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种植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981发布日期:2020-05-22 20:17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种植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种植袋。



背景技术:

金线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珍稀中草药。其味甘性平,无毒,全草均可入药。在民间具有广泛药用价值,几百年来作为民间常用草药,素有“药王”、“金草”、“神草”、“鸟人参”等美称。因鸟、蛇、鼠等野生动物生病时都会寻食金线莲自疗自补,故极少见野生者。金线莲又称“阴阳草”,人食之者,缺阴补阴,缺阳补阳,故百姓视之为无上珍品,唯恐求而不得。福建金线莲含有种类齐全的维生素和丰富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酯类、牛磺酸、多种氨基酸、强心苷、微量元素及无机元素等,成分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两者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含有的牛磺酸、多糖类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尿酸、抗癌、抗衰老、祛痘养颜、保肝固肾、解酒等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金线莲只能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原始生态深山老林,需要特殊的大自然循环气候阳光雨露的巧妙结合。其性喜阴凉、潮湿,尤喜生长在常绿阔叶林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腐殖质丰富的潮湿地。由于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加之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民间的长期大量滥采和野生动物的侵害,加上山地开发,野生福建金线莲数量大为减少,所以,金线莲于1990年被主产该药材的福建省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

目前人工种植金线莲主要有以下方法:敞开式种植、全密封袋种植。种植环境主要有:大棚和林下。敞开式种植,是金线莲传统种植方法,包括:大棚内育苗盘种植,树林下育苗盘种植或者直接将金线莲种植在树林下等,敞开式种植法操作简单,但是金线莲易得病虫害,需要长期喷洒杀菌、杀虫剂等农药,导致金线莲农残高,品质降低,并且需要长期浇水养护,管理繁琐,费时费力。全密封袋种植是一种新颖的金线莲种植方法,是将金线莲种植在透明塑料袋内,袋内用两根铁丝支撑固定,形成一个微型温室立体空间,种植后袋口用扎带或者绳子绑紧。密封袋种植无透气膜或者透气孔,采用物理方式有效防止金线莲病虫害,相比敞开式种植,金线莲产量及品质明显提高,不过传统密封袋种植有以下缺点:1、袋内空间小,空气含量有限,与外界无气体交换,金线莲光合作用不充足,导致金线莲徒长,有机质含量少,口感差,营养低;2、种植半年后,由于袋内养分不足,金线莲容易退化,出现红叶现象及徒长。3、袋内需要两根包塑铁丝支撑形成立体空间,增加成本并且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种植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种植袋,包括种植袋袋体,所述种植袋袋体为顶部设有种植袋袋口的腔体,所述种植袋袋体的腔体底部放置有种植土壤,所述种植袋袋口的边缘口处通过热封机封口,所述种植袋袋体的正面或后面中心线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两面可同时开孔或者仅一面开孔,且每面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1个,所述透气孔为圆形或方形孔,且所述透气孔处紧密贴合有微孔隔菌透气膜(采用高频焊接技术将eptfe微孔透气膜牢牢地焊接在塑料薄膜上),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为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袋袋体为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单层。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袋袋体中方底袋长度为18~30cm,宽度为14~30cm,高度为50~80cm。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的中心点距离种植袋袋口的长度为10~25cm。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材质为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透气膜是采用高频焊接技术将eptfe微孔膜牢牢地焊接在聚丙烯或聚乙烯耐高温复合薄膜上,复合薄膜厚度0.04~0.08mm,透光率高,耐高温125~170℃以下。透气膜能够保证空气交换且不会有粉尘及杂菌进入袋内从而达到隔菌透气的效果。微孔膜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过滤透气膜,该膜表面每平方厘米能达到13亿左右个微孔,每个微孔平均直径0.22μm(微米)。微孔隔菌透气膜(平均孔径0.22um)独特的节点原纤性、表面光滑、透气、防水、耐高温、无毒等特性使金线莲种植袋具有透气隔菌的效果,解决了袋内不能透气(双向透气)的问题,能够阻隔0.45微米以上杂菌孢子的入侵污染,过滤效率高,独特的防水透气性保护袋内近于零污染,杜绝了金线莲的病虫害。微孔隔菌透气膜有良好的防水性,耐雨水冲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种植袋袋体的一面上设计一个透气孔,并且透气孔处紧密无缝贴合有微孔隔菌透气膜,微孔隔菌透气膜(平均孔径0.22um)使金线莲种植袋具有透气隔菌的效果,解决了袋内不能透气(双向透气)的问题,能够阻隔0.45微米以上杂菌孢子的入侵污染,杜绝了金线莲的病虫害。微孔隔菌透气膜有良好的防水性,耐雨水冲刷;透气膜是采用高频焊接技术将eptfe微孔膜牢牢地焊接在聚丙烯或聚乙烯耐高温复合薄膜上,复合薄膜厚度0.04~0.08mm,透光率高,耐高温125~170℃以下。透气膜能够保证空气交换且不会有粉尘及杂菌进入袋内从而达到隔菌透气的效果。微孔膜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过滤透气膜,该膜表面每平方厘米能达到13亿左右个微孔,每个微孔平均直径0.22μm(微米)。微孔隔菌透气膜(平均孔径0.22um)独特的节点原纤性、表面光滑、透气、防水、耐高温、无毒等特性使金线莲种植袋具有透气隔菌的效果,解决了袋内不能透气(双向透气)的问题,能够阻隔0.45微米以上杂菌孢子的入侵污染,过滤效率高,独特的防水透气性保护袋内近于零污染,杜绝了金线莲的病虫害。

