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秆基因的作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41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矮秆基因的作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矮秆基因的作用,属于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领域。
背景技术
矮秆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小麦株高。降秆能力的大小用矮秆基因的降秆强度表示,即引入矮秆基因后株高降低的百分比表示。多数研究表明,Rht3(Rht-Blc)属于强降秆基因,降秆强度为46% ;Rhtl(Rht-Blb)和Rht2(Rht-Dlb)属于中等强度的矮秆基因,降秆强度为23%左右;Rhtls(Rht-Bld)为弱降秆基因,仅减少株高11% (王山荭,2001;B5rner, 1993 ;Kertesz, 1991) 。 RhtlO (Rht-Dlc)降秆强度为69 % ,为已知矮秆基因中降秆能力最强的基因(刘秉华,1999) ;Rhtl2是一个表现显性的矮秆基因,降秆强度为46X,仅次于Rht-Blc和Rht-Dlc(Worland, 1994) 。 Flintham等(1983)的研究表明,降低株高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Rht-Blc+Rht-Dlb > Rht-Blc > Rht_Blb+Rht_Dlb > Rht-Dlb >Rht-Blb,分别为59%、50%、42%、17%和14%, Rht8属于弱降秆基因。

发明内容
矮秆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小麦株高。降秆能力的大小用矮秆基因的降秆强度表示,即引入矮秆基因后株高降低的百分比表示。多数研究表明,Rht3(Rht-Blc)属于强降秆基因,降秆强度为46% ;Rhtl(Rht-Blb)和Rht2(Rht-Dlb)属于中等强度的矮秆基因,降秆强度为23%左右;Rhtls(Rht-Bld)为弱降秆基因,仅减少株高11% (王山荭,2001;B6rner, 1993 ;Kertesz, 1991) 。 RhtlO (Rht-Dlc)降秆强度为69 % ,为已知矮秆基因中降秆能力最强的基因(刘秉华,1999) ;Rhtl2是一个表现显性的矮秆基因,降秆强度为46X,仅次于Rht-Blc和Rht-Dlc(Worland, 1994) 。 Flintham等(1983)的研究表明,降低株高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Rht-Blc+Rht-Dlb > Rht-Blc > Rht_Blb+Rht_Dlb > Rht-Dlb >Rht-Blb,分别为59%、50%、42%、17%和14%, Rht8属于弱降秆基因。
株高与小麦其它农艺性状,特别与产量性状的关系是遗传育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采用近等基因系、加倍单倍体、染色体代换、单体分析和重组自交系等不同方法,对不同单个矮秆基因和矮秆基因组合类型在不同环境下的冬、春小麦株高与产量和穗部性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冬性小麦中双基因矮秆基因型(Rht-Blb+Rht-Dlb)的产量高于相同遗传背景的高秆基因型(Rht-BlbRht-Blb+Rht-DlbRht-Dlb) 2 % ,但低于单基因的矮秆基因型(Rht-BlbRht-Blb或Rht-DlbRht-Dlb)14% ;具有单个矮秆基因的矮秆系与同背景的高秆系相比,分蘖数增加,小穗育性提高,穗粒数增加20%,籽粒大小降低,但籽粒变小不能完全抵消粒数增加的效应,总体对产量提高有利(Allan, 1989)。但在春麦中,高秆系的产量显著高于单基因半矮秆系(14.5%),单基因半矮秆系产量高于双基因矮秆系(37.3%),主要原因是高秆品系的穗粒数多,分别较半矮秆系和矮秆系多12. 7%和57. 5% (Korzun, 1998) 。 Rht-Blb、Rht-Dlb、Rht-Blc三个矮秆基因都使春小麦生物产量降低,Rht-Blb和Rht-Dlb减少分蘖,Rht-Blc
3不但减少分蘖,同时还减少穗粒数和降低千粒重。Worland等(1980)认为,普通小麦中多 数矮秆基因与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如Rht4、Rht5、Rht6和Rht7等既强烈降低株高 (24-50% ),又降低籽粒产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矮秆基因与株高降低以及其它性状 有密切关系。不同的主效矮秆基因所影响的性状不尽相同,程度也有所差别。
1. 1. 3. 2主要矮秆基因的利用 —般来讲,小麦的矮化育种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将矮秆基因用于常规育种,通常利 用显性或隐性矮秆基因;二是利用显性矮秆基因控制杂种小麦的株高,即降低杂种F1的株 高,使杂交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时不易倒伏,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研究表明,小麦株高的降低与产量的降低有很强的遗传关联性(Law,1973),一个
