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喷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0413发布日期:2020-10-17 00:3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防冻喷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喷药设备,尤其是一种防冻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农用喷药装置的出现,是农业自动化的开端,人们不用再需要人力喷药,大大节省了人力。这些农用喷药装置,通过将药液以水雾状喷出后,洒到农田或者动物上,以防止害虫、疾病等。

然而,现有的农用喷药装置,在天气寒冷的北方,由于在喷药完毕后管道或者喷药泵会有药水残留,如果这些药水不能及时清除,有可能会在喷药泵内结冰,导致系统部件被撑破,从而导致系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冻喷药装置,以使得喷药装置可以清除系统的药液残留。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冻喷药装置,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第一电磁阀、喷药泵、控制器、喷洒装置和第一三通阀;其中,高压气体是指气体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的气体;

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高压气体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与喷药泵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用于输入药液,所述喷药泵的出液口与喷洒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包括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出口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与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加药泵、第三单向阀、第二三通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二电磁阀;

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与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高压气体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与加药泵的进液体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与第三单向阀的出口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第二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喷药泵和加药泵均为气动泵,所述喷药泵和加药泵均包括气动入口,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向喷药泵的气动入口输送高压气体以驱动喷药泵,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向加药泵的气动入口输送高压气体以驱动加药泵。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调压阀,所述第一调压阀设置在第一电磁阀和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高压气体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调压阀用于调整进入喷药泵的进液口的气体的气压。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调压阀和第三调压阀;

所述第二调压阀设置在加药泵的气动入口和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高压气体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调压阀用于调整加药泵的转速;

所述第三调压阀设置在喷药泵的气动入口和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高压气体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调压阀用于调整喷药泵的转速。

进一步,所述第二调压阀和第三调压阀上均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还包括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喷药泵的气动入口和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高压气体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喷药泵的启停;

所述第四电磁阀设置在加药泵的气动入口和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高压气体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用于控制加药泵的启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高压气体发生装置产生高压,控制器在清除残留药液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使得高压气体通过第一三通阀从喷药泵的进液口进入,高压气体从喷药泵的出液口喷出,从而排除喷药泵和/或中间管道的残留药液,使得系统在寒冷地区不会因为残留药液结冰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防冻喷药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防冻喷药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等仅为了区分不同的端,不对部件本身做限定。

参照图1,一种防冻喷药装置,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第一电磁阀、喷药泵、控制器、喷洒装置和第一三通阀;其中,高压气体是指气体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的气体;

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高压气体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与喷药泵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用于输入药液,所述喷药泵的出液口与喷洒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连接。

在图1中,虚线箭头表示系统在喷药过程中,药液的流向。实线箭头表示系统在清理残留药液时,高压气体的流向。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停止喷药后,可以关闭喷药泵,然后打开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再由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当然,关于喷药泵、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的启动可以由人工控制,也可以由控制器控制,只需要在控制器预先设置控制逻辑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可由压缩空气泵实现,也可以有若干个压缩气瓶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喷药泵可以采用电动泵,也可以采用气动泵,如果采用气动泵,则可以由高压气体发生装置提供动力,高压气体发生装置所产生的高压气体进入气动泵的气动入口来驱动气动泵,气动泵的转速由高压气体的压力决定。

其中,除了控制器以外,其他需要流经气体或者液体的部件可以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喷洒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喷头,所述喷头可以使液体以喷雾状喷出。

参照图2,本实施例包括一种防冻喷药装置,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101、第一电磁阀111、第二电磁阀112、第三电磁阀113、第四电磁阀114、第一单向阀121、第二单向阀122、第三单向阀123、第四单向阀124、第一三通阀131、第二三通阀132、喷药泵141、加药泵142、温度传感器151、控制器161、第一调压阀171、第二调压阀172、第三调压阀173、第一容器181、第二容器182和喷洒装置191。

其中,高压气体是指气体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的气体,通常选择2~5个大气压的气体。

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101的高压气体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调压阀171、第二调压阀172、第三电磁阀113连接,其中第一调压阀171将高压气体进行调压后,输出到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二电磁阀112中,第一电磁阀111上连接有第一单向阀121,第一单向阀121的入口与第一电磁阀111连接,因此,高压气体只能从第一电磁阀111向第一单向阀121的出口连接的部件流通。第二电磁阀112上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22,第二单向阀122的入口与第二电磁阀112连接,因此,高压气体只能从第二电磁阀112向第二单向阀122的出口连接的部件流通。

其中,第一单向阀121的出口与第一三通阀13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单向阀122的出口与第二三通阀13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通阀131的第二端与喷药泵141的进液口连接,第二三通阀132的第二端与加药泵142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131的第三端与第四单向阀124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124的入口连接一个管道作为第一容器181中稀释药液的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132的第三端与第三单向阀123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单向阀123的入口连接一个管道作为第二容器182中浓缩药液的入口。加药泵142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向第一容器181中加入浓缩药液,只需要通过其他管道向第一容器181中加水稀释即可得到稀释药液,而喷药泵141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喷洒装置191中。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加药泵和喷药泵均为气动泵,因此,高压气体经过第三电磁阀113、第三调压阀173后进入喷药泵141的气动入口,从而驱动喷药泵141。高压气体经过第二调压阀172和第四电磁阀114后进入加药泵142的气动入口,从而驱动加药泵142。

第一调压阀171、第二调压阀172和第三调压阀173上均设置有压力计,以用于测量当前调压值,以便于工作人员调整压力阀的输出值。

温度传感器151,用于使能控制器对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二电磁阀112的控制。温度传感器输出的值小于控制器内部比较器的设定值时,控制器不能对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二电磁阀112打开,这样可以在温度较高的时候不启动药液清理,节省能源。

其中,第一电磁阀111用于控制高压气体是否能够进入喷药泵141的进液口,其在清理残留药液时打开,在正常喷药时关闭。

第二电磁阀112用于控制高压气体是否能够进入加药泵142的进液口,其在清理残留药液时打开,在正常喷药时关闭。

第三电磁阀113用于控制喷药泵141的启停。

第四电磁阀114用于控制加药泵142的启停。

其中,第一电磁阀111、第二电磁阀112、第三电磁阀113和第四电磁阀114均由控制器161控制。所述控制器控制各电磁阀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例如按键指令。也可以预先在控制器中预置控制逻辑。所述控制器也可以是由若干个开关组成的装置,所述开关可以直接控制各电磁阀的电源。

其中,喷药泵141和加药泵142可以同时工作,或者各自错开工作。当泵不工作时,就可以对其进行残留药液的清理。清除残留药液的时间不用很长,因此,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二电磁阀112的打开时间可以很短,例如2秒、3秒和5秒等,此时控制器可以产生一个数秒的脉冲来控制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二电磁阀112。

本实施例包括两个泵,一个用于加药,一个用于喷药,可以使加药工作自动化,减少人工劳动,也可以使喷药装置不间断工作的时间延长,减少承载药液的容器的体积。本方案的泵均为气动泵,可以利用高压气体来清理系统的残留药液,防止残留药液结冰损坏系统管道或者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包括无线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无线通信装置的指令控制高压气体发生装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