

北方地区冬季严寒且漫长,猪舍为保证适宜的环境又必须通风换气,即:猪舍的通风换气与保温供暖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当前猪舍应用了可靠的保温材料之后,约八成供暖成本被通风消耗。而且如果舍外新风直接进入舍内,新风得不到充分预热而落到猪身上,会使猪只产生冷应激。因此如何降低通风消耗又使猪舍通风不受影响是目前北方养猪的难题。

目前一些养猪企业利用加热器对新风进行预热,以避免冷风直接入舍对猪只产生冷应激。也有一些北方养猪企业用舍内地源热量进行回收用来预热舍外新风以提高进舍新风的温度,降低供暖成本。预热的新风由舍的前段进入,风机排出。新风直接被加热器加热,虽然可以提高新风进舍温度,但由于舍外温度较低,会出现加热片冻坏的现象。直接利用舍内地源热量对新风进行预热,虽然有预热效果,但由于舍外气体温度较低,将舍内地面冻坏,地面结冰的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试图通过一种将进风温度提高且降低供暖成本的结构、恰当的通风方式,在猪舍内部的创造适合猪生长的温度和湿度并减少有害气体对猪和人的危害,满足在北方地区进行高密度、大规模养殖的猪舍。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北方规模化养殖猪舍,包括第一横墙1、第二横墙2、第一纵墙3、第二纵墙4,位于舍内中心且平行于所述第一纵墙3和所述第二纵墙4的第一隔墙5、第二隔墙6,在所述第一横墙1、第二横墙2、第一纵墙3和第一隔墙5围护而成的区域上方覆设第一坡屋面1235,在所述的第一横墙1、第二横墙2、第二纵墙4和第二隔墙6围护而成的区域上方覆设第二坡屋面1246,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越过所述第一坡屋面1235和所述第二坡屋面1246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山墙5’和第二山墙6’,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之间形成中间走廊56;所述第一山墙5’、所述第一横墙1、第二横墙2和第二山墙6’围护而成的区域上方覆设人字屋面56’,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外分别设置第三隔墙7、第四隔墙8,在所述第一坡屋面1235和所述第二坡屋面1246的檐下分别设置止于所述第三隔墙7和第四隔墙8的、平行于地面的第一吊顶15、第二吊顶26,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三隔墙7之间之间形成第一外走廊57,所述第四隔墙8和所述第二隔墙6之间形成第二外走廊68,在所述第一外走廊57范围内设置高于所述第一吊顶15的第三吊顶75,在所述第二外走廊68范围内设置高于所述第二吊顶26的第四吊顶86;在所述中间走廊56空中吊设加热装置9;在所述第三隔墙7和所述第四隔墙8上均匀开设若干个第一通风窗100,在所述第一吊顶15和所述第二吊顶26下的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上均匀开设若干个水帘窗200’,在所述第三吊顶75和所述第四吊顶86下的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上均匀开设若干个第二通风窗200,在所述第一坡屋面1235和所述第二坡屋面1246下、所述第三吊顶75和所述第四吊顶86上的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上均匀开设若干个第三通风窗300,在所述第一山墙5’和所述第二山墙6’上均匀开设若干个第四通风窗400,在所述第一吊顶15和所述第二吊顶26上的所述第一纵墙3和所述第二纵墙4上开设檐下通风窗500,在所述第一吊顶15和所述第二吊顶26下均匀吊设若干个平行于所述第一横墙1和第二横墙2、开口于所述第一外走廊57或第二外走廊68的送风管20,所述送风管20的侧面上开设若干个送风口201;在靠近地面的所述第一纵墙3和所述第二纵墙4上均匀设置若干个沟通内外的轴流风机600;在舍内地面之下设置多道分别自起于所述第三隔墙7或第四隔墙8、止于所述第一纵墙3或所述第二纵墙4外的浊气地沟700,相邻两个所述浊气地沟700之间设置起于所述中间走廊56的新风地沟800;所述第二纵墙4和第一纵墙3外的地面之下分别设置多个舍外地沟900,每两个所述浊气地沟700与一个所述舍外地沟900相通,所述舍外地沟900内设置若干根预热管道1000,所述预热管道1000一端与大气相通、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地沟800相通;所述舍外地沟900所在的地面之上设置浊气排风机10;所述浊气地沟700对应的地面上均匀开设若干个浊气进口;所述新风地沟800在其起始端处设置新风出口8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废气预热、地源预热、阁楼预热三者结合,提高了新风进舍温度,降低供热成本。

