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轮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4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绕线轮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尤其是一种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它装在钓鱼杆上,由与手柄的转动联动地进行转动的转子把钓鱼线卷绕在卷线筒上。
一般的绕线轮设有绕线轮本体、能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绕线轮本体上的转子、配置在转子的前方而且将钓鱼线卷绕在外周上的卷线筒。在绕线轮本体上设置着使转子转动用的手柄。
绕线轮本体一般设有用注射成形的树脂和压铸铝一体成形的框体部和安装支脚部、盖体部。在框体部配置着驱动部分。安装支脚部有从框体部向上方延伸的支脚部、从支脚部的顶端向两侧延伸的钓鱼杆的安装部。盖体部是为了堵塞框体部的开口而设置的。转子能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框体部里,由设置在这里的驱动机构驱动而转动。卷线筒能前后自由移动地支承在框体部上,由设置在这里的均匀卷绕机构使其前后移动。另一方面,手柄的转轴能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框体部和盖体部上。
现在要使这种钓鱼用的绕线轮轻量化、高精度化。通过将框体部的壁厚减薄而使成形时的缩孔减少能使其重量减轻、精度提高。但对安装支脚部来说,为了保持强度不得不增加壁厚。由于上述以前的结构中框体部和安装支脚部是被一体形成的,因而若要达到减轻重量、提高精度目的而将框体部壁厚减薄,则在成形时会发生由于壁部较厚的安装支脚部拉引框体部而使薄壁的框体部壁厚不匀。由此,在需要精度的框体部发生成形变形或收缩不均匀,难保持较高精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若使安装支脚部的壁厚减薄,又有使安装支脚部的强度降低会损伤安装支脚部的问题。而且,若将安装支脚部做成和框体成分体式的结构,则需要增加安装支脚部和框体部的连接部分的强度,就会使连接部分的结构变得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但能把框体部的精度保持成较高、而且能用简单的结构将安装支脚部的强度也保持较高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是装在钓鱼杆上由与手柄的转动联动地进行转动的转子将钓鱼线卷取在卷线筒上的,它设有框体部和盖体部。框体部是能转动自如地支承手柄和转子而且支承上述卷线筒的。盖体部具有能自由卸装地固定在上述框体部上并覆盖上述框体部的开口部的盖部、从上述盖部延伸而且能把上述钓鱼杆安装在顶端的安装支脚部。
这种框架结构,由于框体部和安装支脚部是分体的,因而薄壁部分和厚壁部分就不会相混,即使把框体部的壁厚减薄,成形时也不会受厚壁部分的影响。因此,若把框体部壁厚减薄就能把框体部的精度保持成较高。又由于盖子只是为了堵塞住框体部的盖,不怎么需要精度,因而能把安装支脚部的壁厚增厚,能把安装支脚部的强度保持成较高。由于将安装支脚部做成与盖部成一体的,因而与分体形成的情况相比,能用简单的结构保持强度。
本发明申请的第二种方案是如第一种方案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的盖体部是用钛制成的。这种情况下,由于使用了重量轻强度大的钛,因而能将安装支脚部的壁厚减薄,能保持盖体部的强度而且能进一步减轻重量。
本发明申请的第三种方案是如第一或第二种方案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盖部的表面是平滑面。这种场合下,由于表面凹凸减少,因而壁厚变化减少,就能容易地用失蜡铸造法或压铸法等高精度的制法制造轻金属制的盖体部。
本发明申请的第四种方案是如第一至第三种方案中任何一种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框体部具有能转动自如地支承手柄轴的轴支部,上述手柄轴是安装着使上述转子转动用的主齿轮的,上述手柄轴只支承在上述框体部上。这种情况下,由于盖部只起盖的机能就可以,因而在盖部上就没必要设置用作轴支的突起。因此盖部的壁厚变化可减少,能容易地用失蜡铸造法或压铸法等高精度的制法制造轻金属制的盖体部。
