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人插秧的机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33025阅读:来源:国知局
由插秧机船船底,船边梗,若干根底梗,船底梗和边梗都呈前高后低,边梗固接在船的两边,底梗均匀的固接在船底。
[0027]设置该装置主要是将本次本范围田面自动整平。
[0028]本发明具有如下优桌:
[0029]1.本发明是一种高度模仿人插秧的各个行为动作的机械插秧机,解决了現有插秧机的多个不到之处和难题,如插秧机插秧动作协调一至的动力传递齿轮组,垂直插秧的曲轴与插秧手,象人手一样能将秧捏紧,松开的开合控制机构,准确送秧分秧的送分秧机构,插秧机船不壅泥的自动升降机构和牵引轴,田头不留空白的液压升降转向机构,插秧动作和横行行距速的两组变速齿轮组,定位停机转向的定位标杆,自动平田的船底平田装置,以及深浅可调装置,卒发明的仿真人插秧的机械插秧机,虽然是高度仿真人插秧,能解决多个难题,但是结构还是很简单完善,因为设置的巧合,各种动作都非常协调,步步到位。
[0030]2.本发明的仿真人工插秧的机械插秧机,可根据因地至宜,可设置纵行20厘米、25厘米、30厘米,横行行距15厘米、20厘米25厘米、30厘米,还可设置4行、6行、8行或更多行,该插秧机可纵横都成行,纵横成行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还可适合其他机械使用。
[0031]3.该插秧机曲轴凸柄虽然是单向排列,但操作时不振动,无操音,由于曲轴设置平行装置。
【附图说明】
[0032I图1是表示该插秧机的侧視图。
[0033]图2是表示该插秧机的两组变速机构和自动升降机构剖視意图。
[0034]图3是表不该插秩机的结构視意图。
[0035]图4是表示该插秧机插秧与送分秧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是表不该插秩机插秩部如視图。
[0037]图6是表示该插秧机插秧部后視图。
[0038]图7是该插秧机开合控制視意图。
[0039]图8是表示该插秧机液压升降转向结构視意图。
[0040]图9是表示该插秧机船平田结构視意图。
[0041 ]附图编号
[0042]I发动机16揷秧手臂31主齿轮箱
[0043]2发动机架17手臂定位板32B变速箱
[0044]3A变速箱18秧槽33动力输入轴
[0045]4液压油箱19B连杆34十字支撑足
[0046]5Z型操纵杆20直线滑轮35立体机架立柱
[0047]6转向主动齿轮 21收带盘36开合摆杆
[0048]7液压器22落秧筒37揷秧机船
[0049]8转向固定齿轮 23开合拉杆38右上横梁
[0050]9平面鈾承 24后下纵梁39横向滾轮[0051 ]10秧盘 25行走轮40B变速齿轮组
[0052]IIA动力输出轴 26开合摆杆矮柱41纵向滾轮
[0053]12自动升降机构 27开合摆杆高柱42A传动轴
[0054]13A传动带28立体机架43A变速齿轮组
[0055]14顶杆29秧托44滾轮筐
[0056]15A连杆30插秧指45牵引轴
[0057]46滚轮挡板70左直线滑轮柱93螺旋齿
[0058]47滾轮挡板底座 7IB传动轴齿轮94倒顶杆
[0059]48行走轮半轴 72曲轴齿轮95直线滑轮连接杆
[0060]49液压控制阀 73右下横梁96开合垃杆长孔[0061 ]50坐椅 74开合控制轮工作面97船边梗
[0062]52 丁字标杆75开合控制轮非工作面 98船底梗
[0063]53活动吊杆76曲轴加强杆99B传动带
[0064]54A传动轴齿轮 77分送秧齿轮100插秧道
[0065]55副齿轮箱78后上纵梁101液压器柱塞
[0066]56右上横梁79分送秧驱动齿轮102液压器油缸
[0067]57后一字标杆 80右下横梁103被动齿轮
[0068]58后中上纵梁 81插秧指小柱104开合垃杆连接片
[0069]59分秧弧型槽壁 82插秧指A平放面105开合控制轮
[0070]60主动齿轮架 83插秧指B平放面106中前上纵梁
