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穴盘上下堆叠压坏幼苗的育苗穴盘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0964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穴盘托架。



背景技术:

穴盘的产生以及应用,对于育苗工作来说,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为植物的种植起到很大的作用。穴盘育苗和常规方法育苗相比,具有的优点有:1.穴盘育苗省工、省力、机械化生产效率高。2.穴盘育苗能节省能源、种子和育苗场地。3.穴盘育苗成本低。使用穴盘育苗后,综合成本可降低30%~50%。4.便于规范化管理。5.没有缓苗期。6.适宜远距离运输。7.穴盘育苗适合机械化移栽,为蔬菜市场开阔了前景。8.穴盘中每穴内种苗相对独立,既减少了相互间病虫害的传播,又减少了小苗间营养的争夺,根系也能得到充分发育,提高育苗质量。穴盘育苗的使用,使蔬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供苗实现了商品化,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目前在急速普及。

但在穴盘育苗过程中播种完成的穴盘在操作中出现一些问题:1.在码放时,由于穴盘规格一样,在重力的作用下,上层穴盘的孔底部会挤压下层穴盘孔内的基质,随着码放层数的增加而加重基质压实程度,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和苗期生长,易发生压坏幼苗的问题。2.由于码放层不多,占用很大空间。3.由于穴盘较薄,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折弯变形、甚至断裂,码好的空盘容易歪倒。

目前不存有解决上述问题的幼苗穴盘托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避免穴盘上下堆叠压坏幼苗的育苗穴盘托架,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避免穴盘上下堆叠压坏幼苗的育苗穴盘托架,包括一穴盘托架,所述穴盘托架包括一金属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托盘的上方焊接有三个竖直放置的支撑杆,三个支撑杆的长度相等,三个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托盘的三个角部;

三个支撑杆中相邻的支撑杆通过一金属条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传统的穴盘托架,通过设有三个支撑杆,实现对穴盘的限位作用,防止穴盘在堆叠时上下不对位造成的倒塌,便于幼苗托盘上下堆叠时实现上下穴盘构成一夹角,实现上层穴盘孔与下层穴盘孔的交错,避免上层穴盘的孔底部挤压到下层穴盘孔。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支撑杆而非四个支撑杆,实现幼苗穴盘在金属托盘上从下至上依次堆叠的便利性的同时,也便于幼苗穴盘与金属托盘上搬离。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三个支撑杆,便于实现穴盘托架的上下堆叠,减少了穴盘的占地面积。通过金属条提高了穴盘托架的支撑强度,便于多个穴盘托架的堆叠。

所述金属托盘设有一用于放置穴盘且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为560mm~570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为320mm~340m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2mm~17mm,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焊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金属托盘的凹槽的深度,便于穴盘内泥土等基质的收集,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基质从金属托盘中掉落,保证洁净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凹槽的长度与宽度,便于穴盘的容置。

三个支撑杆分别为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邻,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间距为530mm~560mm;

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间距为280mm~32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三个支撑杆的间距,便于保证支撑效果。

所述支撑杆是一角铁;

所述角铁的一个角铁边的长度为38mm~42mm,所述角铁的另一个角铁边的长度为18mm~22mm;

所述角铁的长度为480mm~52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选取角铁作为支撑杆,节约成本的同时,优化角铁的尺寸,便于保证多个穴盘托架上下堆叠时的支撑强度。

所述金属条至所述支撑杆顶部的距离为所述支撑杆总长的1/18~1/10。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金属条的位置,便于提高穴盘托架的支撑强度。

所述金属托盘上放置有至少三个穴盘,至少三个穴盘中相邻的穴盘构成一9°~11°的夹角。

至少三个穴盘从上至下分别为第一穴盘、第二穴盘、第三穴盘,所述第一穴盘与所述第二穴盘构成一9°~11°的夹角,所述第二穴盘与第三穴盘构成一9°~11°的夹角;

所述第一穴盘与所述第二穴盘构成0°~2°的夹角;

至少三个穴盘的中心均处于同一直线上。

实现上层穴盘孔与下层穴盘孔的交错。防止上层穴盘孔与下层穴盘孔的对位挤压。

所述穴盘托架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穴盘托架包括第一穴盘托架、第二穴盘托架,所述第一穴盘托架堆叠在所述第二穴盘托架的上方,以所述第一穴盘托架的金属托盘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穴盘托架的支撑杆的上表面相抵;