本发明申请的第五种方案是如第一至第四种方案中任一种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中的上述轴支部是在框体部中沿手柄方向空开一定间隔地在两个部位设置的。这种场合下,由于轴支部在两个部位设置,因而只用框体部就能确实地支承手柄轴。
本发明申请的第六种方案是如第一种方案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中前述盖体部具备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安装有转动转子用的主齿轮的手柄轴的轴支部。仅将手柄轴支持于盖体部上。而此时由于须具备强度的安装支脚部与手柄轴的轴支部形成一体,因此可获得其余的框体部的轻量·薄壁化并可获得高精度化。
本申请的第七种方案是如第一种方案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中前述框体部及盖体部分别具备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安装有使转子转动的主齿轮的手柄轴两端部的轴支部。此时,由于须具备强度的安装支脚部与一侧的轴支部形成一体,因此可获得其余框体部的轻量·薄壁化并可获得高精度化。
本发明申请的第八种方案是如第一种或第七种方案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中盖体部为金属制,而框体部为合成树脂制。此时由于盖体部使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因此可不须较厚的安装支脚部或盖部的厚度,可防止绕线轮整体的大型化。并且由于框体部是使用较轻的合成树脂制而不易导致绕线轮整体重量的增加。


图1是采用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绕线轮的剖面侧视图。
图2为
图1的底视图。
图3为
图1的后视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绕线轮的剖面侧视图。
图5为图4的后面剖视图。
图6为图4的剖面扩大图。
图7是采用本发明实施形态3绕线轮而相当于图2的图。
图8为相当图3的图。
实施形态1
图1和图3中所表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个绕线轮设有能转动自如地支承手柄1的绕线轮本体2、转子3和卷线筒4。转子3能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绕线轮本体2的前部上。卷线筒4把钓鱼线卷绕在它的外周面上并能前后移动地配置在转子3的前部。
绕线轮本体2设有支承转子3和卷线筒4的框体部10、能自由卸装地借助螺纹拧紧在框体部10上的盖体部11。框体部10是例如由铝合金制成的薄壁构件。在框体部10的内部设置着使转子3转动的转子驱动机构5、使卷线筒4前后移动从而将钓鱼线均匀地卷绕的均匀卷绕机构6、能转动自如地支承手柄1的手柄支承部7。
盖体部11是例如由钛制成的、用失蜡铸造法制造的构件。盖体部11设有盖住框体部10的开口部10a的薄壁盖子部分11a、从盖子部分11a向上方延伸的安装支脚部11b。盖子部11a的里面和表面大致做成平滑面。安装支脚部11b是实心的厚壁构件,它的顶端向前后两侧延伸地形成钓鱼杆安装部11c。
转子驱动机构5设有与手柄1连结的手柄轴12、和手柄轴12的顶端一体成形的主齿轮13、与主齿轮13啮合的小齿轮14。手柄轴12被自如转动地支持在手柄支承部7上。小齿轮14呈筒状,它的前部14a贯通转子3的中心部地向卷线筒4方向延伸而且在它的顶端形成螺纹部。小齿轮14是借助轴承15、16分别支承它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和后端部而能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绕线轮本体2的框体部10里。
均匀卷绕机构6是使固定在卷线筒4的中心部的卷线筒轴20朝前后方向移动,由此使卷线筒4朝相同的前后方向移动的机构。均匀卷绕机构6设有配置在卷线筒轴20之上方的螺杆21、沿着螺杆21朝前后方向移动的滑块22、固定在螺杆21的顶端的中间齿轮23。螺杆21与卷线筒轴20平行地配置而且能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框体部10里。螺杆21的外周部上形成螺旋状的沟21a。在螺杆21的上方与螺杆21平行地配置着导引轴24,滑块22能自由滑动地装在这导引轴24上。卷线筒轴20之后端被固定在滑块22上。中间齿轮23与小齿轮14啮合着。
手柄支承部7设有被装设在框体部10上的支承筒8、沿手柄轴12的轴向空开一定间隔地配置在支承筒8内部而且回转自如地支承手柄轴12的两个轴承9。支承筒8沿着与框体部10上的卷线筒轴20正交的方向朝外延伸。