2.进舍新风经过预热后再经加热装置加热,减少了加热器被冻坏的可能。

3.管道进风,使经过预热的新风更加均匀的进入猪舍。

4,进风量逐级增加,通风级别精细,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方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上方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地下设施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中间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右边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中间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3中右方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若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参见附图1-6,7-9,一种北方规模化养殖猪舍,包括第一横墙1、第二横墙2、第一纵墙3、第二纵墙4,位于舍内中心且平行于所述第一纵墙3和所述第二纵墙4的第一隔墙5、第二隔墙6,在所述第一横墙1、第二横墙2、第一纵墙3和第一隔墙5围护而成的区域上方覆设第一坡屋面1235,在所述的第一横墙1、第二横墙2、第二纵墙4和第二隔墙6围护而成的区域上方覆设第二坡屋面1246,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越过所述第一坡屋面1235和所述第二坡屋面1246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山墙5’和第二山墙6’,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之间形成中间走廊56;所述第一山墙5’、所述第一横墙1、第二横墙2和第二山墙6’围护而成的区域上方覆设人字屋面56’,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外分别设置第三隔墙7、第四隔墙8,在所述第一坡屋面1235和所述第二坡屋面1246的檐下分别设置止于所述第三隔墙7和第四隔墙8的、平行于地面的第一吊顶15、第二吊顶26,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三隔墙7之间之间形成第一外走廊57,所述第四隔墙8和所述第二隔墙6之间形成第二外走廊68,在所述第一外走廊57范围内设置高于所述第一吊顶15的第三吊顶75,在所述第二外走廊68范围内设置高于所述第二吊顶26的第四吊顶86;在所述中间走廊56空中吊设加热装置9;在所述第三隔墙7和所述第四隔墙8上均匀开设若干个第一通风窗100,在所述第一吊顶15和所述第二吊顶26下的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上均匀开设若干个水帘窗200’,在所述第三吊顶75和所述第四吊顶86下的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上均匀开设若干个第二通风窗200,在所述第一坡屋面1235和所述第二坡屋面1246下、所述第三吊顶75和所述第四吊顶86上的所述第一隔墙5和所述第二隔墙6上均匀开设若干个第三通风窗300,在所述第一山墙5’和所述第二山墙6’上均匀开设若干个第四通风窗400,在所述第一吊顶15和所述第二吊顶26上的所述第一纵墙3和所述第二纵墙4上开设檐下通风窗500,在所述第一吊顶15和所述第二吊顶26下均匀吊设若干个平行于所述第一横墙1和第二横墙2、开口于所述第一外走廊57或第二外走廊68的送风管20,所述送风管20的侧面上开设若干个送风口201;在靠近地面的所述第一纵墙3和所述第二纵墙4上均匀设置若干个沟通内外的轴流风机600;在舍内地面之下设置多道分别自起于所述第三隔墙7或第四隔墙8、止于所述第一纵墙3或所述第二纵墙4外的浊气地沟700,相邻两个所述浊气地沟700之间设置起于所述中间走廊56的新风地沟800;所述第二纵墙4和第一纵墙3外的地面之下分别设置多个舍外地沟900,每两个所述浊气地沟700与一个所述舍外地沟900相通,所述舍外地沟900内设置若干根预热管道1000,所述预热管道1000一端与大气相通、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地沟800相通;所述舍外地沟900所在的地面之上设置浊气排风机10;所述浊气地沟700对应的地面上均匀开设若干个浊气进口;所述新风地沟800在其起始端处设置新风出口801。

