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人插秧的机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33025阅读:来源:国知局
字支撑足34组成,其中液压器7安装在整个插秧机的总重量的平分线之间,平面轴承9安装在液压器7柱塞101上中段,与行驶主体机架接触面上端,固定齿轮8固接在液压器7柱塞101上端,转向操纵杆5固接在主动齿轮6上端,主动齿轮6安装在齿轮架60内,齿伦架60固接在行驶主体机架上端,液压器7底端固接十字型支撑足34。
[0091]夜压升降转向机构的工作过程是:当插秧机行驶到田头时,插秧机停下,然后起动液压器7和控制阀49,将油缸102下降至十字支撑足34到田的硬土层后,液压器柱塞101继续上升至整个插秧机行走轮25浮出田面时停止上升,然后扳动主动齿轮6操纵杆5,主动齿轮6沿着固定齿纶8转动帶动插秧机转至90度角时停止,然后同样起动液压阀49,将液压器柱塞101下降至插秧机行走轮25到田里硬土层时,整个插秧机停稳后,将支撑足34上升到位,然后启动插秧机进行补插田头空白。
[0092]转向定位标杆实施方式:
[0093]如图3所示,转向定位标杆,由丁字型标杆52和一字型标杆62和57,活动吊杆53组成,其中丁字型标杆52安装在发动机机架2前端,行驶主体机架中部左右各安装一根标杆62,同时立体机架28后上纵梁58左右同样各安装一根标杆57,各标杆的顶端同时安装活动吊杆53。
[0094]设置定位标杆的作用是:为了能达到标准的工艺流程,如纵、横行都能成行,要使纵横行都成行,禾苗能得到充分的通风透光和其他的农机具能配套使用,所以就要标准的转向功能,如每块田不一定是正方形和标准的90度角,但插秧机是标准的正方形和标准的90度角,为此就安装前面的丁字型标杆52,丁字型标忏52前横杆两端的一端吊杆53,桌到田埂时,插秧机就应停下耒准备转向,转向后补插田头空白,同样立体机架28中上纵梁58后两边标杆57,是补插田头空白终止标杆,也同样是吊杆53按设置定位桌,插秧机停止前行的终点,对于插秧机中部标杆62是要和标杆57成两桌为直线的边靠线,如插秧机180度调头后,边靠已插好的禾苗的直行。
[0095]插秧部立体机架:
[0096]如图1.图3.图4.图5.图6所示,插秧部立体机架28,由多根立柱,多根横梁,多根纵梁固接而成,立体机架28前端固接在B变速箱32中段,立体机架28下端固接在插秧机船37内。
[0097]插秧部设置立体机架,主要是承接插秧部各零部件。
[0098]曲轴与插秧手的实施方式:
[0099]如图1.图4.图5.图6.所示,曲轴与插秧手机构,由曲轴67,曲轴齿轮72,曲轴凸柄107,顶杆14,A连杆15,B连杆19,插秧手臂16,插秧指30,手臂定位板17,直线滑轮20组成,曲轴67两端都装有齿轮72,同时安装在主齿轮箱31和副齿轮箱55内,曲轴67有若干个凸柄107,曲轴凸柄装有轴瓦连接顶杆14一端,顶杆另一端连接A连杆15中段,A连杆15—端连接立体机架28前中纵梁106,A连杆另一端连接B连杆19 一端,B连杆19另一端连接插秧手臂16中段,插秧手臂16川插在两个直线滑轮20内,两个直线滑轮20距离适当固接在插秧手臂定位板17上下,定位板17固接在立体体机架28后上纵梁78,中纵梁58側面,插秧手臂16下端有螺纹,连接插秧指30后中段,插秧指30呈3弯型,前弯竖立形顶端按秧托84,平放形82挾秧,插秧指30两片后弯平放形虎鉗式碟合,插秧指30后端上固接小柱81,同时曲轴67—端安装一平行块69。
[0100]曲轴与插秧手的工作过程是:通过A传动轴42经主齿轮箱31的动力传输机构,将动力传输给曲轴67转动,曲轴67转动时通过顶杆14、A连杆15、B连杆19、插秧臂16,在曲轴67的曲柄107的扩大范围的转动使插秧手臂上下运动,带动插秧指30上下运动,插秧指30上行取秧,下行插秧。
[0101]插秧指开合控制机构的实施方式:
[0102]如图1、图6、图7所示,插秧指开合控制机构由,开合控制轮105,滚轮89,滚轮轴87,开合摆杆36,直线滑轮20,开合拉杆23,杠杆85组成,开合控制轮105安装在主齿轮箱31内,与曲轴齿轮72同轴紧靠,开合摆杆36由两根高矮不等立柱与两根相等横连接杆固接而成,开合摆杆滚轮89安装在滚轮轴87顶端,滚轮轴另一端固接在开合摆杆36的一高柱上端,同时安装在主齿轮箱31内,摆杆滚轮89紧靠控制轮105的工作面74,开合摆杆36—高杆27下端装有轴承,安装在立体机架28下横梁中段,开合摆杆36—矮柱26安装一直线滑轮20,直线滑轮固接一搭接片104,搭接片连接开合拉杆23其中一片,同时两片拉杆23的圆孔88对准另一片垃杆的长孔96叠合后,同时套在插秧指30后端小柱81上,两片拉杆23另一端连接杠杆85两端,杠杆85中间连接杠杆轴86,杠杆轴86两端连接直线滑轮20,直线滑轮20连接滑轮柱70,滑轮柱70固接在立体机架28副齿轮箱55下内側和立体机架28下横梁80内側,拉杆圆孔88长孔96,同时套在插秧指30后端小柱81上。
[0103]插秧指开合控制机构的工作过程是:因为开合控制轮105是两个半圆的直径錯开对应煅接在圆管上,然后对应相接的两端设置滚轮通道口 68,开合控制轮105安装在紧靠曲轴齿轮72同位曲轴67—端,同时开合摆杆滚轮89始终是紧靠在开合控制轮105的工作面74上,如果插秧机工作时,曲轴67转动,开合控制轮105同时转动,当开合控制轮105转至滚轮89时,因为开合控制轮105不停的转动,当通道68 口运动到滾轮89时,滾轮89瞬间通过通道68运动到另一面工作面74时使开合摆杆36摆动,这时开合摆杆36摆开时,拉动开合拉杆23,当开合拉杆23拉动时,插秧指30就张开至开合控制轮105转完半圈时,通过曲轴凸抦107、顶杆14、A连杆15、B连杆19、插秧臂16、将插秧指30提升到秧托29以上时,开合摆杆滚轮89就从摆杆滚轮89通道口68瞬间滚到另一半开合控制轮105工作面74上,在这一瞬间,通过以上同样相关机构动作,使插秧指30合拢挾住秧,然后当开合控制轮105转完这半圈时再次通过以上同样相关机构动作使插秧指30下行将秧插入泥中,秧插入泥中后,此时开合滚轮89又瞬间从通道口 74滚到开合控制轮105另一半工作面74上,这时插秧指30打开,通过曲轴67转动,经顶杆14、A连杆15、B连杆19、插秧臂16,插秧指30又上行到秧托29以上,就这样往复循环的进行插秧工作,因为设置的巧合,各个动作都非常的协调,步步到位。
[0104]B传动轴与分送秧机构的实施方式:
[0105]如图1、图3、图4、图7所示,B传动轴与分送秧机构,由B传动轴64,螺旋齿93,送分秧器92,秧盘10,秧槽18,落秧筒22,秧托29组成,B传动轴64两端都装有齿轮71,同时安装在主齿轮箱31,副齿轮箱55内,B传动轴相继装有若干个距离相等的螺旋齿93,若干亇分秧器92安装在立体机架28后下纵梁24托板上,秧槽18安装在立体机架28上面,秧槽前端装有秧盘10,后端装有收带盘21,分送秧器92上端的分送秧齿轮77处于秧槽18半圆弧59和落秧筒22上口位,落秧筒22上口安装在秧槽18底板设置的缺口内,落秧筒22下端安装在立体机架28后下纵梁24前侧面秧筒箍113内,秧筒箍前缘下端固接一倒顶杆94,倒顶杆94正对着秧托29前端,秧托29分为前部分,后部分,秧托29后部分安装在立体机架28后下纵梁24底端,秧托29前后部分的中间设置弹簧109,弹簧肖110,收带盘21设置有发条,当送秧器92将秧带向后传时,收带盘21在发条的作用下将秧带自动收卷。
[0106]B传动轴与送分秧器工作过程是:B传动轴64受插秧部齿轮组的动力传递转动,通过螺旋齿93与分送秧器92驱动齿轮79齿合带动分送秧器92的分送秧齿轮77,分送秧齿轮77的齿与秧带孔齿合,在B传动轴64的转动,通过驱动齿轮79使送分秧器92转动,将秧带前移至秧槽18弧形处,因为分送秧轮77将秧带折弯,使秧带挾秧外口扩大时,秧苗无挾护后通过落秧筒22上口掉入落秧筒22至秧托29上。
[0107]插秧机船自动平田装置的实施方式:
[0108]如图9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