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病虫害防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285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泡桐病虫害防治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虫害防治装置,尤其是泡桐病虫害防治箱。



背景技术:

在泡桐的常见病中,泡桐黑痘病是真菌性病害,由泡桐痂圆孢菌浸染所致,4月中下旬可见病斑,5~6月为发病盛期,叶片、小枝上有黑痘出现,每年的7~8月发病严重。发病后,叶片上的病斑呈黑褐色,直径0.5~2毫米,病斑中间破裂呈穿孔状,常沿叶脉发生。叶柄、叶脉、嫩枝上的病斑突起呈疮痂状,初期病斑为淡褐色,潮湿时产生白色霉层,最后变为黑褐色,病叶卷缩,病梢枯死。

现有的防治方法是园艺工人自行带着喷药器定期对泡桐进行喷洒,苗期每15天喷施1次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对发病的泡桐苗木每10~15天交替喷施50%的退菌特800倍液或70%的托布津1000倍液1次,连喷3~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由于喷洒次数较多且频繁,增加了工人劳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泡桐病虫害防治箱,该防治装置安装在树干上,无需工人自带喷药器,节省了工人劳动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泡桐病虫害防治箱,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箱体,其特征在于:两个弧形箱体一端连接有折叠层,两个弧形箱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卡,在弧形箱体上部设置有上盖,在弧形箱体内部设置有药液囊,药液囊上设置有连接孔,在弧形箱体内部设置有进药管,进药管的进药端与连接孔相通,在进药管下端设置有导液管,导液管一端与进药管相连接,导液管的另一端露出于弧形箱体底壁并连接有环形出液管,在环形出液管上均布有雾化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叠层为橡胶材料或金属材料折叠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折叠层外部包裹有防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弧形箱体内壁设置有增磨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增磨垫为毛毡或丝圈塑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毛毡或丝圈塑料层内表面设置有橡胶网纹。

本实用新型泡桐病虫害防治箱的优点是,该防治装置安装在树干上,无需工人自带喷药器,节省了工人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泡桐病虫害防治箱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泡桐病虫害防治箱的开盖状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泡桐病虫害防治箱,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箱体1,两个弧形箱体1一端连接有折叠层2,两个弧形箱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卡3,在弧形箱体1上部设置有上盖4。通过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箱体,且在弧形箱体之间连接设置有折叠层和连接卡的结构形式,使本装置围成一个圆环,用于挂在泡桐树干上,折叠层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粗细的树干进行拉伸延展,使本装置的适应性更好,连接卡可轻松的将本装置安装在树干上或自树干上摘取。上盖可以防止枯叶、昆虫及雨水等物体进入到弧形箱体内。

进一步的,可将折叠层2选设为橡胶材料或金属材料折叠层。在折叠层2外部包裹有防护层10。橡胶材料折叠层弹性高,与树干的贴合性更好,从而可以提高折叠层与树干的配合度。金属材料折叠层的硬性材料可以提高对树干的夹持力,使装置的稳固性好。防护层10进以防止杂物进入到折叠层内,防止影响折叠层使用效果。

在弧形箱体内部设置有药液囊5,药液囊5上设置有连接孔,在弧形箱体1内部设置有进药管7,且进药管的进药端与连接孔相通,在进药管7下端设置有导液管8,导液管8一端与进药管相连接,导液管8的另一端露出于弧形箱体底壁并连接有环形出液管9,在环形出液管9上均布有雾化喷头12。通过将弧形箱体设计成中空结构,可在其内部放置药液囊,该药液囊可以为软袋形式,也可以根据弧形箱体的弧度设计成弧形硬质管状。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将用于对泡桐进行防止的药液注入药液囊内,药液囊安装在弧形箱体内并且进药管相通,然后流入到与进药管相连接的导液管和环形出液管内,当需进行喷洒上药时,打开雾化喷头12进行喷洒即可。

为防止本装置自树干上脱落,可在弧形箱体1内壁设置有增磨垫11。所述增磨垫11为毛毡或丝圈塑料层。在毛毡或丝圈塑料层内表面设置有橡胶网纹。毛毡材料更加环保,丝圈塑料层可以提高增磨垫的耐腐蚀度,橡胶网纹可进一步提高与树干表面的摩擦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