转子3设有圆筒部30、在圆筒部30的侧方相互对着地设置的第一转臂31和第二转臂32。圆筒部30的两个转臂31、32是一体成形的。
在圆筒部30的前部形成前壁33,在前壁33的中央部位形成凸起33a,小齿轮14的前部14a和卷线筒轴20都贯通过这个凸起33a的贯通孔。在前壁33的前方侧配置着螺母34,这螺母34与小齿轮14的顶端的螺纹部拧紧着。在螺母34的内周部配置着轴承35,它能转动自如地支承卷线筒轴20。
在转子3的前壁33上设置着切有一对沿轴向的狭缝的圆筒状的第一防止线咬入构件36。这个第一防止线咬入构件36是防止卷绕在卷线筒4上的钓鱼线从与转子3之间的间隙进入并咬入在卷线筒轴20上的构件。而且在卷线筒4的内部与转子3之间设置着第二防止线咬入构件37,它是用来防止卷绕在卷线筒4上的钓鱼线从与转子3之间的间隙进入并咬入内部的。第二防止线咬入构件37是杯状构件,前部形成第一防止线咬入构件36贯通的一对圆弧状贯通孔37a。在第二防止线咬入构件37的中心部配置着轴承38,它将卷线筒轴20支承成能转动自如。在第二防止线咬入构件37的周缘部设置着用来堵塞卷线筒4的后端部与转子3之间的间隙的筒状部37b、从筒状部37b向外方延伸的一对转子卡止部39a、39b。转子卡止部39a、39b分别与转子3的一对转臂30、31卡止,使第二防止线咬入构件37与转子3联动地转动。
在第一转臂31的顶端的内周能自由摆动地安装着第一控制(ベ-ル)支持构件40。第一控制支承构件40由两个轴承40a能自由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转臂31上。在第一控制支持构件40的顶端装着线滚子41,它是用来把钓鱼线导引到卷线筒4上。而且在第二转臂32的顶端的内周能自由摆动地装着第二控制支持构件42。用例如比重比其他部分大的材料构成这个第二控制支持构件42,能使其产生平衡器的作用以消除由第二控制支持构件40和线滚子41引起的在转动时的不平衡。在第一控制支持构件40的顶端的线滚子41和第二控制支持构件42之间设置着控制件43。由这些控制支持构件40、42、线滚子41和控制件43构成控制臂45。这样,由于把各个控制支持构件40、42装在转臂31、32的内周上,因而就缩小了控制臂45的转动半径,也就难碰到拿着钓鱼杆的手。因此,能使安装支脚11b缩短,从而能使卷线筒4和钓鱼杆接近,能使整体结构小型化。
其中,两个控制支持构件40、42是以一根摆动轴M为中心能自由摆动的。而且,在把摆动轴M与第一转臂31的第一控制支持构件安装面交叉的点作为摆动中心C1,把摆动轴M与第二转臂32的第二控制支持构件安装面交叉的点作为摆动中心C2的情况下,摆动中心C2位于摆动中心C1的前方。即摆动轴M相对于与卷线筒轴20正交的轴是朝后方倾斜着的。而各个控制支持构件40、42被配置成它们的摆动面相对于摆动轴M成正交的。
在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内部配置着转子3的倒转防止机构50。倒转防止机构50设有滚筒型单向离合器(图中没表示)和对单向离合器的动作状态与非动作状态进行转换的操作机构51。单向离合器的外环固定在框体部10上,内环固定在小齿轮14上。操作机构51具有操作杆52,它是配置在框体部10的下部,通过使操作杆52摆动就使单向离合器在两种状态间进行转换,在动作状态时转子3不能倒转,在非动作状态时转子3能倒转。
卷线筒4被配置在转子3的第一转臂31和第二转臂32之间,固定在卷线筒轴20顶端。卷线筒4设有将钓鱼线卷绕在外周上的卷线筒体部4a、与卷线筒体部4a的后部成一体地形成的后凸缘部4b、固定在卷线筒体部4a的前部的前凸缘部4c。卷线筒体部4a一直延伸到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外周侧,筒体部长度做成比通常的绕线轮的长。而且两个凸缘部4b、4c的凸缘高度做成比通常的绕线轮的低。由此,放线时的阻力就较小,即使把较细的钓鱼线卷绕在卷线筒体部4a上、钓鱼线也难捻拧。
下面对绕线轮的动作进行说明。
用这个绕线轮、在投掷时将控制件43从线卷取侧倒向开放侧。由此使第一及第二控制支持构件40、42以摆动轴M为中心朝相同方向转动。这时,由于第一及第二控制支持构件40、42被配置在第一和第二转臂31、32的内周,而且摆动轴M相对卷线筒轴20朝后方倾斜,因而第一控制支持构件40和它的顶端的线滚子41移动到比线卷取姿势时的位置更向内周侧。因此投掷时放出的钓鱼线就难缠绕在第一控制支持构件40和线滚子41上。
