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虾幼体饵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2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对虾幼体饵料的制作方法
一种对虾幼体饵料的制作方法,适用于水产人工养殖幼体饵料的制造。尤其是适用于对虾幼体饵料的制造。
目前,在人工高密度的对虾苗体生产中,还是摆脱不了对卤虫幼体的依赖。因为卤虫幼体具有营养丰富,适于对虾幼体生产发育,个体颗粒大小适宜,在苗池中分布均匀,便于摄食、污染很轻等特点。高密度对虾育苗生产,对水质和饵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这样使卤虫卵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不可取代。我国每年需要花大量的外汇进口卤虫卵。为了开发新的适用饵料,国内外研究人员,搞了大量的尝试。现在已有微胶囊饵料和微颗粒饵料问世。但是实践证明它们有营养并不丰富,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对虾幼体摄食效果差,污染严重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之缺点,寻求一种营养丰富,易于对虾幼体摄食和生长发育,颗粒适宜,在水中分布均匀,污染很少的对虾幼体饵料。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饵料采用营养丰富,适于对虾幼体生长发育的沙蚕或蚯蚓,还可以是卤虫成体为主要原料。关键在于一个特殊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若干量的沙蚕用绞肉机绞磨2~3次后,成肉酱状,加入具有抗菌作用10PPm土霉素,再用沸水冲烫,使水溶蛋白凝固,并搅拌成豆腐脑状,然后再加水稀释形成微小颗粒。
本发明还可以用蚯蚓或卤虫成体为原料,以上述方法加工而成。
本饵料的制作中使用绞肉机绞磨原料需绞磨2~3次,使饵料达到微小颗粒的要求,用开水冲烫使蛋白质凝固而不溶于水,保证了原料被充分利用,并使水质减轻污染,实验证明,此种饵料对虾幼体特别喜食。特别是以沙蚕为原料经开水冲烫后具有特别的香味,起到自然诱食作用。能使对虾幼体生长发育旺盛,实验结果还表明,在不用卤虫幼体的情况下,每立方水体可出苗30万尾以上。最多达45万尾/m3水体(苗池体积80m3,待出苗时苗长1cm以上)池底无残饵,几乎无污染。在同样的出苗量的情况下,本饵料成本是卤虫卵成本的1/6~1/8。因此,用该饵料的加工方法制作的饵料具有实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实施例1取活体沙蚕去泥洗净,放入绞肉机绞磨经反复2~3次,以达到将沙蚕绞碎成为小颗粒的目的,取一份的碎液并加入10PPm土霉素,加入三份的100℃的开水,冲烫并搅拌成豆腐脑状。再加水稀释后即成饵料。
本发明还可以用蚯蚓或卤虫成体为原料,其加工方法如上所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对虾幼体饵料的制作方法,特别适于水产人工养殖对虾育苗幼体饵料的生产,其特征是以沙蚕为主要原料,将若干量的沙蚕用绞肉机绞成肉酱,并反复绞2~3次后,加入10PPm土霉素,再用沸腾开水冲烫使之蛋血质凝固并搅拌成豆腐脑状,然后再加水稀释即可使用。
2.按权利要求1的对虾幼体饵料的制作方法,所说的原料还可以是蚯蚓或卤虫成体。
全文摘要
一种对虾幼体饵料的制作方法,特别适用于水产人工养殖对虾育苗幼体饵料的生产,本发明是以沙蚕或者蚯蚓为原料,采用绞肉机绞磨后加入土霉素,再用开水冲烫使其成为微颗粒,做为对虾幼体的饵料,本方法工艺简单易行,对虾的幼体特别喜食,并且对虾幼体生长发育良好,又不污染育苗池水质,不次于卤虫幼体的效果,在同样出苗量的情况下该饵料经济适用,其成本是卤虫卵的1/6~1/8,是经济、实用的理想饵料。
文档编号A23K1/10GK1052775SQ8910927
公开日1991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5日
发明者杨东辉 申请人:杨东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