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英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6760发布日期:2019-03-22 20:34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中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白英的组织培养技术。



背景技术:

白英别名:白毛藤、蜀羊泉、毛葫芦。全国大部份地区有分布。多年生草本,夏秋季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气味甘、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的功用。长期以来供不应求,加上人为的掠夺式砍伐导致白英野生资源枯竭,因此有必要对其资源进行保护。近年来,白英资源开发有了一定的规模,在我国南北各省建立了gap种植基地,对白英野生资源保护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白英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种苗繁殖,但由于种子繁殖后代性状发生分离,不利于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制约了优质白英的推广种植。因此,有必要建立白英的组织培养技术,为其良种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也为满足我国对白英种苗的需求,加速其资源扩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比文件1,申请号:cn201010570851,发明名称:一种双水相萃取白英中总皂苷的方法,将白英药材粉碎,加入溶剂,固液浸提,过滤除杂后得到白英粗提液;取上述白英粗提液,浓缩至原来体积的1/5,加入无水乙醇/硫酸铵形成的双水相系统,加水使系统总量为一定值,混匀,静置后分为上下两相;取出含有大量白英总皂苷的无水乙醇相,对其进行减压浓缩,得到白英总苷提取物。本案与对比文件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出一种白英的组织培养技术,本发明以白英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经过外植体消毒、丛生芽诱导、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过程从而建立了白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种白英的组织培养技术,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1,丛生芽诱导: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的幼树当年生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用洗洁精水溶液浸泡16min,然后用自来水冲洗36min,擦干表面水分后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中以70%~80%乙醇浸泡16s,0.1%升汞溶液消毒26min,再用无菌水清洗11次,擦干后切成长度为2.2cm的茎段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先在25~28℃条件下全暗培养28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5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lx,培养温度为23℃条件下培养,直至诱导形成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8mg/l6-ba+11mg/lnaa+6.5mmol/lla(no3)2+9.5%蔗糖+6.5%琼脂+0.61%活性炭,ph值为5.2;

步骤2,增殖培养:将步骤1所得的丛生芽转入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接种后先在23℃条件下全暗培养直至叶腋处萌生一个侧芽,然后置于每天光照21小时,光照强度为1900lx,培养温度为23℃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各丛生芽伸长到6cm;增殖培养基为:ms+8mg/l6-ba+6.5mg/lnaa+9.5%蔗糖+6.5%琼脂+6.1%活性炭,ph值为5.2;

步骤3,生根培养:将步骤1或步骤2所获得的高度约为4cm的丛生芽芽切割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先在23℃条件下全暗培养10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7小时,光照强度为2900lx,培养温度为23℃的条件下培养至生根;生根培养基为:1/2ms+9mg/lnaa+9.2%蔗糖+6.5%琼脂+6.1%活性炭,ph值为5.2;

步骤4,炼苗移栽:白英瓶内生根36天后,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11天后,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由黄心土:河沙=3:2混合成的基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离体快繁技术获得优质种苗的育苗方法。以白英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经过外植体消毒、丛生芽诱导、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过程从而建立了白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加速白英良种的推广和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丛生芽诱导: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的幼树当年生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用洗洁精水溶液浸泡11min,然后用自来水冲洗16min,擦干表面水分后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中以75%乙醇浸泡11s,0.1%升汞溶液消毒14min,再用无菌水清洗9次,擦干后切成长度为6.2cm的茎段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先在26℃条件下全暗培养21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6小时,光照强度为1600x,培养温度为26℃条件下培养44天即可诱导形成丛生芽,诱导率为69%。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8mg/l6-ba+6.5mg/lnaa+6.5mmol/lla(no3)2+6.0%蔗糖+0.80%琼脂+0.11%活性炭,ph值为5.6。

(2)增殖培养:将步骤(1)所得的丛生芽转入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接种后先在26℃条件下全暗培养直至叶腋处萌生一个侧芽,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9小时,光照强度为1600lx,培养温度为26℃的条件下培养36天各丛生芽即可伸长到8cm,增殖率为4.69。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7mg/l6-ba+0.7mg/lnaa+3.57%蔗糖+0.65%琼脂+0.5%活性炭,ph值为5.6。

(3)生根培养:将步骤(1)或步骤(2)所获得的高度约为8cm的丛生芽芽切割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先在26℃条件下全暗培养9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6小时,光照强度为2500lx,培养温度为26℃的条件下培养44天即可生根,生根率为74%。

(4)炼苗移栽:白英瓶内生根25天后,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10天后,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由黄心土:河沙=2:2混合成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为89%。

实施例2:

(1)丛生芽诱导: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的幼树当年生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用洗洁精水溶液浸泡13min,然后用自来水冲洗20min,擦干表面水分后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中以75%乙醇浸泡16s,0.1%升汞溶液消毒17min,再用无菌水清洗7次,擦干后切成长度为1.8cm的茎段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先在27℃条件下全暗培养23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8小时,光照强度为1600x,培养温度为27℃条件下培养32天即可诱导形成丛生芽,诱导率为79.9%。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9mg/l6-ba+1.2mg/lnaa+0.6mmol/lla(no3)2+4.0%蔗糖+0.4%琼脂+0.5%活性炭,ph值为5.6。

(2)增殖培养:将步骤(1)所得的丛生芽转入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接种后先在28℃条件下全暗培养直至叶腋处萌生一个侧芽,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8小时,光照强度为1900lx,培养温度为27℃的条件下培养32天各丛生芽即可伸长到4cm,增殖率为5.5。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1.8mg/l6-ba+0.8mg/lnaa+2.8%蔗糖+0.65%琼脂+0.3%活性炭,ph值为5.6。

(3)生根培养:将步骤(1)或步骤(2)所获得的高度约为8cm的丛生芽芽切割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先在27℃条件下全暗培养12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4小时,光照强度为2200lx,培养温度为27℃的条件下培养36天即可生根,生根率为81%。

(4)炼苗移栽:白英瓶内生根23天后,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8天后,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由黄心土:河沙=2:2混合成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为9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