在卷取钓鱼线时,将控制件43倾倒成线卷取姿势。这是使手柄1朝线卷取方向转动时由图中没表示的凸轮和弹簧的动作自动地进行的。当使手柄1朝线卷取方向转动时,这转动力通过手柄轴12和主齿轮13而传递给小齿轮14,被传递给小齿轮14的转动力又经小齿轮14前部传递给转子3使其朝线卷取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经与小齿轮14啮合的中间齿轮23使螺杆21转动,与这螺轴21的螺旋沟21a啮合的滑块22受导引轴24导引而朝前后方向移动。由此使卷线筒轴20和卷线筒4朝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由控制件43和线滚子41导引到卷线筒4上的钓鱼线沿前后方向大致均匀地被卷取在卷线筒4的卷线筒体部4a的外周面上。
具有上述结构的绕线轮将厚壁的安装支脚部11b形成与盖部11a成一体,将收容各个驱动部分的薄壁的框体部10形成与安装支脚部11b分体,因而能把框体部10的精度保持成较高,而且能将安装支脚部11b的强度保持成较高。又由于将安装支脚部11b与盖部11a形成一体,因而与做成分体的情况相比,能用简单的结构保持强度。实施形态2前述实施形态1仅以框体部10轴支手柄轴12,如图4~图6所示,也可以框体部10及盖体部11进行轴支。
图4~图6中,采用实施形态2的绕线轮具备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双手柄1a的绕线轮本体2;转子3;卷线筒4。转子3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绕线轮本体2的前部。卷线筒4则将钓鱼线卷绕在其外周面,配置成可在转子3前方前后移动。
绕线轮本体2具有支持转子3与卷线筒4的框体部10,及通过螺丝可自由装卸在框体部10的盖体部11。框体部10例如是以合成树脂制的薄壁构件。在框体部10的内部设有转动转子3用的转子驱动机构5,及使卷线筒4前后移动而可均匀卷绕钓鱼线的均匀卷绕机构6。另外,在框体部10的外侧面,如图6所示,设置可收纳使手柄轴12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承的轴承9a的轴支部10b。
盖体部11例如为铝合金等高强度的轻量金属制品,在靠压铸法制造的构件。盖体部11具有可覆盖框体部10的开口部10a的薄壁盖部11a,及自盖部11a朝上方延伸的安装支脚部11b。于盖部11a外侧面设置可收纳自由转动地支持手柄轴12的另一端的轴承9b的轴支部11d。轴支部11d上装有可自由装拆的螺帽11e,通过螺帽11e可防止水或异物侵入其内部。安装支脚部11b为实心的厚型构件,其顶端是朝前后两侧延伸而形成钓竿安装部11c。
手柄轴12两端被可自由转动支持在轴承9a、9b上,在途中使主齿轮13一体成形。在手柄轴12上贯穿其中心而使得轴体12a可自由装卸但不能转动地予以安装。在轴体12a的一端连结有双手柄1a的基端。而在轴体12a的另一端则拧入有安装螺栓12b,通过此安装螺栓12b将轴体12a固定在手柄轴12上。而以螺帽11e将此安装螺栓12b的头部予以覆盖。
其他构成及动作与前述实施形态1大致相同而省略其说明。
采用构成如上述实施形态2的绕线轮由于须使具强度的安装支脚部11b与一侧的轴支部11d形成一体化,因此可获得其余框体部10的轻量化·薄壁化与高精度化。另外,于盖体部11使用较高强度的金属材料而可不须增加安装支脚部11b或盖部11a的厚度,可防止绕线轮整体的大型化。并且由于框体部10是使用较轻量的合成树脂制造,因此不易导致绕线轮整体重量的增加。
实施形态3前述2个实施形态为仅将手柄轴12轴支在框体部10,或以框体部10与盖体部11轴支,但是如图7及图8所示,也可仅以盖体部11进行轴支。
图7及图8中,采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绕线轮的绕线轮本体2具有支持转子3及卷线筒4的框体部10,及螺纹固定于框体部10并可自由拆卸的盖体部11。框体部10为例如铝合金制薄壁构件。在框体部10内部设置转动转子3用的转子驱动机构5,及使卷线筒4前后移动而呈均匀卷绕钓鱼线的均匀卷绕机构6。
盖体部11例如是以钛金属制,而利用失蜡法所制造的构件。盖体部11具有可覆盖框体部10的开口部10a的薄型盖部11a,及从盖部11a朝上方延伸的安装支脚部11b。盖部11a上设有可使手柄1自由转动地被支持的手柄支承部7。安装支脚部11b为实心厚型构件,其顶端朝前后两侧延伸形成钓竿安装部11c。
转子驱动机构5具有连结手柄1的手柄轴12,及一体形成于手柄轴12顶端的主齿轮13,及啮合于主齿轮的小齿轮14。手柄轴12被转动自如地支持在手柄支承部7上。小齿轮14形成筒状,而其前部14a则贯穿转子3的中心部而朝卷线筒4侧延伸。并且,其顶端形成有螺纹部。小齿轮14的轴向中间部与后端部分别由轴承15、16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绕线轮本体2的框体部10上。