以所述第二穴盘托架的支撑杆作为所述第一穴盘托架的支撑腿。

便于实现多个穴盘托架的上下堆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个支撑杆在金属托盘上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避免穴盘上下堆叠压坏幼苗的育苗穴盘托架,包括一穴盘托架,穴盘托架包括一金属托盘1,金属托盘1的上方焊接有三个竖直放置的支撑杆2,三个支撑杆2的长度相等,三个支撑杆2分别设置在金属托盘1的三个角部;三个支撑杆2中相邻的支撑杆通过一金属条3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传统的穴盘托架,通过设有三个支撑杆2,实现对穴盘的限位支撑,防止穴盘在堆叠时上下不对位造成的倒塌,便于幼苗托盘上下堆叠时实现上下穴盘构成一夹角,实现上层穴盘孔与下层穴盘孔的交错,避免上层穴盘的孔底部挤压到下层穴盘孔。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支撑杆2而非四个支撑杆2,实现幼苗穴盘在金属托盘1上从下至上依次堆叠的便利性的同时,也便于幼苗穴盘与金属托盘1上搬离。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三个支撑杆2,便于实现穴盘托架的上下堆叠,减少了穴盘的占地面积。通过金属条提高了穴盘托架的支撑强度,便于多个穴盘托架的堆叠。

金属托盘1设有一用于放置穴盘且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的长度为560mm~570mm,凹槽的宽度为320mm~340mm,凹槽的深度为12mm~17mm,支撑杆2的下端与凹槽的底面焊接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金属托盘1的凹槽的深度,便于穴盘内泥土等基质的收集,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基质从金属托盘1中掉落,保证洁净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凹槽的长度与宽度,便于穴盘的容置。凹槽的底部设有用于插入支撑杆的定位槽。提高支撑杆与金属托盘的固定效果。

三个支撑杆2分别为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邻,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间距为530mm~560mm;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相邻,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的间距为80mm~30mm。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三个支撑杆的间距,便于保证支撑效果。

支撑杆2是一角铁;角铁的一个角铁边的长度为38mm~42mm,角铁的另一个角铁边的长度为18mm~22mm;角铁的长度为480mm~520mm。本实用新型通过选取角铁作为支撑杆2,节约成本的同时,优化角铁的尺寸,便于保证多个穴盘托架上下堆叠时的支撑强度。

角铁的一个铁角边与凹槽的侧壁构成一9°~11°的夹角。本实用新型通过铁角边与凹槽的侧壁构成一9°~11°的夹角。防止穴盘放置时紧挨凹槽的侧壁,实现穴盘与凹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便于穴盘从金属托盘上搬离。此外,还便于实现穴盘堆叠时相邻的穴盘构成一9°~11°的夹角。

金属条至支撑杆2顶部的距离为支撑杆2总长的1/18~1/10。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金属条的位置,便于提高穴盘托架的支撑强度。

金属托盘上放置有至少三个穴盘,至少三个穴盘中相邻的穴盘构成一9°~11°的夹角。实现上层穴盘孔与下层穴盘孔的交错。防止上层穴盘孔与下层穴盘孔的对位挤压。

至少三个穴盘从上至下分别为第一穴盘、第二穴盘、第三穴盘,第一穴盘与第二穴盘构成一9°~11°的夹角,第二穴盘与第三穴盘构成一9°~11°的夹角;第一穴盘与第二穴盘构成0°~2°的夹角;至少三个穴盘的中心均处于同一直线上。

穴盘托架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穴盘托架包括第一穴盘托架、第二穴盘托架,第一穴盘托架堆叠在第二穴盘托架的上方,以第一穴盘托架的金属托盘1的下表面与第二穴盘托架的支撑杆2的上表面相抵;以第二穴盘托架的支撑杆2作为第一穴盘托架的支撑腿。便于实现多个穴盘托架的上下堆叠。

金属托盘是由冷轧板制成的金属托盘。冷轧板的外壁电镀有一锌层。实现金属托盘的耐腐蚀性。锌层的外壁上还涂覆有一荧光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荧光层实现锌层的防刮花保护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夜间的发光,防止夜间误触到穴盘。

穴盘托架的外壁上镀有锌层。穴盘托架整体通过热镀锌进行表面处理获得穴盘托架。所述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穴盘托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也可以金属托盘,支撑杆单个镀锌后焊接相连。

参见图2,金属托盘是由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相连构成的金属托盘。三个支撑杆分别为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位于底板、左侧板、前侧板围成的角部,第一支撑杆与左侧板、底板焊接相连,第一支撑杆距离前侧板8cm~12cm。第二支撑杆位于底板、左侧板、后侧板围成的角部,第二支撑杆与后侧板、底板焊接相连,第二支撑杆距离左侧板8cm~12cm。第三支撑杆位于底板、右侧板、后侧板围成的角部,第三支撑杆与右侧板、底板焊接相连,第三支撑杆距离后侧板8cm~12cm。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支撑杆的设置方位,实现限位效果的同时,便于穴盘的搬运,易于穴盘托架的堆叠。支撑杆是角铁时。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二支撑杆的铁角边与左侧板构成一9°~11°的夹角,第二支撑杆靠近第三支撑杆的铁角边与后侧板构成一9°~11°的夹角,第二支撑杆远离后侧板的铁角边与右侧板构成一9°~11°的夹角。防止穴盘与金属托盘的侧板接触,不利于穴盘的金属托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