当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时,所述第一通风窗100、第三通风窗300、第四通风窗400和檐下通风窗500关闭,所述第二通风窗200打开,所述水帘窗200’未启用,所述加热装置9启动。

轴流风机600启动,浊气排风机10启动,轴流风机600把舍内的空气抽出一部分,导致舍内空气压力瞬时比大气压小,形成负压,舍外新风从所述预热管道1000与大气相通的一端进入预热管道中;浊气排风机10把舍内下层的污浊空气由浊气进口进入浊气地沟700、舍外地沟900后排出,舍外新风在进入所述预热管道1000后的同时,由于预热管道1000处于舍外地沟900内,而带有较高余温的浊气也从所述的舍外地沟900通过,因此会将预热管道内的新风进行了第一次预热;新风继续流动至舍内新风地沟800时,由于舍内的温度远高于舍外温度,因此舍内地层内的温度也高于外界温度,此时新风被地热资源进行了第二次预热;新风从位于中间走廊的新风出口801出来之后向上流动的过程中被加热装置9第三次预热;预热后的新风进入送风管20内,然后从送风口201均匀而轻柔地吹到猪舍内。舍内下层的浊气如前所述由浊气进口进入浊气地沟700、舍外地沟900后排出并同时预热所述预热管道1000,如此形成循环。

实施例2,参见附图1-6,10-11,其他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当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至10摄氏度范围时,猪舍通风量要求加大,因此所述第一通风窗100和第四通风窗400关闭,所述第二通风窗200和第三通风窗300打开,同时檐下通风窗500也打开,所述水帘窗200’无需启用,但所述加热装置9打开,所述加热装置为水暖加热或燃油、天然气加热装置。

不仅如实施例1那样对一部分新风进行三级预热,然后从送风口201均匀而轻柔地吹到猪舍内外,由于檐下通风窗500打开,另一部分新风从该檐下通风窗500进入吊顶上方、坡屋面下方的三角形空间即阁楼内,在阁楼内新风被舍内相对较高的温度进行了“阁楼预热”,相当于第一次预热,然后从第三通风窗300进入中间走廊后向下流动,被加热装置9再次预热,最后与前一部分预热后的新风汇流后一并进入送风管20内,然后从送风口201均匀而轻柔地吹到猪舍内。舍内下层的浊气如前所述由浊气进口进入浊气地沟700、舍外地沟900后排出并同时预热所述预热管道1000,如此形成循环。

实施例3,参见附图1-6,12-13,其他同实施例2,不同的是当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到26摄氏度之间,猪舍通风量要求进一步加大,因此所述第一通风窗100关闭,所述第二通风窗200、第三通风窗300、第四通风窗400和檐下通风窗500均打开,所述水帘窗200’未启用,所述加热装置9关闭。

舍外新风除了实施例2的新风进入模式外,新风还从第四通风窗400进入中间走廊,然后与另外两部分新风汇流后,从送风口201均匀而轻柔地吹到猪舍内。舍内下层的浊气如前所述由浊气进口进入浊气地沟700、舍外地沟900后排出并同时预热所述预热管道1000,如此形成循环。

实施例4,参见附图1-6,14-15,其他同实施例3,当平均气温超过26摄氏度时,所述水帘窗200’启用,除第二通风窗200关闭外,所有通风窗均打开,所述加热装置9关闭。汇流后的所有新风都经过水帘窗200’降温后进入第一外走廊57和第二外走廊68,新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送风口201均匀地吹到猪舍内,另一部分通过第一通风窗200直接进入舍内,此时通风量最大,对舍内空气进行强制交换,舍内下层的浊气如前所述由浊气进口进入浊气地沟700、舍外地沟900后排出并同时预热所述预热管道1000,如此形成循环,维持猪只适宜生长环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