手柄支承部7具有设于盖部11a的支承筒8,及在支承筒8内部于手柄轴12轴向间隔配置可自由转动地支持手柄轴12的2个轴承9。支持筒8于盖部11a中形成为朝与卷线筒轴20正交方向而向外延伸。
其他构成及动作与前述2个实施形态大致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采用构成如上述实施形态3的绕线轮由于须使具强度的安装支脚部11b与手柄支承部7形成一体化,因此可获得其他部分框体部10的轻量化·薄型化与高精度化。又,于盖体部11使用较高强度的金属材料而可不须增加安装支脚部11b或盖体部11a的厚度,可防止绕线轮整体的大型化。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a)本发明的绕线轮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可用在有制动机构的或那种替代防止倒转机构而装着有制动杆的制动机构的绕线轮上。
(b)安装支脚部和盖部的形状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本发明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中,由于框体部和安装支脚部是分体的,因而薄壁部分和厚壁部分就不会相混,即使将框体部的壁厚减薄,成形时也不会受厚壁部分的影响。因此,当将框体部的壁厚减薄时能把框体部的精度保持成较高。又由于盖部只是堵塞框体部的盖子,不怎么需要精度,因而能把安装支脚部做成厚壁,还能把安装支脚部的强度保持成较高。由于把安装支脚部做成与盖部成一体的,因而与形成分体的情况相比,用简单的结构就能保持强度。
符号说明1, 1a手柄2 绕线轮本体3 转子4 卷线筒5 驱动机构6 均匀卷绕机构7 手柄支承部9, 9a,9b轴承10框体部10a 开口部10b,11d 轴支部11盖体部11a 盖部11b 安装支脚部11c 钓竿安装部12手柄轴13主齿轮
权利要求
1.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它装在钓鱼杆上由与手柄的回转联动地进行转动的转子将钓鱼线卷取在卷线筒上的,其特征在于它设有框体部和盖体部,框体部是能转动自如地支承上述手柄和转子而且支承上述卷线筒的;盖体部是具有能自由卸装地固定在上述框体部上并覆盖上述框体部的开口部的盖部并具有从上述盖部延伸而能使上述钓鱼杆安装在其顶端的安装支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部是用钛制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盖部的表面是平滑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部具有能转动自如地支承手柄轴的轴支部,上述手柄轴是安装着使上述转子转动用的主齿轮的,上述手柄轴只支承在上述框体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支部是在框体部中沿手柄轴方向空开一定间隔地在两个部位设置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盖体部具备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安装有转动前述转子用的主齿轮的手柄轴的轴支部,而前述手柄轴仅被支持在前述的盖体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框体部及盖体部分别具备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安装有转动前述转子用的主齿轮的手柄轴的两端部的轴支部。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盖体部为金属制,而前述框体部则为合成树脂制。
全文摘要
提供把框体部的精度保持成较高而且用简单的结构就能把安装支脚部的强度保持成较高的绕线轮的框架结构。绕线轮本体2被装在钓鱼竿上,由与手柄1的转动联动地进行转动的转子将钓鱼线卷取在卷线筒上,设有框体部10和盖体部11。框体部10能转动自如地支承手柄1和转子3而且支承卷线筒。盖体部11具有能自由卸装地固定在框体部10上并覆盖框体部10的开口部10a的盖子11a、从盖子11a延伸且把钓鱼竿安装在顶端的安装支脚部11b。
文档编号A01K89/01GK1173277SQ9711374
公开日1998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5日
发明者川边雄三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