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金针菇增产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27633发布日期:2019-01-16 06:1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针菇种植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促进金针菇增产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菇科金针菇属,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口感滑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金针菇中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金针菇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高钾低钠食物,含有丰富的可食性纤维素,能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排除重金属离子和降低胆固醇,其含有的朴菇素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经常食用金针菇能有效预防高血压和治疗肝病,可明显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目前,我国金针菇生产经过快速发展阶段,现已进入合理利润期。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和其它传统农业生产一样遇到发展瓶颈,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效益差,严重影响了金针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提高金针菇的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获得高产、优质的金针菇显得尤为重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金针菇增产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各步骤之间衔接紧密,各种培养条件设置合理,技术先进,能够有效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及品质,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促进金针菇增产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分别取玉米芯30~50份,米糠10~30份,麸皮10~20份,豆皮1~5份,棉籽壳1~5份,豆粕1~5份,碳酸钙5~10份;并将玉米芯投入粉碎机中粉碎成颗粒状;(2)添加黄腐酸及原料搅拌:用升降机将步骤(1)中的原料倒入到搅拌机中,将黄腐酸溶于水中后注入到搅拌机的原料中,开启搅拌机将原料以及黄腐酸溶液搅拌均匀,边搅拌边加水,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0%~65%,即制得金针菇培养料;(3)装瓶:拌料结束后,培养料进入自动化生产线,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装瓶,每瓶装湿料1㎏;(4)灭菌:装瓶完成后,将培养料转运至全自动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5)接种:从全自动高压灭菌器中取出培养料,将培养料转运至接种室,待培养料温度降至室温时进行接种;(6)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培养料转运至发菌室,发菌室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65%~70%,前期温度保持在23~25℃,8~10天后将发菌室温度降至20℃,暗光培养;(7)搔菌催蕾:待菌丝发满后立即搔菌,划破菌膜,刺激原基形成,搔菌后降温调湿,进行催蕾;(8)出菇管理:现蕾3~5天后,待菌柄伸长1~2㎝时进行抑制,抑制后保持温度10℃左右,室内相对空气湿度85%~90%,加大通风,促使金针菇生长;(9)采收和包装:及时采收,并根据市场要求进行分级包装,包装时将切去菇根的金针菇整齐的排放在食品袋中,装箱后移入保藏库保鲜。所述步骤(2)中黄腐酸添加量按以下比例准备:每100㎏干原料使用黄腐酸0.02~0.06㎏。所述步骤(4)中灭菌条件为:0.103mpa,121℃高压灭菌1.5h。所述步骤(5)中采用定量接种,固体菌种每瓶培养料接种10g左右,或者液体菌种每瓶培养料接种30~35ml。所述步骤(7)搔菌后降温调湿,进行催蕾条件为:降低培养室温度至10~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用50~100lux的散射光照射1小时左右。所述步骤(8)的抑制方法为:降低温度至3~5℃,以3~5m/s弱风吹向菇体,在距离菇体50~100cm处用200lux光照间歇性照射2~3小时,维持2~3天。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本发明所用的原料易得,原料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二是,本发明创造性地在原料中加入黄腐酸来配制金针菇的培养料,加入黄腐酸后能够明显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金针菇的品质。三是,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各步骤之间衔接紧密,便于操作,节省时间,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促进金针菇增产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分别取玉米芯30~50份,米糠10~30份,麸皮10~20份,豆皮1~5份,棉籽壳1~5份,豆粕1~5份,碳酸钙5~10份;并将玉米芯投入粉碎机中粉碎成颗粒状;(2)添加黄腐酸及原料搅拌:用升降机将步骤(1)中的原料倒入到搅拌机中,将黄腐酸溶于水中后注入到搅拌机的原料中,开启搅拌机将原料以及黄腐酸溶液搅拌均匀,边搅拌边加水,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0%~65%,即制得金针菇培养料;(3)装瓶:拌料结束后,培养料进入自动化生产线,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装瓶,每瓶装湿料1㎏;(4)灭菌:装瓶完成后,将培养料转运至全自动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5)接种:从全自动高压灭菌器中取出培养料,将培养料转运至接种室,待培养料温度降至室温时进行接种;(6)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培养料转运至发菌室,发菌室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65%~70%,前期温度保持在23~25℃,8~10天后将发菌室温度降至20℃,暗光培养;(7)搔菌催蕾:待菌丝发满后立即搔菌,划破菌膜,刺激原基形成,搔菌后降温调湿,进行催蕾;(8)出菇管理:现蕾3~5天后,待菌柄伸长1~2㎝时进行抑制,抑制后保持温度10℃左右,室内相对空气湿度85%~90%,加大通风,促使金针菇生长;(9)采收和包装:及时采收,并根据市场要求进行分级包装,包装时将切去菇根的金针菇整齐的排放在食品袋中,装箱后移入保藏库保鲜。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黄腐酸添加量按以下比例准备:每100㎏干原料使用黄腐酸0.0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灭菌条件为:0.103mpa,121℃高压灭菌1.5h。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采用定量接种,固体菌种每瓶培养料接种10g。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搔菌后降温调湿,进行催蕾条件为:降低培养室温度至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用100lux的散射光照射1小时左右。进一步地,所述步骤(8)的抑制方法为:降低温度至3~5℃,以3~5m/s弱风吹向菇体,在距离菇体75cm处用200lux光照间歇性照射2~3小时,维持2~3天。实施例2一种促进金针菇增产的栽培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黄腐酸添加量按以下比例准备:每100㎏干原料使用黄腐酸0.0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灭菌条件为:0.103mpa,121℃高压灭菌1.5h。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采用定量接种,固体菌种每瓶培养料接种10g。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搔菌后降温调湿,进行催蕾条件为:降低培养室温度至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用100lux的散射光照射1小时左右。进一步地,所述步骤(8)的抑制方法为:降低温度至3~5℃,以3~5m/s弱风吹向菇体,在距离菇体75cm处用200lux光照间歇性照射2~3小时,维持2~3天。实施例3一种促进金针菇增产的栽培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黄腐酸添加量按以下比例准备:每100㎏干原料使用黄腐酸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灭菌条件为:0.103mpa,121℃高压灭菌1.5h。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采用定量接种,固体菌种每瓶培养料接种10g。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搔菌后降温调湿,进行催蕾条件为:降低培养室温度至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用100lux的散射光照射1小时左右。进一步地,所述步骤(8)的抑制方法为:降低温度至3~5℃,以3~5m/s弱风吹向菇体,在距离菇体75cm处用200lux光照间歇性照射2~3小时,维持2~3天。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黄腐酸添加量对金针菇产量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处理每100㎏干原料的黄腐酸用量(㎏)金针菇单产(g/瓶),湿重对照组1(未添加黄腐酸)0333.67实施例10.02379.38实施例20.04400.84实施例30.06398.05对照组20.1294.31对照组30.2311.82由上表可知,添加黄腐酸后金针菇的产量有明显的提高;但当黄腐酸用量超过一定量(即每100㎏干原料的黄腐酸用量大于0.06㎏)时,黄腐酸反而又会抑制金针菇的生长,从而会降低金针菇产量。本发明在进行多次试验后,得出了一个合理的黄腐酸用量范围,即每100㎏干原料使用黄腐酸0.02~0.06㎏。总体上,本发明将黄腐酸应用于金针菇栽培,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且所用栽培方法简单,应用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