2、本实用新型在种植袋袋口处采用热封机进行封口,使得袋口处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可以有效的避免杂菌及害虫通过种植袋袋口进入到种植袋中。

3、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能够隔断金线莲虫害、有效防止金线莲病害,种植袋防雨淋耐日晒,种植后免浇水,免喷杀菌剂、杀虫药等农药,真正做到无农残,袋内土壤湿度及空气湿度能够保持稳定,袋内与外界可进行气体交换,金线莲光合作用充足,金线莲有机质含量高,口感好,营养高,产量及品质大大提升。采用透气袋种植金线莲,袋内不用包塑铁丝支撑,种植后不用浇水,平时管理好金线莲适宜的生长光度及温度就行,管理简单,大量简化生产工艺,减少人工成本,并且可有效提高金线莲植株产量与质量,缩短生长周期,适用范围广泛、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植袋袋体;2、种植土壤;3、透气孔;4、种植袋袋口;5、微孔隔菌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种植袋,包括种植袋袋体1,所述种植袋袋体1为顶部设有种植袋袋口4的腔体,所述种植袋袋体1的腔体底部放置有种植土壤2,所述种植袋袋口4的边缘口处通过热封机封口,所述种植袋袋体1的正面或后面中心线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3,两面可同时开孔或者仅一面开孔,且每面所述透气孔3的数量为1个,所述透气孔3为圆形或方形孔,且所述透气孔3处紧密贴合有微孔隔菌透气膜5,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5为四方形,尺寸为5.5cm宽x5.5cm。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种植袋袋体1为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单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种植袋袋体1为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单层,使得种植袋袋体1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和防水性。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种植袋袋体1中方底袋长度为18~30cm,宽度为14~30cm,高度为50~80c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种植袋袋体1中方底袋长度为18~30cm,宽度为14~30cm,高度为50~80cm,可以更合适的的放置金线莲苗。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5的中心点距离种植袋袋口4的长度为10~25c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微孔隔菌透气膜5的中心点距离种植袋袋口4的长度为10~25cm,使得微孔隔菌透气膜5处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5的材质为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微孔隔菌透气膜5(平均孔径0.22um)使金线莲种植袋具有透气隔菌的效果,解决了袋内不能透气(双向透气)的问题,能够阻隔0.45微米以上杂菌孢子的入侵污染,杜绝了金线莲的病虫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种植袋,将种植土壤2放置到种植袋袋体1的袋底处,然后将金线莲苗置于种植土壤2上,然后采用热封机对种植袋袋口4进行封口处理,热封机的型号为js-qrfy-03,在透气孔3处紧密贴合的微孔隔菌透气膜5解决了袋内不能透气(双向透气)的问题,能够阻隔0.45微米以上杂菌孢子的入侵污染,杜绝了金线莲的病虫害,提高使用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