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肉五谷食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71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素肉五谷食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具体涉及一种以多类别、多品种的植物性 食物为原料进行混合加工而制成的食品。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食用的植物性食物(如谷类、豆类、坚果类等)的 加工方法都是对单一品种食物的传统加工,保持单一品种食物的固有 营养成分,保持单一食物本身固有的颜色与口味以及自然外观形状, 并没有改变植物性食物(如谷类、豆类、坚果类等)本身天然的固 有的营养结构、成分、比例。现有天然植物性食物单一品种的营养成 分不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值,比如(1)大豆类的蛋白质含量(38 42%)与膳食纤维含量(15%)过高,还存在一些天然物质影响口味 和造成肠胃不适,不易消化和不适宜人类大量摄食;(2)谷类的蛋白质、膳食纤维、钙的含量过低,且其蛋白质构成的氨基酸中成分不足, 缺乏人体需求的必需氨基酸,特点为易消化但营养结构与营养比例均不足;(3)坚果类与菌藻类的钙、脂肪含量过高,不易消化且营养结 构与营养比例失调,不适宜做为膳食主食。依据我国卫生部2004年 对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表明城市居民肉类及油脂摄入过 多,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病患病率上升, 出现营养相对过剩;广大贫困农村与山区居民则蛋白质摄入不足,出
现营养相对不足;城乡居民普遍缺钙(摄入钙不足人体需求值的60%); 我国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就是营养结构与营养比例)存在不合理、 不科学的现状。现有单一植物性食物的营养构成不能满足人们对营养 成分的需求量,必须要多种食物进行间插食用才能满足人体对营养成 分的需求量。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营养成分全面、 营养结构和营养比例较为合理的素肉五谷食品,它是混合型植物性食 品,是一种在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上能够替代动物性食物(畜肉禽肉 鱼肉)的植物性食物,用于改善与加强城乡居民的营养摄入比例,采 用传统的食品加工工艺,通过设备可以制备出多种口味、形状、颜色 的主食产品,也可以作为其它进一步加工食品的原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素肉五谷食品是由豆类、谷类经传统食品的加工 工艺进行加工而制成,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豆类10 90%,谷类 10 90%。所述谷类是指大米、小米、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燕 麦、荞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豆类是指黄豆、红豆、绿豆、 黑豆、青豆、蚕豆、豌豆、芸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加工工艺 采用普通食品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即原料筛选、除杂、粉碎、混合、 加水搅拌、挤压成型等工序而制成各种形状的素肉五谷食品,包括米 粒状、椭圆状、圆形状、棱型状、三角形状、多角形状、异型几何状 等多种形状,也可将上述原料经筛选、除杂、粉碎、混合等工艺得到 粉状混合物,作其它加工食品的原料,如作为制备饼干、糕点、面包、烧饼、馒头、包子、饺子、汤圆等的原料。根据需要并依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摄入营养比例建议,可针对 不同的民众群体和各地的口味,相应调整原料成分,在豆类、谷类原 料的基础上再添加辅助原料,所述辅助原料是坚果类、菌藻类、植物蛋白粉、纤维素、淀粉或天然钙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各组分 占总原料量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坚果类在50%以下,菌藻类在 10Q%以下,植物蛋白粉在10%以下,纤维素在10%以下,淀粉在IO %以下,天然钙粉在2%以下。所述坚果类是指花生、芝麻、杏仁、 葵花籽或核桃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菌藻类是指发菜、冬菇干、 蘑菇干、香菇干、黑木耳或银耳白木耳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依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摄入营养比例建议,可针对不同的民众 群体,通过调整原料的混合比例达到调整蛋白质、纤维素、钙的含量 比例以及其它营养素的含量,生产出符合多种营养比例的食品(1) 适宜中老年人膳食营养的品种系列;(2)适宜青壮年膳食营养的品种 系列;(3)适宜少年儿童膳食营养的品种系列。