小麦矮秆基因若有商业价值,它必须能够打破株高与产量间的负向关联性,并使降低株高 和增加产量组合在一起,或者至少也应在降低株高的同时对产量无影响。但到现在为止,只 有少数几个矮秆基因能够打破这种不利的关联性,它们主要位于普通小麦的第四同源群染 色体上。特别是来源于农林10号的Rhtl (Rht-Blb) 、 Rht2 (Rht-Dlb)和来源于Saitama27 的Rhtls(Rht-Bld) 。 Rhtl(Rht-Blb)、 Rht2(Rht-Dlb)在降低株高达16%的同时能够增加 产量最高达20%。 Sn即e(1984)等报道收获指数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受Rhtl (Rht-Blb)、 Rht2(Rht-Dlb)基因的影响。这几个基因存在于世界上约90%的半矮秆小麦品种中,为小 麦矮化育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含Rhtl (Rht-Blb) 、Rht2 (Rht-Dlb)的小麦若在减数分裂 期遭遇高温,这时矮秆基因Rhtl(Rht-Blb)、 Rht2(Rht-Dlb)会与高温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 而导致小穗育性降低,产量下降(Law, 1986 ;Milach, 1997)。因此限制了这些基因在西欧, 尤其是地中海国家的应用。后来发现来自赤小麦的矮秆基因Rht8、 Rht9在减数分裂期遭 遇高温环境不会导致育性降低,从而使得Rht8、 Rht9基因在该地区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除 了 Rhtl (Rht-Blb) 、 Rht2 (Rht-Dlb) 、 Rht8和Rht9夕卜,Rht3 (Rht-Blc) 、 RhtlO (Rht-Dlc)和 Rhtl2由于它们具有强烈的降秆能力,一般不能够直接在常规育种上应用,但可以作为一种 形态标记。 矮败小麦就是具有矮秆基因控制的矮秆性状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刘秉 华,1994)。在矮败小麦中,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太谷核不育基因与显性矮秆基因 RhtlO(Rht-Dlc)紧密连锁,其连锁交换值仅为0. 18(刘秉华,1994)。利用矮秆性状在 后代中可以很方便的检测出不育株和可育株,在轮回选择和矮化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 用价值。傅大雄等(2001 , 1998)研究指出,就致矮能力而论,无论Rht3 (Rht-Blc)还 是RhtlO(Rht-Dlc)都适用于杂交小麦育种,且极度矮化的大拇指矮、矮变1号仅是 Rht3(Rht-Blc)和RhtlO(Rht-Dlc)基因在自然界的特殊形式,核遗传背景可以大量的影响 含Rht3(Rht-Blc)和RhtlO(Rht-Dlc)基因矮源的株高表型,并提出小麦显性矮秆基因"成 长"的概念,从而说明Rht3(Rht-Blc)和RhtlO(Rht-Dlc)基因也可在小麦常规育种中得到 利用。周文春等(1998)研究指出,小麦Rht3(Rht-Blc)矮秆系杂种Fl粒重具有较强的优 势。Rht4、 Rht5、 Rht6、 Rht7由于没有打破降秆与产量间的不利连锁,在降低株高24-50% 的同时也同样地降低了产量,从而使之缺少实际利用价值(HUML, 1980 ;Woo, 1969)。
权利要求
矮秆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小麦株高,降秆能力的大小用矮秆基因的降秆强度表示,即引入矮秆基因后株高降低的百分比表示,多数研究表明,Rht3(Rht-B1c)属于强降秆基因,降秆强度为46%;Rht1(Rht-B1b)和Rht2(Rht-D1b)属于中等强度的矮秆基因,降秆强度为23%左右;Rht1s(Rht-B1d)为弱降秆基因,仅减少株高11%(王山荭,2001;,1993;Kertesz,1991)。Rht10(Rht-D1c)降秆强度为69%,为已知矮秆基因中降秆能力最强的基因(刘秉华,1999);Rht12是一个表现显性的矮秆基因,降秆强度为46%,仅次于Rht-B1c和Rht-D1c(Worland,1994),Flintham等(1983)的研究表明,降低株高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Rht-B1c+Rht-D1b>Rht-B1c>Rht-B1b+Rht-D1b>Rht-D1b>Rht-B1b,分别为59%、50%、42%、17%和14%,Rht8属于弱降秆基因。F2008102386519C0000011.tif
2. 小麦的矮化育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矮秆基因用于常规育种,通常利用显性或隐性矮秆基因;二是利用显性矮秆基因控制杂种小麦的株高,即降低杂种F1的株高,使杂交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时不易倒伏,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全文摘要
矮秆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小麦株高。降秆能力的大小用矮秆基因的降秆强度表示,即引入矮秆基因后株高降低的百分比表示。多数研究表明,Rht3(Rht-B1c)属于强降秆基因,降秆强度为46%;Rht1(Rht-B1b)和Rht2(Rht-D1b)属于中等强度的矮秆基因,降秆强度为23%左右;Rht1s(Rht-B1d)为弱降秆基因,仅减少株高11%(王山荭,2001;1993;Kertesz,1991)。Rht10(Rht-D1c)降秆强度为69%,为已知矮秆基因中降秆能力最强的基因(刘秉华,1999);Rht12是一个表现显性的矮秆基因,降秆强度为46%,仅次于Rht-B1c和Rht-D1c(Worland,1994)。Flintham等(1983)的研究表明,降低株高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Rht-B1c+Rht-D1b>Rht-B1c>Rht-B1b+Rht-D1b>Rht-D1b>Rht-B1b,分别为59%、50%、42%、17%和14%,Rht8属于弱降秆基因。
文档编号C12N15/29GK101760464SQ20081023865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李祥 申请人:李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