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专用采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75861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杏子专用采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产品收获中利用手工进行操作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杏子专用采收装置。一种杏子专用采收装置,主要包括手执杆,在手执杆的端部设有网兜固定环,在网兜固定环的下方设有网兜,在所述网兜固定环的上方设有与网兜固定环形状想适配的罩环,所述罩环中部封闭,所述罩环端部设有“L”形拐臂,所述“L”形拐臂上段与罩环连接,中段与手执杆的端部通过回位装置连接,下段设有手拉绳。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避免了杏子的收获因打落或摇落造成的机械损伤,又便于对杏子进行高处采摘,取代手摘又可以保证果实品质。
【专利说明】
杏子专用采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产品收获中利用手工进行操作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杏子专用采收装置。【背景技术】
[0002]杏子色泽鲜艳、果肉多汁、风味甜美、酸甜适口,深受人们的喜爱。杏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和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类,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由于缺乏专用的杏子采收装置,目前果农采收的方法一是等杏子熟透后自行落下,不仅影响了品质,还影响杏子及早上市,进而影响到经济效益;二是站在梯架上手采,不仅采收效率低,而且还存在摔伤的隐患。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杏子专用采收装置,目前有关杏子专用采收装置的专利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经济实用,便于对杏子进行高处采摘,取代手摘又可保证果实品质的杏子专用采收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杏子专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手执杆,在手执杆的端部设有网兜固定环,在网兜固定环的下方设有网兜,在所述网兜固定环的上方设有与网兜固定环形状想适配的罩环,所述罩环中部封闭,所述罩环端部设有“L”形拐臂,所述 “L”形拐臂上段与罩环连接,中段与手执杆的端部通过回位装置连接,下段设有手拉绳,通过手用力拉动手拉绳使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通过回位装置使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呈张开状态。
[0005]作为优选,所述回位装置的结构为:所述“L”形拐臂中部与手执杆铰接,所述“L”形拐臂上部与手执杆之间设有拉簧,通过手拉动手拉绳使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呈闭合状态, 松开手拉绳,拉簧使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回位呈张开状态。
[0006]所述回位装置的结构还可以为:所述手执杆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固定轴,“L” 形拐臂中部与固定轴铰接,固定轴上设有扭簧,通过手拉动手拉绳,使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扭簧使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回位呈张开状态。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均为圆环。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均为大半圆环状,位于网兜固定环与罩环张开口的前端部为直线形平口。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的直线形平口的上下夹口表面为上下凸凹不平的形状。作为优选,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的直线形平口的上下夹口表面可以为波纹的形状,也可以为齿状。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执杆为可伸缩杆。
[001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作业者手握手执杆,因所述网兜固定环的上方设有罩环,通过手用力拉动手拉绳可使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通过回位装置可使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呈张开状态。让张开的网兜固定环对准杏子时,使得果实进入张开的网兜固定环内,这时用手向后拉手拉绳,罩环与网兜固定环闭合,稍用力位动手执杆,杏子便被摘下滚落进入网兜内。可以连续重复相同的动作,摘取多个果子,这样手工收获作业时既方便又省时省力。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避免了杏子的收获因打落或摇落造成的机械损伤,又便于对杏子进行高处采摘,取代手摘又可以保证果实品质, 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杏子专用采收装置。【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的直线形平口表面为波纹形状的放大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3中,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的直线形平口表面为齿状形状的放大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3中A部位的罩环的“L”状拐壁中段与手执杆的连接关系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如图所示:1为手执杆,2为拉簧,3为罩环,4为网兜固定环,5为网兜,6为手拉绳,7 为“L”形捌臂,8为铰接点,9为直线形平口,10为波纹状夹口表面,11为齿状夹口表面,12为扭簧,13为固定轴,14为凹槽。【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杏子专用采收装置,主要包括手执杆1,在手执杆1的端部设有网兜固定环4,在网兜固定环4的下方设有网兜5,在所述网兜固定环4的上方设有与网兜固定环4形状想适配的罩环3,所述罩环3中部封闭,所述罩环3 一侧端部设有“L”形拐臂7,所述“L”形拐臂7上段与罩环3连接,中段与手执杆1的端部通过回位装置连接,下段设有手拉绳6,通过手拉动手拉绳6使得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6,通过回位装置使得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呈张开状态。