本发明所提供的素肉五谷食品改变单一品种的天然植物性食物 的不足,取各单一天然植物性食物之长处,聚合成一种营养成分全面、 营养结构和营养比例较为合理的食品,为大众提供一种全新的、营养全面、结构比例合理,并适宜人体营养需求的、价格低廉的大众化食P叩o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选取黄豆100公斤、小麦100公斤、大米50公斤(比 例40%: 40%: 20%),经过除杂、粉碎、混合、加水搅拌、挤压 成型等工序而制成米粒状的素肉五谷食品。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为21 %,相等于谷类单一品种的2倍或畜禽鱼肉类(痩肉)的1倍。实施例二、选取黄豆200公斤、小麦50公斤(比例80%: 20%),经过除杂、粉碎、混合、加水搅拌、挤压成型等工序而制成椭圆状的素肉五谷食品。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为31%,相等于谷类单一品种的3倍或畜禽鱼肉类(瘦肉)的1.5倍。实施例三、选取黄豆50公斤、小麦100公斤、大米100公斤(比例20%: 40%: 40%),经过除杂、粉碎、混合、加水搅拌、挤压 成型等工序而制成三角形状的素肉五谷食品。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5%,相等于谷类单一品种的1.5倍,肉类0.8倍。实施例四、选取黄豆100公斤、小麦150公斤(比例40%: 60%),经筛选、除杂、粉碎、混合等工艺得到粉状混合物,作为制备 饼干、面包、馒头的原料。实施例五、选取黄豆100公斤、大米150公斤(比例40%: 60%),经过除杂、粉碎、混合、加水搅拌、挤压成型等工序而制成米 粒状的素肉五谷食品。实施例六、选取黄豆100公斤、玉米150公斤(比例40%: 60%),经筛选、除杂、粉碎、混合等工艺得到粉状混合物,作为制备 饼干、面包、馒头的原料。实施例七、选取红豆100公斤、红米75公斤、糯米70公斤、植 物蛋白5公斤(比例40%: 30%: 28%: 2%),经筛选、除杂、粉碎、混合等工艺得到粉状混合物,作为制备饼干、面包、馒头的原料。实施例八、选取黑豆115公斤、黑米100公斤、黑芝麻25公斤、黑木耳5公斤、发菜5公斤(比例46%: 40%: 10%: 2%: 2%),经过除杂、粉碎、混合、加水搅拌、挤压成型等工序而制成多角形状 的素肉五谷食品。
权利要求
1、 一种素肉五谷食品,其特征在于是由豆类、谷类经传统食 品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而制成,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豆类10 90 %,谷类10 90%;所述谷类是指大米、小米、玉米、高粱、大麦、 小麦、燕麦或荞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豆类是指黄豆、红豆、绿豆、黑豆、青豆、蚕豆、豌豆或芸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素肉五谷食品,其特征在于在豆类、 谷类原料的基础上再添加辅助原料,所述辅助原料是坚果类、菌藻类、 植物蛋白粉、纤维素、淀粉或天然钙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各组分占总原料量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坚果类在50%以下,菌藻 类在10%以下,植物蛋白粉在10%以下,纤维素在10%以下,淀粉 在10%以下,天然钙粉在2%以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素肉五谷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坚果类是指花生、芝麻、杏仁、葵花籽或核桃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素肉五谷食品,其特征在于菌藻类是指发菜、冬菇干、蘑菇干、香菇干、黑木耳或银耳白木耳中的一种 或二种以上混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素肉五谷食品,其特征是由豆类、谷类经传统食品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而制成,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豆类10~90%,谷类10~90%。还可以根据需要在豆类、谷类原料的基础上再添加辅助原料。本发明所提供的素肉五谷食品改变单一品种的天然植物性食物的不足,取各单一天然植物性食物之长处,聚合成一种营养成分全面、营养结构和营养比例较为合理的食品,为大众提供一种全新的、营养全面、结构比例合理,并适宜人体营养需求的、价格低廉的大众化食品。
文档编号A23L1/48GK101120757SQ20071014741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0日
发明者林鸿仿 申请人:林鸿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