[0071]61前下纵梁84插秧指尖107曲轴凸柄
[0072]62中一字标杆 85杠杆108秩托固定板
[0073]63发动机传动带86杠杆轴109秧托弹璜
[0074]64B传动轴87摆杆滾轮轴110弹璜肖
[0075]65后上立柱88开合垃杆圆孔111插秧机船底
[0076]66后下纵梁89开合摆杆滾轮112自动升降滚轮轴
[0077]67曲轴90分秧器轴承113落秧筒箍
[0078]68摆杆滾轮通道91轴承座
[0079]69曲轴平行块92分送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8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0081]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仿真人插秧的机械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包括行驶主体与及后方的插秧部机构,所述行驶主体,由发动机,A.B变速箱,液压升降转向机构,自动升降机构,插秧动作速与横行行距速,田头转向定位标杆,所述后方插秧部机构,由立体机架,A、B齿轮箱,A传动轴,曲轴与插秧手机构,插秧指开合控制机构,B传动轴与送分秧机构,船底平田装置。下面将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82]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和牵引轴实施方式:
[0083]如图2所示,自动升降机构12,由纵向滚轮41,横向滚轮39,滚轮轴112,滚轮筐44,滚轮挡板46,挡板底座47,牵引轴45组成,滚纶筐44前端固接牵引轴45后端,牵引轴45前端装有轴承连接A变速箱3后端,滚轮挡板46固接在挡板底座47上端,挡板座47后端固接B变速箱32前端,纵向滚轮41横向滚沦39同时安装在滚轮筐44内,并留有适当空隙,滚轮挡板嵌入滚轮空隙内。
[0084]自动升降机构与牵引轴的工作过程是:通过纵向滚轮41,横向滚轮39与挡板46嵌入式的连接,当行驶主体行驶时遇到田底硬土不平,行驶主体上下浮动时滚轮41在挡板46滚动,同时当行驶主体左右晃动时,同样牵引轴45上的轴承是活动的,因为纵向滚轮41,滚纶挡板46和牵引轴45上的轴承的作用下,所以插秧部的插秧机船37—桌不受影响,插秧机船37就能平稳滑行
[0085]当然自动升降机构12还可以设置槽型滑道,将滑轮套在槽型滑道内,同样可以使插秧机船平稳滑行。
[0086]所述插秧动作速与横行行距速机构及A传动轴42实施方式:
[0087]如图2图3所示,插秧动作速与横行行距速机构由A传动轴,42,A变速齿轮组43,B变速齿轮组40,A变速箱3,B变速箱32,动力输出轴11动力输,入轴33,A传动带13,B传动带99组成,A、B变速齿轮组同时安装在A变速箱3和B变速箱32内,A变速箱3左右和B变速箱32左右都设置动力输出轴U,动力输入轴33,同时配有传动带13和99,A变速箱3前端固接在发动机架2后端,A变速箱3后端连接牵引轴45前端,B变速箱32前端固接自动升降滚轮挡板座47后端,B变速箱32后段连接A传动轴42中段,B变速箱后段同时连接立体机架28前中段
[0088I插秧动作速与横行行距速及A传动轴42的工作过程是:将发动机动力速通过A变速齿轮组43变速为插秧速动力,通过A传动轴42将插秧速动力传送给曲轴67,同时通过A传动轴42的转动通过B变速齿轮组40将插秧速变为横行行距速传输给行走轮半轴48,两组变速齿轮组中间还要通过A动力输出轴11,输入轴33,传动带13和99,卒来设置一个变速箱就能达到所设置的两种速度,是因为为了能使插秧机船平稳滑行,所以将一个变速箱拆开为两个变速箱,既A变速箱3,B变速箱32,从中设置自动升洚机构12。
[0089]所述液压升降转向机构的实施方式:
[0090]如图1图2图8所示,液压升降转向机构,由液压器7,平面轴承9,固定齿轮8,主动齿轮6,转向操纵杆5,十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