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1873阅读:16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环保渔业和资源循环有效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当前农业生产资源日渐匮乏,土地资源,淡水资源,可利用无污染的农业资源也将越来越少,农业生产面临着生态与资源的危机。水污染也致使很多水产品资源面临危害,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发展。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实现了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实现了养鱼种菜两者间的互作组合,形成了共同促进与效益叠加效果。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以鱼排泄的废水及饲料残渣作为蔬菜生长养料,同时蔬菜的根系与微生物群落又是水质处理净化的最佳生物过滤系统,使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它是一项综合效益最高的纯有机耕作模式,也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一种实现立体开发蓝色国士资源和碳汇渔业推广、发展最完美的种养结合农耕新技术。

同时,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鱼、莲田养鱼和苇塘养鱼等,都是鱼菜共生系统的雏形,将其原理应用于池塘并改进提高,是池塘生态养殖的重要方向。目前池塘鱼菜共生种植类型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直接飘浮法。但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方式虽简单,但还存在杂食性的水产动物会有吃食蔬菜根系的问题,若对根系进行围筛网保护,较为繁琐。

所以,发明一种具有制作简单,方便管理;可以防止水产动物对菜根的啃食,能有效改善水体水质等特点的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浮床包括池塘、水、鱼类和增氧设备,在池塘内充满水和饲养鱼类,增氧设备充气一端伸入池塘底部;

设置有栏护网、浮床体和网箱;

在池塘内,从上到下,栏护网、浮床体和网箱依次连接组成一封闭整体,蔬菜种植在浮床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浮床结构简单,成本低,收效显著;

②能有效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

③可以防止水产动物对菜根的啃食,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提高去污效果,并生产有机蔬菜;

④能够有效地减少鱼病的发生,改善鱼肉品质;

⑤适用于受污染的河流、水库、湖泊等富营养化水体,有利于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栏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浮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浮力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海绵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种植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蔬菜种植在浮床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A—池塘,B—水,C—鱼类,D—蔬菜,E—增氧设备;

10—拦护网,

11—方形围网,12—支撑条;

20—浮床体,

21—框架,

22—泡沫板,221—种植孔,222—支撑条插孔,

23—固定器,

24—海绵垫,

25—浮力棒,

251、252……25N—第1、2……N调节插孔,

N是自然数,2≤N≤10;

30—网箱,

31—方形钢圈,32—网袋,33—圆形钢圈,34—小重物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浮床

1、总体

如图1,本浮床包括池塘A、水B、鱼类C和增氧设备E,在池塘A内充满水B和饲养鱼类C,增氧设备E充气一端伸入池塘A底部;

设置有栏护网10、浮床体20和网箱30;

在池塘A内,从上到下,栏护网10、浮床体20和网箱30依次连接组成一封闭整体,蔬菜D种植在浮床体20上。

2、功能部件

1)拦护网10

如图1、2,拦护网10包括上下连接的方形围网11和4根支撑条12;

其功能是防止蔬菜倒伏和被鱼类C啃食。

2)浮床体20

如图1、3,浮床体20包括框架21、泡沫板22、固定器23、海绵垫24和浮力棒25;

泡沫板22内嵌于框架21内;在泡沫板22面上及其四角分别设置有种植孔221和支撑条插孔222;在植孔221内连接有海绵垫24,供种植蔬菜D;

