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的防治橘蚜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992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柑橘主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柑橘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产量居世界第二。在我国所有果树中,柑橘种植面积居首位,经济地位非常重要。从2001年至2015年,我国连续14年柑橘种植面积连续增长,达251.33万hm2,产量达3660.08万t。

橘蚜toxopteracitriciduskirkaldy属同翅目蚜虫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柑橘产区,是柑橘上的重要害虫,以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嫩芽、嫩梢、花和幼果上刺吸为害,使新叶卷缩、畸形,并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烟病,造成植株生长不良,落花落果,产量下降。橘蚜还是柑橘衰退病的重要传播媒介,造成间接为害,已成为影响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目前橘蚜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已对多种常用药剂已产生了显著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为害加重。因此,筛选高效低毒化学杀虫剂及复配使用,对提高防效、保障柑橘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是一种新型结构式的杀虫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干扰昆虫的脂质物质合成从而导致昆虫死亡。杀虫谱广,对多种刺吸式和锉吸式口器害虫,如飞虱、叶蝉、粉虱、蚜虫、蓟马都具有良好的防效。持效期长达2个月。

乙氰菊酯(cycloprothrin),是一种高效低毒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触杀作用为主,还具有忌避、拒食和拒产卵作用,无胃毒和内吸作用。杀虫谱较广,对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缨翅目等多种害虫有效。单独使用,害虫易产生抗药性。

农药混剂可以提高防效,减少和延缓抗药性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周期,是提高化学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将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复配用于防治橘蚜,还未见相关报道与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橘蚜上的应用。

为解决现有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的防治橘蚜农药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助剂及溶剂,所述活性成分由螺虫乙酯5.0~30.0份和乙氰菊酯1.0~10.0份按重量份配比混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活性成分由螺虫乙酯5.0~20.0份和乙氰菊酯1.0~5.0份按重量份配比混合而成。

该防治橘蚜农药组合物可采用乳油剂型或微乳剂型。乳油剂型包括助剂和溶剂。微乳剂型包括乳化剂、助乳剂、溶剂和稳定剂,其余量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所述活性成分占农药总重的6.0~40.0%,优选占比为20%。

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的防治橘蚜农药组合物的应用方式,包括施用浓度为1000~2000倍液,有效成份浓度100~200mg/l,施用方法为橘树叶面喷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农药对防治橘蚜的效果比单剂有显著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2、本发明提供的农药杀虫谱广,对其他害虫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效,对咀嚼式口器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效。

3、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的有效成份作用机制不相同,能减少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4、本发明提供的农药对人畜低毒,对农作物不产生药害,能降低农药的使用剂量和防治成本,减少了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混合物对橘蚜的增效作用。用含有0.1%吐温80的水溶液将各药剂稀释5-6个浓度梯度,以含有0.1%吐温80和0.1%丙酮的蒸馏水作对照。剪取刚采集的柑橘新叶,分别放入已稀释好的药剂中浸渍约5s后取出,用吸水纸小心吸干叶片表面的药液,用湿润的棉花包住叶柄,使叶片保持一定湿度,以保证叶片在试验期间(2d)不会变色枯萎。然后分别把浸过药液的叶片放进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放一片,用细毛笔挑选健康、大小基本一致的无翅成蚜置于叶片背面,每个培养皿挑选成蚜30头,用薄膜封住培养皿,放置在常温下,在药后48h时观察橘蚜的存活情况,统计死亡、存活的虫数。设3次重复。用dps程序计算lc50值。结果见表1。

表1螺虫乙酯与乙氰菊酯混合物的增效作用

从表1来看,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不同重量比例混配对橘蚜的毒力,均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在两种药剂联合毒力测定中,增效作用大小主要由增效系数判定;增效系数80~120为相加作用,大于120为增效作用。由表1可知,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比例5:1~14:1范围内,其共毒系数ctc值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比例为9:1时,共毒系数ctc值为167.843,为最大,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实施例2

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混合物对橘蚜的触杀作用。采用potter喷雾法。用含有0.1%吐温80的水溶液将各药剂稀释成50mg/l,以含有0.1%吐温80和0.1%丙酮的蒸馏水作对照。剪取刚采集的柑橘新叶,置于培养皿内;用细毛笔挑选大小一致的无翅成蚜各30头置于叶片背面。用potter喷雾塔喷雾,药液量为1mg/l。设3次重复。在药后48h时观察橘蚜的存活情况,统计死亡、存活的虫数,计算校正死亡率。结果见表2。

表2螺虫乙酯与乙氰菊酯混合物的触杀作用

从表2结果来看,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及不同配比组合物在试验浓度均为50mg/l时,螺虫乙酯和乙氰菊酯配比以(5∶1)~(14∶1)组合对橘蚜活性较高,触杀作用显著。如12%螺虫乙酯·乙氰菊酯(10+2)、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18+2)、3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28+2)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55%、88.39%、80.22%;其他组合校正死亡率相对较低。

实施例3

制剂实施例1。称取18%螺虫乙酯、2%乙氰菊酯、10%农乳5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2201#、2%亚磷酸三苯酯、余量为二甲苯。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经高速剪切乳化制得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乳油。

实施例4

制剂实施例2。称取18%螺虫乙酯、2%乙氰菊酯、5%农乳5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2201#、1%甲醇、5%二甲苯、1%环氧氯丙烷、去离子水补至100%。将上述原料充分混匀制得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微乳剂。

实施例5

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乳油田间药效试验。试验于2016年9月在广东省广宁县横山镇高村砂糖橘园进行。选择有代表性的橘园,每处理选3株砂糖橘,在树冠四周取5个嫩枝,药前调查橘蚜无翅蚜的数量。用ns-16型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平均单株用药液量1l。药后1、3、7、14、30d,调查橘蚜数量。用henderson-tilton公式计算校正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见表3。

表3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乳油田间药效试验

(注:同列字母相同者表示在0.05水平差异不显著)

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d,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为62.15%,高于其他处理,具有一定的速效性。药后1d,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000倍液的防效均大于90%,表现出良好的防效。药后15d,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95.65%和97.44%,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也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30d,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000倍液的防效均大于92%,显示出良好的持效性。

结果表明,20%螺虫乙酯·乙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可用于橘蚜的防治,并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