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图

文档序号:9240715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图
【专利说明】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一)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 组合物及其用途,主要用于花丼病害的防治。 (二)【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花丼种植的越来越广泛,各种病虫害也越来越多,病虫情指数严重的时候严 重影响了花丼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对于花丼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为辅",而 防治以化学药剂为主。但目前国内用于防治花丼病虫害的化学药剂较少,绝大多数为单剂, 且很大部分效果并不理想。
[0003] 叶菌唑(Metconazole,CAS号125116-23-6)是一种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 甲基化酶抑制剂。虽然作用机理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谱则差别较大。叶菌唑 的杀真菌谱非常广泛,且活性极佳。叶菌唑田间施用对谷类作物壳针孢、镰孢霉和柄锈菌植 病有卓越效果。叶菌唑同传统杀茵剂相比,剂量极低而防治植物病害范围却很广。
[0004]氯啶菌醋(Tricyclopyricarb,试验代号SYP-7017)为吡甲氧基丙稀酸类杀菌剂, 杀菌谱广,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纹枯病,瓜类白粉病、蔬菜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稻曲病、 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病害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
[0005] 实践证明化学农药单剂的长期使用极易出现抗性问题,导致用量不断加大,风险 增加,不利于环境生态安全。寻求科学、合理的农药复配,是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办法。
[0006] 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复配的相关报道。如果两者能复配在一起, 就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同时二者复配后相比单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提高单 剂单独使用的效力。 (三)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效果好、用量低、持 效期长、残留小、安全且具有增效作用的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0008]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 花丼病害的用途。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10] -种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为叶菌 唑和氯啶菌酯,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重量比为40 :1~1 :30。
[0011] 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优选重量比为4~30 :2~20。
[0012] 更优选地,二者的重量比为10:1~1 :10 ;
[0013] 最优选的,二者的重量比为1 :1。
[0014] 所述组合物剂型为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例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 浮剂、水乳剂、乳油或种衣剂等。
[0015] 所述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在上述剂型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70%。
[0016]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含有叶菌唑和氯啶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的用 途,将所述杀菌组合为用于防治经济作物病害;优选地,所述病害为:玫瑰白粉病、锈病、褐 斑病、枯萎病,兰花叶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白絹病、轮纹病,菊花褐斑病、灰霉病、立枯病、 枯萎病、锈病,茉莉花白絹病、褐斑病,万年青叶斑病、炭疽病,文竹灰霉病、叶斑病,紫罗兰 立枯病、黑斑病,千日红猝倒病、叶斑病,百合立枯病、叶枯病、疫病、炭疽病,郁金香灰霉 病、疫病、立枯病、菌核病,美人蕉锈病、叶斑病,仙客来灰霉病、炭疽病、软腐病,荷花叶斑 病、黑斑病、腐烂病,茶花炭疽病、叶斑病、疫病,广玉兰褐斑病、叶斑病,桂花褐斑病、炭疽 病,白兰花根腐病、炭疽病、叶斑病,红花草白粉病等。优选用于郁金香灰霉病、菊花灰霉病、 紫罗兰黑斑病、兰花炭疽病和玫瑰白粉病的防治。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 (1)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很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比 单剂有了显著提高,其共毒系数至少为120以上,同时降低了农药使用剂量及成本,减少了 残留,也减轻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0019] (2)本发明中两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可以延缓或克服病原 菌的抗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0020] (3)本发明组合物对经济作物病害防效优良,此外,也可用于它农作物病害的防 治。 (四)【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例进 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0022] 本发明组合物以叶菌唑和氯啶菌酯为有效成分,经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发现,两者 复配之后对抗药性病害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
[0023] 实物测定实例1: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复配对郁金香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0024] 1、试验对象:郁金香灰霉病菌[拉丁学名:Botryotiniatulipgeseriana]
[0025] 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 2-2006》,采用含药培 养基法。
[0026] 3、数据统计分析:用SAS6. 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菌丝生长抑 制率(% ),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EC5(l和共毒系数。
[0027] 4、评价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 2-2006》,根据 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彡80为拮抗 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多120为增效作用。
[0028] 5、结果与分析
[0029] 叶菌唑、氯啶菌酯及其二者不同比例的混配组合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见表1,表1中"叶:氯"为"叶菌唑:氯啶菌酯"的简写。
[0030] 表1叶菌唑与氯啶菌酯混配对郁金香灰霉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0031]
[0032]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叶菌唑与氯啶菌酯以1 : 18、1 : 12、1 : 6、1 : 1、6 : 1、 12 : 1和18 : 1比例进行混配,其对郁金香灰霉病菌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 : 6、1:1 和6:1的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综合考虑叶菌唑与氯啶菌酯对郁金香灰霉病的防治以 1:6~6:1复配较好。
[0033] 实物测定实例2 :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复配对菊花褐斑病菌的毒力测定
[0034] 1、试验对象:菊花褐斑病菌[拉丁学名:Pseudocercospora chrysanthemicola(Yen)]
[0035] 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 2-2006》,采用含药培 养基法。
[0036] 3、数据统计分析:用SAS6. 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菌丝生长抑 制率(% ),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EC5(l和共毒系数。
[0037] 4、评价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 2-2006》,根据 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彡80为拮抗 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多120为增效作用。
[0038] 5、结果与分析
[0039] 叶菌唑、氯啶菌酯及其二者不同比例的混配组合对菊花褐斑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见表2,表2中"叶:氯"为"叶菌唑:氯啶菌酯"的简写。
[0040] 表2叶菌唑与氯啶菌酯混配对菊花褐斑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0041]
[0042]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叶菌唑与氯啶菌酯以1 : 9、1 : 3、1 : 3、1 : 1、3 : 1、6 : 1 和9 : 1比例进行混配,其对菊花褐斑病菌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6、1 : 3、1 : 1、3:1 和6:1的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综合考虑叶菌唑与氯啶菌酯对菊花褐斑病的防治以 1:6~6:1复配较好。
[0043] 实物测定实例3:叶菌唑和氯啶菌酯复配对紫罗兰黑斑病菌的毒力测定
[0044] 1、试验对象紫罗兰黑斑病菌[拉丁学名:AlternariajaponicaYoshii]
[0045] 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 2-2006》,采用含药培 养基法。
[0046] 3、数据统计分析:用SAS6. 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菌丝生长抑 制率(% ),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EC5(l和共毒系数。
[0047] 4、评价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 2-2006》,根据 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彡80为拮抗 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多120为增效作用。
[0048] 5、结果与分析
[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