四个固定器23分别夹住框架21和泡沫板22的四角,且四个固定器23的伸出端分别插入四个浮力棒的调节插孔中。

(1)框架21

如图3,框架21呈方形,由4根UPVC管和4个双通直角接头连接而成。

(2)泡沫板22

如图3,泡沫板22(密度18kg/m3)呈方形,和框架21适配。

(3)固定器23

如图3、4,固定器26是一种U形弹性夹;其功能一是将框架21和泡沫板22夹紧,二是其两伸出端插入浮力棒的调节插孔中,将浮力传递给框架21和泡沫板22。

(4)海绵垫24

如图3、6,海绵垫24因具有柔软特性,其功能是帮助固定蔬菜D的根部并保护根部不受损伤。

(5)浮力棒25

如图5,浮力棒25是一种长条形的泡沫柱(密度18kg/m3),其上设置有第1、2……N调节插孔251、252……25N,N是自然数,2≤N≤10。

其功能是调节浮力。

3)网箱30

如图1,网箱30包括上下连接的方形钢圈31、上方下圆的网袋32和圆形钢圈33,多个小重物袋34置于网袋32的底部,起撑开网袋32和平衡浮力的作用。

网箱30功能是防止鱼类D啃食蔬菜B的根部。

3、工作机理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通过浮床种植蔬菜D,蔬菜D的根吸收水中氮、磷等富营养因子,改善水质,使鱼类C在一个良好的水体中生长,从而减少鱼病发生,能够改善鱼类C的肉品质,增加产量;同时生产蔬菜D;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环保生态,操作方便,浮床体适合多种去污植物定植固定,并适用于受污染的河流、水库、湖泊等富营养化水体,有利于大力推广。

二、饲养方法

①鱼种选择与投喂

1)鱼种选择

实验鱼种选用河南鹤壁特有鱼种淇河鲫,选择当年的同一批夏花鱼种,体重为5g左右(同一实验平行鱼种体重差不能超过0.5g),鱼种无病无伤,鱼体健壮。

2)投喂

投喂浮性颗粒饲料,饲料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口性,要求新鲜、不变质、物理性状良好、营养成份稳定;饲料加工均匀度、饲料原料的粒度符合饲料加工的质量要求;坚持“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5-9月份一般每天投喂3次,早、中、晚投喂;2-4、10-11月份每天投喂2次,早、晚投喂;冬季水温低于10℃停止投喂。

②蔬菜选择与管理

1)蔬菜选择

实验蔬菜为空心菜(夏季6-8月份),生长旺盛的空心菜顶端,截取空心菜顶端长度为20cm;

2)蔬菜管理

观察空心菜的生长情况,每周对蔬菜的叶片数、须根数量及根的长度进行记录,将枯萎发黄的叶子捡出烘干;

随着空心菜的生长、发芽,根部空间减小,去除种植孔221内海绵垫24;

采收,采用分批采收的方法,当株高25cm采收。

③鱼菜病害防治

1)鱼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严禁乱用药,用禁药。一般措施为:放养鱼苗、鱼种前,严格进行消毒,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mg/L-1(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分钟,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诊断死亡原因,埋入土中;采取补救措施;

2)蔬菜病害防止

定植前选用无虫害的菜苗,若发现虫害及时人工清除,并采用生态防治诱杀害虫的方法,严禁使用农药。

④调节浮床浮力

随着蔬菜的生长,浮床负重增加,应及时调节浮力棒25的调节插孔,使浮力棒25下沉与固定器23固定,使浮床始终浮于水面,菜根完全浸没在水中;同样,蔬菜采收后,浮床负重减弱,也需要使浮力棒25上升,使浮床始终浮于水面,菜根完全浸没在水中。

⑤清洗网箱

网箱30定期清洗(夏季每周清洗2次),清洗时采用涮洗的方法,向上提起浮床,利用水流穿过网孔将丝状藻类和污物冲洗脱落,防止闭塞网孔阻碍网袋32内外水交换,而导致蔬菜根缺氧坏死;

⑥增氧设备的使用

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提高饵料利用率及促进水循环;阴天清晨开机,连绵阴雨天气全天开机,防止浮头和提高摄食率。

⑦理化指标测定

每5天各测定一次溶氧、氨氮、总氮、总磷和亚硝酸盐等,对常规指标应进行简单检测,如光照强度、透明度、pH值和溶氧等。

三、试验情况

一)实验前准备

1、实验养殖桶

桶高100cm,内径80cm;实验鱼下桶前,用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消毒,并注水曝气三天以上;

2、浮床

浮床面积为30×30cm,将连接好的浮床用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消毒,备用;

3、鱼、菜密度制定

1)鱼

每个养殖桶放养30尾;

2)菜

每个浮床体上种25株。

四、实验结果

一种鱼菜共生型生态浮床的饲养方法,经过6、7、8月份三个月的实验:

空心菜长势良好,对氮、磷吸收能力强,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的氮磷含量; 水体透明度始终保持在30-45cm,pH值为7-8,溶氧8-10mgL-1;能够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