[0022]所述回位装置的结构为:所述“L”形拐臂7中部与手执杆1通过铰接点8铰接,所述 “L”形拐臂7上部与手执杆1之间设有拉簧2,通过手拉动手拉绳6使得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 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6,拉簧2使得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回位呈张开状态。[〇〇23] 所述的网兜固定环4与罩环3均为圆环。
[0024] 使用过程中,作业者手握手执杆1,因所述网兜固定环4的上方设有罩环3,通过手用力拉动手拉绳6,可使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通过回位装置可使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呈张开状态。让张开的网兜固定环4对准杏子时,使得果实进入张开的网兜固定环4内,这时用手向后拉手拉绳6,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闭合,稍用力位动手执杆1, 杏子便被摘下滚落进入网兜5内。可以连续重复相同的动作,摘取多个果子,这样手工收获作业时既方便又省时省力。
[0025]实施例2:
[0026]参照图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不同地方在于所述的网兜固定环4与罩环3均为大半圆环状,位于网兜固定环与罩环张开口的前端部为直线形平口 9。[〇〇27]实施例3:
[0028]如图3、图4,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不同地方在于所述回位装置的结构为:所述手执杆1上设有凹槽14,凹槽14内设有固定轴13, “L”形拐臂7中部与固定轴13铰接,固定轴 13上设有扭簧12,通过手拉动手拉绳6,使得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 6,扭簧12使得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回位呈张开状态。
[0029]所述的网兜固定环4与罩环3的直线形平口 9的上下夹口表面为波纹形状,即波纹状夹口表面10。
[0030]实施例4:
[0031]如图5,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不同地方在于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的直线形平口的上下夹口表面为齿状,即齿状夹口表面11。[〇〇32]实施例5:
[003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不同地方在于所述回位装置的结构为:所述手执杆1上设有凹槽14,凹槽14内设有固定轴13, “L”形拐臂7中部与固定轴13铰接,固定轴13上设有扭簧12,通过手拉动手拉绳6,使得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6,扭簧12使得罩环3与网兜固定环4回位呈张开状态。[〇〇34]实施例6:
[003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不同地方在于所述的手执杆1为可伸缩杆。
【主权项】
1.一种杏子专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手执杆,在手执杆的端部设有网兜固 定环,在网兜固定环的下方设有网兜,在所述网兜固定环的上方设有与网兜固定环形状想 适配的罩环,所述罩环中部封闭,所述罩环端部设有“L”形拐臂,所述“L”形拐臂上段与罩环 连接,中段与手执杆的端部通过回位装置连接,下段设有手拉绳,通过手用力拉动手拉绳使 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通过回位装置使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呈张 开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子专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装置的结构为:所述 “L”形拐臂中部与手执杆铰接,所述“L”形拐臂上部与手执杆之间设有拉簧,通过手拉动手 拉绳使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拉簧使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回位呈 张开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子专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装置的结构为:所述手 执杆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固定轴,“L”形拐臂中部与固定轴铰接,固定轴上设有扭簧,通 过手拉动手拉绳,使得罩环与网兜固定环呈闭合状态,松开手拉绳,扭簧使得罩环与网兜固 定环回位呈张开状态。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杏子专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 均为圆环。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杏子专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 均为大半圆环状,位于网兜固定环与罩环张开口的前端部为直线形平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杏子专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的直 线形平口的上下夹口表面为凸凹不平的形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杏子专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的直 线形平口的上下夹口表面为波纹的形状。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杏子专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兜固定环与罩环的直 线形平口的上下夹口表面为齿状。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杏子专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执杆为可伸缩杆。
【文档编号】A01D46/22GK205667136SQ201620575530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3日
【发明人】赵志永, 李冀新, 宋方圆, 邓小蓉, 罗小玲, 田翠平
【申请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