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9880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属于蔬菜栽培技术领域。
食用菌是美味的菜肴,又是良好的保健食品。目前各国已广泛栽培,在我国城乡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象苹菇、猴头、灵芝等营养十分丰富,味道鲜美,是高蛋白、低脂肪蔬菜。近年来,栽培技术发展很快,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袋栽和畦栽两种形式。袋式栽培发菌快、污染低、成功率高,但后期培养料失水快,产量低,畦栽方法后期保水性好,产量较高,但占地面积大、发菌慢、易污染、成功率低。并且上述两种方法产量都不太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发菌快、污染低,产量高和占地面积少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在现有栽培方法袋栽和畦栽方法基础上,拌种后,使发菌在塑料袋内完成,发菌完毕,脱去袋子,将菌柱放入坑内覆土,再经培养出菇。
料袋发菌完毕,脱去袋子也可以将菌柱上垛、覆土,再经培养出菇。
料种装袋后,放入培养室内发菌,培养温度保持10-22℃,空间湿度65-75%,培养18-25天。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a、备料取棉皮、锯末、花生壳、玉米秸、玉米芯、石灰、复合肥为原料。
b、拌种装袋按一定比例取上述各料加水拌匀,料∶水控制在1∶1.3-1.5(重量比),取直径18-20cm、长36cm的聚乙烯栽培袋,装袋接种,接种量为10-15%。
c、发菌装好的料袋放入培养室内培养,温度保持在10-22℃,空间湿度控制在65-75%左右,培养18-25天,菌丝布满料袋。
d、培养、出菇将发满的种袋脱去袋皮,将菌柱立放于坑内或上垛平行堆放起来,然后覆上一层土,用水湿透,避光保温,保持棚内湿度80-90%,10至15天后,扒去上层的覆土层,上垛堆放的则不必扒去表面的覆土,培养10-15天即可以采收,采下菇的料面继续用水渗透,坑栽的再用土覆盖,继续保持棚内温度和湿度,管理同前,逐次采收。
实施例二a、备料取棉皮40公斤、豆秸粉7.5公斤、玉米面1公斤、50%的多菌灵(市售)0.05公斤、石灰1公斤、水70公斤。
b、拌种装袋将上述的物料拌匀后,取直径18cm、长36cm的塑料袋,一头塞上棉塞,用线扎紧,先装入1cm厚的苹菇栽培种,再装料,装到袋的1/2时,再装入1cm厚的苹菇栽培种,再装料,装满袋子,袋口塞上棉塞用线扎紧,准备移入大棚内发菌。
c、发菌装满的料袋,放到培养室内培养,避光保温5-10天左右,温度控制在20-28℃,湿度65-70%,经26天,料袋发满。
d、培养出菇先在坑内撒上一层石灰粉,消毒杀虫,再用清水灌满,将发满菌的料袋脱去袋子,将其立放于坑内,然后用土覆盖、压实,再用水浸透,盖上一层薄膜保温,空间湿度限制在85-90%,培养10天。相距20cm左右间隔扒去上层覆土,保持温度和湿度再经15天即可采收,然后再盖上覆土,培养,相间的培养采收。
本发明与以往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后期培养不必补水,整个出菇期水份和养份充足,投资少,发菌快,产量高出常规技术3-5倍,生物转化率达250-500%,产量较稳定,克服了现有栽培方法之不足。
经多年实验证明,80%单株重均在2-4公斤,实验区一次投料500公斤,采集鲜菇超过2300公斤。
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所需菌种市场易购,原料来源广泛,该方法不但适用于平菇、猴头、金针菇、灵芝、草菇、竹荪的栽培,而且也适用于香菇的栽培。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栽培方法,包括拌种、装袋、发菌和出菇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菌是在塑料袋中完成,发菌后脱去袋子将菌柱立放于坑内,然后覆土、培养出菇。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发菌,脱去袋子后将菌柱上垛,覆土、培养出菇。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装好的料袋放入培养室内发菌,温度保持10-22℃,空间湿度65-75%,培养期18-25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采用袋式方法,发菌在袋内完成,然后移入坑内培养或上垛平行堆放。盖上覆土经培养出菇。该方法投资少,产量高,后期培养无须补充水分,养分充足,污染小,产量高出常规方法3-5倍,生物转化率250-500%,菌种易得。原料来源广泛,适合家庭、果园、林场及菜园多种场地立体栽培。
文档编号A01G1/04GK1057751SQ9010327
公开日1992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6日
发明者张荣江 申请人:张荣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